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沉降观测规范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4331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沉降观测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桥梁沉降观测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桥梁沉降观测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桥梁沉降观测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桥梁沉降观测规范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沉降观测规范文档格式.docx

《桥梁沉降观测规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沉降观测规范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沉降观测规范文档格式.docx

≤20mm

静定结构相邻墩台沉降量之差(无砟轨道):

≤5mm

对于高速铁路,控制桥涵沉降,主要是工后沉降,计算工后沉降的值,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偏差很大。

因此有必要进行实测验证,积累观测数据。

(3)框构桥、旅客地道及涵洞

框构桥、旅客地道及涵洞的地基为压缩性土地层时,应计算其沉降,铺设无砟轨道时,工后沉降量不应大于相应地段路基的控制标准。

3、变形观测方案

(1)观测点布置

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需要,需要在梁部、桥墩及承台上设置观测标。

简支梁的一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

连续梁的一联根据联长的大小设置18~28个观测标;

特殊结构桥梁根据施工图纸规定设置观测标;

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

1)对原材料变化不大、预制工艺稳定、批量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每30孔选择1孔设置观测标。

其余现浇梁逐孔设置观测标。

移动模架施工的梁,对前三孔进行重点观测,以验证支架预设拱度的精度。

每孔梁设置观测标6个,分别设置在支点、跨中;

连续梁上的观测标,根据不同跨度,三孔一联设置18~28个观测标,四孔一联设置32个观测标,分别在支点、跨中及1/4跨中附近设置;

特殊结构桥梁根据施工图规定设置观测标。

2)每个桥墩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

3)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

观测标-2。

埋设位置详见下图所示。

4)桥墩观测标的埋设

观测点原则上应设在墩身上,数量每墩不少于2处。

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以上0.5m~1.0m左右;

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足4.0m时,桥墩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埋设。

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置。

埋设位置详见上图所示。

5)桥台观测标的埋设

观测点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数量不少于4

处,

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

观测标埋设详见下图所示。

6)梁体变形观测标的埋设详见下图所示。

7)每座涵洞均要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在基础施工时设在涵洞两侧的边墙基础上,在涵洞进出口及涵洞中心分别设置,每座涵洞测点数量为4个,涵身施工后转移至帽石顶。

观测标的埋设详见下图所示。

篇二: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1、编制依据

铁建设[2006]158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

铁建设[2006]189号《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

铁建设[2007]183号《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

云桂公司工程管理文件汇编;

设计图纸及文件。

2、工程概况

我单位主要负责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工程五标段内DK573+807~DK598+340段的隧道、桥梁和无碴轨道等工程的施工,区段全长24.533km。

主要工程有六郎隧道、对门山隧道、牛场坪双线大桥、者丘南盘江特大桥。

牛场坪双线大桥全长154.58m,结构为(36+64+40)m现浇连续梁结构。

者丘南盘江特大桥全长704m,为22跨移动模架现浇梁结构。

3、沉降观测的意义

本标段线下、轨道工程设计行车速度目标值均为200km/h,预留250km/h的客专条件,采用双线无碴轨道,正线轨道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

无碴轨道对桥梁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工程在设计中虽然对每个桥墩进行了沉降量的计算,但是沉降变形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单靠理论计算很难满足无碴轨道对工后沉降的要求。

施工期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评估,验证或调整沉降设计参数,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采取沉降控制措施使结构物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

通过对设计沉降的验证和修改,分析、预

铁路的设计目标顺利实现。

4、沉降观测的范围和内容

沉降观测范围是牛场坪双线大桥、者丘南盘江特大桥的所有墩台。

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是按照规定的观测频率测量沉降点在不同时间的高程值,当一个观测周期完成后,对每个沉降点的观测值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沉降做出预测。

沉降观测基准网以二等几何水准进行测量,并与勘测二等水准网联测,以便统一高程基准。

进行沉降观测时,以工作基点的高程作为起算数据,利用精密水准仪固定测站和尺号,进行单程重复测量、计算沉降观测点每期观测的高程。

5、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

5.1沉降观测组织机构

沉降观测工作实行两级管理。

项目部成立沉降观测领导小组,各分部成立沉降观测测量班。

项目部沉降观测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部总工程师担任,小组成员包括项目精测队所有成员及各分部总工;

