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6950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7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文档格式.docx

正音。

   5.小结;

这些词和什么有关系?

  三.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2.各种形式练读,读出秋天景色的美好。

  四.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先说一说“桂、飘”的笔顺,然后在书上描红。

   2.在习字册上练写。

   3.认读课后词语。

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教学反思:

《识字2》教学设计

   1.学会10/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尸”旁。

   2.知道大街两旁有哪些营业单位,警察叔叔是怎样指挥车辆及行人的,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和公共秩序。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投影,指导学生看图学字词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

    

(1).这是什么地方?

谁在指挥交通?

    

(2).马路上有什么?

    (3).马路边上有什么?

   2.学习生字新词。

    

(1).图文对照自由朗读。

    

(2).指名认读词语。

    (3).开火车读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3.范读课文。

   4.指导学生再次诵读课文,要求做到:

正确、流利。

  二.再次看图,理解课文。

   1.理解词语“警察”。

   2.在图上让学生分别找出“黄灯、红灯、绿灯”。

简介这三种信号灯的由来和作用。

   3.说说图上的行人和车辆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

   4.讲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

   5.看一看,马路旁边有哪些单位。

  三.说话练习

   1.提供句式:

     马路上有(  ),有(  ),有(  )。

     马路两边有(  ),有(  ),有(  )。

   2.要求以“大街上……”为开头说一段话,可参照以上的句式。

  四.学写生字

   1.学生自学生字。

   2.重点指导“街”、“通”的写法。

   3.学生练习。

   4.作业

     复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朗读课文

   1.提示:

不能大这些词语读成顺口溜,也不能顿读,要读出有序的感觉。

   2.训练朗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学写生字

   1.观察生字的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间架结构。

   2.学习“尸”旁。

   3.重点指导:

商、局。

   4.学生练写。

  四.作业

   1.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字的偏旁部首。

     灯(  )  绿(  )  街(  )  体(  )

     局(  )  房(  )  邮(  )

   2.抄写词语。

   3.组词。

     文(  )  气(  )  挂(  )  邮(  )

     交(  )  汽(  )  蛙(  )  油(  )

识字3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三。

(板书)

   2.引导自学。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六幅图和图旁的字有什么联系。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1.出示“笔”图:

这是什么?

毛笔是用什么做的?

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出示“尖”图:

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它有点像?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看出来了么?

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出示“看”:

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表示看“看”字。

   4.小结

    (1).这“笔、尖、看”三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它们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

小结学法。

  三.同法学“灶、歪、尾”

  四.复习巩固

   1.看图读字,读准字音。

   2.给生字找朋友。

  五.读儿歌

   1.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3.反馈检查。

   4.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六.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很粗心?

(读有关语句)

    (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的?

    (3).指导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指导背诵。

自由背、看图背、指名背、同桌互背。

  七.教学生字,正音。

   1.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

   2.教学新偏旁。

   3.学生看笔顺、描红。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练写生字。

   6.认读课后词语。

   7.听写词语。

识字4

   1.学会10个生字和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上的1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儿歌。

能理解儿歌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朗读、背诵儿歌。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字盘、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观察字盘,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1.出示字盘,与卡片“辛辛“,将两者分别组合、演示。

   2.同学们,“辛辛”和“纟、讠”等分别组合构成了汉字。

这就是一种造字办法,这些字叫形声字。

上面4个字中的“辛辛”是声旁,“纟、讠”是形旁,代表不同的意思。

  二.读准字音,学习词语。

   1.用生字卡片指导读准字音。

   2.读4个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

    (1).出示实物理解“辫子、花瓣”

    (2)举例理解“分辨、辩论”。

  三.游戏巩固

    用字盘辨字,并组词。

  四.学习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指名读。

   2.指导朗读。

    (1).分别读出疑问和肯定的语气。

    (2).注意停顿和重音

   3.教师示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齐读。

   4.理解:

是谁“圆圆脸蛋拖小辫”?

