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0441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1Word下载.docx

《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1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建设方案V11Word下载.docx

建设背景

2005年7月,建设部召开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会,探讨数字化城市建设,“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被建设部确定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号召在全国推广,并确定上海、南京、杭州、扬州、烟台等10个城市为先期试点。

2006年,建设部公布了第二批17个试点城市名单,2007年公布了第三批24个试点城市。

在这样的基础上,全国各地都开始推广该项目。

建设部于2007年1月27日发文,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提出2005年-2007年为试点阶段,2008年-2010年为全面推广阶段。

目前浙江、江苏等省正在全省推广。

此处添加甘肃省数字城管建设背景!

1.3"

实施经验

目前,在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中走在前面的城市有北京、上海、深圳、扬州、杭州等。

这些城市通过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均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促进了城市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北京东城区两年来,问题发现率提高到90%;

杭州每天发现问题达到3000件以上,每天发现和处置问题的量相当于以往一个月的数量;

深圳市每天平均立案达2664件,一天的立案数等于往年同期的52倍;

扬州市对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从过去10%左右提高到现在的90%以上。

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机制初步形成。

效率提高还表现在案件办结率普遍提高,如北京东城区问题办理结案率平均时间从过去的一周左右缩短到12.1小时,处理问题数量是过去5.4倍;

深圳市案件平均处理时间由4天缩短为13.2小时;

扬州市处置结案率达98.96%,比原先的83%提高15.96个百分点。

上海市长宁区一个月处置结案33161件,结案率达到99.35%。

二、推动了城市管理体制的变化

“数字城管”新模式架构之一就是要求设立“两轴”为核心的管理体制,这是“新模式”运行的组织保证。

北京东城区和先后通过专家组验收的七个城市(城区)设立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都按标准分设了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形成了新的管理体制。

上海、深圳以监督与指挥分离为原则,在市级层面设立一个监督指挥中心,在各区分别设立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由市级统一接纳信息反馈和投诉,区级接受案件和处理。

即“统一接纳,统一派遣,区级受理”的模式。

扬州市在市级层面上成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机构,在区级设立指挥监督中心,由市级统一接纳案件并派遣,由区级进行处理。

即“统一接纳,分别派遣,区级受理”的模式。

杭州市数字城管建立城市管理信息中心(事业编制)和协同平台“新两轴”,采取市区及各部门集中办公协同、分层处置的模式,建立了“市级统一受理、市区及部门协同指挥、各相关单位处置问题”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

这种模式与北京东城区相比,是小机构,大协作,编制人数和管理成本大大减少,减少了工作环节,加强了市与区、委办局部门之间的合作,有效解决了管理边界和盲区,部门职责更为明晰,管理边界更为清晰,合作更及时有效,提升了政府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目前,基本形成“小事不出社区、烦事不出街道、难事不出城区,有事相互协调”的管理局面。

“监督”与“指挥”机构及职能的分离,形成了案件上报—指挥派遣—及时处置—核查结案—考核评价的管理流程再造,从而形成城市管理监督与制约互动的“新两轴”,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管理体制变革。

三、促进了有关管理部门的协作配合

“新模式”带来管理体制变革、管理流程再造、确立监督考评体系,促进了管理资源整合。

北京市全面建成对接各城区管理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市级平台;

北京市东城区通过“数字城管”平台建立了分管副区长主持的联席会议制度;

上海结合“12319”服务热线建立市级平台,完善市级专业部门和城区处置问题联动机制;

深圳实现“统一接入、分布受理、分级处置”机制,各业务部门分别承担了51%的部件管理和33%的事件管理;

杭州借助政务外网,搭建全市172家城市管理网络单位和362个社区的互联互通交换平台;

扬州市数字化城管实行“一级监督、两级指挥、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机制。

北京市朝阳区将“门前三包”纳入新模式范围,形成“六个天天”机制,即维护保洁主体天天维护、信息采集员天天检查、管理主体天天处理、城管大队天天执法、系统天天评价、内外网天天公布。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与12319服务热线设施有机结合,使得城市管理的各个专业部门、各个管理层次的人、财物、信息等管理资源,能够实现整合和优化组合,提高了城市管理整体效能。

四、打造了解决群众问题的技术平台

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是“新模式”运行的技术核心。

按照“新模式”技术标准建设,通过对城市管理的部件普查、单元网格划分、数据建设、系统搭建等工作,形成技术先进、使用方便、运行稳定、处理高效的信息系统。

实现城市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的更新。

通过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问题,定位精确管理,办事效率监督等工作机制,实现了提高管理效能的目标,打造了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服务的技术平台。

