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0493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5.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Word格式.docx

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11)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12)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重点、难点

1、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生。

2、凭借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从生活这本特殊的书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

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3、整合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与课文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

通过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与习作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要从文中领悟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总结交流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7、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走遍天下书为侣

教完《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后,我感触颇深。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一篇散文,用比较的手法向我们阐明了作者的观点——走遍天下书为侣。

文章以细腻独特的笔触,精练而准确的语言,具体写出了读书给作者带来的乐趣,穿插介绍了读书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在教读课文时,我采取了和学生聊天的方式作为开头:

“如果现在有一个机会让同学们去环游世界,请想想,你会带些什么?

”学生们抱着这一问题兴趣盎然地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同时,在热烈的讨论中,了解了在作者心中,读书如品味一道精美的菜肴,就如与朋友交谈、与亲人见面,使人回味无穷,使学生感悟到了作者以书为伴的道理,领悟到了作者带书旅行的快乐。

这时我再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畅谈感受,唤醒学生心灵上的共鸣。

从文中找到,作者说读一本书就可能会读上一百遍。

学生又不能理解了,又的甚至说,早厌烦了。

那到底会不会这样?

文章后来又把书打了两个比方。

反复读一本书,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谷底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

慢慢学生似乎接受了作者的观点。

还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想自己对和朋友的每一次见面有没有不一样的感受,每天回家有没有发现家带给你的不一样。

有了体会之后就该学习作者的读书方法了。

文中介绍了很多种读同一本书的方法。

读过后,学生惊奇地在那说着自己以前怎么从来不知道读书还可以这么读。

都说自己以前不算读书只算看书,只是看了一遍就算读完书了。

学了这篇课文对他们帮助很大,将来也能这么读书了。

不足的是在引导学生模仿课文展开想象“书像什么”这个问题时,我的引导没有很好地打开学生的思维,学生不知从何说起。

要是能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素材,通过反复地朗读分析,让学生理解这样比喻的依据,找到二者之间联系,学生再想像“书像什么”就会显得简单多了。

课讲完了,但我要把学生求知的欲望和读书的热情化作他们的行动。

对大部分只喜欢看电视而不愿多读书的同学提出倡议:

倡议全班同学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合理安排时间,减少一些看电视的时间,力争利用空余时间多读书养成“以书为侣”的好习惯。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又充分发挥同学们做的书目的作用,让同学们传阅每人的书目,开展“互借互读”的读书活动,大大拓宽了学生读书的空间。

这节课使我深刻认识到:

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学生的园地。

我是引领者、点拨者,应让学生多谈个性化的见解、感受,这样的课堂真正是学生的乐园

《窃读记》教学反思

《窃读记》是五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阅读”,教育学生要热爱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喜爱和渴望。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大意,然后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作者窃读感受的一个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慈味。

”接着,围绕这一个句子展开学习,如“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我的惧怕与快乐?

”让学生充分读书,抓住文中极为传神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对读书的喜爱。

再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理解。

学生学得比较轻松。

但就像我上课经常出现的问题一样:

总是在计划的课时之内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对于此类问题,在新课改后愈加明显。

我经常为此事烦恼,更是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自己觉得出现此现象,主要还是自己作为指导者,这个“导”的功底不够,上课不能更好地发挥主导,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怎么样地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自己的能力还不是很强,驾驭教材,驾驭课堂能力有限。

究其原因,还是自己的文化功底太薄,不能满足新课程下的课堂要求。

所以,没办法,只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正所谓:

活到老,学到老。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

本文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写出了小桥流水人家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意境,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眷恋和思念.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并提问读了课文之后,觉得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当学生回答表达了热爱,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时,再请学生说出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

小桥流水"

,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

人家"

从而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的优美景色和小桥流水人家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领会每句话所表达的情感.

学习完后交流:

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应到学生体会到作者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进一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使文章不空洞,更真实,更感人.让学生走进文章,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乐于接受,效果很好.

