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罐式产品经营租赁业务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1737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9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罐式产品经营租赁业务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精品罐式产品经营租赁业务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精品罐式产品经营租赁业务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精品罐式产品经营租赁业务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精品罐式产品经营租赁业务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罐式产品经营租赁业务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品罐式产品经营租赁业务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罐式产品经营租赁业务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罐式产品经营租赁业务可研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目前新奥燃气、新疆广汇有大量的LNG运输车辆以租赁的方式,来分享市场高速发展所产生的利润。

武汉绿能天然气运输有限公司则投入了200辆(台)左右的CNG运输车辆、CNG运输子站车,出租给CNG加气母站、CNG加气子站、以及终端用气客户等使用,其在经营租赁业务中获取了大量的利润。

从以上分析来看,无论是从制造产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金融板块开拓业务的角度,经营租赁业务都是目前必须解答的命题。

第二章

经营租赁业务的意义

经营租赁,以资产运营为实质,以延伸价值链为目的,相对于偏重销售的融资租赁业务,对于中集租赁来说,主要具有以下意义:

1、增加业务形态,拓展客户范围,聚集市场资源。

经营性租赁相对于融资性租赁来说,对客户资质的要求要低一些,且客户初期支出款项少,可有效的拓展客户范围,培育潜在市场规模,聚集市场资源。

2、提供应税资源。

经营租赁可为租赁公司提供税前扣除的资产折旧,可有效的降低租赁公司的税负水平。

3、增加风险控制手段,提升融资租赁项下回收资产的经营效益,有效降低融资性租赁业务的风险。

对于部分资产实力一般的客户,可通过将资产挂靠在经营租赁公司名下,增加对资产的控制能力,从而降低融资租赁业务的风险。

同时,对于因客户违约而回收的融资租赁资产,可通过经营租赁方式,将其再次出租,获取远高于低价出售的收益,从另一方面,降低融资租赁业务的风险。

4、搭建二手设备市场平台,控制二手设备的无序流通。

二手设备的无序交易,对新产品的销售有较大的冲击,通过经营租赁业务,租赁公司可搭建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二手设备交易平台,引导二手设备市场的有序交易,一方面为自身经营租赁业务提供较好的退出路径,另一方面,可消除对安瑞科新产品销售的不良影响。

安瑞科作为制造板块,经营租赁业务的拓展,对其有以下意义:

1、延伸价值链,有效提升产品的后市场空间。

经营租赁业务,必须同时为客户提供维修、保养服务,同时二手产品的再制造、零配件销售将提升产品的后市场空间。

2、解决供需矛盾,为留住客户提供了新思路。

由于近几年天然气市场的持续发展,对天然气设备制造商来说,设备的及时交付成为了较难解决的问题,经营租赁可为急需设备的客户提供及时的解决方案,留住客户。

3、为产品的市场营销提供了新方式。

在一些市场基础薄弱的区域,经营租赁作为销售的替代方案,对于一些资金相对紧张,但拥有业务资源的客户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可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对于一些新进入市场的客户或者固定资产投资程序复杂、有固定资产规模控制的大型客户,经营租赁业务也为其解决设备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4、通过竞争,减少大型天然气供应商、运输商通过租赁对新产品销售造成的负面影响。

目前广汇、新奥等大型天然气供应商、武汉绿能等大型天然气运输商通过对外租赁LNG、CNG运输车辆,已对部分市场的车辆销售造成了消极影响。

通过中集租赁提供的经营租赁业务,可保证将客户留在中集体系内,从而为销售预留营销机会。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经营租赁业务的拓展,可实现金融与制造的良好协同。

双方可利用经营租赁业务,搭建资产经营管理平台,拓展盈利空间和盈利方式,增强对新产品销售、二手设备交易市场以及后市场空间的控制能力,同时可有效控制双方在融资租赁方面合作的风险。

第三章

行业与市场需求分析

本章的重点在于通过对天然气行业发展概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来推测出在天然气相关设备市场的发展趋势。

天然气行业的研究,主要从天然气消费概况、天然气生产概况、天然气储运等三个方面展开。

市场需求的研究分两个步骤展开,第一步通过上文对天然气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的预测,并结合安瑞科相关天然气设备的销售现状,对未来市场设备需求的趋势进行分析。