各分部沉降观测测量班由各分部总工及测量负责人负责,分部桥梁专业工程师负责沉降观测的协助工作,各分部沉降观测测量班按照不少于4名专业测量人员配置。

沉降观测组织机构如图一:

5.2职责分工

项目部沉降观测领导小组组长:

总体负责本区段的沉降变形监测的领导和实施工作。

项目部测量队:

负责本区段沉降观测实施方案的编制和技术交底工作,组织、协调相关各分部沉降观测工作,收集、汇总各分部测量班的观

按照沉降观测方案建立沉降观测网,并指导实施沉降观测;

负责组织、联系有关单位对沉降观测进行评估。

图一

分部总工:

负责组织和落实本分部沉降观测人员、仪器的配备和实施,并对本分部沉降观测成果的真实性负责。

分部测量负责人:

负责本分部沉降观测的实施工作,对分部沉降观测人员进行指导,并对沉降观测成果的真实性负责;

负责组织完成本标段监测网的布设,对本分部的监测网进行保护,对观测仪器进行维护、保养;

负责本分部沉降观测对外的有关联系工作。

分部桥梁专业工程师:

协助测量班完成本分部沉降观测工作,及时向分部测量负责人提供有关沉降观测信息,包括现场各工序的施工情况、结构物有关强度信息,以便测量人员及时埋标和实施沉降观测。

分部测量负责人提供有关沉降观测信息,包括现场各工序的施工情况、结构物有关强度信息,以便测量人员及时埋标和实施沉降观测。

分部测量班:

按照有关规范、方案要求对本分部沉降观测点实施观测,对沉降观测数据的质量负直接责任。

6、沉降变形的等级和技术要求

根据云桂铁路工程管理办法的规定,云桂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监测网的等级按三等进行。

6.1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见表1。

表1:

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6.2沉降观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沉降观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7.1沉降观测网的建立

成;

工作网由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组成。

高程系统采用与施工一致的高程系统,即1985国家高程基准。

7.2基准网的建立

每段基准网一般由三个基准点和数目不等的工作基点组成。

两相临基准网头尾相连,且头尾一般都有设计院提交的高程控制点。

在进行基准网测量时,可同时引入设计高程,并同时对设计院的二等水准网进行复测。

7.2.1基准点的建立

基准网内的基准点以设计院提交的CPI、CPII控制桩点作为基准点。

埋设标准按照《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中CPII桩标准执行。

各基准点间距均为1000m左右,满足规范要求。

7.2.2工作基点的建立

工作基点沿线路前进方向按200m左右间距布设在施工便道右侧水沟边上,为了保证工作基点的相对稳定,工作基点在2个墩的中间埋设,编号为工作基点+小里程墩编号。

埋设标准按图二执行:

图二

篇三: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JGJ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2)GB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郑州市107辅道快速化工程PPP项目第三标段三、观测目的及观测范围1、观测目的

工程在设计中虽然对每个桥墩进行沉降量的计算,但是沉降变形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单靠理论计算很难满足施工后的沉降要求。

施工期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评估,验证或调整沉降设计参数,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采取沉降控制措施使结构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

通过对设计沉降的验证和修改

、分析、预测出最终沉降量和施工后沉降量。

2、观测范围

K4573.69~K4+944.766(0#至10#共11个墩柱)K5+214.766~K5+664.766(19#至33#共15个墩柱)四、沉降观测测设要求:

1、沉降观测点布设在墩柱离地面1m位置,使用螺栓式沉降件进行预埋,做好标识及编号。

2、大型市政桥梁变形观测等级为二等,沉降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为±

0.5mm。

3、沉降观测前布设沉降观测基准点,基准点应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以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并应定期复测,当补充新基准点时,应做稳定性

检查或检验,应达到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

五、沉降观测的实施要符合下列程序与要求:

1、按确定观测周期与总次数,对监测网进行观测,新建的大型或重要(构)筑物,应从施工开始进行系统的观测,直至变形达到规定的稳定程度。

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2、对各周期的观测成果及时处理,并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统进行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

对监测成果进行变形分析及对变形趋势作预报。

3、沉降观测尽量保持点位稳定,人员、仪器稳定。

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

4、每观测周期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观测点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五、沉降观测频次要求:

1、沉降观测首次观测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取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初始值然后按照计划观测频率进行。

沉降观测频次

相关热词搜索:

沉降观测桥梁规范沉降观测规范桥梁沉降观测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