怎样让小孩写作文下写错别字

小学生经常写错别字主要源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感知能力较差

  儿童知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观察事物笼统不精确,辨别能力和空间方位知觉能力都较差.他们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此,学生在识字和写字时,常常对相似、相近的字产生感知失真,以至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学生最易出错:

1、字的笔画相同,位置不同,如“未—末”,“土—士”;

2、字的结构相同,位置不同,如“陪—部”;

3、字或偏旁的状态相似,或笔画相似,而结构单位局部不同,像“闭—闲”、“因—困”;

4、字形相似,只有一两笔笔形不同,像“己—已—巳”、“外—处”等.

  二、理解能力较差

  我们的方块汉字中有很多同音字,读音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而小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且因课外阅读量较少而缺乏感性认识和经验积累.因此,对同音字的字义理解含糊是导致学生写别字的一个主要原因.如学生作业中常会出现:

“我们去工园完.”“请你在说一遍”等等.

  三、情感较脆弱

  年龄特点决定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意志较薄弱.这是学生作业中出现错别字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了解了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教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和行之有效的对策,以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一、读准字音,记字形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推知字音.形声字在汉字中占80%左右,它具有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在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声符的表音作用.让学生识记一个声符,便可以识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的汉字,这种见一斑窥全貌的识字方法,简单有效.

  二、善于发现规律,指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

  1、拆字法.教会意字时,可让学生将汉字拆开来理解,如:

“不”、“正”就是“歪”;

“小”、“土”,就是“尘”“上小、下大”就是“尖”;

把“米”卖出去就是“粜”米.

  2、对比法.少数汉字的字形很相似,只是笔画的长短和位置不同,读音和意义就不同了.这些汉字学生最容易认错写错.如:

“土—士,己—已—巳,未—末”等,这类汉字让学生把它们的笔画长短进行比较,分别组词,以意义来记形体,也可编顺口溜来记字形.如“关巳不关己,半关变成已”.

  3、形旁辨析法.有相当一部分形声字不仅读音相同或相近,形体也非常相似.这类字如果不懂它们的意义,一不小心就会弄错.如睛—晴—情—清”.教这类字,就要让学生找出形旁进行辨析.

  4、声旁辨析法.有些形声字的声旁只有一笔之差,学生很容易出错,要帮助学生找出规律.为了增强趣味性,还可编些顺口溜,如:

“包”字有“书包”,遇“火”成大“炮”,遇“足”善长“跑”,遇“水”吹“泡泡”,遇“雨”下“冰雹”,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兴趣大增.

  5、归类记忆法.有些汉字的字形相似,容易混淆,要把这些汉字集中起来,通过比较,找出特殊性,再进行归类,告诉学生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来记忆.如“底、低、抵”和“纸”字的“氏”字下面没有点(因为一张白纸,上面是没有黑点的),其它凡是音节的汉字都有点.

  三、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果.教师要注意教育学生树立责任感、自信心,力争写一字,检查一字,养成细心观察,规范书写,自觉检查,及时纠正的好习惯.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和遇到字形生疏或意义不明确的字勤查字典的习惯,为他们消灭错别字创造条件.

内容摘要:

小学生作文中病句多已是不争的事实,发现病症、揭示病因、开出病方,应该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必须扎扎实实开展的一项工作。

通过调查总结,我列举出了小学生习作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病句,对不同类型病句出现的频率和不同学生出现病句的情况作了统计,并进一步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

小学生作文病句原因对策

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陈钟梁先生说:

“通过正常的教育活动,特别是与社会生活、学生人格塑造有密切关系的语文教育,是完全可以发展学生个性的。

如果连作文这样的教学活动都没有个性的话,其它教学活动就很难赋予个性了。

”可见,作文教学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

作文教学得不到发展和提高,素质教育就会显得泛白无味,培养素质人才就是一句空话。

而病句又是小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一种严重现象,大大影响了作文质量,这让我们在研究作文教学时不得不对作文病句现象进行深入地研究。

开学初,我抽样调查了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作文,翻阅了三、四、五、六年级共160名同学(其中三年级33名,四年级42名,五年级45名,六年级40名)的作文,合计320篇,并对其中出现的病句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病句1011个,平均每篇作文有3.16个。

