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年度报告.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7690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银行业年度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银行业年度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银行业年度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银行业年度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银行业年度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银行业年度报告.doc

《中国银行业年度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业年度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银行业年度报告.doc

2006年中国银行业年度报告

出版日期:

 2006年04月

报告页数:

   202页

报告字数:

  15.1万字

观点提要

  2005年,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速明显快于贷款增速,存贷差日渐扩大。

至当年底,各项存贷款余额差额高达9.22亿元,同比增加2.9万元。

  从资金运行状况看,至2005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8.6%,比年初下降4.2个百分点。

银行经营效益也显著提高,主要商业银行实现账面利润(税前)1850亿元。

其中,中间业务收入近三年来的年均增长幅度均保持在30%左右。

但目前我国银行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作为主要的利润来源,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中间业务的开展普遍不足,缺乏金融创新。

  入世四年来,外资银行的业务增长速度高于中资金融机构,但外资银行占全国银行业的份额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2001年和2005年,外资银行资产占全行业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和1.89%,人民币贷款占比分别为0.35%和0.55%,外汇贷款占比为14.7%和20.97%。

但人民币业务放开后,外资银行在此方面的比重将会逐渐增加。

  从2006年底开始,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同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将逐步退出对商业银行的隐性担保,实施新的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依据资本充足率对银行实行分类监管,并加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力度,这些都将使得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和经营业态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中资银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混业经营的趋势也会更为明显。

  本报告详细描述了2005年银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了银行业经营效益与财务状况,对银行业混业经营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透析了外资银行在华的经营现状、外资与中资的合作与竞争以及整个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对银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政策环境进行了深度剖析,为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合理的预测。

 

报告目录

第一章  银行业概述

 一、银行业定义及报告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2005年银行业发展概述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概述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三)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四)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

  (五)我国银行业凸现"脱媒"和"混业"两大趋势

  (六)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三、我国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亟待优化

  

(二)银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

  (三)资本不足依然是困扰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银行业潜在金融风险增加

第二章  银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世界经济及国际金融环境分析

  

(一)世界宏观经济形势概况

  

(二)主要经济体经济状况

  (三)全球利率处于升息阶段

  (四)2005年世界贸易增速减缓

  (五)全球海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六)国际金融市场平稳发展

  (七)世界银行业发展不均衡愈加明显

  (八)合并依然是全球银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2005年我国经济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宏观金融调控对银行业发展影响显著

  (三)外汇政策调整对银行业的影响深远

 三、2005年相关行业的发展

  

(一)证券业改革成效显著

  

(二)保险市场快速成长

  (三)房地产业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四)汽车行业进入结构调整时期,巨额坏账造成汽车消费信贷走入低谷

  (五)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逐渐显露,对银行业的潜在冲击不可不防

 四、银行业外部监管环境分析

  

(一)金融法规体系介评

  

(二)银行业监管体制分析

  (三)银行业市场准入政策分析

  (四)进一步对外开放银行业

  (五)2005年新颁布的其他重点政策分析

  (六)银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三章  2005年银行业务分析

 一、2005年银行业存款业务分析

  

(一)存款规模变化

  

(二)人民币存款品种结构

  (三)储蓄存款分析

  (四)企业存款分析

 二、信贷业务分析

  

(一)贷款总体规模

  

(二)贷款投向结构

  (三)贷款供应的部门结构

  (四)不良贷款分析

  (五)存贷差分析

 三、银行间业务分析

  

(一)2005年银行间市场综述

  

(二)同业拆借市场

  (三)银行间债券市场

 四、中间业务分析

  

(一)银行卡业务

  

(二)网上银行业务

  (三)银行理财业务

  (四)银行业务创新

第四章  银行业对外开放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一、外资银行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

  

(二)外资银行的发展趋势

 二、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竞争格局

  

(一)市场份额

  

(二)盈利状况

  (三)业务与客户

 三、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合作状况

  

(一)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现状

  

(二)外资银行大规模入股中资银行可能带来的影响

 四、中资银行海外上市

  

(一)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

  

(二)中资银行海外上市的表现与意义

第五章  银行业投资现状及前景

 一、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现状

  

(一)股份制商业银行

  

(二)城市商业银行

  (三)城市信用社

  (四)农村银行机构

 二、我国银行业投资特点和趋势

  

(一)银行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

  

(二)较高的基准利差水平成为现有银行利差盈利模式的重要保障

  (三)银行业的资产收益率较高

  (四)上市银行具有较强的派现能力

 三、银行业投资风险及发展前景

  

(一)银行类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二)银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四、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展望

  

(一)零售银行业务将成为我国银行业的亮点

  