设备的需求是经营性租赁业务的市场基础,经营性租赁业务的发展趋势将随着设备需求趋势进行同向变动。

第二步是通过上文对于基础市场的研究,对经营租赁业务的潜在客户进行分类,并对其经营特点进行分析。

通过对潜在客户需求原因和需求特点的分析,为在租赁业务不同的发展阶段,建立合适的经营模式和制定相应的经营规划,建立牢固的市场基础。

一、天然气消费概况

总体情况。

2010年,中国天然气的表观消费量达107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73%。

虽然其增长的速度较快,但由于基数低,目前中国天然气能源消费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只有大约5%,远小于亚洲平均10%,发达国家24%的比例(详情如下图3-1所示),未来中国天然气的消费有着巨大、持续的提升空间。

与之相应的是,天然气生产、储运设备的需求将维持较高增长。

图3-1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比例

天然气的消费结构。

除了在总量在不断增长外,天然气的消费结构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

在天然气发展初期,由于天然气的生产、运输(管道)等限制,天然气无法大规模应用,因此在早期主要用于化工原料。

随着天然气气田的不断开采,生产量的不断扩大,天然气运输管道的不断投建,天然气用于民用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

2010年,城市燃气消费比重达36%,工商业用气25%的比例位列第二,紧随其后的是天然气发电22%,化工原料下降至17%(详见图3-2中国天然气消费结构比较)

城市燃气的主要消费领域包括居民生活用气、小型工商业用气以及车辆用气。

工商业用气领域主要包括大型工业用户,如钢铁厂、陶瓷厂、铝厂、玻璃厂,国家对工商业用气的控制较少。

天然气发电的主要区域在于沿海,一般天然气发电项目都与当地的LNG接收站项目实现对接。

天然气在化工原料方面,主要用于制造化肥、甲醇等化工品,国家对已经开始制定相应政策开始限制此类天然气利用项目。

城市燃气的消费主要通过管道运输解决,如果居民用气进入高峰期,则会利用槽车运输LNG解决小型工商业用气以及车辆用气。

大型工商业用气主要通过天然气管道以及建立中小型的LNG贮罐来解决。

因建设天然气输送管道的成本较高,因此大型工商业用户通过天然气管道输气的前提条件是其所在地与天然气管网距离较近。

出于保障能源供应的连续性,即使大型工商业用户使用管道输气,也会选择建立一个LNG贮罐,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大型工商业用户所在地与天然气管道的距离较远,从成本方面考虑,一般通过建设LNG贮罐来解决用气需求。

在居民用气高峰期,大型工商业用户的用气一般都会受到影响,会使用LNG作为后备方案来解决天然气量不足的情况。

表3-2中国天然气消费结构比较

发电用气、化工原料用气的解决方式与大型工商业用户的解决方式类似,在此不一一獒述。

二、天然气生产概况

生产总量。

2009年,据中国官方数据统计,中国天然气产量达到854亿立方米。

2010年,据中国官方数据统计,中国天然气产量达到944.8亿立方米。

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厂家。

中国国内天然气生产主要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主导,三家公司的生产总量约占国内总体生产量的95%左右。

2010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公司的产量分别为723亿立方米、125亿立方米、87亿立方米。

天然气生产的地域分布情况。

中国的天然气生产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气田生产的气态天然气,通过天然气管道输往各地。

一部分是天然气经过加工后,变为LNG,由LNG运输车辆运输到各地。

气态天然气的生产。

中国天然气产量的总体分布特征呈现“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陆地到海洋”。

中国天然气的生产主要由10个油田供应,分别是长庆油田(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中国石油)、青海油田(中国石油)、中原油田(中国石化)、新疆油田(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中国石油)、西南油田(中国石化)、吐哈油田(中国石油)、吉林油田(中国石油)。

10个气田均为陆上气田,其中9个气田落在西南和西北地区,1个气田地处东北。

各地区的产量份额分别为,西北地区56.14%,西南地区24.80%,华南地区8.34%,东北地区5.59%,华北地区4.48%,华东地区0.42%,华中地区0.22%。

