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社区专职人员试题.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7876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1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社区专职人员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城镇社区专职人员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城镇社区专职人员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城镇社区专职人员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城镇社区专职人员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镇社区专职人员试题.doc

《城镇社区专职人员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社区专职人员试题.doc(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镇社区专职人员试题.doc

1.201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冲刺试题及答案

(1)卷

2.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

这一过程称为()。

A.结案

B.转介

C.接案

D.转案

E.预估

2.由政府、法院或其他部门或个人将需要协助的服务对象转介给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

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我们称之为()。

A.自愿性服务对象

B.非自愿性服务对象

C.咨询性服务对象

D.外展性服务对象

E.情愿性服务对象

3.在社会工作过程中,依据既定情境中酌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这项工作被称为()。

A.分析

B.推论

C.评估

D.预估

E.结案

4.在社会工作的预估阶段,探索问题在服务对象处境中的意义以及服务对象对问题的感受属于识别()。

A.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B.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C.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D.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E.服务对象问题的主客观因素

5.在贫困救助领域社会工作中,小组工作强调的原则不包括()。

A.相互支持的原则

B.分享的原则

C.协作的原则

D.共同成长的原则

E.个别化的原则

6.被称为介入行动“蓝图”,是发展有效行动方案、明确任务和责任的过程以及决策行动的过程的是()。

A.接案

B.预估

C.计划

D.介入

D.转介

7.各国儿童社会工作者从事儿童工作的有效载体是()。

A.各种儿童活动

B.各种儿童组织

C.各种群体活动

D.社会工作机构

E.居委会

8.F列不属于儿童社区工作的介入手段的是()。

A.从直接的物质性建设目标入手介入社区

B.从非物质的、教育性服务入手介入社区

C.从社区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突发事件人手介入社区

D.从动员组织社区内综台服务的力量人手介入社区

E.从发动社会资源,争取社会力量人手介入社区

9.不为任何物质报酬-不受私人利益的驱使,不受法律的强制.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丽从事公益事业,为改进社会丽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员是()。

A.社会工作者

B.社区志愿者

C.社区服务员

D.社区经理人

E.专职社区工作者

10.服务计划的构成部分不包括()。

A.目的及目标

B.介入方法

C.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D.介入行动

E.介入系统

11.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照顾等是开展老年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A.邻里关怀

B.居家养老

c.机构照顾

D.家庭照顾

E.法律咨询

12.妇女社会工作其性质属于()。

A.社会保障体系

B.社会救助体系

C.社会福利服务

D.社会优抚服务

E.社会政策服务体系

13.20世纪90年代,()意识逐渐对我国的妇女社会工作产生了太大的影响。

A生理性别

B.自然性别

C.社会性别

D.教化性别

E.生物性别

14.在我国,长期以来妇女社会工作的宏观指导理论主要是()

A.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B.福利主义女权主义

C.机会主义妇女观

D.自由主义妇女观

E.相对主义妇女观

15.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其颁布的《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试甩)》中界定了()残疾的分级和评定标准,作为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依据。

A.三类

B.四类

C.五类

D.六类

E.七类

3.16.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残疾人的心理问题

B.预防残疾的发生

C.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

D.帮助残疾人就业

E.恢复残疾人的身体功能

17.应用文化教育及技能教育等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工作是指()。

A.医疗康复

B.教育康复

C.职业康复

D.社会康复

E.家庭康复

18.下列属于职业康复的是()。

A.提供需要特殊安置的就业机会

B.用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帮助残疾人保护自己的台法权益免受侵害

C.保障残疾人的生存权利,使其在住房、食物、婚姻家庭等方面得到公平的待遇,有适合其生存的必需条件

D.帮助残疾人获得经济自立能力或得到社会保障

E.帮助残疾人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

19.矫正社会工作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我国的香港地区)也称为()工作。

A.治疗

B.康复

C.感化

D.感动

E.更生

20.矫正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实施于()体系中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A.监狱

B.矫正

C.管教

D.社会

E.司法

21.社区矫正是一个注重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讲求操作的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综合了众多专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其健康发展,需要加强这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研究,指的是()。

A.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B.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C.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D.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E.小组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22.将社区矫正的政策法规变成具体的针对矫正对象的社会服务;又将服务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以影响政策法规的修订,是指()。

A.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B.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C.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D.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E.小组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23.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属于()。

A.社会工作研究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B.社会工作行政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C.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D.个案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E.小组工作方法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

24.社会救助是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生活发生严重困难时,由政府和社会对其提供()的救助制度。

A.食物和现金

B.基本物质保障

C.生活补助

D.困难补助

E.帮助和服务

25.社会救助强调国家和社会对维护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A.基本物质生活

B.基本生存权利

C.最低生活保障

D.个人发展

E.生存和发展

26.除了一些长期固定的救助对象外,对于大部分救助对象而言,一旦他们摆脱了困难,社会救助就会随之而终止,这说明了社会救助的()。

A.暂时性

B.短期性

C.应急性

D.时限性

E.临时性

27.在向陷入生活困境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资或现金给付或援助以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的同时再向其提供非现金、非物质型的服务,属于()。

