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7202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Word格式.docx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学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精选多篇Word格式.docx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礼貌待人,遵守各种行为规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要主动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经常带孩子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假期带孩子出外旅游增长知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尊老爱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一些好的习惯。

同时,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教育要有耐心,切忌粗暴,我亲身体会到,孩子有时的“不听话”也是有他的原因的,只要有耐心,一定能找出他犯错误的原因,也只有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第三提高自身的素质。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就时刻充当着“老师”的角色,因此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

通过听老师的讲座,让我掌握了一些亲子沟通方面的知识。

知道了如何给孩子布置任务,如何处理孩子的要求和拒绝,如何处理孩子的愤怒等。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入手,与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

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同样要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给孩子限定时间可以帮助他专心地做事情,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关于孩子成才的看法。

通过学习,明确了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时代要求社会造就复合型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我们就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单纯追求高分、高学历,而忽视孩子个性、意志、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要教会孩子与不同的人共同相处,培养孩子的交往、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及与人合作精神,让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

总之,孩子毕竟还小,他分辨是非能力和良好的行为的养成,要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所接触的环境和接触的教育,对孩子要选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现在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做家长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对他能正确引导,耐心的教育,让孩子将来成为有用之人。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

当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的时间长,同学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听了邵玲老师的课,受益匪浅,帮助许多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作为家长,我没都还成绩在孩子在小学时的表现如何如何好。

成绩如何好的心态里,见了孩子的中学老师还是说孩子在小学里的表现。

从小学升入中学,随着科目增多,知识膨胀,孩子不能适应,还依赖在小学授课的氛围里,等着老师反复讲解,反复练习。

孩子不能适应学习的新环境,成绩下滑,而父母还沉浸在小学的优异成绩里,没有给予及时的帮助,而是无端的责骂,讽刺,挖苦,致使孩子无处倾诉,和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加上新的学习环境和生理上的一些变化,加上父母的不理解,促使孩子远远地躲开父母,宁愿上网去聊,去寻找新的倾诉对象,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时就出现家长们常说的“叛逆行为”。

请问我们这些成人,作为孩子最亲的人,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看到孩子们照镜子多梳几下头发,就说孩子臭美,有那个时间去背几个单词看到孩子们追星,你就说他们能帮你考上重点中学吗?

看到孩子成绩不好就说人家张三,李四咋就能做好,同样的人你是“猪脑子”吗?

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家长不是在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是在讽刺,挖苦,不是在想我的孩子长大了,知道美了,知道明星们炫丽的表现。

在孩子们成绩大不如从前时,她本身已经很难受突然觉得没人管了,老师也不像从前那样时刻跟着你,像是一直牵着的手突然被甩开,不知把手仿佛在哪里。

这时做为家长应该多鼓励,多关怀。

让孩子不要恐惧。

正确面对自己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做为家长要多理解孩子,不要让孩子紧张,无助,没有倾诉对象,叫他如何激励自我,控制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帮助他走出低谷,完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打开孩子闭锁的心门。

接受我们和孩子做朋友,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做好以上这些,我们在帮孩子总结出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孩子多思考,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不要帮他去思考,要让他大胆的去面对失败,细心总结失败,却不能允许他放弃,告诉他放弃就意味着永远失败。

端正他的学习态度。

多与老师,同学沟通,多一些赞美和鼓励,多一些感情和精神上的关怀。

多给孩子一些积极向上的暗示。

和孩子做朋友吧!

做真正的朋友,帮助孩子点燃心中那盏希望的灯!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

(2):

北京孙瑞雪培训课程《自由中的规则》,学习了2天,感受很多,收获很大,这段时间和孩子间时断时续的情感连接又联系上了,突然明白了最近这段时间情绪不稳定的原因,发现了自己实施了多次的“冷暴力”,于此同时,更深刻的领悟了孙瑞雪提出的七大规则。

妈妈们最关心的是实战、方法,我认同孙瑞雪的观点:

方法是最底层的东西,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记住一些处理方法,还是有必要的。

方法可以多种,不同孩子不同方法,和孩子建立了亲密无间的情感连接,出现问题的时候方法会自然而生。

但是从我泡李网的感受来说,许多妈妈是很智慧的,而这些智慧的方法,源于妈妈内心那份强大的爱,还有平和。

孙瑞雪老师先是讲解了自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和意义,她强调,自由、规则还有爱,它们对孩子来说,重要地位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自由、爱、规则。

她提出了两套规则:

现场演示2(如何应对小朋友的威胁):

a要b的糖,b不同意,a威胁b:

“如果你不给我吃,我就不和你玩了,也不让幼儿园其他小朋友和你玩!

