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地理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课时精练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72937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3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地理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课时精练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新课标地理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课时精练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新课标地理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课时精练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新课标地理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课时精练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新课标地理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课时精练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地理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课时精练Word下载.docx

《人教新课标地理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课时精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地理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课时精练Word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新课标地理必修1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课时精练Word下载.doc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练

知识点一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1~2题。

1.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

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

2.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

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

回答3~4题。

3.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作用C.流水溶蚀作用D.变质作用

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知识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某些有用的矿物富集形成了矿产。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①②B.④⑤⑧C.②④D.③⑥⑦⑨

6.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  )

A.②B.③C.⑦D.⑨

方法技巧练

如何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区别三类岩石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简图”,读图回答

(1)~(3)题。

(1)图中岩层,形成最晚的是(  )

A.①B.②C.⑤D.⑥

(2)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

A.花岗岩B.砂岩C.大理岩D.板岩

(3)①类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

A.含有生物化石B.有较多的气孔

C.由方解石组成D.有明显的层理

方法技巧 沉积岩的形成一般岩层老的在下,岩层新的在上,变质岩形成于岩浆喷出或侵入的周围,岩浆岩分为喷出岩或侵入岩。

根据其到达的部位和形态可以区分它与沉积岩的新老关系。

一、选择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

                  

1.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  )

①花岗岩 ②石灰岩 ③砾石层 ④页岩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页岩地区B.砾石层地区C.石灰岩地区D.花岗岩地区

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溶洞—①B.裂谷—②C.沙丘—③D.戈壁—④

4.沙尘暴发生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造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  )

A.①B.②C.③D.④

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资料,回答5~6题。

雨花石

昆石

太湖石

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

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络状白色石英

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主要成分是石灰岩

5.关于“江苏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

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

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

6.从岩石圈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

A.太湖石昆石B.雨花石砾岩

C.雨花石昆石D.砾岩昆石

下图中的数字表示内、外力作用,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固结成岩作用B.②—风化作用

C.③—变质作用D.④—侵蚀作用

8.④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B.花岗岩C.大理岩D.砂岩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二、综合题

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

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中,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二 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

(1)试分析青藏高原移动对本区可能产生的影响。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与地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藏高原多海拔很高的山脉,为什么其地表特征却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3)喜马拉雅山上____________作用明显。

(4)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自然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可以确定该地有________(岩石)。

知识清单

①地球内部 ②放射性元素衰变 ③变质作用 ④断裂带 ⑤褶皱山脉 ⑥海陆 ⑦水平运动 ⑧垂直运动 ⑨高低不平 ⑩地球外部 ⑪太阳辐射能 ⑫侵蚀⑬搬运 ⑭生物 ⑮接近地表 ⑯风化作用 ⑰侵蚀⑱侵蚀 ⑲搬运 ⑳平缓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冷却凝固 

沉积 

变质 

重熔再生

岩浆 

岩石圈物质循环

1.B 2.A [本题组通过典型景观图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作用力。

第1题,甲图为著名的华山景观,是地壳沿断裂面上升形成的。

第2题,由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经侵蚀而出露地表。

]

3.C 4.C [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它是流水溶蚀作用的产物,同时和石灰岩自身的透水性、气候条件及生物活动等有关。

5.A [煤炭是地质史上有机质被掩埋在地壳中并经过长期石化过程而形成的,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无关。

6.B [大理岩是石灰岩(沉积岩)受热(与岩浆接触)变质而成的。

(1)A 

(2)C (3)B [第

(1)题,由图可知,①是喷出岩,此次岩浆活动穿透了所有的沉积岩,所以①形成年代最晚。

(2)题,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是大理岩,因为在发生岩浆活动的过程中石灰岩会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即大理岩。

第(3)题,①为喷出岩,喷出岩喷出地表后迅速冷却,使许多气体保留在岩石中,因而形成许多气孔。

综合提升

1.B [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石灰岩、页岩为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岩,砾石层不是岩层。

2.C [诗句所描述情景为喀斯特地貌,多分布于石灰岩地区。

3.A [读图可知,①②为风化、侵蚀作用,③为搬运作用,④为沉积作用;

溶洞是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的,A对应正确;

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戈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裂谷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4.C [沙尘暴发生时的外力作用是风力搬运作用,属于图中的③。

5.D [由材料可知,雨花石出自沉积岩中的砾岩,昆石实质上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

太湖石是沉积岩中的石灰岩。

其中雨花石和太湖石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而昆石是由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形成的。

6.B [昆石只能由岩浆冷却形成,而雨花石可以经过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砾岩。

7.A 8.B [读图分析可知,①为固结成岩作用,②为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③为重熔再生作用,④为冷却凝固作用。

④过程形成岩浆岩,花岗岩是岩浆岩。

9.

