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附录1台湾著名证券分析家张龄松研判股市基本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33433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录1附录1台湾著名证券分析家张龄松研判股市基本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附录1附录1台湾著名证券分析家张龄松研判股市基本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附录1附录1台湾著名证券分析家张龄松研判股市基本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附录1附录1台湾著名证券分析家张龄松研判股市基本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附录1附录1台湾著名证券分析家张龄松研判股市基本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附录1附录1台湾著名证券分析家张龄松研判股市基本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附录1附录1台湾著名证券分析家张龄松研判股市基本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录1附录1台湾著名证券分析家张龄松研判股市基本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附录1附录1台湾著名证券分析家张龄松研判股市基本方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这好比炒菜,同样的材料,各人炒出来的菜味道不尽相同,有的好吃,有的难以下咽。

在附表1内的“基本分析”项目内的各项指标,本章第二节策略篇都讨论过,笔者在表内仅列大纲,每一个指标应可分为若干指标,分别给分,然后加起来,成为这一个单元的总评分。

(1)评分方法:

参考下面的股市大势分析表

基本分析:

  ①国内政治与社会:

给分标准士15分,此项有倒扣分数,原因是万一发生极大之政治风暴,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对股市的冲击必然很大,所以给予扣分的规定,扣多少分数则视政治风暴对社会冲击的程度而异。

如前一阵子两岸局势严峻,就应给予扣分。

但后来形势和缓,则不但不扣分,还可以加几分。

如果国内政局非常稳定,主政者赢得众多之民心,政绩斐然,则在这一项中,应可给予12分或以上分数。

不过一般而言,政府并没有什么特别之绩效,我们可以给60分,核算下来是15×

60%=9分。

1996年上半年台湾政局很不安定,“立法院”因政争而议事瘫痪,则应给予不及格的评分—50分,核算下来15×

50%=7.5分。

 

 附表1股市大势分析

基本分析

评分

技术分析

①国内政治与社会情况

土15

①股市资金与人气

0-50

②国内经济现状及展望

0-30

②图形研判

③财税、金融、证券政策

合计

④国际政治

0-10

评分标准

⑤国际经济

0-15

①基本分析

10-15%

⑥投资意愿

②技术分析

30-60%

⑦其它

本益比标准

①盘旋探底阶段

10-15倍

②初升段

15-25倍

③中升段

25-35倍

④末升段

35-45倍

②国内经济现况及展望:

这一项可以参考的东西很多,在第二节策略篇内已讲了很多,包括:

经济成长率、整体景气讯号、制造业景气、进出口统计、就业率、物价指数等。

评分标准自0—30分。

如经济情况一般,展望下年度也差不多,则给予60分,算是及格,核算下来30×

60%=18分。

如果经济情况非常之好,出口顺畅,贸易顺差,物价稳定,失业率很低,展望下年度的远景也很乐观,则我们可以为这一项打80—90分,若以85分核算,为30×

85%=25.5分同样,我们以1996上半年台湾的经济情况予以评估,由于台湾内外政治不安定,劳工及环保意识高涨,工资水准已高,社会秩序恶化等因素,严重影响投资意愿,景气已出现衰退的讯号,贸易顺差也在快速缩小之中,政府势必要往下修正年度经济成长率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给50分,是不及格中还算温和的情况,核算下来30×

50%=15分。

展望1997年若非有很大的突破,亦很难乐观,所以严格的给分,可能只有40分,换算下来30×

40%=1分。

  我们将经营现况15分+未来展望12分,再除以2,就是这一项的分数。

即(15+12)-2=13.5分。

这项经济情况及其展望,是分析股市大势最重要的一环,虽然看起来题目很大,但是因为资料比较好收集,报纸上及专业杂志上,都可以看到各种报导与分析景气的文章,很多都出自专业人员或经济学者,可信度甚高。

投资人平时只要按照我的著作《股票操作学》中所述的“如何收集及利用咨询”去做,是不难评分的。

③财税、金融、证券政策与措施:

一般而言,这一部分对股市的涨跌影响不大,减点税,加点税,都不会起很大的作用。

唯一有很大影响力的是“证券交易所得税”,及“开放外资”等政策性的东西。

“证券交易所得税”是一种属于高度工业化国家的“高级税制”,因为唯有将全国人民的财、金、税等资料建成密不透风的档案,才能顺利地收到税,否则劳民伤财,惹了一身骚,结果却收不到什么税。

台湾过去的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只要是主张开征证券交易所得税的财政官员,大都没有好下场。