进一步从省份来看,新疆产量占全国的26.32%,四川24.67%,陕西23.92%,这三个地区的产量总和占全国产量的74.91%。

而北京、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福建、贵州、西藏等地本身天然气产量为空白。

国内液化LNG工厂的生产情况。

由于LNG液化工厂需使用大量的气态天然气,因此在地理位置上需靠近大型的气田。

2010年,我国已投产的LNG项目总产能为1048万方/天,年化总产能预计将达38.25亿立方米/年,相比2009年的20.8亿立方米/年,增长率达83.89%。

其中,华北及西北地区是油气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国内LNG的高产区,西北、华北分别占全国LNG总产能的43.42%和29.58%;

而西南地区随着川渝气田的开发,LNG日产能达129万方/天,占总产能的12.31%。

此外,华南地区作为首先建立大型LNG接收站,以LNG船舶从国外引进LNG的区域,目前LNG的供应量为100万方/天,占总产能的9.54%;

东北地区产能为32万方/天,占总产能的3.05%;

华东地区产能为14万方/天,占总产能的1.34%;

华中地区产能为8万方/天,占总产能的0.76%。

LNG的来源除了LNG工厂外,沿海地区大量在建以及计划建设的LNG接收站,是LNG的重要来源之一。

除了气态天然气的储存外,在沿海地区,码头资源多,较适合接受来自国外的LNG,在落实气源后,即可建设LNG接收站。

2010年,中国进口LNG接收站已投入运营的共计3个,分别位于广东深圳、福建莆田和上海洋山。

未来规划的LNG接收站项目多达20多个,详情见下表3-4中国进口LNG接收站项目。

表3-4中国进口LNG接收站项目

项目名称

设计能力(百万吨/年)

项目地址

作业单位

进程

投产日期

一期

二期合计

广东大鹏LNG项目

3.7

7

广东深圳大鹏湾

中海油

投运

2006年

福建LNG项目

2.6

6

福建莆田湄洲湾

2008年

九丰LNG接收站

1

N/A

东莞红梅沙田镇

九丰

在建

2011年

珠海金湾LNG项目

3.5

广东珠海高栏港

核准

2012年

粤东LNG项目

2

4

粤东揭阳惠来县

2013年

深圳LNG项目

广东

路条

海南LNG项目

3

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黑岩港区

2014年

广西铁山港区LNG项目

5

广西铁山港区

中石化

报批

2015年

粤西LNG项目

粤西湛江

可研

未知

广西LNG项目

广西

中石油

深圳大铲湾LNG项目

深圳大铲湾

计划

厦门LNG项目

福建

上海LNG项目

上海洋山深水港

2009年

江苏如东LNG项目

6.5

江苏如东洋口港

浙江宁波LNG项目

9

浙江宁波白峰镇中宅

山东青岛LNG项目

山东省青岛胶南市董家口

江苏盐城LNG项目

江苏盐城滨海

江苏连云港LNG项目

江苏

温州LNG项目

浙江

新奥

搁置

浙江温州LNG项目

河北曹妃甸LNG项目

唐山市唐海县曹妃甸港区

天津LNG项目

天津

河北秦皇岛LNG项目

河北

天津LNG项目(浮式)

辽宁大连LNG项目

辽宁大连大孤山半岛

辽宁营口LNG项目

辽宁

辽宁锦西LNG

澳门LNG项目

珠海黄茅岛

注:

数据来源于息旺能源简报

三、天然气的储运概况

天然气运输情况。

目前,中国天然气的主要是通过天然气管道进行天然气的输送。

目前中国已建成投产的天然气管网17条,各区域经过的管网详情见表3-3天然气管网情况统计。

其中,目前西北、华东、华北三个区域的天然气管网资源较多,覆盖率较高。

表3-3天然气管网情况

区域

管网情况

华北

西气东输一线、陕京一线、陕京二线、陕京三线、沧淄线

西北

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涩宁兰线、涩宁兰复线

华东

川气东送管网、西气东输一线、淮武联络线、冀宁联络线

东北

中俄天然气管网(规划中)、东北天然气管网(规划中)