”b答:

“我可以和老师玩。

”a:

"

我让老师也不和你玩。

b答:

“我可以和自己玩。

”也可以教孩子这样回答:

“你是在威胁我,老师是不会受你控制的。

另外,3岁以下孩子打人等行为,不用语言多说,直接将孩子抱走就可以。

因为孩子的感受力很强,他们用身心感受环境,只要他有粗野行为就将他抱走,多次之后他就知道此行为不被接受。

孙老师又强调,不要问孩子谁先动的手,这样问不但没有意义,还会给孩子一种感觉,谁先动手谁错,后动手的人没错。

分享了他们幼儿园的一件事,两个孩子起争执,老师问怎么回事,两个孩子还没说话,一旁的一个大孩子一个劲儿插话:

“我知道怎么回事,谁谁谁*****,……”老师打断了他:

“这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请你离开。

”老师将两个孩子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问发生了什么,两个孩子都说是对方打了他。

老师没有询问谁先动的手,而是说:

“打人是粗野的行为,你们需要给对方道歉。

”并让两个孩子自己协商谁先道歉(自主权一定交给孩子,而不是老师。

2.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并有权利自由支配。

这里强调的一点就是:

除自己的东西外,任何东西都是别人的,未经允许都不能拿。

捡到的东西也不是你的,只要不是你的东西,就是别人的。

这里特意强调捡的东西不是自己的,是让孩子养成不贪便宜的习惯。

有个家长问捡垃圾可以吗?

(全场爆笑但是却又是我们常遇到的问题。

)孙老师的回答是:

“严格意义上讲是可以的,但是我个人不支持。

”我想起孩子曾经捡过一个手链,在找不着主人的情况下我们允许她留下了,现在想想,如果我们再次捡到东西,如果价值偏高,如何给孩子讲什么可以留下什么不可以,如果给孩子解释东西的“价值”“贵重”?

不过写到这里,我突然有些迷惑了:

那就是如果捡垃圾也是不可以的,那么如何给孩子解释日常生活中那些从垃圾中回收东西的行为,例如捡水瓶、废旧东西利用等;

但是如果可以,那么又给孩子如何解释有些东西捡了可以据为己有,有些就不可以?

这样,到底可以捡与否的标准岂不是家长来定,孩子自己是混乱的?

也许干脆一刀切什么也不让捡最为简单有效,但是孩子对一些管管棒棒之类的东西还真是情有独钟……还是先写笔记吧……我问孙老师,如果在找不着物品主人的情况下孩子先玩,等主人回来之后还给主人可以吗?

孙老师很坚决的回答不可以。

这个规则下,就是孩子间对物品的争夺,物品又分为私人物品和公共的东西;

另外一个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就是孩子把东西送人之后又反悔,这个反悔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长干涉认为东西太贵重要求要回,一种是孩子自己的反悔。

幼儿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1)小朋友未征得别人同意拿走了对方的东西;

2)小朋友拿走了环境中不明主人的东西;

3)小朋友向另一个小朋友借了玩具,转送了他人;

4)当小朋友把物品送人之后,后悔了。

场景1:

一块手表放在椅子上,周围没有人,a走过看到了很喜欢,就拿了起来。

另一边b正在找手表,看到a手里的东西发现是自己的,要求a归还,a不同意,两人发生争执。

老师过来处理。

老师蹲下平视两个孩子:

“谁能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

”b说他的手表不见了,发现在a手里,想要回来但是a不给。

老师问a:

“这块手表是你的吗?

”a答:

“我在椅子上捡的。

”老师仍然问:

”a仍然回答“我捡的。

”老师问:

“是你从带来幼儿园的吗?

”a摇头,老师又说:

“只要不是你的东西,就是别人的,请把这块手表还给b。

”a交出手表,老师又对他说:

“你很喜欢这块手表是吗?