内陆似乎也有意开征这项税赋,但因股市反应不佳,已暂时搁置,笔者希望主政者多多研究国外的情况,作为制订政策时的参考。

  这一项评分为士15,一般而言,政策上无重大错失,就以60分的标准给分,换算下来15×

如有重大过失,像开征“证券交易所得税”等情势,则应倒扣15分。

事实上这一项给分也不太困难,大众传播媒体上有很多资讯,参考价值很大。

以1996年台湾的情形,这一方面可以给较高的分数,大幅度放宽外资来台是最重要的利多。

笔者给80分,核算下来为15×

80%=12分。

  ④国际政治:

给分标准0—10分,这一项主要是指国家对外关系,及国际间是否发生重大足以对本地股市造成冲击的事件。

就中国台湾而言,两岸及与美国的关系,是足以影响台湾股市的因素,投资人应多多阅读这一类的分析文章,以增进对此项问题的认识。

这不但能帮助你认清今后股市的发展方向,并有助于理财及事业前途。

我们为1996年台湾的国际政治打分数,只能给不及格50分,换算下来10×

50%=5分。

当然如果在台湾万一有可能发生战争情事,那不必评分投资人也知道该怎么办。

  ⑤国际经济:

此项给分0—15分。

就中国台湾而言,对外贸易是命脉所在,所以凡是前三名产品最大的外销地区,其经济之荣枯,必事关台湾经济的荣枯。

此外,国际重要的物资价格大幅波动,对进口国的经济必然有影响,尤其是能源的价格。

过去世界两次重大的能源危机,将原油价自2美元一桶,推到30多美元一桶,使整个世界都受到严重的打击。

一般而言,如无重大事故发生,应给60分,即15×

60%一9分。

台湾在1996年的情况,最多也只能给这些了。

对内陆而言,情况有别于台湾。

内陆施行多年的宏观调控已渐放松,国际经、贸方面也没有重大不利的情况发生。

中、美之间的关系,表面上似乎有点紧张,但实际却配合不错,贸易谈判等都能以“和”收场,因此内陆这一项的评分会高于台湾,以70分核算15×

70%=10.5分。

  ⑥投资意愿:

投资意愿包括外资与国内的投资情形。

一国经济要想持续发展,一定要不断地增加投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以降低成本。

有了新的投资,国民就业容易,人人有工作,社会必然繁荣。

如果投资意愿低落,犹如股价涨到某一程度上不去,就自然下落,这对经济发展最不利。

投资意愿的低落更可以说明很多事情,包括经济景气低迷,投资报酬低,甚至无前途;

同时非生产的成本大增,如劳工意识超级抬头,环保运动做的太过火,开工厂变成了噩运,政府效率太低,治安恶化,黑帮横行,投资没有保障。

由此可了解“投资意愿”涵盖的范围极广,当然非常重要。

同样以1996年上半年台湾的情况,投资意愿空前低落,资金大量出走,按理股市应受到很大的冲击,但因为政府政策上要促使股市回升,底下进行各种刺激动作。

摩根士坦利决定在同年9月间,将台湾股市列入其新兴市场指数,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慰藉与鼓励,使台湾股市巨幅上升30写(1996年6月底止),如果扣除“摩”这项利多,纯以实际的投资意愿评分,笔者最多只能给50分,换算下来为15×

50%—7.5分。

  ⑦其他:

给分标准0—15,股市会受到一些突发的利多或利空因素的影响,而大幅度涨跌,这些因素可能是非经济因素,有些只是心理上的影响,如1996年6月,台湾股市受到了所谓摩根士坦利指数的影响,掀起一片涨风,股价指数回升30%。

所以对这一类的情形,我们归纳于基本分析中的“其他”项目。

这一项目的给分就没有客观的标准,只能凭经验来处理。

以笔者的看法,“摩”的这项利多,应可在基本分析项下增加5—15分;

但是随着股市之回升,应机动高调整此项分数,到7月初,台湾股价指数将近6500点,反弹幅度已太高,此项分数应全部取消。

  以上基本分析部分的分数,占总分数的百分比,视情势之不同作弹性调整,大约在50%—70%之间。

如将股市分为三段,则低迷阶段,基本分析占70%,此阶段可调至60%,狂热阶段可调至50%或以下。

这是笔者参考1985到1991年台湾股市一个超级大循环之后,所得出的结论。

  技术分析:

  ①股市人气与资金:

给分标准0—50分。

这一点对投资人而言是不难理解的。

因为股价要上升,必须要有推动的能量,在技术分析的领域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股市人气可以从统计上的“成交量、值”方面探讨,也可以直接到各证券公司去看看,如果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那就是人气太旺了,如果冷冷清清,那股市的温度也不难测了,不过这不能用在先进国家的股市,因为他们的证券公司没有给客户准备宽敞的交易厅。

  资金言面,可以从银行客户解除定存的多寡,来作为部分的参考。

一般而言,房地产热,股市一定热。

以台湾股市的情况,通常成交量超过新台币600亿,表示人气相当足。

香港股市如超过80亿港币,表示人气很旺。

此外,外资进入股市的情形,也是评定这一项的主要参考。

  以台湾1996年6月底股市情况,成交金额已经出现700亿以上的纪录,但是不能维持下去,平均不到500亿,人气尚可,但还不到“热”的程度。

以台湾股市目前的规模,及其极投机的习性,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应在600亿左右。

所以若对1966年6月台湾股市评分,只能给70分,换算下来为50×

70%=35分。

如超过8000亿,就可以给85分了,换算下来为50×

85%=42.5分。

(此项需视当时股价指数高低而定)

  ②图形评判:

这一方面,投资人可以参考本书内的各项技术分析,作合适的判断。

不过研判图形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否则大家都可以变成“神仙”了。

最难的是预测“底”、“头”,及盘旋一阵子的三角形走势,最后是涨还是跌的探讨。

记得在1978年,笔者初办证券周刊,每天都跟社内撰搞的同仁研究K线图。

有一天大家对形成的三角形走势进行研究,不少同仁认为应该是上升三角形,上涨的可能性极大,笔者的看法有所不同,以当时股市的人气及实质经济条件为依据,认为近日内股市会反转下跌,请撰稿的同仁在落笔时,对大局持保留的态度,暂时不要推介股票。

果不然,股市在第二天就开始下滑,最后以一段不小的跌幅来结束。

事实上研究图形能有70%左右的准确性就非常了不起了。

时下有些专家,大言不惭地在大众传播媒体上谈“线路”,一副斩钉截铁的样子,真令人为他们担心不已,万一发生错误就会害死人了。

笔者撰此段稿时,台北股市当日股价指数为6497.83点,下跌62.58点,成交金额8百多亿。

跟前3天的交易分析,是一种震荡型走势,如能突破,就可望更上一层楼,否则可能要暂时进入盘整。

技术面人气尚可,60多点的跌幅也并不严重,但是股市的支柱—经济情势,却相当严峻,摩根士坦利的“魔力”,也是有限度的。

如欠缺实质的支持,高档不易站稳。

  以上技术分析部分的分数,占总分数的百分比,跟前项的基本分析一样,需视情势之不同而弹性调整。

大约在30%—60%之间。

股市低迷时30写,复生阶段40%,狂热阶段则调整至60%或以上。

  

(2)要注意本益比(市盈率):

技术分析与基本分析是股市的“表”与“里”。

看相的人常说“相”由心生,股市的涨跌是因为基本因素的变化而来;

基本因素就是相学上的气心”。

有的人看起来相貌堂堂、或俊男美女,但肚子里草包一个,完全虚有其表,中看不中用。

股票市场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技术分析方面都非常之好,完全多头阵势排列,但是股价跟公司实质相差太远,根本没有这种价值。

这种情况或可暂时维持一段时间,但是拖不长,一旦回档就不可收拾,原因是虚有其表,里面没有东西。

  如何衡量这种情况呢?

方法很多,基本分析中的各种财务分析中就有不少,但是最简单明了的还是“本益比”。

本益比是用上市公司当时的股价,除以某一阶段(通常为一年)每股税后纯益所得的数字。

  但是本益比的计算方法就有好多种,有的人以预估的每股税后纯益来计算,有人以过去一年的每股税后纯益来计算,有人用前四季的每股税后纯益来计算。

以上三种计算得出的“本益比”都不相同,问题就来了。

  笔者浅见,(A)在股价尚未除息之前,可以采用上年度的每股税后纯益来计算本益比。

(B)在除息之后,除权之前,可采用前四季的每股税后纯益来计算本益比。

(C)在除权之后,可采用预估全年度每股税后纯益来计算本益比。

  本益比的认同因各地而异。

在香港对本益比的要求较严格,超过20倍本益比的股票就认为股价太高了,而低于12倍的股票,也不见得受香港投资人青睐。

在台湾则刚好相反,一般人很少去研究本益比,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也跟村妇一样,只找“黑马”,不问股价之高低,所以台湾股市中,本益比超过40倍的股票很多,一般大都超过20倍以上,鲜有10—12倍的股票,如果有而股价没上涨,则这家股票肯定有问题。

