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复习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7929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复习资料整理.docx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复习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复习资料整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复习资料整理.docx

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

国际投资是指各类投资主体,包括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官方与半官方机构和居民个人等,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运营以实现价值增值的行为过程。

国际投资的三个特征

1.多元化的投资主体2.多样化的投资客体3.跨国性的资产运营

跨国创业投资的基本特性

1.高不确定性与高风险性2.苛刻性与复杂性

跨国创业投资的进入模式(独特性)

1.跨国创业投资不追求对所投资创业企业的资产控制

2.投资方通过创业投资家对所投资创业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3.跨国创业投资要依靠创业资本的跨国退出来获得投资收益,对引资方的资本市场环境和政策法规环境要求较高

经济环境是影响国际投资的众多因素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

政治环境是国际投资环境中最敏感的因素。

法律环境的特征

1.完备性2.稳定性3.公正性

国际投资环境评估的方法

(一)冷热比较法:

由“热”至“冷”依次排列,热国表示投资环境优良,冷国欠佳。

一国投资环境归结为七个方面的因素:

1.政治稳定性2.市场机会3.经济发展与成就

4.文化一体化5.法令阻碍6.实质性阻碍7.地理文化及差异

(二)等级评分法

对投资环境的分析角度主要是从东道国政府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和鼓励政策着眼,具体分析了影响投资环境的八个基本因素,即资本抽回限制、外商股权比例、对外商的歧视和管制程度、货币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关税保护的意愿、当地资金可供程度、近五年通货膨胀率等。

将一国投资环境的八个因素按对投资者重要性的大小,确定不同的评分标准,再按八个因素各子因素对投资者的利害程度,确定具体评分等级,然后将分数加总,得出该国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

分数越高,表明投资环境越好;分数越低,表明投资环境越差。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影响国际投资的八个因素对不同企业的投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2.各项因素的权重不能绝对照搬

3.所列评分标准只适合一般性的投资评估

4.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环境可能发生某些变化,因此过去的评分结果,不一定适用于现在和将来的投资环境分析。

(三)动态分析法

道氏公司认为它在国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有两类:

1.正常企业风险(竞争风险)2.环境风险

道氏公司把影响投资环境的诸因素按其形成的原因及作用范围的不同分为两部分:

1.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业务条件2.有可能引起这些条件变化的主要压力

这两部分分别包括40个因素,从中挑出8-10个在某个国家的某个项目能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提出4套预测方案:

1.未来7年中关键因素造成的“最可能”方案

2.如果情况比预期的好而提出的“乐观”预测方案

3.如果情况比预期的差而提出的“悲观”预测方案

4.会使公司遭难的“遭难”预测方案

(四)投资障碍分析法

(五)国家风险评级法

国际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

1.际政治经济格局2.东道国的投资环境3.国际投资项目4.国际投资者的目标

5.国际投资者的经营管理水平6.投资期限的确定

政治风险的评估方法

1.国际投资风险指数法2.评分等级评估法3.预先警报系统评估法4.国别评估报告

交易风险的防范

1.远期外汇交易避险。

通过在远期外汇市场签订远期外汇合约将未来付款日或收款日的汇率确定下来,从而减少交易风险带来的损失。

2.货币市场避险。

当企业存在外币的应付款项时,如果企业有多余的本国货币,可以用一定数额的本币兑换成外币,投资于货币市场,用到期的外币本息偿还应付款。

3.期货交易避险。

在货币期货市场上交易双方签订期货合同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金额的外币来规避风险。

4.期权交易避险。

在外汇期权市场上,买方与卖方签订协议在一定期限内,买方有权按规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金额的外币。

5.其他避险方法。

①选择合适的计价货币②提前或延后结汇③平衡收付货币

利率风险的防范

1.实行投资多样化和进行组合投资策略。

实行投资多样化就是按一定比例将资金分散地投在许多公司、行业、证券或其他形式的投资上。

投资多样化可以是投资工具类型选择的多样化,可以是投资区域的多样化。

2.利率互换与远期利率协议。

利率互换是指双方在债务或资产币种相同的情况下,相互交换不同形式利率的一种预约业务。

远期利率协议是一种事先由双方协定某种利率,在将来特定时候,即清算日按特定的期限支付某一存款利息的合约。

3.利率期货。

是买卖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通过公开竞价达成的,在未来某一时刻内按成交价格交收标准数量的特定金融凭证的协议或契约。

4.利率期权交易。

利率期权也是一种选择权,给其持有者以确定利率借款或贷款的权利,也可以放弃。

常用的工具:

利率保证、利率上限期权、利率下限期权、利率双限期权。

国际信贷资金按特定用途划分

项目贷款、出口信贷、福费廷(没有追索权)、承购应收账款

国际股票的性质

1.股票不是设权证券2.股票是要式证券3.股票是有价证券4.股票不是物权及债权证券

国际债券投资判断案例

熊猫债券:

指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在华发行的人民币债券。

扬基债券:

指非美国主体在美国市场上发行的债券。

斗牛士债券:

指非西班牙主体在西班牙市场上发行的债券。

猛犬债券:

指非英国主体在英国市场上发行的债券。

武士债券:

指非日本主体在日本市场上发行的债券。

衍生证券的基本特征

1.跨期交易2.杠杆效应3.不确定性和高风险4.设计灵活,种类繁多

衍生证券的产生和发展

1.衍生证券产生的最基本原因是避险。

2.20世界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进一步推动了衍生证券的发展。

3.金融机构的利润驱动是衍生证券产生和迅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4.新技术革命为衍生证券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与手段。

垄断优势理论(海默,金德尔伯格)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理论主要有四类

1.产品市场的优势2.要素市场的优势3.规模经济的优势4.政府管理行为带来的优势

选择直接投资的原因

1.东道国关税壁垒阻碍企业通过出口扩大市场,因此企业必须以直接投资方式绕过关税壁垒,维持并扩大市场;

2.技术等资产不能像其他商品那样通过销售获得全部收益,而直接投资可以保证企业对国外经营及技术运用的控制,因此可以获得技术资产的全部收益。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清)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趋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又称边际产业)依次进行。

这些边际产业是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

从边际产业开始进行的投资,可以使投资国丰富的资本、技术、经营技能与东道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发挥出该产业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

投资的结果可使双方贸易量增加,双方福利增加,形成更合理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发展格局。

内部化理论(巴克莱、卡森、拉格曼)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

国际经济活动的选择

经济活动方式

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直接投资

出口销售

×

许可合同

×

×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1.小规模经济理论2.技术地方化理论3.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4.投资发展周期理论(邓宁)

跨国公司按照经营结构划分

1.横向性跨国公司。

特点优势:

①地理分布多样化②内部转让系统

2.垂直性跨国公司。

内部一体化程度高,内部化优势明显。

3.混合型跨国公司。

有效的减少风险。

跨国公司的经营特征

1.跨国公司实行全球战略目标和高度集中统一的经营管理

2.跨国公司向综合多种经营发展

3.以开发新技术推动跨国公司的发展

4.跨国公司从利用价格竞争手段,转向非价格竞争手段争夺世界市场

5.跨国公司扩大内部贸易

全部股权参与方式的主要优点

1.经营灵活2.保守秘密3.合理避税4.独享利润

全部股权参与方式的主要缺点

1.风险较大2.经营受限3.难度大

跨国公司部分股权参与形式的优势

1.减少或避免政治风险2.占领新市场3.获取多重优惠4.增强竞争优势

跨国公司部分股权参与形式的劣势

1.控制力弱2.收益较低3.垄断优势流失

租赁业务包括融资性租赁、经营性租赁、综合租赁三种方式,特点?

融资性租赁,即由租赁公司出资购买用户选定的设备,然后出租给用户,在设备使用期内,双方不得随意终止合同;出租人保留设备所有权,用户拥有使用权;设备的维修由用户负责,租赁公司把设备的价款、利息、手续费等在租赁期内,全部以租金的形式向用户收取。

经营性租赁,由租赁公司提供用户所需的设备,并负责设备的保养维修;用户按租约交租金,租用期满退还设备。

综合租赁,则是租赁与合资、合作经营相结合的一种方式,但租赁必须是合营公司注册资本以外的部分。

跨国收购与兼并的动机

1.速度2.寻求战略资产3.管理层利益驱动

通过协同效果提高效率、过大规模,多样化(分散风险)和财务动因等也是推动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

跨国收购与兼并的不足

1.容易遭到东道国政府及社会的反对/限制

2.跨文化冲突问题

3.对被并购资产的价值评估存在困难

跨国收购与兼并的基本形式

1.横向跨国购并。

目的是扩大世界市场的份额或增加企业的国际竞争和垄断(寡占)实力。

(易受到东道国的反对)

2.纵向跨国购并。

目的是低价扩大原材料供应来源或扩大产品的销路和使用。

3.混合跨国购并。

目的是(多元化)减少单一行业经营的风险,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

跨国战略联盟概念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公司为实现某一或若干战略目标,通过签订短期或长期契约的形式而建立的局部相互协作、彼此互补的合伙(或合作联合)关系,目的就是通过外部合伙关系而非内部增值来提高企业价值。

跨国战略联盟形成的主要原因

1.技术互补2.争夺市场3.增强企业竞争力

跨国战略联盟的特征

1.跨国性2.战略性3.独立性4.平等性5.复杂性

根据联盟企业的主体地位差异化分

1.互补型跨国战略联盟2.接受型跨国战略联盟(互惠联盟)

根据联盟企业的产业合作方向化分

1.横向跨国战略联盟2.纵向跨国战略联盟3.混合跨国战略联盟

根据联盟是否涉及股权划分

1.无股本投资的战略联盟2.含股本投资的战略联盟

联盟的企业存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其他联盟伙伴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