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97418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doc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计学》第二次作业题答案.doc

第五章动态数列

一、判断题

1、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

2、 定基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反映了现象比前一期的增长程度(应为逐期发展程度)。

(×)

3、 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

4、 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增长速度。

(×)

5、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的,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

6、用水平法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只取决于最初发展水平和最末发展水平,与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无关。

(  √)

7、呈直线趋势的时间数列,其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应为增长量)大致相同。

(×)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

9、 平均发展速度是环比发展速度的平均数,也是一种序时平均数。

( √)

10、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指标对比,得到的是发展速度指标。

(×)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不连续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A.几何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D.首末折半法

2、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6.42%、5.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8.12%×6.42%×5.91%×5.13%B、8.12%×6.42%×5.91%×5.13%-100%

C、1.0812×1.0642×1.0591×1.0513D、1.0812×1.0642×1.0591×1.0513-100%

3、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

万元)4.8,4.4,3.6,3.2,3.0,4.0,3.6,3.4,4.2,4.6,5.0,5.6;又知上年末库存额为5.2。

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

A、5.2B、4.1(首末折半法)C、4.133D、5

4、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1998年为103.5%,1999年为104%,2001年为105%,2001年对于1997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2000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A、103%B、101%C、104.5%D、113%

5、下列指标中,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是()

A、某地区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B、某地区某年人口增长量

C、某地区“八五”期间年均人口递增率D、某地区人口死亡率

6、某银行1月1日存款余额为102万元,1月2日为108万元,1月3日为119万元,则三天平均存款余额为()

A、102/2+108+119/2B、(102+108+119)÷3

C、(102/2+108+119/2)÷3D、102+108+119

7、若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则各年增长量()

A.逐年增加B.逐年减少

C.保持不变D.无法做结论

8、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平均数时间数列

9、时间数列是()

①将一系列统计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

②将同类指标排列起来而形成

③将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

④将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统计指标数值排列起来而形成

10、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①某地历年工业增加值②某地历年工业劳动生产率

③某地历年工业企业职工人数④某地历年工业产品进出口总额

11、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①绝对数时间数列②时期数列

③时点数列④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

12、时间数列中的发展水平()

①只能是绝对数②只能是相对数

③只能是平均数④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13、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①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②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③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④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14、在实际工作中计算同比发展速度是因为()

①资料易于取得②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

③消除长期趋势的影响④方便计算

15、某地国内生产总值2005年比2000年增长53.5%,2004年比2000年增长40.2%,则2005年比2004年增长()

①9.5%②13.3%

③33.08%④无法确定

16、某企业第一季度三个月份的实际产量分别为500件、612件和832件,分别超计划0%、2%和4%,则该厂第一季度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百分数为()

①102%②2%

③2.3%④102.3%

17、某网站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七月份平均员工人数分别为84人、72人、84人、96人,则第二季度该网站的月平均员工人数为()

①84人②80人

③82人④83人

18、几何平均法平均发展速度数值的大小()

①不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②只受中间各期水平的影响

③只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

④既受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的影响,也受中间各期水平的影响

19、累计法平均发展速度的实质()

①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增长量增长,经过n期正好达到第n期的实际水平

②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发展,经过n期正好达到第n期的实际水平

③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得到的各期理论水平之和正好等于各期的实际水平之和

④从最初水平出发,按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得到的各期理论水平之和正好等于最末期的实际水平

20、已知某地1996—2000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0%,2001—2005年年均增长速度为8%,则这10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①②

③④

21、直线趋势方程中,的意义是()

①表示直线的截距,表示时的趋势值

②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表示平均发展速度

③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表示平均发展水平

④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是直线的斜率,表示平均增长量

22、若动态数列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宜拟合()

①直线趋势方程②曲线趋势方程

③指数趋势方程④二次曲线方程

23、假定被研究现象基本上按不变的发展速度发展,为描述现象变动的趋势,借以进行预测,应拟合的方程是()

①直线趋势方程②曲线趋势方程

③指数趋势方程④二次曲线方程

24、若动态数列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宜拟合()

①直线趋势方程②曲线趋势方程

③指数趋势方程④二次曲线方程

25、移动平均法的主要作用是()

①削弱短期的偶然因素引起的波动②削弱长期的基本因素引起的波动

③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④预测未来

26、按季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①100%②400%

③120%④1200%

27、已知时间数列有30年的数据,采用移动平均法测定原时间数列的长期趋势,若采用5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数列有()的数据?

①30年②28年③25年④26年

(趋势值项数=原数列项数-移动平均项数+1)

28、序时平均数中的“首尾折半法”适用于计算()

①时期数列的资料②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资料

③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资料④由两个时期数列构成的相对数时间数列资料

29、下列动态数列分析指标中,不取负值的是()

①增长量②发展速度③增长速度④平均增长速度

30、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总速度的指标是()

①环比发展速度②平均发展速度

③定基发展速度④定基增长速度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指标中分子为时期指标的有()

A、人均粮食产量B、人均钢铁产量

C、平均分摊到每吨粮食上的水库容量数D、平均分摊到每万人的零售商店数

E、平均分摊到每万元农业产值上的农业机械马力数

2、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

A、用分段平均速度补充总平均速度B、联系每增长1%的绝对值进行分析

C、联系基期水平进行分析D、结合环比发展速度进行分析

E、正确选择报告期水平

3、平均增减量是()

A、各期累计增减量的平均B、各期逐期增减量的平均

C、累计增减量÷逐期增减量个数D、累计增减量÷(时间数列项数-1)

E、各期累计增减量之和÷逐期增减量个数

4、下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A、某工业企业历年利税总额B、某金融机构历年年末贷款余额

C、某商业企业历年销售额D、某地区历年年末生猪存栏头数

E、某高校历年招生人数

5、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6、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之间有如下关系()

A、各逐期增长量的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B、各逐期增长量的积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

C、两相邻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D、两相邻时期累计增长量之商等于相应时期的逐期增长量

E、两相邻时期逐期增长量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