我还发现小学生作文中的病句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

1.语序不当

(1)早上一起床,我就洗脸刷牙。

(2)飞机飞向天空,离开水面。

2.成分残缺

(1)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我。

(2)我们来捉人的游戏。

3.搭配不当

(1)今天老师出的作文题目比较困难。

(2)妈妈问售货员阿姨这条衣服多少钱。

4.用词不当

(1)我不小心把同桌的铅笔碰掉在地上,同桌暴跳如雷。

(2)我最喜欢佘老师,她做了两件事让我耿耿于怀,至今难忘。

5.重复罗嗦

(1)西湖的风景优美,景色秀丽。

(2)我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赛。

6.自相矛盾

(1)昨天傍晚,刮了一夜大风。

(2)小船在平静的湖面上颠簸。

7.指代不明

(1)张亮和李明约定一起在他家复习功课。

(2)胡伟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得都很好,他的字还在县里得过奖呢!

8.不符情理

(1)中秋晚上,那轮明月像小船一样挂在天上。

(2)春天到了,菊花开了。

9.修辞错误

(1)小明做起数学题来,像狐狸一样精明。

(2)蓝蓝的天空像一群白兔。

据统计,这几种不同类型的病句在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频率有高有低,所占比例各不相同。

见表1:

病句类型

出现的病句数

占出现病句总数的百分比

语序不当

34

3.4%

成分残缺

92

9.1%

搭配不当

343

33.9%

用词不当

357

35.3%

重复罗嗦

70

6.9%

自相矛盾

37

3.7%

指代不明

32

3.2%

不符情理

24

2.4%

修辞错误

21

2.1%

从这个统计表可以看出,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病句最多的类型是搭配不当和用词不当。

同时,我在分析中还发现病句现象主要出现在阅读量少、家庭背景差等学生身上。

见表2:

出现病句现象

学生的特征

出现作文病句现象

的人数

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阅读量少

148

92.5%

家庭背景差

96

60%

其他

17

10.6%

此外,我还发现,不同命题的作文出现病句的情况不一样。

要求从学生生活中取材且取材范围广的作文病句少,而那些命题脱离生活的作文病句则多。

总之,只要学生有话可说,有素材可用,这样的作文中病句就出现得少。

小学生作文中为什么会出现病句?

几种病句类型出现的频率怎么会有高有低?

不同的学生、不同类型命题的作文情况为什么会不一样呢?

我们必须对此作些探索。

1.语言生成的不规则性。

任何典型的材料、深刻的思想、精巧的构思,最后都必须借助语言这一交际工具才能把它们表现出来。

那么语言是怎样生成的呢?

语言的生成是指将人的思想或命题结构编码成具有语言结构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声音或文字传递给读者或听者的过程。

①语言的生成大致经过了建构、转换、执行等一些阶段。

建构指说话者按照个人的意图组织所要表达的定义,转换是指运用一定的规则将意义转换成语音信息,执行是指用物理的形式实现语言信息。

我们知道,在语言的构造、转换、执行阶段中,人的心理活动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其中任何一部分出现差错,都会产生病句。

这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说明,一条生产流水线,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产品的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我们看下面三个例子:

(1)教室前面挂着“优秀班级”。

(2)春天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3)看见她的美丽的手戴在手表上。

其中1句是属于建构阶段的错误,即说话人在确定要表达的意义时,信息是不完全的,将一部分遗忘了。

2句中,信息包含“江南、春天、美丽、季节”,是完全的,但由于转换程序发生了链接上的错误,于是出现了“江南是季节”这样的病句。

3句是执行阶段的错误,就是表述上的错误,这种错误更多的时候是不经意的。

2.小学生个体的差异。

世界上没有同样的两片树叶,没有两张完全相同的脸,更没有从表到里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之间,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1)每个学生所具有的语言基础知识,如词汇量、语法规则、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有关句子的结构知识以及他们所掌握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各种知识等等都是不一样的,而这些又是产生不同语病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词汇量的问题,正如表1中显示,小学生作文病句类型最多的是用词不当和前后搭配不当,说明小学生所掌握的词汇不够丰富,在习作中就不能应付自如。