华中

西气东输二线、忠武线

华南

广东天然气管网(与LNG接收站对接)

西南

西南管网

LNG运输。

虽然天然气管道运输,具有规模较大,输送效率高等特点,但由于兴建管道不仅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而且城市覆盖面也非常有限,因此除沿线城市外,管线没有通到的地区便无法使用清洁环保的天然气。

为了能让更多城市用上清洁环保的天然气,便于储存、运输的LNG逐渐得到业者重视;

通过槽车运输LNG,可以便捷的将天然气运输至全国各地,以增加其受众面,并且有效的调节南北资源。

目前LNG工厂的产能设计产能约为1048万方/天,与之对应的是目前全国的LNG槽车存量约在2000辆左右。

随着上游LNG工厂的逐渐投产,以及下游LNG用户的拓展,LNG槽车的需求将有一个持续性的增长。

天然气的储存。

出于保障能源供应,调节天然气用气高峰的目的,必须建立大型的天然气储备库。

截止到2010年,我国现有的储气库包括大港储气库(部分投产运营)、大庆喇嘛甸地下储气库、津京地下储气库群、西气东输一线配套储气库(部分投产运营)、京58储气库群。

从现有的储气库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分布在京津冀、东北。

西北等地区。

我国远期规划的储气库,包括长庆油田储气库、西气东输二线配套储气库、江苏如东储气库、重庆储气库、武汉储气库、济南储气库。

这些储气库多分布在气源所在地、消费重点区域以及天然气骨干网旁边。

从以上的储运情况可得出,CNG产业链的发展主要依托天然气管道,而LNG产业链的发展,目前来看,还受制于上游资源,且LNG的分布不均衡,导致LNG的储运成本还较高。

随着沿海地区大量LNG接收站投产以及LNG工厂的建设,将打破LNG的发展瓶颈,LNG的发展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四、相关能源设备销售情况及未来趋势分析

随着国家执行越来越严格的节能减排政策,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在快速增长,相关的能源设备需求也随之大幅增长。

作为国内专业的能源设备制造商,中集安瑞科在天然气的储运设备的制造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1、设备销售的现状

2007、08、09年安瑞科旗下的相关设备销量如下表所示:

销量

项目

2007

2008

2009

CNG及压缩特种气体运输车

396

414

3297

(含高压瓶式压力容器)

高压瓶式压力容器

484

2236

——

LNG拖车及储罐

65

1120

液压动力撬体

56

81

85

液压式加气拖车

123

147

177

天然气压缩机

120

125

108

数据来源于安瑞科公开发布的年报

从安瑞科现有的销售情况来看,CNG拖车及高压瓶、LNG拖车及储罐是最重要的两大类销售产品。

2、设备销售的预测

CNG相关设备主要有CNG运输车辆,天然气压缩机,CNG大容积储气瓶,液压子站拖车等。

CNG的相关设备主要用于城市燃气领域,包括车辆用气以及为小型的工商业用户供气。

a、关于CNG相关设备销售的预测

CNG相关设备的主要采购商有CNG加气母站、CNG加气子站、CNG贸易商、CNG运输公司以及小型工商业终端用气客户。

其中CNG加气母站、CNG加气子站、CNG运输公司是最重要的采购商,特别是很多CNG运输公司本身也是贸易公司,即运销一体化。

随着国家铺设的天然气管道越来越多(详情见表3-3天然气管网情况),管道周边城市使用天然气,将会较之前更为便利,价格更为低廉,用量会持续增长。

在这部分用户中,有两类用气的增长对于CNG设备销售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车辆用气将实现快速增长。

截止到2010年,全国约有1500座加气子站,共有约45万辆汽车使用天然气。

有相关研究表明,2015、2020年这一数据将分别上升至150万辆、300万辆。

该部分用气的增长,除了直接推动加气站设备销售的增长外,还将提升CNG运输车辆、CNG压缩机等相关设备的增长。

小型工商业用户天然气用量将是一个长期增长的态势。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大政策以及相关环保政策的严格执行,有越来越多的终端用户将改用天然气,如小型的陶瓷厂、玻璃厂、旅游度假村、各地较大型食堂、小区的恒温系统、大型商业中心等。

