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习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6124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4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课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4课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4课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4课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4课习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课习题文档格式.docx

《14课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课习题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课习题文档格式.docx

2.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

“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A.扬州、北京B.杭州、北京C.杭州、扬州D.广州、杭州

3.“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开凿“此河”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宋太祖

4.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古代中国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而这一考试制度使中国的行政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稳定性。

“这一考试制度”指的是()

A.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如下图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三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河”指什么?

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该“河”的中心在哪里?

(3)开通此河的目的是什么?

有什么历史意义。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基础篇:

知识点一贞观之治

1.唐朝第二代皇帝任用贤臣,善于纳谏。

曾向他建议200多次的著名大臣是()

A.狄仁杰B.张九龄C.长孙无忌D.魏征

2.在中国历史三百多位皇帝中,唐太宗可谓众多封建帝王的楷模,他建立了让后世帝王钦慕不已的丰功伟绩。

其“丰功伟绩”是指()A.贞观之治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3.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的朝廷高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①有幸与魏征同朝为官②聆听唐太宗的告诫: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③你的一些有利于朝政的建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④见证唐太宗死后传位于武则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知识点二武则天与开元盛世

4.她是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颠覆了男尊女卑的传统,与其他盛世明君相比,她毫不逊色。

“她”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A.唐高宗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

6.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总结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引领唐朝走向辉煌的共同经验,对今天我们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将有巨大的借鉴作用。

下列属于他们的共同经验的是()

A.戒奢从简B.重视人才C.整顿吏治D.平定叛乱

1.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武则天开创科举制度B.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C.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局面D.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2.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这些现象表明

A.唐太宗比较重视发展生产B.唐太宗比较注重整顿吏治

C.唐太宗比较注重任用贤才和纳谏D.唐太宗比较注意减轻人民负担

3.有一次,唐玄宗召集县令进行考试,结果40多人因不合格而被罢官。

这体现了他

A.打击地方权贵B.宽以待人C.整顿吏治D.任人唯亲

4.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

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优秀人才的辅佐B.互相借鉴经验C.统治者的励精图治D.社会的统一安定

5.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让我们一起走近唐朝的帝王,一起感悟唐朝历史,领略唐朝皇帝的风采。

(1)图一、图三中的帝王分别是谁?

他们在位时唐朝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

(2)图二中的帝王是谁?

她与图一、图三中的帝王在治理国家方面采取了哪些相同的措施?

(3)他们继承并完善了隋朝创立的哪些制度,举两例说明。

(4)请简单评价三位唐朝皇帝中你佩服的一位。

第3课盛唐气象

基础篇知识点一盛世经济与民族关系

1.下列农具中,可用于灌溉的是()A.曲辕犁B.水排C.筒车

2.遂宁市的宋瓷博物馆,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专业宋瓷博物馆。

在馆内展示的1000余件精美瓷器中,以青釉荷叶盖罐称为镇馆之宝。

请问在唐代生产这种瓷器最为著名的瓷窑是

A.越窑B.邢窑C.哥窑D.景德镇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发明创造,如右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

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

知识点二唐朝文化成就

4.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瑰宝,著名诗人词人层出不穷。

以下每个选项中两人的作品风格相近的是()

A.李白、苏轼B.辛弃疾、李清照C.李白、杜甫D.白居易、辛弃疾

5.历史有一个朝代曾被称为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个朝代是()A.宋朝B.元朝C.唐朝

6.唐诗《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作者是“诗仙”()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吴道子

1.考古工作者在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陶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

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是:

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有修造乐器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手工业生产发展B.对外贸易活跃C.商业经济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

3.唐朝社会比较开放,充满活力。

下列图片中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

B.

C.

D.

4.下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新的生产工具它们是()

A.水排、筒车B.曲辕犁、筒车

B.C.灌钢法、提花机D.翻车、提花机

5.七年级某班同学开展探究活动,再现了盛唐气象。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图说历史】

(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

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4分)

【诗歌咏史】

诗句一: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句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诗句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依据三句诗歌的风格特点,请判断作者分别是谁?