”a点点头,老师继续说:

“如果你喜欢这块手表,可以征求b的意见,看他是否愿意和你分享。

”后续的拒绝与否是另外一条规则的事情了,稍后再提。

场景2:

只有2个秋千,两个孩子在一起玩,又过来好几个孩子要求玩,有个老师过去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老师决定轮流玩,每人5分钟。

老师在一旁计时,孙老师示意另外一个老师过去找计时的老师谈话,这边孩子开始焦虑:

“老师,到5分钟了吗?

”“老师,到时间了吗?

”……孙老师解释,老师的介入是错误的,只要没有粗野行为,老师就不应该干涉,老师的干涉将评判权拿到了自己手里,使得孩子们在这个关系中丧失了自主权很容易焦虑。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们自行解决。

重新演示:

a坐在秋千上玩,过来好几个孩子要求玩,他们和a商量:

“让我玩一会儿吧,你都玩了很久了……”a:

“我还没玩够呢,请等待。

”“你已经玩了很久了,什么时候能玩够啊?

”“不知道……”反正a是油盐不进,最终那几个孩子就玩别的去了。

还演示了如果两个孩子争执一件无主的物品怎么办?

那么老师需要确定东西是谁的,如果不是两个小朋友的,老师就要求小朋友交出物品,他们谁都不可以玩。

如果一件公共的物品大家同时拿到谁也不让,例如选择看书的时候两个人都拿一本书,都说自己拿到的,那么老师也是先收回书,让他们自己协商,商量好了之后再去找老师拿书。

孙老师强调,先将物品收回很重要,一般是这么对孩子说:

“这件东西是你的吗?

”“不是”“请伸出手,请把东西先交给老师。

”一定是先收回物品再继续。

另外我提问,在公共场所,如果遇到不遵守规则的小朋友怎么办?

孙老师给的建议是,蹲下,和对方小朋友平视,询问对方是不是也喜欢***,是不是也想玩?

告诉他,已经有小朋友先到了,请先等待。

孙老师说只要你用温柔平和的语气表情和对方说话,一般孩子都会遵循规则的,如果对方孩子不讲理甚至动手,那么第一原则一定是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当时她说的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

如果在你的眼皮下让你的孩子受到了暴力,那么就等于是你在实施暴力。

)。

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况,那就是自己孩子的玩具被抢怎么办?

领着自家孩子和对方沟通,再和对方说了3遍“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请还给我”之后如果对方还不归还,那么就从孩子手里拿回来(我觉得这个我做不到,我会找对方家长沟通。

)孙老师强调一点就是,语气一定不要带有责备,也不要严厉,就像和自己孩子说话一样温柔。

孙老师分享了一个家长的趣事,她家孩子玩具被抢了,对方孩子跑了,她给孩子说了一声:

“你等着,妈妈去追。

物品送出又反悔的情况,解决问题思路:

询问反悔孩子:

为什么你反悔了?

送给别人的东西就已经是别人的了,你要为你做的事情负责任;

如果你不能为你的玩具做主,你就不能送人;

谁能为这个玩具做主?

你应该征求他(能做主的人)的同意,才能送给别人。

(这个是针对借来的东西送给别人的情况。

a送了车给b,但是a的妈妈知道后认为太贵重的东西不同意送,要求a向b要回。

a去和b要,b不同意给“东西送给我就是我的了,现在不是你的了。

”为此两个孩子争执起来。

老师过来:

“谁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

”b说了,老师问a:

“是这样的吗?

”a点点头。

“你为什么反悔了?

”a说妈妈不同意。

老师又问:

“你不能为这个车做主是吗?

”a没吭声,老师继续:

“如果你不能为这辆车做主,那么就不要把它送人,你只能将你能做主的东西送人。

”转向另外一个孩子:

“她不能为这辆车做主,她妈妈做主,所以她同意送你车是无效的。

孙老师一旁说明:

请家长告诉孩子,哪些东西是她自己可以做主的,哪些不可以,也请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带他不能做主的玩具到幼儿园。

a送了东西给b,又后悔了,想找b要回,b不同意,两人争执起来,老师过来:

”老师知道原委以后问a:

……你是为什么反悔?

