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原道》篇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31827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心雕龙《原道》篇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心雕龙《原道》篇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心雕龙《原道》篇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心雕龙《原道》篇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心雕龙《原道》篇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心雕龙《原道》篇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文心雕龙《原道》篇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心雕龙《原道》篇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心雕龙《原道》篇讲义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玄黄:

玄,天的颜色;

黄:

地的颜色。

杂:

混合,糅。

玄黄色杂指天地混沌未分。

方圆:

指天和地。

地方天圆。

坤卦·

文言》:

“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大戴礼记·

曾子天圆篇》: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

”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从天地产生之时起就有了蔚蓝色和黄色,圆形和方形的区别。

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

璧:

环状的玉。

《尚书》:

“太极上元十一月朔旦冬至,日月如叠璧,五星如连珠。

”垂:

布;

丽:

附着。

离卦·

象辞》:

“日月丽乎天,百榖草木丽乎土。

”王弼注:

“丽,犹著也。

”释句义:

日月犹如叠联的璧玉来显示附在天上的形象。

焕绮:

焕发出锦绣光彩。

绮:

有花纹的丝织品,此处用来指文彩。

铺:

展开;

理地:

使天地有纹理。

《正义》:

“天有玄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

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

”道:

系辞上》:

“一阴一阳之为道”此指天文、地理之道,即自然之道。

------山川好像灿烂的锦绣来显示大地的形貌富有纹理。

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文啊。

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

吐曜:

发光。

天文训》:

“圆者主明,明者吐气者也。

”含章:

蕴含着美。

坤卦》:

“含章可贞。

”两仪:

天和地。

《易上系辞》: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向上看天空,日月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向下看大地,山川万物含藏着丰富的文采,天高地卑的位置确定了,于是产生了天地两仪。

唯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

性灵:

指人的天性和灵气。

钟:

集中。

三才:

天、地、人。

《易说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

立地之道,曰柔曰刚;

立人之道,曰仁曰义。

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位而成卦。

”-----只有人与天地相配,他们身上才孕育天地的灵性,这就是三才。

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五行:

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

实,充实。

天地之心:

指人。

《礼记·

礼运篇》:

“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言:

语言;

文明:

文采鲜明。

----人为万物之灵,实是有思想的天地之心。

有了思想活动,语言才得以跟着确立,语言确立了,文章才能鲜明。

这是自然的道理。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

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

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

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

夫岂外饰,盖自然耳。

傍:

普遍,广大。

藻绘:

藻,文彩;

绘:

彩画。

炳:

光彩亮丽;

蔚:

色彩繁多;

贲:

装饰,文章貌;

华:

花。

《三国蜀志秦宓传》:

“夫虎生而文炳,凤生而五色,岂以五彩自饰画哉,天性自然也。

”---推广到万物,不论动物植物都有文采,龙凤以五彩的颜色显示他们的祥瑞,虎豹以斑斓的花纹构出他们的雄姿,精心雕绘的云霞,色彩缤纷,胜过画工设色的巧妙,鲜花满缀的草木,如同刻意装饰过一般,不需工匠手艺的神奇。

这些难道都是外界强加修饰的吗?

是他们本身自然形成的罢了。

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

泉石激韵,和若球锽。

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

籁:

风吹孔窍所发出的声音。

竽:

像笙一类的簧乐器,有36簧;

瑟:

像琴一类的弦乐器。

球:

玉磬,一种敲击乐器;

鍠:

钟声;

故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

故知文章之事,以声采为本。

彦和之意,盖谓声采由自然生,其雕琢过甚者,则寖失其本,故宜绝之,非有专隆朴质之语。

郁然:

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文采之盛。

有心之器:

指人;

“形乃谓之器。

”---至于风吹山林发出的声响,谐和得有如吹竽鼓瑟的乐调。

泉水击岩石的韵律犹如扣磬鸣钟的和声。

所以形体确立,声韵激发,文章就出现了。

无知的自然之物都还富有丰富的文采,有心智的人难道还没有文章么?

