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三中高级高三上期十月月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3519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阳三中高级高三上期十月月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德阳三中高级高三上期十月月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德阳三中高级高三上期十月月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德阳三中高级高三上期十月月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德阳三中高级高三上期十月月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德阳三中高级高三上期十月月考Word下载.docx

《德阳三中高级高三上期十月月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阳三中高级高三上期十月月考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阳三中高级高三上期十月月考Word下载.docx

A.宗法制B.郡县制C.均田制D.科举制

6.(2012年3月驻马店市一模3题)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

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

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7.(2012年3月驻马店市一模5题)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

结:

“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圈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

唐至今出于科举。

”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夏商周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受教育及从政的资格

B.“以客出仕”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之途径

C.汉代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来自地方郡县长官

D.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

8.(2011年11月苏州市期中4题)《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的作者张帅伟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②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仍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儒家政治哲学③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④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有限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④

9.(2012年3月青岛质检)著名史学家格奥尔格认为:

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

就是对历史的“灵心慧眼”,就是在一定的“史观”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

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

据此分析,下列属于“史识”的是 

A.清雍正年间,在皇宫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

B.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C.“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

D.《本草纲目》记载:

“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10.(2011年11月广东六校联考4题)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

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江苏盐城盐商会馆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

11.(2012年3月开封市二模25题)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

前代者?

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

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

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

A.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B.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

C.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D.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12.(2011年11月沧州市质检15题)下列图片所示文物分别是我国四个地区博物馆的镇馆

之宝,根据所学知识,按照其制作技术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距今最近的是

A.青花瓷瓶(江苏)B.楚大鼎(安徽)C.素纱禅衣(湖南)D.珐琅彩瓶(天津)

13.(2012年3月湖北八校联考)《虔台倭纂》记载:

“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

为中国患,皆潮(州)人、漳(州)人、宁(波)绍(兴)人主之也”;

“寇与商同是人,

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

材料说明

A.倭寇多是被胁迫的中国人B.海禁政策导致了倭患出现

C.荡除倭寇的战争卓有成效D.倭患导致了海禁政策出台

14.(2012年1月绍兴市期末5题)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同的叙述。

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

而众以散”;

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对这两则材料理解最合理的是

A.两则材料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出现“夜市”

C.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情况不同,因此两者并不矛盾

D.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

15.(2011年11月北京西城区期中23题)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唐宋变革说”认为,自唐朝开始,中国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宋朝以后进入到“近世”时期,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特征。

以下关于唐宋时期中国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商品货币在经济中影响增大②文化生活明显出现市民化趋势

③经济重心转移逐渐完成④中枢机构分权制约了君主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2011年11月福州三中月考23题)2010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

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

,“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

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

专家们认为“南

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

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④制瓷技术的进步⑤“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

A.①②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

17.(2012年1月宿州市一模4题)据资料统计:

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

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

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对材料

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18.(2011年12月衡阳市六校联考18题)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

明成祖答复:

“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

而亏辱大体多矣”。

对此认识正确

的是

①明成祖认为应该向外商征税②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③明成祖认为明朝的纲常文德重于经济利益④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19.(2012年1月宁波市期末1题)下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大盂鼎、大盂鼎拓片(钟

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①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为礼器②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以煤炭为燃料

③钟鼎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④拓片部分内容涉及到西周王朝建立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11年12月北京东城区示范校5题)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评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朱熹主张穷理致知的外向工夫;

陆九渊则看重发明本心的内向工夫 

B.朱熹思想以理为最高概念;

陆九渊则以心为最高概念

C.程颢和朱熹的思想方向很接近,后世称“程朱”;

陆九渊与王守仁思想颇接近,后

世称“陆王” 

D.朱熹教人首先强调“致良知”,而后博览;

陆九渊信学古人、读古书为格物、穷理的入手方法

21.(2011年9月皖南八校联考3题)“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

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

行,无所适而不在。

”与这种说法相符合的思想家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王夫之

22.(2011年12月安徽名校模拟4题)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

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

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等。

导致孔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

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

23.(2012年3月滨州模拟)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

(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24.(2011年10月陕师大附中月考4题)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

“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

“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

A.儒家的“仁政”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

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

25.(2012年3月唐山市一模26题)《魏书·

崔浩传》记载了崔浩的这样一段言论,浩曰:

“古人有言,夫灾异之生,由人而起,人无衅焉,妖不自作。

故人失于下则变见于上,天事

恒象,百代不易。

《汉书》载:

王莽篡位之前,彗星出入……彗孛者,恶气之所生。

”这反映

A.天人感应思想B.君权神授理论C.封建迷信思想D.君主专制理论

第Ⅰ卷答题栏(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栏对应的位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中国不同时期关于中央政权的论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汉书·

孔光传》引汉哀帝的话说: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及或到)以治天下也。

”《贞观政要·

政体》记载唐太宗对此的看法是: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不亡何待!

材料二:

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于是,(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材料三: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⑴依据材料一,指出汉唐统治者是如何看待丞相一职的?

材料二反映明太祖又是如何看待丞相一职的?

(2分)

 

⑵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在君权和相权的关系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6分)从唐代中央政治特点看,各机构间虽有分权和制约关系,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制度,请说明主要理由。

⑶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二、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变化?

(2分)上述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

(1分)

27.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

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

阅读下列材料:

(11分)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

……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

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

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

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⑴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

(2分)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

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4分)

⑵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分)

⑶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

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

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

边境安,主位尊。

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

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

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

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

上农》

⑴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政策?

(1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

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

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⑵依据材料二,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

(1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泛起了‘微澜’”的表现。

(举两例)(2分)

史学家戴逸指出:

“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⑶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新经济的萌芽”的表现。

(1分)结合明清史实,简要论述材料三的观点。

29.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课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5分)

⑴根据下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6分)

言论

言论者

思想核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A

B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C

D

“夫人者,天地之心。

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

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E

F

⑵董仲舒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学在汉代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儒学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4分)

⑶黄宗羲说: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以上材料反映了黄宗羲的思想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

(1分)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⑷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依然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儒学的现代意义。

26【答案】

(1)汉唐:

认为丞相可以帮皇帝巩固统治、减少决策失误。

明:

认为丞相专权会危及君主统治,应废丞相。

(2)措施:

汉武帝:

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唐太宗:

规定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和监督;

宋太祖:

设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割相权。

理由:

三省分权和制约,实际上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3)新变化:

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雍正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趋势:

相权不断被削弱直到丞相被废除,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7.答案要点:

(1)选官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

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

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

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

扩大了官员的来源;

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功能:

加强中央集权;

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

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

人才流动机制;

客观公平理念;

人才激励机制。

28.答案:

(1)重农抑商政策。

影响:

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统治。

另一方面,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阻碍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发展。

(2)商品经济。

表现:

城市经济繁荣;

商业都市繁盛;

海外商贸发展迅速;

宋词元曲等市民文化兴起等。

(3)变化:

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理解:

明清时期,尽管封建经济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世界领先,但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下,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导致清王朝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衰落。

29.答案:

(1)孟子:

民本或仁政;

朱熹:

“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

“致良知”。

(每项1分,共6分)

(2)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

(3)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封建专制集权(或君主专制独裁)的时代特点。

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

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

(3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4)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

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

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

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