香港汇丰银行是世界级的大银行,每年获利极丰,但是本益比不过12倍左右,如以香港的标准,台湾三商银的股价只应有34元左右,而该股截至1996年6月底时,用当年预估的税后纯益来计算,本益比高达56倍。

以此标准,则香港汇丰银行股价应该在600港元以上,但同期该股的股价不到120元,相差5倍之多。

由此也可以推论,台湾股价大约比香港贵3—5倍,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但是我们曾经多次提到过的股市因地而异的特性,所以台湾与香港两地股市,对股价认同的标准有所不同,有其特殊的背景。

香港因长期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尤其是经济与金融领域,完全跟西方欧、美国家的体系接轨,在股票市场上所显示的重视本益比的特点,就是这个原因。

基此,在台湾研究股票就要考虑台湾的特性,在订定合理的本益比标准时,必须将台湾投资人的习性放进去。

笔者认为应分段来订定标准:

  ①盘旋探底阶段:

本益比10—15倍,此时股市低迷,人气涣散,股票的本益比自然要低一些。

记得在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初期,台湾股市流行一分利的计算合理股价的标准。

所谓一分利就是以“本利比”来衡量股票价位之高低。

配1元股息的股票,股价10—15元为合理价位。

将本利比换算为本益比(不保留盈余,只扣除法定公债等项目),则10—15倍的本利比,等于12—18倍的本益比。

笔者认为以12为中心,则10—15倍为合理的本益比。

  ②初升段:

15—25倍为合理的本益比。

如超过25倍,每1倍扣总评分1分。

如超过35倍,每1倍扣总评分1.2分。

  ③中升段:

以25—35倍为合理的本益比。

超过35倍的扣分标准,比照初升段办理。

  ①大多头市场末升段:

以35—45倍为合理本益比。

不过在这个阶段,气氛热列也紧张,股价随时会回档,所以在高价位操作股票,宜短不宜长,回档时亦应勇于壮士断腕,以免被长期套牢。

  以上本益比的评定,是以台湾股市的情况设定的,不适宜香港股市,但可以适用于大陆股市。

  这一段是看股市大势,所以这里的本益比是要看整个股市的本益比,即将各上市公司的本益比加起来再除以家数,所得到的是“平均本益比”。

  以台湾证券交易所编订的本益比,1996年4月31日那天平均本益比为:

第一类股票26.47倍,第二类股票24.76倍。

到同年6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股价指数为6560.41,以股价指数上升的幅度为10%来推算,第一类股票平均本益比为29.11倍,第二类股票平均本益比为27.2倍,如果将台湾股市自4000点边上回升的这段行情当作初升段的话,则合理的本益比应在15—20倍之间,超过20倍,每一倍倒扣总评分1分。

但是如此高的本益比是不适宜当作初升段的。

如以本节合理的本益比标准衡量,股价指数在4600点时,本益比约为20倍,要降到15倍本益比,股价指数3400点附近。

换言之,股市初升段的数约为3400—4600点之间,即本益比15—20倍。

这个算法是概略计算,也是推算,是以整个股市为衡量基础,个别股的表现一定是不同的。

  将基本分析的分数跟技术分析的分数加起来,如果60—65分,表示大局仍属多头走势,但后市潜力有限,并应特别小心预防线路转坏,或基本因素有变化,因为差几分就会落人50大关,则股市就不太好做了。

如果所得的分数在80分以上,则表示股市大有可为。

不过分数的上下误差应给士5分。

因此,只要55分以上,就算OK,读者可根据当时的情况,加上自己的“自由心证”,好比在菜中加点食盐、糖等类的高味品,当然加多了就走味了。

  台湾股市是没有理性、赌性却极坚强的股票市场,内陆的股票市场大致也脱不了这类个性,所以很理智的人是不易在此类股市中赚到钱,要想在股市赚大钱,甚至大发特发,非得有像优异赛车选手一样的性格—“胆大心细,技术高超”。

但是仅胆大心细,或技术高超也不一定能获胜,即使获得胜利,也不易确保战果,两者一定要同时拥有,才可以洞察先机,获得胜利,并确保战果。

投资人可以这八个字仔细推敲,并弹性运用笔者的方法来预测股市大势,则应可掌握80%的大势方向,为操作股票安排好行进的日程表。

  2.个别股分析

  操作股票最终的目的是在买卖中赚得差价。

当然现代的金融市场有许多金融衍生的产品,就股市而言,就有赌指数涨跌的指数期权,但是再怎么变化多端,还是以买卖股票为本业。

前段研判股市大势,是为操作个别股票,寻找合适的时机。

好比准备开车到远方去旅游,能事先了解路况,途中的休息站有几处,什么地方可以进餐或休息,什么地方可加油及车辆维修;