段落大意:

这一段着重论述“自然之道”。

从天地万物皆有文采说到人也必然有“文”;

说明天地万物的文采都不是外加的,而是自然形成的。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

肇:

开始;

太极:

古人用以指天地未分以前的混沌状态,认为天地都是由太极生成的。

幽:

深;

赞:

明,通晓明白;

易象:

《易经》八卦的卦象,即说明每种卦象吉凶的文句。

上系辞》: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易·

说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人类文章的开端起源于天地未分之前的一团元气,深刻地说明这个神理的要算《易经》的卦象最早。

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

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

庖牺:

即伏羲,传说中的圣王,八卦的创始人。

《周易·

系辞(下)》: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仲尼:

孔子的字。

翼:

相传孔子为了阐明《易经》的道理。

曾写下了《辞》上、下,《象辞》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十篇,称为《十翼》。

《史记·

孔子世家》:

“孔子晚而喜易,序,系象,说卦,文言。

”乾坤:

《易经》中的两卦,乾卦、坤卦。

《周易》从自然界中选取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万物的根源,其符号即“八卦”,八卦以两个为一组,错综配合,便有六十四卦。

文言:

是对《乾》《坤》二卦的解释,写得很有文采,所以刘勰认为是对《乾》《坤》二卦的文饰,《周易正义》引庄氏曰:

“文谓文饰,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

”------那时,伏羲画了八卦的图像,孔子最后加上辅助性的解说《十翼》,而其中的《乾》《坤》两卦,孔子特地用《文言》加以解释。

可见,语言要很有文采,才算是顺乎天地自然的心灵吧!

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

河图:

相传庖牺时,有龙马从黄河里出现,背负“河图”,庖牺依之作“八卦”;

洛书:

相传大禹治水时,有神龟从洛水中出现,背负“洛书”,禹依之作“九畴”。

《周易系辞上》: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汉书五行志》:

“刘歆以为宓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

禹治洪水,锡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

”亦为九畴。

韫:

蕴藏;

镂:

刻;

金镂:

刻着金字;

牒:

竹简;

尸:

主。

《尚书中候握河纪》等纬书说:

帝尧在河边得玉版,上有天地图形,轩辕黄帝得河图、洛书,赤文绿字。

神理:

亦自然之道。

---至于传说中黄河里有龙献图,伏羲氏效法河图,画出了八卦,洛水里有龟献书,夏禹根据洛书酝酿出包含九类治国的大法,还有玉石书版的金字内容,绿色简牒上丹红文字的文彩,这些又是谁在主宰着呢?

是神妙的启示罢了。

自鸟迹代绳,文字始炳。

鸟迹:

象形文字。

《周易系辞下》: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许慎《说文解字序》: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guai(明确决断)”炳:

彰明。

---自从仓颉创造了文字,代替了结绳记事,文字的作用开始彰显。

炎皞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世渺邈,声采靡追。

炎;

炎帝神农;

皞:

太皞伏羲。

三坟:

书名。

见孔安国《尚书序》: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

”渺邈:

遥远;

----炎帝神农氏和太皞伏羲氏的事迹记载在《三坟》里,可是年代太久远了,事迹渺茫,文章文采也都已无从追寻。

唐虞文章则焕乎为盛。

元首载歌,既发吟咏之志;

益稷陈谟,亦垂敷奏之风。

始或为;

元首:

指舜;

《尚书益稷》:

“帝乃歌曰:

股肱喜哉!

元首起哉!

百工熙哉!

”益稷:

舜的臣子伯益和后稷;

谟:

计策;

陈谟:

陈献计策;

敷:

陈:

奏:

臣对君上书称奏;

《尧典》:

“敷奏以言”伪孔传云:

“敷,陈;

奏,进也;

诸侯四朝各使陈进治礼之言”-----天子大舜开始唱和的歌词已经发出了唱叹的情志,伯益和后稷陈进的计策,也传下了敷陈进奏的风气。

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勋德弥缛。

夏后氏:

夏禹;

业、绩:

均指事功;

峻鸿:

都是高大的意思;

九序:

即九项政事都有秩序。

《尚书·

大禹谟》:

“水、火、金、木、土、榖,惟修;

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九功惟叙,九叙惟歌。

”叙即序;

弥缛:

更加丰富;

-----夏后氏大禹兴起,事业崇高而功绩巨大,各项工作都有秩序而受到歌颂,勋德日益丰富。

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被,英华日新。

逮:

到;

《雅》《颂》:

诗经中的《雅》诗和《颂》诗;

被:

及,指影响所及。

英华:

精华;

-----到了商朝和周朝,文章的文采胜过了前代的质朴,《雅》《颂》诗影响所及使文章辞采显得愈发新颖。

文王患忧,繇辞炳曜,符采复隐,精义坚深。

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制《诗》缉《颂》,斧藻群言。

文王:

周文王姬昌。

患忧:

周文王为西伯时,曾被殷纣王囚于羑里。

繇辞:

《易经》中的《卦辞》和《爻辞》,相传是周文王被囚羑里时所作;

曜:

作“耀”;

炳耀:

发出光彩;

符采:

文采;

复隐:

含蓄;

精义坚深:

含义确切而深刻;

重:

再、又;

公旦:

即周公旦;

公旦多才:

语本《尚书金滕》:

“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

”徽:

美善;

徽烈:

美善的功业;

制《诗》缉《颂》:

制:

创作;

缉:

辑录;

颂:

指《周颂》;

范文澜曰:

“据《毛诗·

豳风·

七月》序:

七月,周公所作;

据《尚书·

金滕》鸱鸮,周公所作。

据《国语·

周语(上)》:

时迈,亦周公所作。

故彦和云:

制诗缉颂也。

”斧藻:

删削和润饰。

斧藻群言:

《尚书大传》:

“周公摄政六年,制礼作乐”,此斧藻群言也。

-------周文王被殷纣王拘押在羑里受难时演《周易》,卜辞光彩照耀,像宝玉的文采一样,内容含蓄丰富,义理精微深刻。

加以周公旦多才多艺,发扬周文王美善事业,制作诗歌,辑录周颂,修润各种文辞。

至夫子继圣,独秀前哲。

熔钧六经,必金声而玉振。

雕琢情性,组织辞令,木铎起而千里应,席珍流而万世响,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耳目矣。

夫子:

指孔子;

继圣:

继文王、周公之后而成为圣人;

前哲:

前代圣贤;

熔钧六经:

指孔子删诗书,订礼乐;

(六经:

易、诗、书、礼、乐、春秋);

金声玉振:

金声:

玉振:

磬声;

语出:

《孟子万章篇下》:

“孔子之谓集大成。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奏乐时,先击钟,结束时击磬,指集大成,金声玉振比喻孔子能集古圣哲之大成。

雕琢性情:

指培育人才;

组织辞令:

指精心著述;

木铎:

古代施政传播教化时所用的木舌铃。

《周礼天官小宰》:

“徇以木铎。

”郑玄注:

“木铎,木舌也。

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

”《易上系辞》: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

”席珍:

席上的珍宝。

《礼记儒行》:

“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比喻儒者讲席上有珍贵的道德学问供别人请教;

流:

流动;

响:

响声;

--------到了孔子承继以前的圣人,他超过了从前的圣哲,他编订六经,像打钟开始,击磬结束一般,集经典之大成,他培育人才,组织辞令,这些经典就同施政教时所用的木舌铜铃一样,只要一开启振动,千里响应,又像儒者讲席上的珍宝一样流传下来。

真可以说是发扬了天地的光辉,启发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啊。

这一段着重说明人类的文明开始于太极,以及自上古至孔子时“文”的发展概况。

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

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

爰:

发语词;

风姓:

传说伏羲姓风;

《礼记月令》正义引《帝王世纪》云:

“太皞帝庖羲氏,风姓也。

”;

玄圣:

上古时代的圣人,指伏羲;

素王:

空王,指孔子,汉代人认为孔子有帝王之道而无王位,所以称为素王;

《春秋左氏传序》:

“说者以仲尼自卫返鲁,修春秋,立素王。

”正义曰:

“孔子自以身为素王,故作春秋,立素王之法,汉魏诸儒,皆为此说。

”述训:

传述先王之典籍;

原:

推求;

道心:

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

研神理而设教:

语本《周易观卦辞》: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取象:

取法;

问数:

占卜未来命运;

数:

命运;

蓍:

蓍草,古人用蓍草的茎占卜;

龟甲:

指占卜吉凶,古代在龟甲上钻孔再烧,看它的裂纹来占卜吉凶。

极变:

推究变化之理达到极点;

成化:

完成教化;