各试点城市在建立技术平台的过程中,整合政府现有网络和计算机资源,注重节约投资,保证了技术平台的建设。

五、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

北京市东城区政府2005年上半年接到便民热线电话中反映城市管理的问题占18%,市政府便民热线交办的城市管理问题占交办事项的29%,而2006年上半年分别为3.8%和23.9%,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上海市卢湾区12319热线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的月投诉量,较“新模式”实施前下降32%。

杭州市市长公开电话受理的市政市容问题投诉,在“新模式”运行后下降了三分之一。

据南京市有关部门对鼓楼区居民的问卷调查,83.6%的居民认为市容市貌明显改善,61.7%的居民认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及夜间排档等问题得到控制和管理,86.6%的居民对数字化城管模式系统运行后的城市管理的方式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

第2章兰州市城市管理现状

2.1兰州市概况

本次兰州市的数字城管建设,通过集中建设模式,建设兰州市市级数字城管平台和安宁区、七里河区、西固区三个区级数字城管平台,接入已建设的城关区数字城管平台,在运行稳定后,后面可以扩展到红古区及其三个县(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等)。

2.2安宁区概况

安宁区是兰州市的市辖区之一。

安宁区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为兰州市西北郊区。

全区总面积86.93平方公里。

辖区分别与城关区、七里河、西固区、皋兰县相接。

安宁区辖8个街道,即十里店、培黎、西路、孔家崖、银滩路、刘家堡、安宁堡、沙井驿等8个街道办事处,42个社区。

安宁区建区虽晚,但历史悠久。

境内多处发掘的彩陶器及陶窑证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定居,繁衍生息,从事生产。

安宁区东西两侧高,中间低缓,呈马鞍形,形成狭长河谷平原——安宁平原。

安宁区地处兰州盆地中端,南依黄河,北靠青山,系冲积、洪积、坡积而成。

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发展农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通讯便捷。

安宁是兰州的西大门,高速公路直达兰州中川机场。

随着银滩黄河大桥的建成及北滨河路西延工程建成通车,将形成东西贯通、南北交错、规范发达的交通网络。

兰州四十公里黄河风情线安宁段的建成将会为安宁增加新的旅游景点。

通讯设施先进,程控电话装机容量已达2.5万门,可直通国内外各地区。

供水供电设施完备。

水电充足,可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发展势头强劲,投资环境优越。

改革开放以来,安宁区综合经济实力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1992年,安宁区被市政府确定为整区开发试验区。

1998年,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宁园区设立,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切优惠政策。

总规划占地2300亩,发展前景看好。

新世纪、新千年,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全区人民将万众一心,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兰州市城市附中心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机遇,本着“生态立区、科教兴区、工业强区、商贸活区、依法治区”的发展思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发挥优势,强化招商引资,努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2.3七里河区概况

2.4西固区概况

第3章兰州市"

建设方案

3.1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信息化推进城市化为抓手,将数字城管作为数字兰州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

1、遵照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建设规范,结合兰州市城市管理的具体情况,在借鉴全国其他地区成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兰州市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和运行机制。

2、管理范围由局部扩展至全市,理顺市、区两级政府与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责,切实发挥市、区两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加强市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建立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互配合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一)结合兰州市实际,重实用

加快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市民的素质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

而采取积极科学的方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脏、乱、差等现象倒是一个花时少、见效快的办法。

政府职能部门在城市管理中毕竟受到人力、物力等多方面限制、导致精力很难全部到位,因此,城市管理仅靠政府职能部门很难达到良好效果;

因此需要建设一个实用的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进而实现多级联动、协同指挥,最终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

(二)以技术创新带动体制创新,重长效

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整合多种信息流资源,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

并以推行数字城管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探索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机制、体制等问题。

在建设中,要保证技术的先进性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切实地解决目前兰州市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三)结合发展中城市的特点,重扩展

在软件开发上,要满足可选择、可扩展、灵活性、动态性等功能特性,以满足城市日益发展的需要;

同时要求对城市部件、事件进行梳理,结合兰州市的实际情况,决定那些先上,那些后上,在充分考虑扩展性的前提下,尽量保护投资,使现有投资落到实处。

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基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立的新型应用软件系统,在业务模式、管理范畴、管理部门等方面都可能变化发展,相关的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类型、运行管理模式、管理时限、管理表格、管理流程、基础地图都会随着工作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因此系统需要支持不断变化的城市管理模式。

3.2实施范围

一、地域范围:

兰州市安宁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建成区XXX平方公里(待定)。

二、功能范围:

通过集中建设模式,建设兰州市市级数字城管平台和安宁区、七里河区、西固区三个区级数字城管平台,接入已建设的城关区数字城管平台,在运行稳定后,后面可以扩展到红古区及其三个县(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等)。

三、对象范围:

纳入数字化城市管理对象的范围。

以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CJ/T217—2005)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确定的七大类部件(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它设施类以及扩展部件类)和六大类事件(包括市容环境类、宣传广告类、施工管理类、突发事件类、街面秩序类以及扩展事件类)为主,另可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新的部件和事件。