  五.学写生字

   1.让学生仔细观察四个形声字。

   2.指导书写:

三部分靠紧,注意“辛”的变形。

   3.学生练习。

   二.读背儿歌

   1.齐读后,指名用一问一答试读。

   2.男女生分读。

   3.背儿歌。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范字,引导学生观察。

   2.指导“蛋”的写法。

   3.学生自学另外几个字。

   4.描红、仿影。

  四.练习

   1.用“哪是——?

这是——。

”的句式进行对话练习。

   2.选字填空。

      哪 那   圆 园   袋 蛋

    (1).小弟弟红通通的脸( )真像大苹果。

    (2).林林的口( )里装满了小石子。

(3).昨天,妈妈带我到公( )里玩了半天。

    (4).( )( )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5).小军送给我的( )本书真有意思。

    (6).( )件衣服好看?

     

1秋游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投影、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背练习1中的小诗《秋天到》,并说说这首诗歌里主要讲的是什么?

   2.过渡:

秋天这么好,你们都想出去玩玩吗?

  二.板书课题,解题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儿去游玩?

看些什么,玩些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出示投影)

  三.指导看图

  1.秋天的天空怎么样?

你们看白云像什么?

  2.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草地上小小朋友怎么玩?

(出示小黑板:

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

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

  四.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3).识记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

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2).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5.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农田美。

  指名到前面填写。

  6.齐读课文

  五.读抄词语(课后第三题)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训练

  1.指名读。

  2.分自然段讲读。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

第一句说了什么?

这一句能不能先说“天气渐渐凉了”,再说“秋风起了”?

  (3)比较加了“渐渐”有什么不同。

  (4)第二句说了什么?

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5)过渡:

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美丽的景象呢》请读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2).谁来读读写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觉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样?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自然段

  

(2).这一段说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

秋天农田的景象怎么样?

  (3)比较:

a.稻子黄,高粱红,棉花白。

  b.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吗?

为什么?

  (4)齐读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师范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第一句话说了什么?

想想“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是指做什么?

  (3).第二句说了什么?

“奔跑”和“追逐”两个词语完全相同吗?

  (4).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开心呀”表示什么样的语气?

学生练读。

  (6).齐读第四段。

  3.总结。

  这篇课文写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秋天的天空和农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开心。

你读了有什么感受?

  4.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一、巧用媒体,回忆激情

   1.课始,投影课文第2幅插图,并配上江总书记简短的讲话录音,要求学生看看图上站在话筒前的是谁,仔细听听他讲了什么;

再看看图上各领导人的脸上怎么样,为什么那样高兴。

    通过看图谈话让学生回忆这是2001年7月13日的一个历史镜头,总书记和亿万人民一起共庆北京申奥成功!

由此引发学生对申奥成功时的激情。

   2.接着观看经过剪辑的录像片段(剪辑片段的要求:

①画面与课文的层次、内容顺序相一致。

②解说词即课文内容)。

    通过观看录像,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并进一步引发回忆去年曾经历过的激动场面,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朗读感悟作充分的铺垫。

  二、精读理解,感悟揭题

    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具体讲了北京的沸腾情景。

学生虽没在北京,但狂欢之夜的激动心情是一样的,全国人民的心是相通的,所以在精读这两个自然段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步骤:

   1.图文结合,投影课文第一、三幅插图,要求学生以身临其境的一员投身到欢乐的人群中去,并想想当时你和家人在做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两人一组,边看图边读文,并相互说说天安门广场怎样沸腾,欢乐的海洋是怎样的景象。

   2.围绕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的五句话。

师生双边活动如下:

    ①师:

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到,北京就沸腾了,天安门广场早已怎么样了。

读——

     生:

(朗读回答)

     师:

这景象就是:

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其余四句均以此方式双边活动。

略)

    ②请将第二、三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以读为主的朗读回答,有效地使学生对北京的沸腾和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海洋的理解具体化了,并从一次次的朗读中感悟到了人们心中的激情和共同的心声。

    ③小朋友,人们为何如此忘情地狂欢?

每个中国人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话,但此时此刻亿万人民心里的千言万语都变成了一句话,小朋友,那是一句什么话?

     齐声欢呼:

2008,北京!

    ④对,2008,北京!