这部分用气的增长,将直接提升CNG运输车辆的增长。

因为投资铺设天然气管道的成本过大,相对于小型工商业用户的用气量,投资/产出比过大,对于小型工商业用户来说,其经济的选择只能是采用CNG运输车辆从加气母站运输天然气。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推断,在天然气管道覆盖的150公里范围内的区域,CNG的产业链将占据优势,相关的CNG设备应用也将超过LNG的相关设备。

b、关于LNG相关设备销售的预测

天然气管道的覆盖率一方面对CNG设备的销售起着推动作用,一方面也限制了CNG设备的销售。

因为天然气管道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而且中国地域广大,随着国家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天然气管道的城市相对覆盖率将会下降。

对于天然气管道未能有效覆盖的区域,同样需要使用天然气,彼时LNG的消费将会持续增长。

城市燃气的LNG用量将会有较大增长。

目前在城市燃气领域,LNG的应用不多,但是从长期看,LNG汽车用量将会急剧增长。

因为相对于CNG,LNG热量/体积比更大,更容易大容积储存。

CNG的车用主要在于小型车辆,且运距局限于城市内。

在重卡、大型公交、长途客车方面,LNG占有较大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LNG车辆应用技术的成熟,国内已有众多厂家在LNG应用车辆方面进行投资,如厦门金龙、中国重汽、一汽、安凯客车等。

所以当技术成熟时,LNG的车辆应用一定会有较大的增长。

节能减排的压力和环保政策的持续收紧,将使大型工业用户、化工厂、发电厂的LNG用量持续增长。

目前LNG的重点消费领域是大型的工业用户、化工厂、发电厂等,如铝厂、大型陶瓷厂、玻璃厂,化肥厂、甲醇等。

上述市场LNG用量还较少,主要原因在于:

上游LNG的生产量不够,且不够稳定。

截止到2010年,中国已投产的LNG产能1048万方/天,但是实际上由于LNG工厂的气源不够稳定且经常停产检修,以及拉闸限电等原因,实际的LNG产能要小于上述数据。

替代能源的价格优势。

天然气虽然是一种清洁能源,但是作为使用者,企业还需从经济性方面对能源进行选择,特别是能耗高的大型工业用户、电厂。

在实际应用中,天然气最重要的替代能源是煤炭。

一方面由于LNG产量较小,且LNG的产能集中在西北、华北地区,如果终端用户在南方,LNG的运输成本即有700元-1000元/吨·

千公里。

从目前来看,作为最大的替代能源,煤炭的价格/热值比,还优于天然气,火电厂的数量也远大于天然气电厂。

虽然存在上述困难,但是我们预测,由于将来随着下述形势的变化,将使LNG的用量得到极大的增长:

LNG的上游资源将会越来越丰富。

随着各地大型LNG工厂项目的陆续投建,包括2011年8月将投产的新疆广汇三期产能150万方/天吉木乃液化天然气项目、中国联盛沁水100万方/天的液化天然气项目等液化工厂项目以及正在建设和预备建设的LNG接收站(详见表3-4中国进口LNG接收站项目),与此同时,煤制天然气项目越来越多,将导致煤炭价格上扬,天然气价格下降。

如甘肃拟在张掖市和庆阳市建设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未来LNG的上游资源将得到极大的改善,LNG的价格将大幅下调,另外随着各地建设大型的LNG储罐,将极大改善LNG供应链的稳定性。

一方面国家环保政策的执行力度会持续加大,将会减少煤炭等污染性比较严重的能源的使用。

自从2008年,国家环保局变成国家环保部以来,环保正成为项目立项、投资、审批里面越来越重要的因素,甚至在很多项目中拥有一票否决权。

煤炭消费所产生的污染要远远大于LNG,因此从长期看,在某些领域,LNG将会替代煤炭成为重要的能源。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将会促使污染型企业向清洁型企业转型。

碳排放市场交易的建立,有利于污染型企业从经济角度,采用更经济的LNG,以在碳排放交易市场方面交易碳排放指标,获取经济利益。

从以上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在车辆用气、大型工业用气、电厂、化工厂等领域LNG的使用量将会持续上升。

上述领域用气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