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7997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doc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doc(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大全.doc

宏观经济学案例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案例1:

部分国家的GDP比较。

案例适合

国内生产总值(GDP)概念和核算方式。

案例内容

表1部分国家1980-1995年间的GDP比较(单位:

10亿本币)

年份

1980

1985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中国

451.8

898.9

1195.5

1492.2

1691.8

1859.8

2166.3

2665.2

3456.1

4667.0

5749.0

印度

1362.9

2603.4

3299.9

3919.7

4510.4

5279.9

6067.2

6935.3

7864.3

9386.3

0805.5

美国

2744.6

4037.2

4508.6

4867.7

5228.1

5524.6

5737.1

6255.5

6563.5

6931.9

7246.7

加拿大

299.9

460.0

530.3

582.1

623.7

645.6

654.6

665.9

688.9

720.2

749.8

日本

240098

321556

350476

373731

399046

427469

454487

467413

470353

473177

/

韩国

37378

79301

109726

131371

147942

178262

214239

238704

263861

303733

348284

德国

1477.4

1834.5

2003.0

2108.0

2249.1

2448.2

2881.8

3094.5

3161.5

3312.4

3445.6

法国

2820.9

4674.5

5324.2

5723.4

6149.7

6452.2

6737.9

6918.4

7022.9

7330.0

7638.0

英国

231.5

357.1

421.3

467.5

511.0

552.4

575.8

602.0

633.1

676.4

708.1

表2部分国家1980-1995年间的人均GDP比较(单位:

美元)

年份

1980

1985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印度

250

280

330

380

370

370

330

330

300

320

340

美国

12830

16270

19810

21620

22040

22380

22600

23790

24740

25880

26980

加拿大

11040

13250

15470

17690

18970

19640

19990

20270

19970

19510

19380

日本

10440

10950

17270

23570

25460

26100

26960

28750

31490

34630

39640

韩国

2330

2260

3230

4110

4850

5770

6670

7210

7660

8260

9700

德国

14150

10560

15400

20060

21250

22720

20660

23360

23560

25580

27510

法国

12660

9420

13900

17810

18740

19710

20490

22720

22490

23420

24990

英国

8550

8180

11320

14200

15300

16170

16580

18130

18060

18340

17800

高收入国家

10810

11220

15000

18150

19230

20040

20880

22540

23090

23420

24930

世界平均水平

2570

2520

3190

3730

3890

4010

4120

4360

4420

4470

4480

案例分析

作为目前世界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DomesticProduct)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是对一个领土面积内的经济产出总量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度量。

它被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里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力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

分别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总和,也即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

用公式表示如下:

行业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GDP=Σ各行业增加值。

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利息、租金以及其他财产收入组成。

计算公式为: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利息和租金以及其他财产收入。

支出法也称使用法,顾名思义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

按照支出法,GDP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后的差额)五项组成。

计算公式为:

GDP=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GDP最常见的计算公式:

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

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GDP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核算。

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如此,因为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基础数据质量上的差异,三种方法计算的GD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计算误差。

我国目前以生产法作为核算GDP的基准。

由于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所以其计算是建立在专业统计及部门统计和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的。

在统计局内部,GDP核算的资料来源于统计局内部各专业司常规计报表、全国普查资料及各种抽样调查资料。

在统计局外部,则需要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等各相关部门的统计及财务资料。

除此以外,对于未能纳入常规统计报表和不易取得的资料,还要到相关的系统、行业处搜集替代指标进行补算和估算。

由此可见,GDP核算是一个各方面数据全方位相互印证、相互平衡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是一个国家在核算期内总体经济活动成果的综合反映。

我国的官方统计机构对GDP核算实行分级核算制,国家和地区各自核算本辖区范围内的数据。

即全国的GDP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地区GDP则由各省、市统计局负责核算。

在这种体制下,各地区的GDP汇总之和与国家的GDP数据并不相等,这主要是资料来源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这种情况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所有存在地区核算的国家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只不过有的国家通过特定的核算程序和技术处理人为地使国家和地区数据汇总之和保持一致,而我国则未作进一步的要求,只是由国家对地区数据进行定期的评估。

由于GDP衡量的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流量概念,而非存量概念。

因此,在比较某一时期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或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经济成就时,一般都要用到GDP增长率。

对表1中的有关数据进行简单的运算可知,中印两国的平均GDP增长速度都很高,基本上维持在5%-7%之间,显著高于美国2%-3%左右的平均增速。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的GDP总量虽然低于发达国家,但其GDP的年均增长却保持了较高的速度。

由于世界各国目前普遍采用GDP核算体系来度量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产出总量,相应地,人均GDP就成为比较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收入水平的主要指标,通常是将各国用本国货币计算的人均GDP按名义汇率折算为美元,然后在各国之间进行人均GDP的比较。

世界银行1995年按人均GDP的高低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四类:

760美元以下的为低收入国家;761-3035美元的为中下收入国家;3036-9361美元的为中上收入国家;9361美元以上的为高收入国家。

另外还有一种分法是:

将人均GDP在10000美元以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DevelopedCountry),人均GDP在1000-10000美元的为发展中国家(DevelopingCountry),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的为不发达国家(UnderdevelopedCountry)。

从本案例中表2的数据来看,美国和日本历年的人均GDP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英、法、德等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韩国的历年人均GDP虽然总体上低于前述发达国家,但在绝对量上却逐年赶上并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并在1995年挤身于高收入国家之列,显示出其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地位的迅速崛起;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人均GDP始终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显示了其低收入国家的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数字之一,GDP虽然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但却并不是万能的。

它只是衡量生产的尺度,而无法全面反映效益、福利等其他与发展相关的指标,比如,不能反映社会贫富差距,不能反映社会分配不公,不能反映国民生活的真实质量等。

另外,GDP总量也不是越大越好,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与GDP总量有关,而且还与GDP的结构(包括GDP的生产结构、支出结构和使用结构)有关,只有合理的结构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再者,GDP核算本身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理论柜架要、指标体系、口径范围、计算方法、数据来源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

这种不完善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核算体系和核算实务都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

目前我国GDP核算人员正在立足中国的具体情况努力地对包括GDP核算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改进。

对于一般公众用户所质疑的GDP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如被调查对象的不实填报、某些领导的人为干预等非技术因素,要消除它们则有赖于统计立法和执法的强化、全社会的理解和支付以及部门间的相互配合。

尽管存在着上述问题和不足,但不可否认,GDP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测度指标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研究等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GDP核算也将随着其不断完善和细化的过程在宏观生产数据的生产和专业数据质量检测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案例讨论

GDP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案例2: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的比较。

案例适合

名义GDP、实际GDP与GDP缩减指数。

案例内容

一、印度经济发展落后中国十年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表现非常抢眼,两国的飞速发展让世界感觉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在迅速推进。

这两个国家成为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以美元计算,在过去的五年里,中国和印度的名义GDP增长平均速度分别为8.3%和7.0%,而除了中国和印度外的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只有4%。

1、两国在很多方面相似,但中国将把印度落得很远

这两个亚洲国家的相似很多,包括超过了10亿的人口和多年来作为传统的贫穷的农业经济体系。

在1982年,中国人均名义GDP以美元计算只有2754美元,稍稍低于印度的人均280美元。

然而21年之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