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7424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项目实施方案Word下载.docx

拥有标准化音乐、体育、美术、卫生、综合实践(劳技)、科技活动等功能室;

拥有信息化图书馆、室内篮球馆等现代化设施设备;

校园内视频监控、无线网络全覆盖,能实现移动互联、班校相通。

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切实以“应用引领”为指导,以硬件有效支持为基础,提升技术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和效能,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从教师平均年龄上看,我校教师总体年龄偏小,平均年龄30.5岁。

从信息技术应用上看,我校起步较早。

成立初期,电脑办公已成教师常态,电子白板走进各班教室辅助教学;

部份语、数教师参与西师出版社电子课堂同步录制;

我校也是第一批电子白板使用校,我校大多数教师都能规范使用办公软件,制作编辑ppt、并在ppt上进行教学复备;

对电子白板书写、保存、拖移、涂改等功能的使用。

部份教师能制作精美美篇,录制微视频、微课;

一师一优课录制与剪辑。

在疫情期间,老师们在家都能有效选择适合学生和家长的腾讯课堂,钉钉平台等,上好每一节网课,涌现出了一个个信息技术能手。

三、目标任务

(一)总目标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全员培训,深入推进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按照“统筹规划、分层实施、整校推进、应用驱动”的实施策略,打造“整校进入、整校推进、全员参与、立足应用”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到2022年底,我校教师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每人不少于120课时,包括通识培训、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应用考核等。

通过培训,促进我校教师由技术应用向素质能力拓展,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二)具体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提升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能力。

指导管理团队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目标,形成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教师培训计划,有效提升管理团队领导全校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的能力。

通过项目实施,提升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

围绕提升信息化指导能力开展引领性培训,打造学校信息化骨干团队。

推动培训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等的能力。

通过项目实施,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以学科教学为重点,以课堂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开展网络专题学习、教学问题研究、校本创新实践,打造“技术创新课堂”,努力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教学能力,助力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

通过项目实施,打造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创新课例。

围绕研修主题,结合学校实际,由学校组织参训教师自主设计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例,开展技术应用创新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鼓励学科教研组合作研磨,打造高质量的技术应用创新课例。

四、研修方式

为使本次培训落地,我校采取学科教研组内研修和校本实践相结合的研修形式,聘请进修校专家团队进行线上、线下跟踪指导。

专家引领——集中培训。

项目组利用网络学习解决教师的工学矛盾,同时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研修活动,解析前沿理论、传递先进理念、解读政策热点、剖析焦点问题,启发新思维、传递新知识、介绍新方法,拓展专业视野、提高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学以致用——实践操作。

教师将培训期间获得的理论知识、实践方法应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巩固深化研修所学,不断反思、总结、提炼,形成经验、提炼成果、实现个人特色。

五、研修内容及安排

(一)遴选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点

所属环境

所属维度

能力点

混合学习环境

学情分析

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

教学设计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B3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学法指导

B4技术支持的发现与解决问题

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

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

B7家校交流与合作

B8公平管理技术资源

学业评价

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

B10档案袋评价

(二)培训内容设计及时间安排

时间

能力培训内容点

预计

课时

培训方式

授课

教师

202011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通识培训

10

线上培训

专家讲座

外聘

202012

设计提升工程现状调查

问卷星

撰写报告

骨干

团队

2.根据问卷撰写一份分析报告

202103

微课制作培训

微课竞赛

15

提交作品

202105

专家讲座引领:

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学科教研组作品评选

30

全员培训

202202

专家引领:

希沃等软件操作培训、班级优化大师经验交流、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管理、评价。

勤恒讲堂

实际操作

202205

B7家

校交流与合作

1.微校平台家校沟通使用经验交流和展示

2.利用希沃云班设计一份线上学生作业,并能学生家长、教师进行线上评价和交流

20

202209

B9自

评与互评活动

的组

利用希沃云班,建立过程性评价,智能生成学期评语和分析报告

经验分享

202211

B10档

案袋评价

利用学校云平台建立学生评价档案、学籍档案

(三)预期成果

通过项目实施,提升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能力和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

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教学能力,助力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在是纸上谈兵,而是落地生根。

对涌现出的优秀案例或微课等作品形成电子或影像资料,以“学科+年级+某某资源包”收集于学校资源库。

六、考核评价

考核旨在以评价促研修,促进研修目标的落实,强调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对参与教师进行相应的考核,并对优秀教师、教研组进行表彰。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学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培训过程管理与竞赛质量。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领导小组,校长总负责,教科处具体负责,认真组织学校教师进行培训与竞赛,加强培训的过程性管理,对参培训教师进行严格的考核与考勤,确保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与竞赛顺利完成。

以学科骨干教师为主成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技术指导小组。

(二)学习保障

确保“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技术支撑,按计划提前联系培训专家作技术引领。

在培训过程中,专家团队、技术指导小组和参培教师之间及时沟通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方案、保证培训质量。

网络研修主要采取教师利用课后、课余、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个人参与线上学习为主,线下实践应用采取全校统筹进行,具体安排根据上级相应要求同步落实。

(三)经费保障

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硬件投入,为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基础保障。

在学校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为我校教师“提升工程2.0”培训创造良好条件。

(四)制度保障

参培人员必须按照上级相关规定和网络研修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网络研修和线下实践应用任务,培训结果进入年终考核,并按要求登记教师继续教育学分。

评选出的优秀教研组、优秀个人,学校予以表彰与奖励。

2020年10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