”a说了理由,老师告诉她:

“东西送给别人就是别人的了,你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老师知道你后悔了,是吗”?

a必然的会大哭闹情绪,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在一旁倾听。

这里孙老师也说到一点,就是邀请小朋友来家玩的问题处理。

如果是孩子自己邀请的,那么孩子的玩具就由自己决定哪些可以和对方分享,哪些不可以;

如果是家长邀请的,那么请家长准备好来做客孩子的玩具(这点很重要。

)在家里客人小朋友和自己孩子争抢东西,一定要遵循谁的玩具谁做主的原则。

想起以前,我好像做的不对,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哦。

一般都是家长抹不开面子的问题。

另外,如果孩子邀请其他小朋友来家做客,一定要征得家长同意,因为家是共同的,所以孩子一个人没有决定权,去对方家,也一定要征得对方家长的同意。

另外,有家长提问说孩子把自己的玩具送人了,结果没多久又让家长买一个一模一样的,该给孩子买吗?

孙老师回答是,可以买。

因为这是两码事。

还有家长问关于购买玩具的事情,孙老师说:

“买玩具是经济问题,不是教育问题。

”孙老师同时指出:

玩具是不需要珍惜的。

孩子只有过了青春期,才会对他以前的玩家怀旧,在以前小时候,是不懂得珍惜玩具的。

3.哪里拿的东西请归位到哪里。

孩子的玩具要让其归位,但如果孩子已经离开了,那么应该由家长或者老师归位,因为那属于成人没有尽到责任及时提醒孩子。

孩子操作完毕想走,老师走了过来:

“你观察到了什么?

”孩子回答之后,老师就说一句话:

“请归位。

”语气一定不要有责备。

如果问孩子“为什么不归位?

”“玩具怎么乱七八糟的”……这样的问话明显让孩子有被指责感,会让孩子有抵触或者害怕情绪。

如果孩子不肯归位,例如孩子说:

“我太累了,我不想归位”老师在一旁共情:

“老师知道,你很累,我们休息一会儿在归位吧。

“休息了我也不想归位。

“老师知道你累了,老师陪着你。

“我什么时候都不想归位。

“老师知道,你现在不想归位,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吧。

”……不管孩子说什么,老师都不会被孩子的话语所影响,只是一直柔和的陪着,倾听,如果孩子闹情绪哭闹,老师还是倾听。

最终孩子会妥协的。

这里有家长提出,家长帮孩子拿的,孩子说:

“你拿的,你归位”。

告诉孩子“谁使用的谁归位。

”孙老师强调,归位对孩子来说是有压力的,所以家长除了不能责备孩子,还要注意一点就是,评估一下孩子是否有归位的能力,可以和孩子一起归位。

4.等待(谁先到谁先玩,谁先拿到谁先玩)

这个主要针对公共场所的东西。

有家长提出,自己孩子玩了很久了,可是周边还有很多孩子等着玩,是否可以打断自己的孩子让出。

孙老师回答可以,但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

5.可以打扰别人

注意:

在孩子打扰他人前就应该阻止孩子,如果孩子已经打扰的他人,那么这个时候老师没必要再去干涉,因为这时候介入也是一种打扰。

a正在工作,b看见了想过去找a,这时候老师阻止了b:

“你看到了什么?

”“a正在工作。

”老师:

“请不要打扰他。

”“可是我想和他一起玩。

”“老师知道,他正在工作,请不要打扰他,(等他工作完了再去找他)”

有特殊情况非要介入的时候,用礼貌用语:

“对不起,打扰一下。

”记得演示这个场景的时候,会场里一个6、7岁左右的小男孩上前演示的。

(小男孩参与了很多场景演示,都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的,他问孙瑞雪:

“可是让我来演吗?

”小男孩虽然表情一直酷酷的不笑,可是真的很认真。

而孙瑞雪老师对这个孩子的态度,让我体验到了尊重、平等的含义。

孙老师告诉我们:

孩子对语言能量的感受是超强的,她举例,她母亲喜欢和她絮叨,孩子在一旁就很不耐和焦虑。

我想起了我经常和奶奶说话的时候引起β的反感,β会说:

“你们能不能不说这个了?

