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34社会学概论真题Word下载.docx
《00034社会学概论真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034社会学概论真题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人文主义方法论又叫反实证主义方法论,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
实证主义方法论是指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的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
5.在统计调查中,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总体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调查方法,被称为( )。
A.问卷调查
B.抽样调查
C.普遍调查
D.统计报表
【解析】抽样调查:
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选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总体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调查方法;
普遍调查:
指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6.在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个别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单位进行深入和周密的实地调查研究,以推断调查总体的研究方法,被称为( )。
A.访谈法
B.典型调查
C.观察法
D.个案研究
【解析】典型调查:
指在研究对象中,有意识地选取个别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单位进行深入和周密的实地调查研究,以推断调查总体的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
是在一种一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7.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被称为( )。
A.矿产资源
B.环境资源
C.生物资源
D.自然资源
【解析】自然资源是指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可以分为三类:
环境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8.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是( )。
A.文化市场
B.文化模式
C.文化特质
D.文化产业
【解析】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文化特质组成文化集丛,文化集丛组成文化模式。
9.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并被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被称为( )。
A.主文化
B.亚文化
C.次文化
D.大文化
【解析】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并被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是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
10.费孝通曾经多次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概括的是( )。
A.文化震惊
B.文化融合
C.文化自觉
D.文化交流
【解析】1997年1月初,费孝通在北京大学重点学科汇报会坐题为《开创学术新风气》的发言,首次提出了“文化自觉”的概念。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
11.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被称为( )。
A.再社会化
B.正向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解析】社会化从教化方向上可以分为正向社会化和逆向社会化。
正向社会化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逆向社会化是指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
12.关于社会化的有关理论中,弗洛伊德提出的观点是( )。
A.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
B.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
C.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D.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解析】米德将自我分成“主我”和“客我”两个部分;
库利“镜中我”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13.权利和义务是有较为严格而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被称为( )。
A.先赋角色
B.自致角色
C.规定性角色
D.表现性角色
【解析】根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指权利和义务是有较为严格而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
开放性角色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14.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肢体语言以及某些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影响,这种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是( )。
A.暗示
B.交换
C.模仿
D.调适
【解析】暗示:
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肢体语言以及某些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影响;
模仿:
是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而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竞争:
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开展的较量、争夺;
冲突:
指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反对或组织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
交换:
指在一定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拨的社会互动形式;
调适:
指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是对冲突情境加以适应的状态或过程;
合作:
指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为达到某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15.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 )。
A.仪式
B.符号
C.象征
D.语言
【解析】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
符号是指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的代表其自身以外的标的事物的象征。
16.“无孩家庭”被称为( )。
A.丁克家庭
B.重组家庭
C.留守家庭
D.失独家庭
【解析】丁克家庭即“无孩家庭”,指那些具有与生育能力,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的人群;
重组家庭是指配偶双方或配偶一方曾有过婚史,而且配偶双方或一方有可能将与前夫或前妻所生的子女带到新的家庭。
失独家庭是指失去家中独生子女的家庭;
留守家庭是指夫妻一方在外流动打工,一方留守的“半流动”家庭以及夫妻双方都在外流动打工的“双流动”家庭。
17.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可将其划分为( )。
A.内群体和外群体
B.大群体和小群体
