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学法指导:
同学们先自己浏览课本五分钟,熟悉课本知识。
然后全班分成三个大组:
一组二组为第一大组,主要研究元谋人;
三四组为第二大组,主要研究北京人;
五六组为第三大组,主要研究山顶洞人。
要求学习要全面,相互之间要交流合作。
【元谋人】
1、元谋人遗址被发现的地点和元谋人生活得历史时期分别是什么?
(云南元谋、距今约170万年)
2、发现元谋人的意义是什么?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3、在元谋人遗址有哪些他们遗留下来的东西?
(人类牙齿的化石、石器、烧骨)
※易错点:
元谋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但世界人类最早的是南方古猿,在非洲南部。
【北京人】
1、北京人遗址被发现的地点和北京人生活得历史时期分别是什么?
距今约70---2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
2、北京人有什么样的体质特征?
①有猿的特征,但能直立行走。
②手发展较快。
③脑缓慢进化。
3、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什么?
劳动
4、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什么工具?
石器工具。
5、北京人会使用火吗?
已经能够使用天然火
※知识拓展:
⑴大自然中有哪些自然起火的情况?
▲知识挖掘
⑵使用火的意义有哪些呢?
①照明②御寒③熟食,有利于摄取营养,促进人类体质,尤其是大脑的发展和健康。
④驱逐野兽,增强人类的自卫和狩猎能力。
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卷
7年级历史科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班级_____姓名_______座号_______
一.单选题
1.我国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
()
A.18000年前B.20万年前
C.70万年前D.170万年前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北京人 B.蓝田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3.获知元谋人会使用火是通过:
A.神话传说B.大胆想象C.历史文献D.遗骨遗物
4.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人类位于:
(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以上选项都不是
5.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最初主要是以什么为生(
A.农耕种植 B.饲养家畜 C.渔猎采集 D.手工制作
6.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群居生活
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
A.会直立行走B.使用打制石器C.会钻木取火D.过着群居生活
8、中华文明悠久灿烂,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原始人类遗址是:
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山顶洞人
答案:
D、C、D、B、C、D、C、C.
第2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房屋特点、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饲养的禽畜产品、制造的陶器,半坡聚落概貌,以及半坡居民的彩陶艺术。
通过比较半坡、河姆渡居民在生产生活方面与前人的不同,了解他们所取得的巨大进步,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培养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实物模拟图片和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意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要点,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特点,使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成就,感受远古中国人的高超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了解漫长的人类进步史和半坡、河姆渡氏族当时的生活状况,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与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从而更加珍视生命,善待人生。
教学要点
一、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1.生活的年代
2.磨制石器及弓箭的使用
3.水稻和粟的种植及半坡彩陶
4.房屋的建造和定居生活
5.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二、大汶口原始居民
1.父系氏族及氏族瓦解时期的代表
2.农业成为主要生产部门、黑陶和白陶的制造
3.私有财产的出现和贫富分化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要求学生能够简述以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对原始农业文明特征的概括。
教学过程
先提问:
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主要有哪些,他们使怎么生活的,他们的生存问题有保障吗?
有固定的居住地吗?