A.叠加式的保障服务

B.重叠式的保障服务

C.嵌入式的保障服务

D.并入式的保障服务

E.叠嵌式的保障服务

28.家庭社会工作的工作对象是()。

A.学校

B.社区

C.家庭

D.小组

E.社会

29.()成为婚姻的第一需要和婚姻质量的第一标准。

A.浪漫爱情

B.亲子关系

C.家庭亲属关系

D.事业成功

E.富裕

30.()仍然是当今家庭依赖的主要对象,既体现出中国注重家庭的传统,也显现了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薄弱。

A.单位的支持

B.家庭亲属网络的支持

C.同事的支持

D.国家政策的支持

E.邻里的支持

4.31.根据人际沟通分析论,哪种类型的人是心理健康者,也是实施辅导工作欲达成的目标?

()

A.我不好,你好

B.我不好。

你也不好

C.我好,你不好

D.我好,你也好

E.以上都不正确

32.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所期望而没有得到预期的反应,两人之间的人际沟通形式属于()。

A.互补沟通

B.暖昧沟通

C.交错沟通

D.垂直捣通

E.平行沟通

33.就()而言,学校社会工作即学校中的社会服务,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在学校领域所实施的一种专业服务。

A.本质

B.对象

C.工作者

D.功能

E.目的

34。

对社区居民进行社区礼仪、邻里相处技巧、法律法规与安垒、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社区卫生、培养公共意识等内容的社区教育,属于()。

A.家庭生活教育

B.民主恩想教育

C.社会公德教育

D.文化科学教育

E.生命健康教育

35.关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三无”人员

B.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C.从业人员在领取最低工资、下岗人员领取最低生活费、离退休人员领取最低离退休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D.原民政部门管理的特殊救济对象

E.夫妻双方及子女为非农业户口,具备特殊条件且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居民

36.()是主要提供给老人、残障人士的服务。

A.出院计划

B.外展服务

C.危机干预

D.慢性病及严重疾病照顾

E.心理社会评估

37.有一组学生在一间儿童医院实习,观察到病儿的家长压力非常大,情绪总是随着孩子的病情变化而变化,认为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的治疗,也不利于家长的身体健康,于是决定为家长们开办一个减压小组,不料家长完全没有兴趣了解压力的影响与减压的技巧,反而非常关注照顾儿童的知识,第一次的小组活动很不顺利。

学生们做了深刻反省后,在第二次活动中找来医护人员讲解照顾的问题,并回答家长的提问。

在后来的小组活动中,学生们不断了解家长的需求,将减压与家长的关注联结起来,家长们越来越乐于参加小组聚会,情绪压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此案例说明医务小组工作者应注意()。

A.除遵循一般的小组工作原则外,在发展小组目标方面要考虑机构与患者的特殊性

B.采用封闭式小组工作方法

C.在小组成员选择方面,要注意处在疾病不同治疗阶段小组成员关注的问题会不同

D.明确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

E.深层次地与案主沟通、接纳

38.()是传统的、也是目前最主要的医务社会工作领域。

A.公共卫生社会工作

B.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C.医院社会工作

D.康复社会工作

E.心理咨询社会工作

39.矫正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最主要的适用领域是()。

A.司法判决前的矫正

B.司法笋J决后的矫正

C.监狱中的矫正

D.家庭矫正

E.社区矫正

40.老年社会工作是以()为指导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A.利他主义

B.人道主义

C.人本主义

D.人文关怀

E.社会公德

41.公共卫生领域的专业人员在我国大陆目前主要是()。

A.医生

B.社会工作者

C.工程技术人员

D.教育者

E.公共管理者

42.社会工作实务的()方法根植于多元因素决定论,是最接近传统社会工作实践的视角。

A.心理一社会

B.心理一个人

C.心理一家庭

D.生理一心理

E.个人一社会

43.()是面谈的基本技巧。

A.澄清

B.倾听

C.同感

D.同理心

E.参与

44.()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助人过程的基础和起点。

A.接案

B.预估

C.计划

D.介入

E.评估

45.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征以及我国儿童工作的具体情况,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岁。

A.0~10

B.0~11

C.0~12

D.0~13

E.O~l4

5.46.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根本目的是()。

A.增强残疾人的生活能力

B.增强残疾人的社会功能

C.开发残疾人的潜能

D.帮助残疾人康复

E.维护残疾人的权益

47.常见的心理治疗属于()。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四级预防

E.特殊预防

48.矫正社会工作的性质是()。

A.社会福利服务

B.社会救助服务

C.社会保障服务

D.社会优抚服务

E.社会政策服务

49.安置社会工作的原则是()。

A.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B.随意留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