导致三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表说艺术】

(3)请依据所学知识,将表格中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类别

作者

成就

书法

①_____

创新立了“颜体”

柳公权

自成“柳体”

绘画

②______

擅长人物故事画

吴道子

他的名作有③《__________》等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知识点一唐朝与日本的关系

1.“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诗句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A.玄奘B.鉴真C.忽必烈D.郑和

2.历史老师以“唐朝对外关系”为主题,让学生课下搜集材料,李媛搜集到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图,从该图中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B.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D.钱币上都有汉字

3.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等相关联的交往国家是

A.日本B.新罗C.波斯D.天竺

知识点二玄奘西行

4.下列人物,其历史贡献与鉴真相似的是()

A.文成公主B.李春C.杜如晦D.玄奘

5.《西游记》主要描写了唐僧到西天取经历经千难万险的故事,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故事发生在唐太宗时期B.“西天”指古罗马C.“西天”指古印度D.“经”指佛经

6.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B.《大唐西域记》C.《马可•波罗行记》D.《资治通鉴》

提升篇:

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洛阳白马寺洛阳龙门石窟日本唐招提寺内鉴真塑像

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C.文化传播者的坚韧D.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

2.与看见新科进士感叹“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和鉴真第六次东渡成功这两件事有关的统治者分别是()

A.唐高祖和唐玄宗B.唐太宗和武则天C.唐太宗和唐玄宗D.武则天和唐玄宗

3.六次东渡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是()A.阿倍仲麻侣B.鉴真C.晁衡D.玄奘

4.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有()

①唐朝繁盛所产生的吸引力②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③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④科举制创立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1)根据材料一,说明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个怎样的国家?

为此,日本人是怎样做的?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2)材料二诗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其中的“传道义”指的是什么?

请你举例说明。

(3)诗中“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材料三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知识点一隋朝的统一

1.【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终结了自西晋灭亡以来民族政权南北分立局面,并为盛世唐朝奠定基础。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2.【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的开凿是在隋炀帝时期,不是在隋文帝时期,所以C项与隋文帝无关,故选C。

3.【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创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沿用;

隋朝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为后世沿用。

秦、隋是两个短命王朝,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制定了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制度和政策。

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4.【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项符合题意;

隋朝统一是大运河开凿的条件;

开凿过程中利用天然河流和已有渠道、北达涿郡,南抵余杭,以洛阳为中心是大运河开凿情况。

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5.【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诗人胡曾在诗中表达了隋炀帝开凿运河与隋朝灭亡之间的关系;

诗中“千里长河一旦开”是指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6.【答案】B【解析】由孟德斯鸠对制度的评价,通过考试办法选取官员的制度是开创于我国隋朝隋炀帝时期的科举制,因科举制不问出身,只看考试成绩,因此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

故选B。

1.【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581年杨坚建立隋朝,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605年隋炀帝命人开凿大运河。

2.【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只有B项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所以答案选B

4.【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考试制度”可知,科举制是由隋朝建立、经唐朝完善后长期推行的考试制度,科举制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得以进入政府任职,行政效率大大提高,C项符合题意;

世袭制是以血缘关系世代传承的制度,不以考试为依据;

郡县制、行省制均为地方行政制度,不是考试制度。

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5.【答案】

(1)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

(2)洛阳。

(3)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意义: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解析】

(1)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赖通波”可知,这是是唐朝诗人皮日休描写隋朝大运河的诗句;

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下令开凿的。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期,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的统治,隋炀帝时期下令开凿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大运河是人类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大运河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和历史价值等。

1.【答案】D【解析】唐太宗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著称.当时,有一位敢于直言的大臣叫魏征,他前后进谏200多次,受到唐太宗的重用。

所以答案选D

2.【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统治时期,虚心纳谏,重用贤能,吸取隋亡的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3.【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死后传位于唐高宗,④表述错误,排除;

魏征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谏臣;

唐太宗善于纳谏;

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大,告诫臣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仔细审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4.【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武则天是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使人口明显增长,边境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5.【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开元全盛日”,结合所学可知,唐玄宗前期的年号是开元,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财政制度进行改革等,取得显著成效。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唐玄宗统治时期,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6.【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位皇帝都重用人才。

唐太宗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做宰相,武则天继续重用人才,唐玄宗任用姚崇、宋璟做宰相等。