(靠渔猎采集为生,住在洞穴或树上)
随着人类的进步,人口的增多,这种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古人使如何生活的。
板书[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全文并观察《中国氏族聚落重要遗址分布图》:
这些聚落的居民主要吃什么,他们怎样获取食物,住在哪里,生活是怎样的。
半坡聚落:
半坡聚落指半坡遗址生活的原始居民。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
遗址略呈椭圆形,总面积约五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窑场和公共墓地三部分。
居住区的周围有一条深宽各五六米的壕沟。
沟北边是氏族公共墓地,东边是窑场。
在居住区和沟外的空地上,分布着各种形式的窑穴,那是氏族的公共仓库。
居住区内先后建筑的四五十座房屋,密集地排列着,布局颇有条理。
在居住区中,有一座规模很大的长方形房屋,那是氏族的公共活动场所。
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和陶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陶器多为彩陶,花纹的特点是动物形象较多。
饲养猪、狗、牛、羊、鸡等家畜家禽。
1958年在该遗址上建立了半坡博物馆。
河姆渡聚落:
河姆渡原始居民指河姆渡遗址生活的原始居民。
河姆渡氏族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
在遗址的居住区发现了木结构建筑遗迹,出土的木构件总数在千件以上。
生产工具有伐木用的石斧、石凿,农耕用的骨耜。
骨耜是该遗址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它是用个体较大的动物的肩胛骨去掉骨脊制成的一种翻土工具。
陶器制造粗糙,为“夹炭黑陶”,质地松脆,品种不多,只有釜(古代炊具,相当锅)、(形状像盆,但较小,用来盛饭、水)、罐、盆、盘等五种。
同时发现了大量稻谷遗迹,经科学测定这些古稻谷的种植是在距今6700年至6900年之间,比曾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稻谷(泰国奴奴克塔遗址出土)还要早数百年。
这里还出土了一件陶猪和一件陶羊。
陶猪腹部下垂,四肢短小,作奔驰状。
陶羊昂首匍匐,栩栩如生。
此外,还出土了不少水牛骨骼。
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饲养猪、羊和水牛。
大汶口居民: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时期是由火耕农业向耜耕农业过渡的时期,当时火耕仍占一定比重,但耜耕已有了一定发展。
大汶口父系原始居民时期耜耕农业已占统治地位,这里出土的石耜大大多于砍伐用的石斧(石耜27件,石斧10件),还出土了一件52厘米长的鹿角鹤嘴锄。
至于各种质料制作的镰刀,其总数超过了整地农具的数倍。
耜用于翻地,鹤嘴锄用于中耕,镰刀用于收割,整套农具的出现,反映了大汶口父系氏族时期农业技术的提高。
当时农业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家畜饲养业和制陶等手工业都有赖于它的发展。
由于剩余粮食的出现,制陶已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猪的饲养也得到很大发展。
半坡氏族的猪,绝大部分是在幼小时宰杀掉的,因为那时人们的生活资料还比较缺乏。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宰杀的,则多为一二岁的成年母猪,且猪的数量也很大。
猪的饲养,间接地反映了大汶口父系原始居民时期农业的相对发达。
大汶口墓地的墓葬中,以发掘的10号墓随葬品最多,数量居各墓之首,达一百七十多件。
除大量的陶器和石器外,还有制作精美的玉器和大量的骨、牙、绿松石等质料的装饰品。
据鉴定,墓主人是一个50岁左右的妇女。
此外,有两组墓葬(可能为两个父系大家族)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组7座墓,随葬品比较丰富,最多的一座墓有77件,最少的一座墓也有19件,都包括陶器、玉石器、猪头等;
另一组4座墓,随葬品很贫乏,总共只有17件,为陶器、纺轮、獐牙等。
墓葬随葬品悬殊之大,反映贫富分化已很明显。
大汶口墓地里发现了4座岁数相当的成年男子合葬墓。
其中一座为二次葬,为正常死亡,两者应是夫妻关系。
其余3座都是一次葬,有一座还有一个女孩的尸骨,因为男女同时死亡的现象是极少有的,因此这种墓葬不可能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人为造成的殉葬现象。
那些殉葬者极大可能是被掠夺或购买来的女子,丧失了原来氏族的保护,主人杀死她们也不算犯罪。
因此,她们成为家庭主妇的替身,随父系家长殉葬。
殉葬的女孩,很可能是小奴隶。
这种人殉现象说明,大汶口文化晚期已出现了阶级的萌芽。
房屋构造:
我国南、北气候相差很大。
不同的气候,使南、北方的房屋建筑形式形成了不同的特点。
“巢居”和“穴居”,当是南、北方最早的居住形式。
河姆渡遗址的房屋多为长方形,是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它以竖立的木桩为底架,在木桩上铺梁搭木板,在木板上建长脊短檐房屋,房顶覆盖茅草。