(二)我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发展前景广阔

  (三)我国银行业将逐渐步入微利时代

第六章  银行业竞争格局及主要银行运营状况分析

 一、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

  

(一)银行业市场份额分布总体情况

  

(二)各类银行竞争情况

 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运营状况

  

(一)中国工商银行

  

(二)中国农业银行

  (三)中国银行

  (四)中国建设银行

 三、股份制商业银行运营状况

  

(一)交通银行

  

(二)招商银行

  (三)光大银行

  (四)民生银行

  (五)华夏银行

  (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七)中信银行

  (八)深圳发展银行

  (九)广东发展银行

  (十)兴业银行

  (十一)恒丰银行

  (十二)浙商银行

 四、城市商业银行运营状况

  

(一)上海银行

  

(二)北京银行

  (三)深圳市商业银行

  (四)天津市商业银行

  (五)广州市商业银行

  (六)大连市商业银行

  (七)宁波市商业银行

  (八)南京市商业银行

 五、政策性银行运营状况

  

(一)国家开发银行

  

(二)中国进出口银行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以上目录仅供参考,以实际报告为准)

数据目录

 表1:

我国银行业的行业分类

 表2:

我国银行业机构构成一览表

 表3:

2005年末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情况一览表

 表4:

人民币基准利率调整一览表

 表5:

2005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表

 表6:

小额外币存款利率调整表

 表7:

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市场交易情况一览表

 表8:

2005年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情况简表

 表9: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及预测

表10:

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构成项目的增长情况

表11:

2005年全球主要国家及地区最新指标利率一览表

表12:

2000~2005年世界贸易情况一览表

表13:

2001~2005年世界石油供给和需求一览表

表14:

2003~2005年全球海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

表15:

2005年世界主要股票指数变动情况

表16:

2000~2005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主要数据一览表

表17:

2005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分布一览表

表18:

2005年总资产最大的25家银行排名一览表

表19:

部分行业总体经营状况指数

表20:

2005年企业商品价格变化情况一览表

表21:

2005年工业企业利润的行业分布

表22:

证券公司经营情况统计表

表23: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历年数量与净值一览表

表24:

2005年我国股权分置改革概况

表25:

2005年我国保险业经营情况

表26: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状况

表27:

主要国家和地区金融业经营方式及监管体制变迁

表28:

2005年12月末金融机构(含外资)各项存款

表29:

1990~2005年三大地带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分布情况

表30:

2005年各地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表31:

2005年各地区企业存款余额

表32:

2005年各项贷款构成情况

表33:

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情况一览表

表34:

1993~2005年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差变化情况

表35:

2005年拆借交易量

表36:

2005年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量前十名

表37:

2005年第三季度发卡情况比较

表38:

2005年3季度人民币卡交易结构比较

表39:

2002~2005年外资银行发展概况

表40:

2002年以来外资银行在华开设分支行资产变化情况

表41:

国内银行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情况一览表

表42:

2005年境内上市银行基本情况

表43:

2005年上市银行动态PE、PB的国际比较

表44:

2005年境内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比率

表45:

2005年境内上市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变化情况

表46:

境内上市银行呆帐计提比例一览表

表47:

2005年境内上市银行营业收入构成情况

表48:

2005年我国境内上市银行盈利情况

表49:

2004、2005年我国银行业各类资产规模及占比变化

表50:

2005年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与总负债

表51: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05年主要数据

表52:

2005年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与总负债

表53:

2005年工商银行主要数据

表54:

2005年建设银行财务摘要

表55:

2005年建设银行利润表

表56:

2005年建设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57:

2005年建设银行现金流量表

表58:

2005年建设银行资本充足率情况

表59:

2005年交通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60:

2005年交通银行利润表

表61:

2005年交通银行现金流量表

表62:

2005年招商银行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

表63:

2005年招商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64:

2005年招商银行利润表

表65:

2005年招商银行现金流量表

表66:

2005年民生银行主要利润指标

表67:

2005年民生银行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表68:

2005年民生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69:

2005年民生银行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

表70:

2005年民生银行现金流量表

表71:

1999~2005年华夏银行经营业绩

表72:

2005年华夏银行主要利润指标

表73:

2005年华夏银行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表74:

2005年华夏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75:

2005年华夏银行利润表

表76:

2005年华夏银行现金流量表

表77:

2005年浦发银行主要财务数据

表78:

2005年浦发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79:

2005年浦发银行利润表

表80:

2005年浦发银行现金流量表

表81:

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主要财务数据

表82:

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表83:

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84:

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利润表

表85:

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现金流量表

表86:

2005年兴业银行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表87:

2005年兴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表88:

2005年兴业银行利润表

表89: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