《周易贲卦辞》“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从伏羲到孔子,前者开创,后者发挥,没有不根据自然之道的精神来进行创作的,也没有不钻研精深的道理来设置教化,从事教育的。

他们效法《河图》《洛书》,用蓍草和龟壳来占卜问谒事物未来的变化。

观察天文以穷究各种变化,学习过去的典籍来完成教化。

然后能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辉事业,彪炳辞义。

经纬:

织布的经线和纬线纵横交织,指治理;

区宇:

区域空间,指疆土;

经纬区宇:

立纲纪以治理天下;

弥纶:

综合、统括;

彝:

常理;

宪:

宪章;

辉:

作“挥”。

彪:

虎纹;

光明;

彪炳:

像虎纹般光彩鲜明;

--------然后才能治理天下,制定出恒久的根本大法,发挥光大圣人的事业,使文辞义理发挥最大的作用。

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

《易》曰: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沿、因:

互文同义;

旁通:

遍通;

匮:

缺乏;

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语出《周易·

系辞(上)》,韩康伯注:

“辞,爻辞也。

爻以鼓动。

效天下之动也。

”《正义》曰:

“观辞以知得失”。

辞:

刘勰泛指一般的文辞,辞有鼓动天下人的力量,是完成教化的有力工具;

-------由此得知,自然之道是依靠圣人而表现于文章著作里面,圣人也通过文章著作才得以阐明自然之道,到处都行的通而无所阻碍,天天运用也不会觉得匮乏;

系辞》里说:

“能够鼓动天下的东西,主要在于文辞。

”文辞之所以能鼓动天下就是因为它是符合自然之道的缘故;

这一段着重说明道、圣、文的关系。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两句,指明了全文的主旨。

文德的体用结合关系,也在两句中透出。

赞曰:

道心惟微,神理设教。

光采玄圣,炳耀仁孝。

龙图献体,龟书呈貌。

天文斯观,民胥以效。

明;

古代一些文章末尾有赞文,用以总括说明全篇大意。

《文心雕龙》每篇都有赞。

道心惟微:

道心十分微妙。

大圣,指孔子;

光采玄圣:

玄圣遗训焕发光彩;

龙图献体,龟书呈貌:

黄河里龙和龟的形体上呈现着《河图》《洛书》之貌;

斯:

语助词;

胥:

皆,都;

效:

效法;

-----------总结:

那自然之道啊,精深微妙,穷究这神理并因之来设教,它即使伟大的圣人发出光芒,又使仁义忠孝的道德得以宣扬。

黄河里龙马负图献出八卦的形体,洛水中神龟负书呈上九畴的相貌。

观察天地自然的文采的同时,也应学习人文来完成教育。

诗体译文心释意再雕龙

———读张光年先生的《骈体语译〈文心雕龙〉》 

张少康

  

  著名诗人张光年先生在88岁高龄出版了新著《骈体语译〈文心雕龙〉》,这是文艺界值得好好庆贺的大事。

光年先生是举世闻名的《黄河大合唱》歌词的作者,是新中国的老诗人。

光年先生翻译《文心雕龙》始于40年前,那时他担任《文艺报》主编。

为了提高作协和《文艺报》工作人员的文学修养和文学理论水平,曾为大家讲授《文心雕龙》,并将《文心雕龙》中论创作的若干篇,用诗体译成现代汉语。

编辑部曾将其中6篇,即《神思》、《体性》、《风骨》、《通变》、《定势》、《情采》的今译草稿,批印出来作为学习参考资料,署的日期是1961年5月4日。

光年先生的译稿虽然没大胆公开,但却不胫而走,传播很广。

那时我在北大中文系师从杨晦先生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并为高年级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论选》,我将其刻印出来发给同学作为学习《文心雕龙》的重要参考资料。

  将近40年过去了,翻刻的材料我仍然珍藏着。

因为光年先生的译文实在太美了,不仅文辞美,而且译意正确、深刻,诚如王元化先生所说:

“笔势酣畅,传神达旨。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光年先生又新译了20多篇。

去年5月,光年先生请我和我们《文心雕龙》学会在北京的缪俊杰、蔡锤翔、刘文忠等一起到他家里,把他的30篇译稿(包括原来译的6篇)给我们每人一份,非常谦虚地要我们提意见。