(2)小学生的心理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等心理特征不同,病句的产生情况也不同。

调查中,我发现,平时学习态度端正,做事细心的同学在作文中出现的病句就相对那些粗心的同学要少得多。

(3)短时记忆能力的差异。

在表达过程中,人们首先要对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构思:

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何处使用标点、何处使用修饰词等等,并把构思的结果保持在短时记忆里,但由于表达的速度慢于构思的速度,所以短时记忆里的信息很容易丧失。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短小简单的句子,学生出差错的机率小;

长而复杂的句子,学生出差错的机率就大。

其实,在这种现象的背后,短时记忆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短时记忆中信息保留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时间如此之短,且容易受到干扰,因而句子越长,信息就越容易丢失,从而产生病句。

而每个学生短时记忆的能力也有高有低,在作文中产生病句的情况就不一样。

4.每个学生家庭背景不一样。

调查中,我发现,个别学生的家长学历层次低,文化素养不高,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这些学生的语文素养相对较低,作文中的病句较多。

而那些家长素质高的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病句相对较少。

3.方言的影响。

调查中,我还发现,小学生作文中好多病句的出现是因为受地方方言的影响。

我们看这样几个例子:

(1)我问店里的阿姨这个稿子几钱。

(2)刚进家门,妈妈就问:

“你在哪儿的刚才?

例1中“稿子”、“几钱”就是方言里的说法,在普通话里应该说“东西”、“多少钱”。

例2中受方言影响,句中语序不当,“刚才”一词应该作为定语放在“在”前面。

分析了小学生作文病句多的原因,针对这一现状,该寻找怎样的对策呢?

我今年正教三年级,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我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给“空间”——尊重个体差异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③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差异性和教学要求及训练的分层性。

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承认并利用学生的差异性,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学生的基础、性格、经历、兴趣、爱好等各方面不尽相同,因此我对学生的作文要求没有“一刀切”,而是因“能力差异”、“性格差异”、“兴趣差异”施教,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作文要求,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作文训练,让学生在作文实践中充分显露其个性、才华。

2.给“灵感”——打开生活之窗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

其基本思想之一就是要“充实学生的生活,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

”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离不开生活。

而我们小学生的生活范围本来就十分有限,再加上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限制,他们就只能在“四角的天空下”活动了。

怎样使小学生做到“心中有话”呢?

因此,我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学生们见过或没见过的事物,展现在小学生的面前,开阔他们的视野,把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

我还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检索的能力和习惯。

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写起作文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3.给“活力”——引导亢奋情感

叶圣陶曾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非由衷之言不发,非真情实感不写”,实践证明,只有心有所想,情有所动,学生表达的动机和愿望被激发了,他们才不吐不快。

作文教学中,我准确地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努力寻找学生表达喜、怒、哀、乐的突破口,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让学生处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情感亢奋状态下作文,并且体会到一种倾吐的欲望和快感。

这种习作亢奋情感会逐渐引发学生对习作的较为稳定的兴趣,流露于笔端的文字自然会文从字顺。

4.给“源泉”——夯实语言基础

上面我提到小学生作文用词不准,主要就是因为词汇量不够,致使病句多,而字、词、句又是思维的载体,所以学生虽然有话想说,有真情想表达,却不能准确流利地表达。

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强化学生的词句积累。

苏教版语文教材十分重视词句积累,于是我引导学生在平时多读背一些名言,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还将名言分类汇总,如时间类、学习类、环保类、书籍类、交友类等,并进行比赛,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苏教版教材练习中成语都是归类呈现出来,学生必须熟记于心,方可熟练使用。

为了达到丰富词汇量与提高用词准确性,我将常用词语分类,如让学生总结与“看”“笑”“想”“思”“死”等有关的词语,这样每一个意思的词语有几十个,学生理解其意思并掌握后方可以有选择性用词,提高用词表意的准确性。

梁启超曾说: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作文,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

”的确,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