同时对要去旅游的那几天天气状况,也有一番具体的了解,则驾车行驶路上,心中非常踏实,不会有前途茫茫之感。

  研判大势的困难度要大于个别股票,原因是牵涉的面太广了。

研究个别股就比较简单一些,但是由于很难取到完全真实可靠的资料,所以很难准确地侦测上市公司的健康情况,也就无法准确地预测跑百米要几秒钟了。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用“数据十经验”来研判上市公司的体质。

下面笔者研订的“个别股分析方法”,其中每一项都包含“数据十经验”,犹如法官虽然有法律条文可以依据,对罪犯进行审判,但是法律条文一样有弹性,无论是有罪,或无罪,判一年或判六个月可易课罚金,这里面给予法官很大的弹性,也就是法律上称的“自由心证”。

所以读者不要对笔者研订的这两个测量股市的办法有所疑惑,认为怎么不像数学的方式“1十1=2”?

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办法,像“1+1=2”那样,来分析股市。

如果有人说他有,那这个人一定是骗子。

股票市场学问太大了,它包含证券领域中的专门知识一经济、金融、会计、统计、工商管理等,这些是基本分析骨干,同时还要研修各种技术分析专门知识,如果能研习一些社会学就更有助对股市投资大众意见之分析,以上这些绝大多数均非“1+1=2”的东西,所以我们不可奢望有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成功地操作股票。

  

(1)评分方法:

以下就是笔者研订的“个别股分析方法”(请参考附表2)

 基本分析:

  ①营业状况:

这项资料可以从大众传播媒体证券专业报刊中获得。

包括营业资料、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上市公司每月每季都会公告,专业证券报刊也会报导。

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上市公司营业情况,并可以跟前一年度同期作比较。

专业的证券报刊上也会对上市公司的营运有报导,投资人应剪辑起来,归档立案,以便查阅。

一般而言,营业额增加应是好事情,但重要的是获利能力是否增加或减低,这才是该公司营业状况的表征。

这一部分相当重要,是投资人买该公司股票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给予0—20分的评分。

如业绩平平,并无很大的增进,则给予60分的评分,换算下来20×

60%=12分。

如业绩比去年同期有15%以上的成长,则可给予70分,20×

70%=14分。

如业绩有30%以上的成长,则可给予80分,20×

80%=16分。

如超过40%的成长,可给予90分,20×

90%=18分,甚至给予满分—20分。

附表2个别股分析

①营业状况

0-20

①股市大势

0-40

②营运展望

0-60

③新技术、新产品、新投资

④大股东股权变动

10

⑤经营绩效、资产、财务状况、转投资等

土20

40-70%

⑥基金法人评估

⑦市场做手

土10

⑧其它

对于一些上年度,或上个季,原本盈利甚少,或者有亏损的公司,最近却已转亏为盈,或者盈利大增,则给分视该股价之高低,机动调高。

如某一纺织公司去年生意不好,略有亏损,股价在低档排徊,成交量也少,快成了冷门股,若非大股东来暗中护盘,股价还要低很多,成交量会更少。

如能知道近来该公司营运已有进展,经营不景气渐渐过去,则这可以是“潜力股”,我们对该股的“基本分析”项内,应予以大幅度的给分。

仅“营业现况”内,就可以给80分以上,甚至达90分,换算下来为20×

80%(90%)=16分(18分)。

  ②营运展望:

这一项与前项营业现状有密切的关系,应予以合并研究,可以分别给分。

营业展望的资料,一般是从专业证券报刊上获知,如果能设法在其同业那里取得一些资讯,就比较有深度。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都是报喜不报忧,除非有股权争夺情事发生,掌理公司的主流派就不会发表利多消息,相反地会发表利空消息。

上市公司营运展望跟其行业景气关系密切,投资人应设法取得该业行业景气的分析,作为研究该上市公司未来经营前途的主要参考资料。

事实上,如果投资人亲自到上市公司办公处所走一趟,就大致可以闻到一些讯息。

经营好的公司厕所、办公室及走廊、员工办事的情形等,形成整个办公室的气氛,这个气氛可以告诉你,该公司的生意及经营管理上的效率。

如果在中午到该公司附近的饭店内坐坐,可能会听到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