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知识点整理自然地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7902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理自然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理自然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理自然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理自然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理自然地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理自然地理文档格式.docx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理自然地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知识点整理自然地理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知识点整理自然地理文档格式.docx

初一

日、月、地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

上弦月

初七、初八

日、月、地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

满月或望

十五、十六

日、月、地三者在一直线上,地球居中

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日、月、地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

◆日食与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

日食

日月地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而且月球位于日、地当中

月食

日月地中心位于一条直线上,而且地球位于日、月当中

◆大潮、小潮出现时对应的月相

大潮:

新月(朔)和满月(望)

小潮:

上弦月和下弦月

潮汐的影响:

顶托河流如海,沿海水资源盐度上升;

加剧海岸的侵蚀;

潮汐能,发电;

利用涨潮巨轮进港;

利用潮汐捕鱼和晒盐;

旅游。

◆太空资源的主要类型

空间资源:

在太空建立空间站、太空城,发射人造卫星

太阳能资源:

在太空建立太阳能发电站

矿产资源:

月壤中的氦-3,月岩中的钛铁等

环境资源:

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超低温

◆恒星日和太阳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

方向

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南极上空顺时针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太阳日:

24时

角速度:

(南北极点为零)处处相等

线速度:

(南北极点为零)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

公转

北天极逆时针,

南天极顺时针

恒星年:

365天6时9分10秒;

回归年:

365天5时48分46秒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右方偏;

南半球向运动方向的左方偏

◆北京时间

我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东八区的区时,也是120°

E经线的地方时。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来回移动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间上一年有二次太阳直射

⏹春分日至秋分日一直在北半球

✧春分日至夏至日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夏至日至秋分日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秋分日至春分日一直在南半球

✧秋分日至冬至日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冬至日至春分日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夏至日至冬至日一直向南移动

⏹冬至日至夏至日一直向北移动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春季和秋季正午太阳高度居中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离该地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太阳直射点离该地最远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太阳直射点离该地越来越近时,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太阳直射点离该地越来越远时,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

两分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减小

夏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减小

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极减小

◆某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假设某地位于北半球

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该地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该地昼变长;

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回归线,该地为一年中昼最长。

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该地昼短夜长;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该地昼变短;

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南回归线,该地为一年中昼最短。

◆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的状况

两分日:

全球昼夜等长

夏至日: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冬至日: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天文四季的划分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

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

春秋两季是冬夏的过渡季节

北半球的四季划分:

春季(3、4、5月)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板块的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

板块边界

对地表影响

举例

板块生长/张裂边界

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非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东非大裂谷

非与印板块生长边界——红海

美与亚、非板块的生长边界——大西洋

板块消亡/碰撞边界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洋板块俯冲带附近常形成海沟

大陆板块受挤向上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亚与太板块的消亡边界——马里亚纳海沟和东亚岛弧链;

美与太、南板块的消亡边界——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常形成巨大的山脉和高原

亚与印板块的消亡边界——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非与亚板块的消亡边界——阿尔卑斯山脉

◆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传播速度比较

地表感受

纵波

快(先到达)

上下颠簸

横波

慢(后到达)

左右摇摆

◆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联系

震级

表示地震释放的能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烈度

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影响烈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震级:

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震中距:

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

震源深度:

震源深度越浅,烈度越大

地质构造:

位于地质构造带上,烈度较大

地面建筑:

地面建筑的材料,坚固程度,建筑样式等都影响烈度

◆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其主要特征

分类

形成原因

岩石特征

常见岩石

岩浆

侵入岩

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的岩石

晶粒粗大

花岗岩

喷出岩

岩浆在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有气孔

玄武岩

沉积岩

地表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在低洼的地方沉积、固结成岩。

有层理构造,岩层中常有化石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煤

变质岩

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等变质作用形成。

有片理构造

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

◆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不同特点

侵入岩:

在地下冷凝,冷凝时间长,晶粒粗大

喷出岩:

在地表冷凝,冷凝时间短,有气孔

◆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区

我国西南的云贵高原地区(石灰岩分布广,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

◆我国黄土地貌的典型分布区

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

◆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的主要原因

流水的侵蚀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类型

地形特点

等高线分布特征

平原

海拔小于200米,起伏小

等高线数值小于200米,稀疏

高原

海拔在500米以上,顶部平缓

中央等高线稀疏,边缘等高线密集,数值由中央向边缘减小

山地

山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200米以上

等高线密集,表示河谷的等高线呈V字形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

等高线较疏,弯曲处较缓和

盆地

中央低平,四周高

中央等高线稀疏,边缘等高线密集,数值由中央向边缘增加

陡崖

若干条等高线几乎重叠在一起

山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减低

洼地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加

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

山脊

等高线向低值区弯曲

山谷

等高线向高值区弯曲

1、大气的组成

①干洁空气: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等

②水汽

③尘埃

2、大气的垂直分层:

自下至上依次是: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散逸层

◆对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特征

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对流运动明显;

加上水汽、尘埃集中,故天气变化显著

平流层:

臭氧集中分布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水平运动明显;

无水汽、尘埃,大气透明度好,适合民航飞行

◆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

●防弹衣:

厚厚的大气层减少了外来天体对地球的撞击力,在夜晚还可以看见美丽的

流星现象。

●遮阳伞(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很少)

臭氧吸收紫外线,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红外线。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主要是云层等大颗粒的物质,使得云朵表现为白色。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主要是小颗粒的物质,使得天空表现为蓝色。

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所以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些。

●保温被(温室效应)

1、大气先吸收地面辐射(长波辐射):

主要是大气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使得大气增温。

2、大气增温后,又释放大气辐射(长波辐射),其中一部分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即大气

逆辐射。

3、地面吸收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保持了合适的温度。

因为大气的保温作用,所以多云的夜晚气温要高于晴朗的夜晚。

热力环流

◆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原理图

风从遇冷地表吹向受热地表

城市风

风从郊区吹向城市

海陆风

白天

夜晚

海洋吹向陆地

陆地吹向海洋

山谷风

沿坡面从谷底吹向谷顶

沿坡面从谷顶吹向谷底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季节移动

1、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

2、三圈环流在近地面表现为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3、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也随之移动,1月份南移,7月份北移。

◆大气环流对全球水热分布的意义

✧大气环流主要指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

✧在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的控制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表现为不同的水热分布状况

✧大气环流实现了高低纬之间和海陆之间的水汽和热量的交换。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及成因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气流上升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内陆信风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轮流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地中海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轮流控制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海洋气候

终年受西风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冬夏季盛行风向及对气候的影响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风的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

除海陆热力差异以外,还有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夏季

东南风

西南风

冬季

西北风

东北风

对气候影响

(雨热同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

旱雨季明显

◆气旋和反气旋的气压分布与气流运动状况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

气旋

反气旋

中心气压状况

低气压

高气压

示意图

北半球

南半球

水平气流运动状况

逆时针流入

顺时针流出

顺时针流入

逆时针流出

中心气流运动状况

上升

下沉

控制天气状况

阴雨

晴干

◆台风、寒潮、梅雨的成因及天气特征

按时间顺序

天气特征

梅雨

受准静止锋的影响

阴雨连绵、闷热潮湿

台风

受强热带气旋影响

狂风、暴雨

寒潮

受亚洲高压影响

寒冷、大风、低温、沙尘暴

◆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状况

类型

概念

锋面过境时的天气

锋面过境后的天气

分布

冷锋

冷空气主动向暖空气运动

大风、降温、雨雪

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北方秋冬季节

暖锋

暖空气主动向冷空气运动

连续性降水

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降低

准静止锋

(梅雨)

冷暖空气势力相当,锋面移动缓慢

6、7月份江淮地区

过境前天气

天气晴朗,温暖

天气晴朗,寒冷

过境后天气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

1、我国东部地区降雨的类型主要是锋面雨。

2、4-5月份雨带位于我国的华南地区。

3、6月中下旬雨带到达我国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4、7、8月份,雨带到达我国的华北和东北地区。

5、9月份,雨带迅速南退,南方地区又进入雨季。

6、10月份雨带退出我国大陆。

我国大陆被冬季风控制。

全球1月、7月等温线的分布

1月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向低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北(向高纬)凸出

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向低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南(向高纬)凸出

7月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向高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南(向低纬)凸出

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向高纬)凸出,海洋等温线向北(向低纬)凸出

全球变暖、城市热岛、臭氧洞和酸雨

原因

影响

措施

全球

变暖

①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②森林火灾③植被被破坏④人口增长等

①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岛屿和低地②城市排污系统失效③海水倒灌,地下水盐度增加,土壤盐碱化④全球大气环流异常⑤霍乱等疾病增加

①改善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②植树造林③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担共同而由差别的责任④控制人口增长

