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7949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oc

《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oc

湖南农业大学金融专业论文

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而且活跃的力量,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知识经济革命的深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与研究。

然而,诸多因素仍遏制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障碍就是信贷融资难问题,它使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和速度受到制约。

鉴于此,正确评价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客观分析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困境,将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金融机构

目录

一、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1

二、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运作机理…………..2

三、中小企业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

四、基于供应链金融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对策……….5

五、结论…………………………………………………….…7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根据国际著名投资机构融勤国际的研究,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如表一所示:

表一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开业年限

融资方式(单位:

%)

(年)

自筹资金

银行贷款

非金融机构融资

其他

0-3

92.4

2.7

2.2

2.7

3-5

92.1

3.5

0.0

4.4

6-10

89.0

6.3

1.5

3.2

10以上

83.1

5.7

9.9

1.4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主要表现为:

以自筹资金为主,但自筹资金非常有限;其次依靠银行贷款,但银行普遍惜贷;其他融资方式微乎其微。

具体来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需求遭遇政策性歧视和高门槛

以股票市场融资为例,我国的股票市场诞生于国有经济改革的大背景,其存在之目的,在建立之初就被政策性的定位于服务国有大中型企业。

另外,我国的二板市场虽早在筹划之中,却迟迟未能开辟,多数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仍难以筹措发展所需的资金,虽然目前己设立了针对中小企业的创业板,但是这个板块的进入门槛依然较高,提供给中小企业的容量依然有限;再者,我国金融制度对私人资本市场采取的也是政策性限制,私人资本的筹集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

(二)除银行外的间接融资渠道不成熟

一般来说,间接融资渠道主要包括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票据贴现、典当融资等。

但在我国,在这些间接融资方式中,除了银行贷款渠道较为成熟外,其他几种方式均不成熟,主要表现为:

1、商业信用及票据市场不发达。

中小企业通过票据贴现来融资的量还非常小;由于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者思想观念等诸多原因,企业融资租赁发展水平还很低;典当融资所能满足的资金一般是数额较小、期限很短的流动资金,且一般成本较高。

2、缺少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

(1)缺乏合作性金融机构。

中小企业刚刚发展的时候,大银行金融机构不可能从经济上非常合理地判断出它的可靠性和生长性,这时候相当程度上靠的是对人的判断,合作性金融机构利用了合作者知根知底这个优越性,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但我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性机构。

(2)缺乏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这类金融机构批发性地从商业银行拿出一部分贷款,靠它与当地经济的联系,靠它对当地经济的深刻了解和对当地企业家的了解来做出贷款决策。

虽然我国现在设立了一些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和中小企业投资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但是它们还不够规范化。

3、内源融资渠道提供的资金有限

由于中小企业存在消费与积累的矛盾、缺乏税收优惠、规定的折旧率过低等原因,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自有资本金较少、规模较小,因此通过内源融资渠道获得的资金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

二、基于供应链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运作机理

(一)供应链融资的概念

供应链融资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根据特定产品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背景和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配合金融机构的各种金融产品所进行的单笔或额度授信方式的融资业务。

简单地说,供应链融资就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深圳发展银行将其描述为“1+N”模式。

一个特定商品的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

在这个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其强势地位,成为其中的核心“1”,而上下游配套企业恰恰大多是中小企业便是“N”,它们往往难以从金融机构融资,资金十分紧张,这种资金链的不均衡很容易导致整条供应链也随之出现失衡。

而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金融机构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全方位地为链条上“N”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解决供应链失衡问题,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由此可见,供应链融资理念提供了一种新思维,它跳出了单个企业的传统局限,站在产业供应链的全局和高度,切合产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既规避了中小企业融资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困扰,又延伸了金融机构的纵深服务,在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题上可谓独树一帜。

(二)供应链融资的参与主体

在传统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中,一般参与主体只有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双方,有些也需要第三方担保人的参与。

然而,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中,参与方不仅仅有金融机构、融资企业,还包括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物流企业。

金融机构是供应链融资的直接授信者;中小企业是供应链融资服务的需求者,也是金融机构的受信者;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供应链融资服务的主要协调者,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物流、信用担保服务,另一方面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并协助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的评估和监管(监管、拍卖等);核心企业搭建了银企间合作的桥梁,既可以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又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和大数定律为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降低系统风险。

各个参与主体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相互协调、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从而实现供应链融资的高效和多盈模式,这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同时也提高了各自的收益。

(三)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模式

1、保兑仓融资模式

在供应链中处于下游的企业,往往需要向上游供应商预付账款,才能获得企业持续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产成品等。