3.3建设目标

根据建设部与兰州市政府相关要求,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建设目标为:

采用“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以市、区两级平台为中心,连接市内、区内城市管理有关部门、有关公共服务企业,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

通过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提高城市设施供应保障能力,保证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逐步建立沟通快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长效监督机制,促进政府、企业、公民和谐互动。

3.4项目规划

根据建设部、省建设厅规定的标准体系,结合兰州市实际情况,以“技术先进、功能实用、资源共享”为原则,适当创新,创建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公用、城市秩序等公共服务领域,建立起完善的城市管理机制:

信息采集主动及时的发现机制、问题解决快速精确到位的处置机制、职责分明监督有力的综合评价机制以及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根据兰州市的需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建议“数字城管”项目分期分为稳步推进项目建设,降低风险,建议数字城管项目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分三个阶段建设:

第一阶段:

在兰州市3个区建成区约XX平方公里的区域初步建成“数字城管”市、区两级平台,完成各业务系统的建设以及系统集成:

⏹确定兰州市、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地理信息系统是兰州市“数字城管”运行的基础,是“数字城管”建设的核心,完成城市部件数据的普查、测绘和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资源库;

⏹组建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两个中心(即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相关人员的整合及培训工作;

⏹完成软硬件设备的采购及基础平台建设,包括网络平台、主机存储系统、呼叫中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和安全系统等;

⏹完成”数字城管”应用系统的建设,包括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监督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等;

⏹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监督评价体系;

⏹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

⏹接入已建城关区的数字城管到市级平台。

通过一阶段工程建设,要达到的目标:

建成城市部件事件库、地理编码库、地形数据库等基础资源数据库;

完成发现问题、派遣任务、问题处理、结果反馈、监督评价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

整合现有成熟的资源,如公安视频监控资源,扩大现有数字城管以事后处置为主而变为事前预防的方式。

第二阶段:

优化一阶段建成的系统,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扩大系统实施范围,为城市管理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并通过政府职能转型,使技术与管理相结合,逐步由“小城管”扩大到“大城管”。

具体包括:

一、城市管理的地域范围、涉及单位扩大,如扩大系统实施范围为兰州全市,扩展到红古区及其三个县(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等),涉及单位从城管局下属单位扩大到城市管理的各个业务单位;

二、系统平台进行扩容,城市管理的信息化领域增加,如GPS定位监控子系统、门户网站、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和数据交换子系统等;

三、优化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流程、优化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

第三阶段:

充分应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构建一个全市通用、信息共享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延展到城市多领域,如数字社区、城市应急联动等,以此为最终全面完成“数字兰州”建设奠定扎实基础。

3.5一阶段建设内容

3.5.1工作流程建设

以建设部推广的“数字城管”模式为基础,同时结合兰州市城市管理实际情况,涵盖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等方面。

1、信息收集:

信息采集员按责任巡查网格、巡查线路、巡查时段要求,对责任区域进行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后立即用“城管通”通过无线网络向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报送情况。

2、案卷建立:

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信息受理科在接收到城管巡查员实时上报的问题信息后,即时填制工作任务单,移送交办督办科。

3、任务派遣:

交办督办科根据工作任务单的内容和要求,及时将职责明确,对应部门单一的(简单)问题直接派单到相关责任部门;

对界线不清、涉及多个责任部门的(疑难)问题由数字城管中心负责协调,明确问题处理的第一责任单位和协同责任部门。

4、任务处理:

责任部门根据工作任务单的要求对问题进行处置。

对紧急问题的处理,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到场降低危害或恢复现场秩序,然后根据问题处置的难易程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处置。

5、处理反馈:

责任单位按照工作任务单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处置后,在规定的办理时间内将工作任务完成和复核请求信息发送到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和信息采集员;

对属协调处理的问题,由第一责任部门报送处理结果信息。

6、核查结案:

信息采集员在接收到责任部门或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的工作任务完成和复核请求信息后,及时对工作任务的办理情况进行现场核实,并把核实信息报送到数字城管中心,交办督办科完成工作任务归档、销案等流程。

7、综合评价:

系统运行过程中,责任部门的不同处置情况,均有信息平台自动生成数据资料,作为对责任部门城管工作的考核依据。

3.5.2组织机构建设

根据兰州市的实际情况,建立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负责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组织实施,城市管理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和监督考核,形成具有兰州特色的“监管分离”的两个中心。

3.5.3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地理信息系统兰州市“数字城管”运行的基础,是“数字城管”建设的核心;

包括: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地理编码子系统、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资源库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部件/事件数据、网格和地理编码数据、业务数据、其他基础数据五类。

一、基础地理数据

利用1:

500城区基础地形图数据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在更新基础地形图数据后,考虑通过数据导入的方式来更新数字城管系统的基础地理信息库。