(1)在地质上受地壳的弯曲隆起、断裂、上升或下沉、造山运动等多方面影响,对于本区更为直接的影响则是地震活动的增加,形成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等。

(2)地壳厚的地方地势高,地壳薄的地方地势低 青藏高原上的山脉海拔虽然很高,但对于青藏高原地面的相对高度较低。

(3)冰川侵蚀

(4)流水侵蚀作用 水能、地热能、太阳能、生物资源等

(5)沉积岩

解析 本题考查青藏高原的地质作用及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分析与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材P70 活动

1.公元79年~15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下降运动之中,依据是石柱被海水淹没了6.3m。

2.公元15~18世纪,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上升运动之中,依据是石柱又重新位于海平面以上。

3.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那不勒斯湾海岸处于交替的升降运动之中,这说明地壳运动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长期性:

地壳自形成以来,始终在不断运动中发展变化;

(2)周期性:

各种地壳运动交替进行;

(3)复杂性:

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是不均匀的;

(4)结果主要表现为:

海陆的分布和变迁,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教材P72 活动

(1)左图为流水侵蚀形成的侵蚀地貌,中图为风力侵蚀形成的侵蚀地貌,右图为流水堆积形成的堆积地貌。

(2)左图:

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区可以找到流水侵蚀形成的千沟万壑的地貌。

中图:

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可以找到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貌。

右图:

在我国河流流出山口处,可以找到洪积扇等流水堆积地貌。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第1课时 褶皱山与板块构造

 1.了解山地的成因和褶皱的概念,掌握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

2.识记全球六大板块的名称,了解板块运动与地貌的关系。

一、褶皱山

1.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岩层会发生①__________,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叫做②______。

其基本单位是③_______,褶曲的两种基本形态是④____和⑤_______。

2.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⑥____,两翼⑦____,向斜中心部分岩层⑧____,两翼⑨____。

3.背斜成谷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向斜成山的原因是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二、板块构造与地貌

地球岩石圈可划分为⑩____大板块,这些板块处在不断的⑪______之中。

如果发生⑫___,地壳张裂形成裂谷或发育成海洋;

如果发生相对运动,形成褶皱或⑬_______。

知识点一 褶皱山

下图为一典型褶皱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注:

形成年代侏罗纪早于第三纪

1.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2.图示山岭是(  )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是由老到新。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P处属于(  )

A.断层B.海岭C.背斜D.向斜

4.图中,M处属于(  )

A.冲积平原B.冲积扇C.“U”形谷D.谷地

知识点二 板块构造与地貌

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局部)分布图”。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  )

A.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 美洲板块

6.板块边界分为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图中四个箭头与所示板块边界受力方向不符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山脉M是(  )

A.冈底斯山B.喜马拉雅山C.昆仑山D.横断山

8.雅鲁藏布江谷地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生长边界

B.亚欧板块内部的断裂下陷地带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

背斜和向斜的判断方法

读下面的一幅“褶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处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处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属于

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技巧 

(1)基本形态法

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2)新老关系法

从岩层新老关系看,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是向斜。

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丁四地中,属于背斜构造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关于甲地地形特征及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山岭,由于受挤压作用,岩层向上隆起

B.属于山谷,由于受挤压作用,岩层向下凹陷

C.属于山岭,由于受挤压作用,中心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

D.属于山谷,由于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

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内力作用B.侵蚀作用C.堆积作用D.搬运作用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据此回答4~5题。

4.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5.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

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C.阿尔卑斯山脉D.落基山脉

6.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类进一步认识(  )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下列山地不属于褶皱山地的是(  )

A.阿尔卑斯山B.喜马拉雅山C.庐山D.安第斯山

8.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碰撞挤压形成了(  )

A.东非大裂谷B.喜马拉雅山C.大西洋D.红海

9.下图为“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貌形态来看,该地属于________;

从地质构造角度来看,该地属于________。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地貌类型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有什么关系?