对于短期资金流转困难的企业,可以运用保兑仓业务对其某笔专门的预付账款进行融资,从而获得银行的短期信贷支持。

保兑仓业务,是在供应商承诺回购的前提下,融资企业向银行申请以供应方在银行指定仓库的既定仓单为质押的贷款额度,并由银行控制其提货权为条件的融资业务。

保兑仓业务除了需要处于供应链中的上游供应商、下游制造商(融资企业)和银行参与外,还需要仓储监管方参与,主要负责对质押物品的评估和监管。

融资企业通过保兑仓业务获得的是分批支付货款并分批提取货物的权利,因而不必一次性支付全额货款,有效缓解了企业短期的资金压力。

保兑仓业务实现了融资企业的杠杆采购和供应商的批量销售,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了收益,实现了多赢的目的。

它为处于供应链节点上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有效解决了其全额购货的资金困境。

另外,从银行的角度分析,保兑仓业务不仅为银行进一步挖掘了客户资源,同时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既可以由供应商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又能够以物权作担保,进一步降低了所承担的风险。

2、融通仓融资模式

融通仓融资属于存货融资,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一种金融与物流集成式的创新服务,它不仅可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物流与加工服务,还能为客户提供间接或直接的金融服务,以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以及客户的经营和资本运作的效率。

基于供应链融资的思想,中小企业采用融通仓业务融资时,银行重点考查的是企业是否有稳定的存货、是否有长期合作的交易对象以及整个供应链的综合运作状况,并以此作为授信决策的重要依据。

另外,融通仓业务引进了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对质押物验收、价值评估与监管,并据此向银行出具证明文件,协助银行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进一步降低银行的风险,提高银行信贷的积极性。

另外,商业银行也可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和运营能力,将一定的授信额度授予物流企业,由物流企业直接负责融资企业贷款的运营和风险管理,这样既可以简化流程,提高融资企业的产销供应链运作效率,同时也可以转移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降低经营成本。

在供应链的背景下,通过融通仓业务,中小企业可以将以前银行不愿意接受的动产转变为其愿意接受的动产质押品,从而架设银行与企业之间资金融通的新桥梁。

3、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从未到期的应收帐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成为应收账款融资。

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应收账款融资,一般是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债权企业融资。

债权企业、债务企业和银行都要参与其中,且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融资企业出现问题,债务企业将承担弥补银行损失的责任,这样银行进一步有效地转移和降低了其所承担的风险。

另外,在商业银行同意向融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前,商业银行仍要对该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估,只是更多关注的是下游企业的还款能力、交易风险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运作状况,而并非只针对中小企业本身进行评估。

应收账款融资使得融资企业可以及时获得商业银行提供的短期信用贷款,不但有利于解决融资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加快中小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和成长,而求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持续高效运作。

三、中小企业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不对称

1、投资项目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作为借款者,当然要对即将上马的项目进行规划、评估、论证和测算,因此,中小企业大致知道项目预期的成本收益状况,而银行无法得到可靠的信息。

2、中小企业融资后的选择行为信息不对称。

借钱后赚了钱是自己的,亏了本是别人的,这时中小企业更容易倾向于投资风险大的项目。

3、中小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不对称。

中小企业自然会对自己的经营能力有信心而别人却未必清楚。

(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1、一般情况下,借贷关系中的企业比银行等金融机构具有更多的信息优势。

企业对投资项目未来的收益和风险以及借入资金的预期偿还概率都有较清楚的了解;而金融机构并不能直接了解到有关信息,只能通过企业提供的信息来间接了解到企业及投资项目的情况。

为了顺利获得贷款以保障项目的进行,借款者在申请贷款时通常倾向于进行逆向选择—披露有利于获得贷款的信息,而隐瞒对自己获得贷款不利的信息。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为了平衡这种逆向选择可能给自己带来的风险,它不得不将利率提高到能弥补平均违约风险的程度,但这样反而会使那些风险较低的资金使用者因项目预期收益率低于贷款利率而减少贷款或者不再借款。

2、由于借款时的利率水平较高,获取贷款后的中小企业受到高利润的诱惑,可能改变原来在贷款合同中的承诺,比如改变资金的用途,从事高风险投资活动或者故意拖欠借款,甚至逃废债务。

另外,中小企业获得的资金也通常难以确保有效使用,用银行贷款来缴税、交息、认股和超正常分配的现象比比皆是,致使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得不到保障,信贷资金的偿还来源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缺乏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

在实际操作中,国内的银行通常会将核心企业的信用放大10%一20%,用以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更大的授信支持来开发业务。

但现实的问题是,如果这家大企业用10家银行,每家银行都对他们进行类似授信支持的话,无形间这个核心企业的信用被扩大了100%—200%,这就存在企业是否能够应付如此巨大的信用增长,银行如何监管如此巨大的增长风险,信息化程度还不够高的中国如何对海量的贸易单据进行审查和真实性评,金融风险和道德风险交织在一起如何防范如何规避等问题。

另外,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