今天,我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傣族、壮族、高山族等的住房,仍保留干栏式建筑的遗风。
木构技术已相当成熟,梁柱间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而成。
半坡遗址的房屋有圆形,也有方形,多为“半地穴式”,即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发展而来的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
它以坑壁作墙基,在居住面和墙上涂抹草筋泥,抹平后烘烤使其变硬。
墙壁依次安竖木柱,以支撑房顶。
房顶用草木搭成,并且抹一层草筋泥,以便抵御风雨。
陶器:
黑陶和白陶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制陶业中出现的两个新品种,反映了当时制陶工艺的显著进步。
这时的陶器已用快转陶车来制造。
陶车由轮盘和轮轴组成。
使用时,由一人转动轮盘,使其急速旋转,由另一人借助陶轮转动形成的离心力,配以双手灵巧的动作,将陶土塑成需要的器皿。
用快转陶车制坯,数量多,质量也好。
烧制技术也有提高。
扩大了窑室,缩小了火口,增加了火道支道和窑箅箅孔的数量,使热力分布更加均匀。
这时采用了高温下严密封窑技术,使陶土中的铁元素得以还原,有的还在陶土中掺过炭,因此烧成的陶器多为黑色。
白陶用高岭土制造,制造时努力保持陶土的纯洁,因而烧成了白色。
白陶的出现有重大的意义,它为以后瓷器的制作奠定了技术基础。
白陶上有的还有图案花纹。
半坡彩陶是由有制陶经验的妇女们制造的。
她们选用粘性适度、泥质较细的泥土作陶土,并根据器物的不同用途,或淘洗掉泥土中的杂质,或掺和适量的沙子以便耐火。
陶土调好后,搓成泥条用盘筑法或分段衔接法做坯,小器物则直接用手捏塑而成。
接着是修饰陶坯,先用慢转陶轮修整器皿口部,又趁湿粘土嵌入把手、器耳等附件。
等陶坯半干后,要用陶垫托着内壁,细心地进行拍打,使之加大密度与光洁度。
上彩之前要涂上一层白色或浅红色的陶衣。
绘彩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蘸上赤铁矿粉或氧化锰粉,在器皿上绘出红色或黑色的花纹来。
最后放在窑中去烧成。
由于当时的窑室封闭得还不够严密,陶土中的氧化铁得以充分氧化,因此成品绝大部分呈红色或红褐色。
因为烧制火候估计有1000℃左右,所以烧出的陶器硬度相当的高。
我国在约七八千年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早期。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处在新石器时代中期。
这时社会生产力的标志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所谓“普遍使用”有三层含义:
第一是磨制石器的数量大,第二是磨制石器的种类多,第三是出现装有木柄的磨制石器。
原始农业出现于一万年前后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畜牧业的出现要晚一些,出现于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到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农业和畜牧业已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部门。
水稻是由野生稻逐步培育成的,一说起源于我国的云贵高原,一说起源于我国云南和印度阿萨姆地区。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水稻,已经有了籼(xīɑn)稻和粳(jīng)稻之分,说明我国水稻栽培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
粟是由野生狗尾草逐步培养成的,起源于黄河中上游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半坡原始居民种粟已有相当的规模,说明在此之前粟的栽培也已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期。
应重点讲述水稻和粟的种植,因为这不仅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对中国文明的贡献,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出土的水稻、粟和蔬菜的遗物,以及当时饲养的家畜家禽种类,课文是用小字叙述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但不要求记忆。
由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仍处在比较原始的水平,因此,打猎和捕鱼仍占有重要地位。
弓箭的普遍使用,标志着狩猎技术的重大发展,对此教师可适当多讲几句,并指导学生观看课本插图《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但不要求学生记忆。
总结:
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
大汶口居民
距今时间
发现地
使用工具
房屋结构
原始农业
原始畜牧业
原始手工业
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有哪些不同?