这是我们中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激动、响亮、

  

3《英英学古诗》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内容:

初步感知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谁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一个小学生把在校学习的一首古诗背给奶奶听的。

  二、板书课题3英英学古诗

  三、初读课文

   1、看图出示投影片

     学生说图意

     小结画面上是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

     两个人有说有应,这叫对话。

   2、自学课文

    

(1)教师讲述对话的书面形式

    

(2)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会读本课生字,识记字形。

    (4)理解下列词语

      故乡明亮意思不由得家乡唐代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教 一首 故乡 静意思

    

(2)指名读准每个带点的字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故乡唐代不由得

   4、通读课文

     轻声读课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对话

     指出:

文中人物名只默记心中,不读出来。

   5、理清脉络

     课文中英英和奶奶各说了几次?

     (英英三次,奶奶二次)

     每次各人都说了些什么?

     小结:

英英和奶奶的对话里有说有应,有问有答。

内容完整,层次清楚。

     我们平时和人对话也要注意互相对应,把话说清楚。

     过渡:

英英学习的是哪首古诗,我们下节课再认真学一学。

  一、学习《静夜思》。

   1、板书课题,解释诗题。

    "

静夜"

意思就是"

静静的夜晚"

"

思"

就是"

想念"

的意思,合起来说"

静夜思"

就是在静静的夜晚有着深深的思念。

   2、看图。

    出示投影片《静夜思》。

    

(1)图上出现的是什么人?

你从那里看出来的?

    

(2)从图上看,他正在做什么?

   3、学诗句。

   

(1)指名读《静夜思》。

   

(2)这首诗有几句?

现在我们依次来学习。

  第一句

  

(1)指名读。

  

(2)这句诗,英英是怎样理解的?

请默读英英第二次说的话再回答。

  (3)为什么英英知道这是秋天的夜晚呢?

  理解"

霜"

、"

疑是"

  第二句

  

(2)"

举头望明月"

中的"

举头"

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

  (3)想象一下,诗人抬头望明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当他想念故乡时,头还是抬着望月亮吗?

诗里是怎么说的?

  指名读英英对全诗的解释。

  齐读《静夜思》。

  4、朗读指导。

  

(1)用"

/"

画出句中的停顿。

低头"

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

光"

乡"

要读得清晰。

  二、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

4乡下孩子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1、初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生字词的书写,理解。

  教学难点:

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

  教学准备:

  一、激情揭题。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字词。

   2、读一读,请学生领读。

   3、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畅。

   4、学习生字词:

    请学生自形分析,并说说注意点,尤其是"

曾"

的笔顺。

  三、课堂巩固练习。

    在课本上描红。

  四、布置作业。

    《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五、课堂小结。

    7乡下孩子

  一、初读课文,读出停顿的要求来。

  二、细读课文。

   1、集体读第一小节,其余人思考:

    哪些词语能反映"

我"

还小?

    哪些词又能"

的高兴呢?

   2、指导重读"

怀里、背上、黄鹂、野菊"

等词语。

   3、自由练读。

   4、请学生读。

   5、读第二小节,体会孩子嬉戏时活泼愉快的童年生活。

   6、读第三小节,读"

挖、野菜、逮小鱼"

等词语,体会乡下孩子的懂事与勤劳。

   7、读第四小节,强调"

阳光、旷野"

感受农村天地的广阔和前景光明。

   8、逐节导读。

   9、看图指导全课。

   10、齐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学生自己分析。

   3、思考:

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其中哪个字?

   4、口头扩词。

   5、课本上描红。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学内容:

1、认识生字。

       2、初读课文。

1、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理解词语。

投影片、生字卡片

  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

  欢乐童年往日替

  2、检查自学效果。

  3、齐读生字词。

  4、各自试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

  6、分小节,理清脉落。

  练习。

  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7、齐读课文。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那两个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样?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2)这一小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

红领巾"

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

他为什么这样高兴?

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第二小节

  (!

)指名读(板书:

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

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

领看到清波想起欢乐)

这句当中的"

歌声"

  (3)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

她的神情怎么样?

  第四小节

  

(1)这一小结有几句话?

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

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

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爱心。

                

6一株紫丁香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