他们引领唐朝走向辉煌。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题干中的“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不符合史实”等关键信息,由已学知识可知,BCD均符合唐朝历史发展的史实,A项是完善科举制度的表现。

故选A。

2.【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特别注重任用贤才,材料中他任用房玄龄、杜如晦做宰相,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都体现了唐太宗对人才的重用。

ABD项与材料内容涉及的角度不符。

故选C。

3.【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唐玄宗将不合格的40多人罢官,这体现了他整顿吏治,C项符合题意;

打击地方权贵、宽以待人、任人唯亲均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4.【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

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顿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所以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

由此得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的励精图治,C项符合题意,题干内容没有涉及人才的辅佐、社会的统一安定、互相借鉴经验。

(1)图一——唐太宗——贞观之治;

图三——唐玄宗——开元盛世。

(2)武则天。

重视农业生产,重视选拔人才

(3)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武则天,使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

(或者唐玄宗,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言之有理即可)

(1)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人物是唐太宗,他在位时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图三人物是唐玄宗,他在位是唐朝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2)根据图二可知这个人物是武则天;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在治理国家方面采取的相同的措施有:

重视农业生产,重视选拔重用人才。

他们继承并完善了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继承并完善了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4)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即可。

评价武则天的统治:

武则天继承唐初以来的制度和措施,大力推行科举制。

任用贤能之士。

武周政治为唐朝中期繁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评价唐玄宗:

唐玄宗在统治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人,整顿军队,提倡节俭,重视生产,这些改革使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史称“开元之治”。

 

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在统治期间采用的是开明的治国思想,吸取隋亡的教训;

轻徭薄赋,重视生产;

精简机构,加强国防;

改善民族关系,开放对外交流。

他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贞观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

社会安定,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1.【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用于灌溉的农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选项C符合题意。

而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

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

选项AB不符合题意;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瓷业以南方越窑青瓷和北方邢窑白瓷享誉天下,世称“南青北白”。

材料中介绍的是关于南方的青瓷,故选A。

3.【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图示可知,这是筒车,是唐朝发明的提水灌溉工具,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

4.【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李白、苏轼、辛弃疾、都属于豪放派的风格;

杜甫属于沉郁顿挫的风格;

李清照属于婉约派的代表;

白居易属于浪漫主义诗人。

5.【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诗歌的黄金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6.【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唐朝诗人李白的诗歌特点是,诗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人们称他为“诗仙”。

他的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

故A项符合题意;

B项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

C项白居易被称为“诗魔”D项吴道子是著名的画家;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开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是唐玄宗的年号,“三彩瓷器”指唐三彩,雕版印刷术是唐朝时期发明的,所以可以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是唐玄宗,故选D。

2.【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

长安有修造乐器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说明长安街上店铺林立,表明当时商业经济繁荣,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3.【答案】D【解析】抓住关键信息“唐朝社会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不能体现这一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送子天王图》又名《释迦降生图》,描绘了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悉达王子后,其父净饭王和其母摩耶夫人抱着他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时,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不能反映唐朝社会比较开放,充满活力,D项符合题意;

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唐代妇女可以在公开场合参加各种社交和娱乐活动。

ABC三项都能体现出唐朝社会比较开放,充满活力的唐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4.【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第一幅图片是唐朝创造的灌溉工具筒车;

题干中的第二幅图片是唐朝创造的农具曲辕犁,选项中的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鼓风冶铁工具;

灌钢法是南北朝时期发明的冶铁技术;

提花机是汉朝发明的纺织机器;

翻车是三国时期马钧发明的灌溉工具;

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A:

曲辕犁B:

筒车。

(2)李白、杜甫、白居易。

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3)①颜真卿②阎立本③送子天王图

(1)结合A和B两幅图片中事物的形状可以判断:

A是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东江地区,它的出现是我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

B是筒车,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

据史料记载,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2)根据材料诗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句一的作者是李白;

诗句二的作者是杜甫;

诗句三的作者是白居易;

由于李白、杜甫、白居易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所以诗的风格不同。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创立“颜体”的书法家是颜真卿;

擅长人物故事画的是阎立本;

吴道子的代表作品是《送子天王图》。

基础篇知识点一唐朝与日本的关系

1.【答案】B【解析】题文中“东瀛”是日本;

“袈裟”是指高僧。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高僧鉴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