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75152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卷)两部分。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笔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

一、选择题(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瞭望(liào)妊娠(chén)酝酿(liàng)向隅而泣(yú)

B、慰藉(jiè)狩猎(shǒu)缄默(jiān)自怨自艾(ài)

C、押解(jiě)创伤(chuāng)戏谑(xuè)一蹴而就(cù)

D、狡黠(xiá)拘泥(nì)稽首(qǐ)舐犊之情(s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A、震憾沉湎顶礼膜拜水泻不通

B、燥热安祥共商国事兴高采烈

C、浓阴案牍另辟蹊径罄竹难书

D、蓬篙招徕消声匿迹首屈一指

3、将相关词语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念,正在全国各族人民中形成共识。

这样的价值观,清晰出文明社会的美好蓝图,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A、建设描绘发扬借鉴

B、共塑勾勒继承吸收

C、建设描绘继承借鉴

D、共塑勾勒发扬吸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两年来,随着“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兴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信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B、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动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

C、彻底改善大气环境,既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也是时不我待的工程。

既要打攻坚战,又要打持久战。

D、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搭建了世界华人的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随州城市的文化名片、对外开放的交流平台。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央电视台“唱响中国”来到我县引起极大轰动,演出当晚,万人空巷,人们纷纷回到家中观看现场直播。

B、我的同桌平时非常爱读书,素材积累很多;但是他这个人比较马虎,写起文章来常常文不加点,受到老师的批评。

C、广东洛溪镇这个弹丸之地,曾凭借着开发者独有的眼光和实力,创造了中国房产的辉煌。

D、时下什么都兴排行榜,诸如“金曲排行榜”、“小说排行榜”……五花八门,不绝如缕,让人目不暇接。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

“夫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①③⑤②④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D、③①②④⑤

7、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你从哪里来?

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

B、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C、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D、富有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富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不具有创造力。

8、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小说《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B、《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C、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往往能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

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契诃夫笔下的于勒、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都让我们难以忘记。

D、苏轼,字子瞻,号“香山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

他也是宋词豪放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第Ⅱ卷(综合题104分)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2题。

(14分)

金果

【新西兰】吉姆·拉蒙特

⑴我与玛丽·特拉弗斯是偶然相识。

她是一个孤儿。

在青霉素这种药还没有发明之前,她的父母在几天之内就相继死去。

这种悲剧在我们那个小村子里可不是轰动的新闻,不过7天就会被人遗忘。

哈里·特拉弗斯和他的妻子赫提,理所当然得收养这个孩子。

他们自己没儿没女,而且全村都赞成他们这样做,所以,不管怎样,他们对此事没有选择的余地。

这事发生在两年前,那时玛丽只有5岁。

⑵我好歹算是个画家吧,对于真和美的追求已把我引入歧途,我变得相当自私,甚至对存在于我眼前的真和美也视而不见。

⑶我既不是出于病态,也不是特地到乡村教堂的墓地去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因为在这夏日的夜晚,我发现我们乡村的墓地是一块宁静的地方,它给人以无穷大沉思遐想。

就在那一天,人们在这块墓地上举行了一次葬礼。

可怜的老卢汾去世了,他是留在村里唯一的中国人,淘金热那个时代的遗老,至少有90多岁的年纪。

我曾经把这位老人画入一套反映这个地区早期风貌的组画中。

他住在村外的一间小草棚里,从不与任何人来往。

人们发现他死在床上,便立即将他安葬了。

据我所知,只有教区的牧师和殡仪员两人参加了他的葬礼。

⑷我大口大口地吸着烟斗,沉思地望着这位老人坟头上的新土,试图想象卢汾的童年生活,假如他曾有过的话。

这时,我瞥见了玛丽·特拉弗斯。

⑸她沿着两边栽有白杨的小道走来,手捧一大束黄色玫瑰花。

后来,她跪在卢汾的墓前,把那束玫瑰花放在肥沃的黑土上,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两手平整着那马马虎虎翻整过的草皮。

⑹我忘记了吸烟,呆视着。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玛丽·特拉弗斯。

随后,她也看见了我。

⑺她那对深思的棕色眼睛虽然仍是泪水盈眶,但却好像看穿了我整个面目。

我觉得我那卑贱的灵魂仿佛已暴露无遗。

⑻“你是卢汾的朋友吗?

”她问。

⑼我只好顺水推舟地说:

“是的。

⑽“我爱他。

”她直言不讳地说。

⑾在那一刹那间,我意识到我的寻求已告结束。

⑿“告诉我,姑娘……把有关卢汾是事情说给我听听。

⒀“卢汾照管赫提婶婶的玫瑰花。

赫提婶婶只爱她的玫瑰,哈里叔叔只爱他的书本,只有卢汾爱我。

放学归来时,我总能在他的园子里见到他,而且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我的提问,他还送给我一件礼物。

⒁“孩子,是件什么样的礼物啊?