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
7年级历史科第2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2.我国较早种植水稻的是(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氏族时期C.河姆渡时期D.大汶口时期
3.我国最早能喝上小米饭的居民是( )
A.山顶洞人 B.半坡氏族
C.大汶口居民 D.北京人
4.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⒌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
A.水稻、小麦
B.水稻、粟
C.水稻、玉米
D.粟、小麦
6.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7.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8.我们说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主要判断依据是(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D、C、B、D、B、D、A、B.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单位:
主备人:
周惠远复备人:
李黎审核人:
林丽华
【内容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和“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讲的是从人类诞生以来远古时代、原始社会阶段的历史。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吗?
元、北、山、河、半等。
我们是如何得知这段历史的?
通过考古发现的成果!
!
很好,我们知道远古时代,还没有文字,不能将所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记载并保存下来,所以我们只有通过考古发现来推断当时的历史。
我们接着往下学习远古时代的历史,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原始社会晚期的历史,但是老师今天要换一种方法带领大家来学习远古时代的历史,即通过古史传说来学习这段历史。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那什么是传说时代?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6页,快速的看一看“每课一得”的内容,其实,这些故事都发生在文字出现以前,所以那时候的历史不能够一五一十的记录下来,靠的是人们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保存和流传的,这其中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神话,一个是祖先传说。
神话基本上都是远古居民自己想象得来的,多是虚构的,而祖先传说呢是他们对自己祖先的回忆,也有很多不真实的地方,但尽管如此,这些传说对我们认识那段历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还是需要我们去伪存真,剥开假的外衣展露真实的历史。
而这段在文字出现之前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历史我们叫做古史传说,古史传说中所描绘的远古时代我们就叫做传说时代。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知道哪些传说时代的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等。
那大家知道传说中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谁?
炎帝、黄帝。
一、炎帝与黄帝的传说
1、炎帝与黄帝的贡献——古史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古史传说中说黄帝和炎帝是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这里有一个新的名词,部落联盟。
上节课我们讲过了什么是氏族,氏族是一个祖先的后代,是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固定的社会群体。
随着人的繁衍,氏族里的人会越来越多,这样血缘比较远一些的就分裂出去形成新的氏族。
部落是比氏族更大的组织,是由若干血缘关系比较亲近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
部落联盟是由若干个近亲或邻近部落组成的,它们一般因为有共同的利益所以联合起来共同合作出征或者自卫。
原始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
家族、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
那我们来看看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展示图片)
左边这幅是“神农教稼图”,神农即神农氏指炎帝,稼是庄稼,代指农业、农耕。
所以这幅图画得时炎帝正在教导人们怎么种庄稼、怎么从事农耕。
其实炎帝之所以又叫神农氏就是因为传说中是他发明了农业。
传说他生下来时是牛首人身,他刚做首领的时候,人们主要靠狩猎为生,打到猎物大家就饱餐一顿,否则只能忍饥挨饿。
想到人们今后的生活,炎帝愁得整日寝食难安。
后来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自然界的植物有一定的生长规律,于是他想,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果实能吃,哪些果实不能吃,将那些能吃的果实采集起来,春天把它们埋入地下,秋天就会结出果实。
这样一来,人类的生存问题不是解决了吗?
于是他不辞辛劳,翻山越岭,尝遍百草。
据说,他在尝百草、定五谷的过程中,有时一天就中毒达七十多次,最后终于知道了哪些东西可以吃,还发现了药材,教人治病。
传说中炎帝是最先教人选择土地的燥湿、肥饶、高低,教人观察气候,选择五谷的类别,并制作耕稼的工具。
所以后世把炎帝称为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
除了农业和医药业,书上还提到,传说中的炎帝还发明了陶器、开辟了集市。
炎帝:
农业和医药学,陶器、集市。
那我们再来看看右边这位黄帝,他又有什么伟大的发明创造?
黄帝:
宫室、车船、兵器、衣裳,另外文字、历法、算术、音乐、养蚕抽丝的发明也与他又很大关系。
那同学们相信这些传说都是真的吗?