C.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D.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解析】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以群体成员的归属为标准:
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以群体规模为标准:
大群体和小群体
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
内群体和外群体
18.组织管理不只是和组织本身有关,而且涉及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组织的决策方式、领导方式和行动方式,持这一观点的是组织管理理论中的( )。
A.组织行为理论
B.权变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解析】权变理论又称情势理论,认为组织管理不只是和组织本身有关,而且涉及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组织的决策方式、领导方式和行动方式。
19.如果个体越理性,群体规模越大,那么这个群体发生集体行为就越小,这种解释集体行为的理论是( )。
A.乌合之众理论
B.价值累加理论
C.资源动员理论
D.搭便车理论
【解析】奥尔森提出了搭便车理论,因为集体行为的目标通常那个都属于公共物品,所以理论的基本假设为如果个体越理性,群体规模越大,那么这个群体发生集体行为就越小。
20.现代学校教育的潜功能之一是( )。
A.社会选拔
B.减小就业压力
C.知识技术创新
D.社会化
【解析】现代学校教育的显功能包括:
(1)社会化的功能;
(2)社会选拔的功能;
(3)提高人口素质的功能;
(4)知识技术创新的功能。
现代学校教育的潜功能包括:
(1)建立未来人际关系;
(2)减小就业压力;
(3)社会控制的功能。
21.在失业的类型中,由于经济波动所造成的失业是( )。
A.摩擦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残余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解析】结构性失业:
由于生产技术的改变,使得原有的工作机会消失而造成的失业。
摩擦性失业:
指人们在转换工作中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所造成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
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的失业。
22.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区成员,或者教育新移入的居民,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这是社区的( )。
A.社会控制功能
B.社会化功能
C.社会参与功能
D.社会保障功能
【解析】一个完整的社区一般有经济生活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
经济生活功能:
社区具有一套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体系,通过生产或进口,为其成员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
社会化功能:
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代社区成员,或者教育新移入的居民,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
社会控制功能:
对其社区成员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施以某种形式的制裁,以督促人们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区的社会秩序。
社会参与功能:
社区向社区成员提供生活和交往的场所、设施和途径,帮助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以及更大范围的社会事务。
社会保障功能:
社区可以提供一套社会保障体系,以帮助社区中遇到问题、需要求助的社区成员。
23.美国学者林德夫妇的名著《中镇》开创了社区研究中的( )。
A.人文区位学理论
B.类型学理论
C.社区全貌研究
D.空间结构理论
【解析】美国学者林德夫妇的名著《中镇》开创了社区研究中的以小市镇为对象的全貌研究。
所谓全貌研究就是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解释这些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
24.社区发展的经费要在社区内自筹集资,社区发展的人才和骨干要在社区内物色、培养,社区发展的物质资源要尽量就地利用和开发,这体现了社区发展原则中的( )。
A.自立原则
B.民众需要的原则
C.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D.民主的原则
【解析】社区发展的原则有:
民主的原则;
民众需要的原则;
自力原则;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并重的原则
自力原则:
即要求社区居民挖掘自身潜力、自力更生,而不是一味地依靠外部的和国家的投入。
社区发展的经费要在社区内自筹集资,社区发展的人才和骨干要在社区内物色、培养,社区发展的物质资源要尽量就地利用和开发。
25.在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中平稳起步阶段是( )。
A.1949年~1952年
B.1949年~1954年
C.1949年~1955年
D.1949年~1957年
【解析】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城镇化道路跌宕起伏,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为平稳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1958—1977),为大起大落阶段;
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
26.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被称为( )。
A.垂直流动
B.代际流动
C.结构式流动
D.竞争式流动
【解析】垂直流动:
指在社会分层体系当中的不同层次之间的上下流动,又称纵向流动;
代际流动:
之子女相对于父母的地位的变动;
结构式流动:
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
竞争式流动:
在竞争式流动中,作为公开竞争目标的较高的社会地位,需通过追求者自身努力去获得。
27.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是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倡研究社会实际存在的利益关系,这一观点来自于( )。
A.价值冲突理论
B.社会解组理论
C.社会建构理论
D.社会病理学
【解析】价值冲突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
文化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是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倡研究社会实际存在的利益关系。
28.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社会制度或社会政策失调诱发的社会问题,属于结构性问题的是( )。
A.食品安全问题
B.腐败问题
C.毒品问题
D.自然灾害问题
【解析】偏差性社会问题包括毒品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
结构性社会问题包括腐败问题、贫困问题等;
自然性社会问题就是自然灾害问题。
29.在社会变迁的基本类型中,为了根本变革社会制度,改善生产关系,从而产生的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被称为( )。
A.社会改革
B.自发变迁
C.社会革命
D.整体变迁
【解析】社会革命是为了根本变革社会制度,改善生产关系,从而产生的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
社会改革是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
自发的社会变迁指被动地参与或盲目地顺从社会变迁。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指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或控制社会变迁。
30.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同时也是世界共同体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换关系进一步加强,彼此之间依存性、关联性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被称为( )。