“我轻声问道,生怕我的问话会中断她的叙述。

⒂“您看。

“她说时出乎我意料之外地拿出了一块纯金的小匾,上面精致地雕刻着中文。

⒃“你知道这上面说的是什么吗?

“我严肃地问道。

⒄“知道,“她说,”黄金酬商贾,金果报人生。

“她眼里饱噙着泪水。

⒅“我不知道可怜的卢汾是否真的找到了金果,所以我从赫提婶婶的花园里给他带来了这些金色的花儿。

“玛丽这样结束了她的叙述。

⒆“我的孩子,“我说,”他确实找到了金果,卢汾在他临终之前找到了金果。

⒇我激动地握着她的小手,领着她走出了教堂的墓地。

(选自《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大全集》)

9、文中的玛丽和卢汾都很不幸,他们的不幸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4分)

10、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1)哈里·特拉弗斯和他的妻子赫提,理所当然得收养这个孩子。

(2)我忘记了吸烟,呆视着。

11、在第⑿、第⒁和第⒆段中,“我“依次称玛丽为”姑娘“”孩子“”我的孩子“,称呼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请联系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3分)

12、阅读小说后,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请从玛丽、卢汾和“我”三个角度分别作答。

(3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5题(8分)

在大数据中“精准”生活

①万物皆互联,无处不计算。

因为互联网、手机、无线传感器的普及,实时监测、远程协作、SOHO工作、数据管理已成为平常之事,信息像水电一样通过网络供应汩汩传输,计算机上有形的数据转化为无形的财富,深入并造福于现实生活。

·

②这标志着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的开启。

智能管理、社交网站、物联网、IPv6,当新技术风驰电掣般地驶入生活,我们如同搭上高铁列车,还来不及看清楚窗外的风景,就已呼啸着越过下一个站台。

大数据应用于健康管理,几乎表征了新媒体技术层面的全部特征:

电子档案高度个性化;人工智能帮助我们细分信息;远程协同记录用户的行为模式;数据挖掘预测人们的未来需要。

而智能终端与“可穿戴”计算设备的出现,更使得行为、位置、生理数据等细微变化成为可供记录和分析的精准对象。

③尽管大数据这个名词并不新鲜,但社会对于大数据价值的认识尚在深化。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首先提出了这个概念。

雅虎的科学家发现,得益于计算机技术和海量数据库的发展,个人在真实世界的活动能够得到前所未有的记录。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更新,如今,大数据的概念逐渐拓展,涵盖了从数字图像、新闻跟帖、文本记录、视频文档、社交平台互动所提供的所有信息。

不仅如此,它还被视作一种能力,引发了社会和国家战略层面的深刻关注。

④大数据之“大”,不仅在于容量,更在于社会对其价值的洞悉:

在大数据所重塑的后信息环境中,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世界扑面而来。

正如学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说,它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一角,绝大部分隐藏于表面之下。

⑤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清楚察觉到大数据给社会带来的一些改变。

从谷歌的流行病分析系统到沈阳浑南居民的数据查询终端,基于信息的创新成为服务的先导,连接民生,可以救助更广泛的普通大众;以云计算为基础的信息存储、分享和挖掘手段,推动着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发现新知,创造新的价值;作为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大数据也影响到传统学科研究的分化,改变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知识结构和生活方式。

有学者将大数据比作观察人类自身社会行为的显微镜和仪表盘。

而我们看到,这个新的测量工具,再一次引领新的繁荣,提供给人们更多的选择。

⑥作为发掘价值、征服数据的强大引擎,大数据所带来的更多改变蓄势待发。

站在创新、竞争和生产率提高的前沿,思索大数据对于生活的意义,如何将数据、信息转化为知识,扩大人类的理性,实现技术与智能服务的跨越?

如何规避风险、应对它对管理世界所提出的挑战?

如何借助于大数据的力量将人类的观察和理解推向“精准”,并衍生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答案还存在于人类智慧的彼此交融之中。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3、下面的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大数据这个名词早已出现,社会对于大数据价值的认识也早已深化。

B、我们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可以“精准”规避风险,成功应对所有挑战。

C、大数据作为一种新的测量工具,将再次引领新的繁荣,提供给人们更多的选择。

D、大数据之“大”,仅仅是因为它的容量大,数据大。

14、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15、第②段中加点的“几乎”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3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19题(10分)

谦虚与虚伪

季羡林

①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中,谦虚一向被认为是美德,应该扬;而虚伪则一向被认为是恶习,应该抑。

②然而,究其实际,二者间有时并非泾渭分明,其区别间不容发;谦虚稍一过头,就会成为虚伪。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会的。

③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是提倡谦虚最早的国家。

在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