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配电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措施示范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3669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配电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措施示范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变配电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措施示范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变配电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措施示范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配电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措施示范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变配电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措施示范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配电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措施示范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配电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及措施示范文本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关键词 变配电作业 危险因素 对策

  变配电作业的主要危险就是各类电气事故。

电气事故使正常活动中断,并可能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设施损坏。

电气事故中,少数由不能预防的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造成,大多数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设备、工具)的不安全状态有关。

另外还与安全管理和现场环境有关,如规章制度不健全,劳动组织不合理,缺乏现场检查,缺乏安全教育培训,违章违纪等。

现场环境条件不仅构成不安全状态(如光线不足、通道情况不良等),而且还影响人的可靠性,易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如作业现场高噪声会干扰、影响信息交流,听不清谈话或信号,促使误操作发生率上升。

  1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变配电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作业环境不良、标志缺陷及其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主要有:

触电事故,电气故障,电气火灾事故,电气爆炸事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1.1 触电事故

  触电事故是电气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事故原因可分为:

①带电作业;

②安全距离不够;

③防护措施失效;

④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触电;

⑤误入带电间隔;

⑥约时停送电;

⑦不验电接地;

⑧误登带电设备;

⑨违反操作规程;

⑩其它原因。

  触电事故主要包括电击和电伤两种形式,它们都是电能失去控制造成的。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的心脏、中枢神经系统、肺部等重要器官的正常工作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由于人体触及带电导线、漏电设备的外壳或其他带电体,以及由于雷击或电容放电,都可能导致电击。

人体遭受电击所产生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受电流大小、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及电流的种类影响,轻者有打击疼痛感,重者致死。

  电击可分为直接电击与间接电击两种。

直接电击是指人体直接触及正常运行的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

间接电击则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人体触及该意外带电部分所发生的电击。

直接电击多数发生在误触相线、刀闸或其它设备带电部分;

间接电击大都发生在大风刮断架空线或接户线后,搭落在金属物或广播线上,相线和电杆拉线搭连,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的线圈绝缘损坏而引起外壳带电等情况下。

电伤是通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伤害等对人体造成伤害,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电灼伤。

它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电伤,多由电流的热效应引起,具体症状是皮肤发红、起泡,甚至皮肉组织被破坏或烧焦。

通常发生在:

低压系统带负荷拉开裸露的刀闸开关时电弧烧伤人的手和面部,线路发生短路或误操作引起短路,高压系统因误操作产生强烈电弧导致严重烧伤,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而放电。

  

(2)皮肤金属化。

由于电流或电弧作用(熔化或蒸发)产生的金属微粒渗入了人体皮肤表层而引起,使皮肤变得粗糙坚硬并呈青黑色或褐色。

它多在弧光放电时发生和形成。

  (3)电烙印。

是指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永久性斑痕。

当载流导体较长时间接触人体时,因电流的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作用,接触部分的皮肤会变硬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痕迹,如同烙印一般。

  (4)机械性伤害。

是指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的收缩导致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5)电光眼。

是指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与电击相比,电伤多属局部性伤害,但电伤往往与电击同时发生。

事故调查统计表明,绝大部分触电伤害事故都属于电击伤害。

  1.2 电气故障

  电气故障是指电气设备或电气装置达不到原定性能指标,部分或全部停止运行,且经过常规检查和调试仍不能恢复原有功能的状态。

绝缘失效、导线断头、接触不良、电气短路、温升过高、声响异常、冒油漏油、误动拒动、指示错误、电压波动等因素都可能造成电气故障。

电气故障严重时会造成火灾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3 电气火灾

  电气火灾主要指电线短路产生火花落在易燃物上引起的火灾或电气设备使用不当引起的火灾。

  1.4 电气爆炸

  由于电气设备在爆炸危险环境使用,如在使用中产生火花、电弧或高温就将成为引爆源。

主要电气设备由于雷击、操作过电压等因素使正常运行条件遭到破坏,发热量增加,温度升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1.5 高处坠落

  在杆、塔及构架上作业时,由于未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措施不当,可能造成作业人员的高处坠落。

  1.6 物体打击

  杆塔上下配合作业,上下双层作业等场所发生人体伤害事故。

  1.7 机械伤害

  在缠绕、绑扎导线过程中及备料等场所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1.8 噪声

  主要指变压器等高压变配电装置产生的电磁性噪声对人员的危害。

长期接触这种强烈的噪声,会使人产生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及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状,造成人体植物神经中枢调节功能减弱,表现为皮肤划痕试验反应迟钝、血压不稳、血管张力有改变。

  1.9 其他伤害

  变配电作业出工、收工途中,作业场所还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由于身体不适或工作紧张及他人触电事故的潜在影响等,可能会造成心理伤害而影响工作。

  2 对策措施

  

(1)对将要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的绝缘应进行严格检查,对于重要的电气设备,除测量绝缘电阻外,还应进行耐压实验、泄漏电流试验和介质损耗试验。

  

(2)用电设备和电气线路的周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

电气装置附近不应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

禁止在架空线上放置或悬挂物品。

  (3)电气装置在使用中的维护必须由具有相应资格的电工作业人员按规定进行。

经维修后的电气装置在重新使用前,应确认其符合相应环境要求和使用等级要求。

  (4)对于变配电装置应在进线端设避雷器,防止雷电波侵入。

  (5)不论是强电设备,还是弱电设备,不论是交流设备还是直流设备,也不论是低压设备还是高压设备都应采用不同方式、不同用途的接地措施。

安全接地主要有保护接地、重复接地、防雷接地等。

  (6)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以便电路发生故障时能迅速切断。

漏电保护只作为附加保护,即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以后不得取消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的原有防护措施。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EnterTheBrandName/Slogan/SloganInThisPosition,SuchAsFoons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