A.现代化
B.世界化
C.地球村
D.全球化
【解析】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展现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客观历史进程和趋势,同时也是世界共同体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彼此之间的交往和交换关系进一步加强,彼此之间依存性、关联性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将其分为( )。
A.违法行为
B.违规行为
C.偏差习惯
D.偏差心理
E.偏差文化
【答案】CDE
【解析】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分为三大类型:
偏差习惯、偏差心理、偏差文化。
32.社会学的社会管理功能的表现有( )。
A.建立规范
B.提供模式
C.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
D.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E.反馈信息
【答案】ABE
【解析】社会学的社会管理功能包括:
建立规范、提供模式、反馈信息。
社会学的教育功能包括:
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33.177年,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可分为( )。
A.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知识分子阶层
E.无产阶级
【答案】BCD
【解析】1977年,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可分为: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
34.消费社会的特征包括( )。
A.消费是一种消费心理过程
B.消费成为社会的核心
C.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张
D.消费主义盛行
E.消费是一种文化
【解析】消费社会是一个以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费为主的社会。
其特征有:
消费成为社会的核心、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张、消费主义盛行。
35.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有( )。
A.社会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集群性
E.复杂性
【答案】ABCDE
【解析】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有:
社会性、普遍性、特殊性、集群性、复杂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显功能
【答案】一种社会安排不会仅仅只具有一种功能,通常总是同时发挥着各种功能。
其中有些功能是社会所期望和认识到的,默顿称之为显功能。
37.文化
【答案】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38.婚姻
【答案】指男女之间依照社会之风俗或法律规定而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
39.劳动
【答案】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变换调整和控制自然界的活动,包括脑力和体力活动。
40.偏差行为
【答案】偏差行为指在特定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成越轨、离轨、差异行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目标的实现。
【答案】第一,应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认真地开展社会现象研究;
第二,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第三,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能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第四,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和中国过去社会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
第五,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之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42.简述社会学研究筹划阶段的主要工作。
【答案】1、选择研究题目,有新意,要适中,可操作;
2、初步探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接触研究对象,做到心中有底;
3、建立研究假设,做出理论解释,明确概念;
制定研究方案;
4、组织工作,包括研究人员的组成与培训,以及与协作单位的沟通等。
43.简述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正面影响。
【答案】其一,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了选择权。
其二,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
青少年在接受了这些多元文化感染后,增加了文化素养,形成了心中的“世界地图”,少了一些区域偏见。
其三,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了解社会规范。
其四,“虚拟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与人沟通的互动环境。
补充知识:
消极影响:
网络环境形成角色不清和角色中断的后果,造成精神失控。
网络法制不健全,导致网络犯罪大众化,损坏青少年身心健康。
网络文化冲突带来心理困惑和行为障碍,虚拟人机交往导致实体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少。
44.简述初级群体的特征。
【答案】规模小;
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
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
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45.简述当前我国社区发展的基本任务。
【答案】促进城市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减轻市场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负面影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试述强关系与弱关系理论。
【答案】1、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两种。
2、强关系是指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
比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3、弱关系的特点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人与人的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
比如公司上层和下层职员之间的关系。
4、关系的强弱决定了能够获得信息的性质以及个人达到其行动目的的可能性。
47.试述如何促进中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答案】1、小城镇建设要有科学规划;
2、小城镇建设规模要适度;
3、小城镇建设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4、建立健全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1)建立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
(2)加快小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3)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开发;
(4)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
(5)改革小城镇管理体制,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
(6)特别要加强小城镇居民的市民素质教育,使之尽可能地适应城镇文化,承担起城镇建设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