二、城市管理部件/事件数据

循建设部规范标准中提供的部件、事件分类标准,结合兰州市的实际情况,对城市管理部件进行拉网式普查,对所有部件、事件进行编码,形成统一的部件和事件编码数据。

三、网格和地理编码数据

按照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需求,依据一定的划分原则,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为专题网格,以道路、河道为分解线,由城管局和规划局、街道共同协作进行科学的划分,将兰州市城区范围内行政区域划分成若干个边界清晰的多边形区域作为单元网格,并进行编码标注。

四、业务数据

业务数据中主要包括系统运行中的公众举报数据、信息采集员上报数据、信息采集核查数据、业务案卷数据、业务流转数据、业务督办数据、业务表单数据、机构人员角色数据、综合评价结果数据等。

五、其他基础数据

主要包括系统运行支撑数据,如机构人员角色配置、业务配置、工作流配置、地图使用配置、工作表单定义、文号定义、惯用语定义、统计报表定义等。

3.5.4应用软件系统建设

指数字城管软件,主要包括监督受理子系统、协同工作子系统、监督指挥子系统、综合评价子系统、应用维护子系统等。

3.5.5硬件设施平台建设

基础设施平台包括:

网络与通信系统、主机与存储系统、安全系统建设和硬件平台的设备部署,同时,结合视频监控系统、呼叫中心、大屏显示系统等,实现各职能部门的联网、信息共享以及“数字城管”业务应用系统的支撑。

兰州市“数字城管”网络拓扑图

一、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对"

建设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考虑到目前兰州市的社会现状,对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也比较强烈,所以,在一阶段工程建设过程中,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也很重要。

通过整合公安、交警的视频监控系统,并根据实施区域实际需求,搭建数字城管视频监控系统,增设视频监控点。

二、大屏幕系统

在兰州市"

平台设立大屏显示系统,便于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和有关领导更加清楚地了解城市管理的状况和相关信息。

三、呼叫中心

呼叫中心是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和城市管理相关业务单位重要的通信平台,通过整合96310城管热线、12319建设热线、12345市民热线、110报警电话和114百事通等呼叫资源,负责与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和信息采集员的联络通信、数据传输、工作调度;

同时受理市民关于城市管理的市政、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大量投诉,因此,呼叫中心是"

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5.6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通过制定《兰州市数字城管受理员考核细则》、《兰州市数字城管派遣员考核细则》、《兰州市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考核细则》,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根据系统显示的工作量每天一小结,每月一考核,每季一测评,季度综合评定后采取末尾淘汰制,从而将竞争机制引入日常管理,促进了业务水平的提高。

第4章兰州市"

建设预期效果

一、资源整合,达到信息共享。

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社会、信息资源,构建兰州市"

系统,提高已有资源利用率,降低系统建设成本。

二、视频系统资源,实现跨部门、多领域共享。

通过视频系统,实现部件监控,随时掌握部件的现状信息;

同时,监督事件现场的处理过程。

三、利用GPS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员、车辆的定位与跟踪,从而能自动统计等数据,并且对紧急情况,随时掌握。

四、采用无线报警技术,可以在城市部件管理等方面能够起到实时发送相关信息等作用,达到预防的效果。

五、采用无线办公,通过手机、PDA等掌上设备,可便捷地访问办公、业务系统,及时了解当前信息,完成事件任务的派遣、任务的接受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缩短事件处理时间。

六、大大降低了城市管理成本。

“数字城管”系统可以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由于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员对万米单元进行不间断巡视,各专业部门的巡查人员相应减少10%左右,并相应节约了有关部门的车辆成本以及外出补贴、误餐费、车辆汽油费、保养费、维修费等巡查成本;

由于问题定位精确、任务派遣准确且克服了多头处理、重复处理等弊端,各专业部门的人工费、车辆使用费等部件/事件处理成本大大降低。

由于城市部件破坏、损伤、丢失数量大大减少,自来水管漏水等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城市部件维修、重置费用等管理对象成本也大大降低。

因此,通过"

,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公众满意度,创建和谐社会,提升城市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第5章兰州电信承建优势分析

“数字城管”整体系统由兰州电信一揽子提供,从规划、设计、方案论证到开工实施、调试、开通、运作、支撑等全部承揽。

中国电信可以提供从硬件建设、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运作等;

业务内容可整合全球眼、服务器托管、号码百事通、各业务单位平台对接等。

1、利用兰州电信承建的兰州市电子政务的基础网络,连接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相关专业部门和街道、社区,开发数字城管应用软件,实现信息采集、立案、派遣、处理、结案、评价功能。

2、采用中国电信“114号码百事通”平台外包业务建立呼叫中心,可以配合政府整合其他的服务热线,如:

96310城管热线、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