”因为奶奶不停唠叨以前的一些事情,要不就是说看到电视上咋个咋个了,尤其爱看《老牛家的战争》,奶奶现在似乎关注悲剧的东西多些,只要奶奶一说这些,β好的时候会说:

“奶奶,别说了”不好的时候直接就说:

“奶奶,你闭嘴。

”我还以为是因为我和奶奶说话忽略了她呢,原来是孩子不爱听这些絮叨。

如果和老人聊天,最好避开孩子。

因为负面的语言能量也是对孩子成长的一种打扰。

我们需要给孩子创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另外孙老师还强调,陪孩子的时候就是陪孩子,别一会儿看手机,一会儿做这一会儿做那儿,三心二意都不可以,因为孩子是通过身心感受环境的,而非语言,她能从你的肢体语言感受到你是否全身心投入到陪她,这就是高质量陪孩子的要求。

在随后和老师一对一的交流中,我发现虽然我陪孩子的时间很长,但真是三心二意不够专一,而老师分析,孩子之所以一遍遍找我喊我,除了安全感问题以外,就是我陪她质量不高。

我也明白为啥我陪她的时候一看手机小人就发火了。

还强调陪孩子的时候,最好都不要有眼神的交流,那也是一种打扰。

孙老师就个人体会,人高度专注的时刻是不经意间的,谁也说不好什么时候就出现了,这个时刻是非常珍贵的,成人一些自以为是的关心也许无意中就破坏了孩子的专注。

我也有感触,β自己玩的挺好的时候,我们相视一笑,发现明显β顿了一下然后开始妈妈妈妈的这事那事,不过我不明白如何做到没有眼神交流。

在和老师的沟通中,老师说β玩的时候总是找我,一个是安全感不够,一个就是源于我陪同质量不高的缘故。

这个我需要改进了。

6.错事要道歉。

并且学会要求他人道歉。

这里孙老师提到一个词“完情”,根据后来的解释,我猜应该是这两个字。

完情就是将问题就地解决,绝不将情绪等垃圾储存在身体里。

道歉就是将问题就地化解,否则容易产生积怨。

要让孩子知道,道歉是一件有勇气的事情。

这里孙老师讲解了怎样要求别人道歉和拒不道歉两种情况。

(似乎道歉成了习惯,或者说做了错事的一种解脱也不好哦,这个问题咋个解决?

发现边笔记,一些新的问题也出来了。

a跑的太快,撞了b,但是就这样跑了,b哭了。

(中间过程略)。

老师要求a给b道歉,老师拉着a的手(这里孙老师强调用爱的模式):

“你看着他的眼睛,真诚的给她道歉”a:

“我不是故意的。

”“即使你没有看见,无意识的撞了他,但你也伤害了,需要给他道歉。

”道歉之后,老师对a:

“老师很佩服(欣赏)你,有勇气给她道歉,老师爱你。

(a对b说我不喜欢你,我讨厌你并且打了b。

a拒不道歉,同时b又是一个弱小的孩子,没有勇气要求对方道歉)老师了解清楚以后,搂着b(孙老师强调“楼”这个动作很重要,是给孩子以勇气):

“看着对方的眼睛,告诉对方:

‘你伤害了我,请给我道歉。

’”b小声的重复了一遍,老师又说:

“这样很好,声音再大点就好了。

”b大声的说了一遍。

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老师又转过头对a:

“你有选择喜欢别人的权力,但你这样做伤害了b,请你看着他的眼睛,真诚的给他道歉。

”a拒绝并哭闹,老师一直陪同倾听,直到a的情绪平静,安抚好a仍然要求其道歉,a做到之后对a说“老师很佩服(欣赏)你,有勇气给她道歉,老师爱你。

”(最后对a肯定很重要。

到家之后这招就用上了,效果不错。

β在情绪发泄之后向爸爸道歉了。

不过在玩游戏过程中,她说有人伤害了她,她告诉她可以要求对方道歉的时候,丫头哭得很厉害,我说你有权力要求对方给你道歉,丫头哭着说:

“我没有权力,我没有权力!

”我说陪同她要求对方道歉,她同意了,我在演示如果要求对方道歉的时候,β很认真的听我说,并要我一遍一遍的,我说多了之后想省略几句,可她会说:

“妈妈,前面还有呢,我要听前面那句。

”不知道是不是这几句话对她产生了什么影响?

这里我又有了一个疑问,就是在外面,对方不遵循规则伤害了自己孩子,不等你说完这些对方跑了或者家长介入干预了,我们该如何做,如果对方认为小题大做不道歉,我们是不是也得给孩子一个说法?

7.会拒绝别人,学会说“不”

孙老师说,一个不会拒绝别人,不会说不的人,以后被伤害的概率最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