  最近,我和几位青年学者撰写了一本60多万字的《文心雕龙研究史》(此书不久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们阅读和研究了所有的《文心雕龙》今译本,大约有数十种,比较起来,光年先生的《骈体语译〈文心雕龙〉》,无疑是海内外各种今译本中译得最为传神的一种。

《文心雕龙》不仅是中国古代最完整、最系统、最能体现我们民族审美传统的文学理论专著,也是可以和西方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媲美,并在内容的丰富性和理论的深刻性上大大超过亚里士多德《诗学》的东方诗学代表作。

它对繁荣发展我国新时期的文学创作和建设当代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心雕龙》是用六朝时期流行的骈体文来写的,文字比较艰深,用典也较多,许多理论概念的含义很不容易把握,对文学青年来说,要读懂它、理解它的丰富内容是很不容易的。

现在的很多现代汉语今译本,无论在正确传达原意,还是在阐释理论思想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原著诗意盎然的语言文字之美,可以说在已有的今译本中绝大部分都已丧失,这就不能不影响我们对《文心雕龙》深厚的理论思想的认识。

  刘勰是很重视其文章的言外之意的,而它往往隐藏在《文心雕龙》优美的骈文形式之中。

光年先生以诗的语言和骈体形式,用现代汉语今译的《文心雕龙》,非常好地保持了原著的风貌,语言优美,生动流畅,传情达意,自然贴切,可以说在信、达、雅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仅可以使我们今天的文学青年很容易地读懂《文心雕龙》,正确理解他所论述的深刻文学原理,借鉴《文心雕龙》所总结的古代文学创作的丰富艺术经验,而且还可以领略和欣赏《文心雕龙》精美的骈文艺术。

  《文心雕龙》的重要贡献之一,是运用和创造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理论概念和范畴,例如“神思”、“意象”、“风骨”、“定势”、“情采”等,但是要正确理解他们的意义是很不容易的,学术界在研究中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是《文心雕龙》今译中最为困难的部分,也是我们对很多今译本感到不解渴的原因所在。

光年先生的《骈体语译〈文心雕龙〉》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在一些重要的名词术语的今译中,对其理论内涵把握得很正确。

比如《神思》篇“意授于思,言授于意”的“意”译为“意象”,是非常确切的。

因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意”有两种:

一种是抽象的意,相当于思想;

一种是具体的“意”,是与具体物象相联系的。

这一点郭绍虞先生有过专门论述。

这后一种“意”实际就是意象。

《神思》篇的“意”是“神与物游”的产物,所以是“意象”而不是“思想”,有的学者译为“思想”,就不大合适了。

有很多人译为“文意”或“内容”,也可通,但不够正确。

有的译为“意境”也不合适,因为意境概念产生于唐代,而且与意象不同。

像这样把名词术语的理论涵义译得非常好的地方还有很多。

光年先生今译的30篇《文心雕龙》包括了原书论文学的基本原理、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论作家的修养等主要部分,它不仅实现了光年先生“为《文心雕龙》做点普及工作的愿望”,也为《文心雕龙》理论研究的深入作出了重要贡献。

  光年先生是成就卓越的优秀诗人,又是很有造诣的文艺理论家。

他在《文心雕龙》的今译中,以自己丰富的创作经验去体会刘勰的论述,深深地融入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深刻理解。

他还在各篇“译后记”中画龙点睛地揭示出原著的主旨,并运用当代文学理论作了寓意深远的引申发挥,所以《骈体语译〈文心雕龙〉》不仅能确切地传达原著的精神、风采,而且还是一种再创造,是对新时代“文心”的再“雕龙”。

  光年先生在本书的序言中说,他要把这本书“献给新世纪的文学青年,提供他们增进文学知识、从事文学写作的参考”,他还说:

“我的这部语译稿即将脱手了,我的40年愿望即将实现了,这对于一个‘将进酒’(戏用这个汉代铙歌名与‘将近九十’谐音)的老人,是值得欣慰的。

”这些热情感人的话语,使我们深切体会到一位文学前辈对新时代文学青年的无限殷切期望。

  让我们真诚地感谢光年先生,祝光年老健康长寿牎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语内、语际及符际间互动与超越:

关于中国古典文论《文心雕龙》的英译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