显然不是。
比如我们以炎帝发明农业为例,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原始农业的出现了,我们知道早在六七千年前河姆渡、半坡等地的居民已经会种植粮食开始了农耕生活,原始农业不可能是炎帝发明的。
但是关于炎帝发明农业的这个传说有没有什么史料价值?
我们知道农业的发明确实经历了传说中的这样一个过程,原始农业的确是由采集发展而来的。
正是由于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发现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住处附近栽培这些植物,才出现了原始的农业。
如此看来,这些神话传说虽然有很大部分是不真实的,不可信的,但是仍旧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因为神话传说中有含有真实的历史,考古的成果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了证据。
比如,半坡、河姆渡等遗址的发现,我们可以证明在距今7000——4000年前,原始人类确实开始自己耕种粮食、并学会了制作和使用耒耜、锄头等农具,证实了炎帝那时确实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
半坡等遗址也出土了许多陶器,说明那时也已经出现了制陶的技艺。
那还有哪些传说是也已经被证明确实是真的呢?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13页上的三幅彩图。
①陕西半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当时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具。
)②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当时已经出现了简单的文字萌芽。
)③是七孔骨笛(当时出现了原始音乐。
)还有半坡出土的绳纹、蚕纹陶器也证明了当时人们已经懂得纺织和养蚕。
半坡和河姆渡发现的半地穴式和干栏式房屋说明当时人们确实已经会建造房屋。
这样一来,我想请一位同学概括一下古史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古史传说是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留下的历史,在流传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错误,不能全部相信,只有其中被遗址与文物,史书等加以证明、印证过的部分才是史实,值得相信。
所以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这些发明创造,是人类迈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先民发挥聪明才智、辛勤劳动的结晶。
但是远古时候的任何一件发明或改进,都是积无数人之力,经历漫长岁月摸索的结果,决非一人短时之功劳。
那后人在追述前人历史的时候,为什么总爱将一些发明创造集中附会在黄帝、炎帝身上?
为什么我们到现在都自称是“炎黄子孙”?
为什么要将炎帝和黄帝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炎帝、黄帝由斗争走向联合——中华民族的形成
还是先让我们从中华民族说起吧,中华民族是我们56个民族的合称,其中以汉族为主体,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而华夏族是从炎黄二帝的时候开始逐渐逐渐形成的,可以说炎黄二帝为后来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和前提。
(强调不是炎黄二帝创造了华夏族。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4页,看看黄色字的部分。
我们中国人在几千年钱就将龙作为我们的代表,其实龙是一种图腾。
图腾其实是一个部落的标志,有点类似于NBA的每只球队都有自己的标志图案一样。
但是我们知道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动物,龙的形象是由好几种动物的形象组合而来的,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的融合体,反映出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
那华夏族是由那几个部落构成的?
是由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构成的。
这又是炎帝和黄帝的另一段传说了,这段传说是关于两场战争的。
一是炎黄战蚩尤于涿鹿,蚩尤战死;
二是炎黄之战于阪泉,炎帝臣服。
(炎帝,姜姓,号神农氏,是原来居住在我国西方(今陕西南部岐山一带)的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
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是原来居住在我国西北(今陕西北部)的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
蚩尤为九黎部落联盟(东方部落、东夷部落)的首领,九黎原住在我国东南部(今山东、安徽一带),传说有兄弟八十一人,以金属制造兵器,能呼风唤雨。
三个部落联盟逐步向我国中部地区推进。
结果是九黎最先进入。
当炎帝也推进到我国中部地区时,与九黎遭遇,双方发生冲突,经过长期斗争,九黎得胜。
炎帝被迫逃往涿鹿(今河北怀来县或涿鹿县),与早已移居在那里的黄帝联合,共同对抗九黎,这就是“涿鹿之战”。
九黎战败,蚩尤在战斗中被杀。
九黎的一部分加入了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另一部分南下与苗蛮部落联盟居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