城市

热岛

①人为排放热量②城市温室气体多③不易散热④通风不良⑤缺少绿地

①夏季更炎热,影响工作效率②诱发中暑的疾病③加剧大气污染④导致城市雨岛

①增加绿化和水域面积②科学规划城市建设

①太阳活动②人类使用佛里昂,消耗平流层中的臭氧

①引起全球气候异常②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的生长③引起光化学烟雾,加剧大气污染④加剧橡胶制品的老化,燃料褪色

①研发佛里昂的替代产品

酸雨

①燃烧矿物燃料,排放SO2等酸性气体

①森林枯死②土壤酸化③淡水生物死亡④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①改善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②在煤炭的使用过程中采用烟气净化等技术③加强国际合作

水圈的主体:

海洋水

淡水的主体:

冰川

水循环的环节:

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1、水循环环节名称:

A:

蒸发B:

水汽输送C:

降水

D:

地表径流E:

下渗

F:

地下径流G:

蒸腾

2、水循环类别:

ABCD或者ABCEF构成海陆间循环。

GC构成陆上内循环。

AC构成海水内循环。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纽带”联系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纽带

②“调节器”调节地球各圈层的能量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

③“雕塑家”通过侵蚀、搬运堆积塑造各种地表形态

④“传送带”地表物质迁移的主要动力和载体

⑤使陆地水得到更新和再生

河水补给

补给类型

主要影响因素

径流量变化

雨水

降水量

径流量随着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区

积雪融水

气温

径流量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形成春汛

中国东北地区(春汛和夏汛)

冰川融水

径流量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形成夏汛

中国西北内陆和青藏高原

水资源的概念:

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的那一部分淡水,包括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的评价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世界径流资源最丰富地区和严重缺乏地区的成因

世界径流资源最丰富地区的成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蒸发弱

世界径流资源严重缺乏地区的成因: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或者内陆风控制,降水少,蒸发强

中国水资源的特点及其原因

特点

数量上

总量大(世界第六位)人均少(世界平均数的1/4)

国土面积广;

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丰富

时间上

东部: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西北:

夏季多,冬季少

季风气候的影响

气温影响

空间上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水危机的原因及其措施

水危机的原因

水危机的措施

自然原因

气候异常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匀

修建水库等蓄水工程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

跨流域调水

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和工农业发展导致用水量激增

控制人口增长;

发展节水型工农业(滴灌、喷灌等技术;

工业循环用水等)

水质污染

加强管理,防治水污染

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我国水资源最缺乏的三大流域:

黄、淮、海流域(华北平原)

原因:

自然原因:

地处华北地区,夏季风影响小,降水量小

人为原因:

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水质污染严重;

浪费严重

洋流的成因分类

风海流:

行星风系为主要动力,如西风漂流

洋流密度流:

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洋流

补偿流:

秘鲁寒流

◆风海流的成因

在盛行风的吹拂下,表层海水形成大规模定向流动

全球行星风包括六大风带和南亚季风

◆世界洋流分布模式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

东北信风带对应北赤道暖流

东南信风带对应南赤道暖流

北半球西风带对应北大西洋/北太平洋暖流

南半球西风带形成西风漂流(全球规模)

南亚夏季风形成北印度洋顺时针季风洋流

南亚冬季风形成北印度洋逆时针季风洋流

◆世界四大渔场的形成原因

四大渔场

原理解析

涉及洋流

日本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

海水发生搅动,深海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饵料丰富;

水温适宜,鱼群种类多。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

英国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

加拿大纽芬兰渔场

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

秘鲁渔场

涌升流

涌升流将深海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

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降温减湿

秘鲁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沿岸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原因之一是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

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升温,上升气流明显,导致南美洲西岸降水量较正常年份多;

太平洋西部气温下降,盛行下沉气流,亚洲东部,菲律宾群岛等地降水量较正常年份少,夏季风势力较正常年份弱。

洋流的影响

①对气候:

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②对海洋生物的分布:

形成世界四大渔场

③对航运:

顺流有利于航运,逆流不利于航运

④对全球水热平衡:

有利于全球的水热平衡

⑤对海洋污染:

有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但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领海、公海和专属经济区的含义

范围

含义

领海

领海基点向外12海里

拥有全部主权

专属经济区

领海基点向外200海里,在领海之外并邻接领海

对海域内的自然资源享有专属权及其管辖权

公海

专属经济区以外

任何国家都不拥有主权

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及其意义

交通运输(海洋运输)、通讯、储藏、旅游、生产(人工岛等)和兴建海底城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