(3)从图中信息推测:

该地可能发生过的内力作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大洋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海底地形A处为________,P处为________,B处是________物质上升处。

(2)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是________岩。

(3)据勘探,C、D、E三处海底地层岩石年龄按自老到新依次排列是________。

(4)如果M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N板块的名称是____________板块,当M板块俯冲到N板块下面,N板块受挤压上拱,形成高大山系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山系。

1塑性变形 ②褶皱 ③褶曲 ④背斜 ⑤向斜 ⑥老 ⑦新 ⑧新 ⑨老 ⑩六

⑪运动 ⑫背离运动⑬褶皱山系

1.D [第三纪岩层比侏罗纪岩层新,所以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选D。

2.B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中心新两翼老”判断此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槽部坚硬,不易被侵蚀,而成为山岭。

3.D 4.D [从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上可知P为向斜;

从剖面图上可知M处为谷地。

5.C [甲为澳大利亚大陆,该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

乙为非洲大陆,该大陆位于非洲板块。

6.B [①②之间为板块的生长边界,②处的箭头应向右。

7.B 8.D [结合全球六大板块分布和图中的雅鲁藏布江可知,M为喜马拉雅山。

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消亡边界,经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1)背斜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2)向斜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解析 本题考查褶曲的基本形态及其判断依据。

解答时的正确思路应是:

①褶曲是褶皱的基本单位,它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

②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

③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向斜反之。

解答过程中还可用虚线将图恢复原来的形状来帮助判断。

另外,岩层的新老关系,有时不会直接告知,而是用不同的化石名称来代替。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先判定化石形成的年代,然后依年代的早晚判别岩层的新老关系。

1.B [判断背斜、向斜构造不能从地表的凹凸情况进行判断。

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构造,如乙处;

岩层向下凹陷的是向斜构造,如甲处。

2.C [甲地受内力挤压和外力侵蚀的双重作用,地形为向斜。

3.B [因为背斜顶部岩层受到张力,中部岩层较两侧破碎,容易被侵蚀破坏而成为谷地,而向斜则刚好相反。

4.A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板块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处为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

5.C [结合上题分析得出该板块类型为大陆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边界,阿尔卑斯山脉是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碰撞形成,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内部张裂形成,日本列岛和落基山脉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碰撞形成,故选C。

6.C [海陆间水循环主要发生在水圈和大气圈,洋流发生在水圈,两者与板块构造无关;

地震属地质灾害,有规律地分布于断裂构造带,矿产资源的分布遵循地质规律,故选C。

7.C [庐山在地貌上表现为断块山地。

8.B [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区,往往形成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就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故B选项是正确的。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则是在板块张裂地带形成的。

9.

(1)山脊 向斜 岩层中心新,两翼老

(2)向斜部位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所以成为山脊(或山)。

(3)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解析 考查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和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的能力。

一般来说,等高线向低值凸出的部分为山脊,岩层中心老两翼新的为背斜,反之为向斜。

10.

(1)海沟 海岭 地幔

(2)喷出(岩浆)

(3)ECD

(4)美洲 科迪勒拉

教材P74 活动

1.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乙地是背斜,甲地是向斜。

2.褶皱山系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乙地。

因为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并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

第2课时 断块山、火山及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了解断块山、火山的成因及代表山系。

2.举例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一、断块山、火山

1.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①________,之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②__________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③________。

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则其中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等;

相对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如我国的⑥________、⑦________、⑧________等。

2.火山由⑨____和⑩______两部分组成。

没有破坏的火山口的形态是⑪_______,有时会积水形成⑫________;

破坏后的火山口呈⑬__________状态。

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上部⑭__________,下部⑮________。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在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⑯________高,⑰________大。

因此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⑱________,其次才是⑲________。

2.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⑳____________和

在交通线路迂回前进时,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要

________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