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1281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2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 加与减》单元全套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计数器、课件。

师:

同学们,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家用电器也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电器商店看看,说说从中你们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课件:

教材第43页情景图)

生:

1台洗衣机500元,1台电冰箱960元,1台电视机800元,1台电扇200元。

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一共要花多少元?

解决这一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呢?

加法。

对!

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把500和800加起来,而这里的500和800都是整百数,比以前我们学过的两位数都要大,该怎么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同桌互相讨论一下,500+800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

可以画图,每一段为一百,在500的基础上这样一百一百地数,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数了8个一百后,结果是1300,所以一共要花1300元。

可以借助计数器进行计算,5个百加8个百,就是在百位上一共拨13个珠子,因为满十进一,所以千位上是一个珠子,百位上是3个珠子,也就是1300元。

我是这样想的,500加800,就是5个一百加8个一百,5+8=13,有13个一百,所以500+800=1300,一共要花1300元。

……

只要学生的算法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买1台洗衣机比买1台电视机少花多少元?

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1台电视机800元,1台洗衣机500元,我们可以画出线段图,并且标上数,这样一百一百地数,700、600、500,相差了3个一百,所以少花300元。

还可以借助计数器来计算,在百位上拨8个珠子表示电视机的800元,比洗衣机的500元(也就是百位上的5个珠子)在百位上多了3个珠子,所以1台洗衣机比1台电视机少花300元。

还可以这样想,8个一百减去5个一百,剩3个一百,所以是300元。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

在今后解决问题时,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试着解答。

现在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提问题并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价值,解答正确,就要给予肯定。

同时教师组织好其余学生做评价。

【设计意图:

因为学生已经有计算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和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交流,鼓励算法多样化,在交流中促使学生优化算法。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买 电 器

500+800=1300(元)

想:

5+8=13

500+800=1300

答:

买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

一共花1300元。

     

让学生口述算法和算理,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讲清楚为什么这样算,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教学开放了,学生怎样想就怎么算,使学生的能力展示出来了;

教学方式改变了,课堂上教师不是一讲到底,而是把思考的空间留给了学生,并且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这样学生的潜能被激发,学生的想法就大胆地表现出来了,有利于精彩课堂的生成。

A类

口算下面各题。

400+300=   700+500=   900-300=   200+900=   1300+800=

1800-900=  500+3000=  1000+900=  1800+200=  130-70=

1300-800=  600+500=   1700-800=   2400-100=  360-200=

(考查知识点: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能力要求:

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B类

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整百数,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都是1500。

能正确计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700  1200  600  1100  2100  900  3500  1900 2000  60  

500  1100  900  2300  160

B类:

(答案不唯一)

教材习题

第44页“练一练”

1.900  760  400  380  画一画略

2.430  70  1230  2000  250  610  230  1600

3.

(1)820-800=20(米)   850-820=30(米)

(2)周四比周三多跑多少米?

 950-850=100(米)(答案不唯一)

4.略

5.500~530   270~300   150~180

 500~520   280~300   420~440

 

回收废电池。

(教材第45、第46页)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判断估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

培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学们,你们知道废电池的危害吗?

学生举手回答。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博士,让他告诉你们这其中的危害。

(放课件:

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水相当于一名同学一生的饮水量。

你们想想办法,说一说用过的废电池应该怎么处理。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说出处理的方法。

对,我们应该集中回收,不应随便丢弃。

这节数学课我们就围绕回收废电池这一主题学习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教学做准备。

同学们,有一所小学从本学期起开展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活动。

这是该校二年级各班在开展活动以来回收废电池的情况。

你们能从图中发现什么?

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先自己想一想,再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教材第45页情景图)

我知道了每班回收的废电池数,还知道了奖励规定。

我想问:

(1)班和

(2)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

估一估,哪两个班回收的废电池数加在一起可以获奖?

(3)班一个班就回收了一百四十多节,加上

(1)班的一百二十多节,两个班一共回收的数量应该在二百六十节以上,一定可以获奖。

说得有道理!

先估计一下。

(1)班回收一百二十多节,

(2)班回收七十多节,两个班一共回收的数量应该在一百九十节以上。

估计得对吗?

用你喜欢的方法试着算一算,然后跟小伙伴说说你的算法。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有:

我们可以先计算122+70=192,再加剩下的7,结果是199,所以一共回收废电池199节。

还可以借助计数器来计算,先在计数器的百位上拨1个珠子,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122;

加77,就要在个位上增加7个珠子,这时个位上是9个珠子,十位上增加7个珠子,这时十位上也是9个珠子,百位上的珠子不变,还是1个,因此就是199。

以前我们笔算100以内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刚才我们用计数器计算时,是不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呢?

是,个位上的数跟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跟十位上的数相加。

下面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笔算这道题。

学生尝试笔算,指定学生到前面板演。

完成后交流订正。

(1)班和(3)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该怎样计算呢?

自己试一试用竖式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展示。

学生尝试自己笔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

仔细观察,想一想,笔算加法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笔算三位数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在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一估,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算式时,先估一估它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这对探究算法和解决问题是有益的。

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使学生了解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因此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才能相加。

笔算三位数加法与笔算两位数加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相同数位对齐,哪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回收废电池

    122+77=199(节)

1

2

+

 

7

9

(1)班和

(2)班一共

回收199节废电池。

  122+149=271(节)

41

(1)班和(3)班一共

回收271节废电池。

      相同数位对齐,哪位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

在教学中,把握学生学习情绪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与交流。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用竖式计算。

162+234    718+120     456+307

三位数加法;

会笔算三位数加法。

  电话机358元  微波炉329元   台灯170元  电风扇358元

162+234=396

6

3

4

  718+120=838

8

  456+307=763

5

01

买电话机和微波炉:

358+329=687(元)(答案不唯一)

第46页“练一练”

1.689  582  画一画略

2.

(1)去年种松树118棵,杨树226棵;

今年种松树316棵,杨树435棵。

(2)不够。

(3)316+435=751(棵)

(4)松树:

118+316=434(棵)  杨树:

226+435=661(棵)

3.417  591  495  581  竖式略

4.

(1)略

(2)360+264=624(米)

十年的变化。

(教材第47、第48页)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估算结果的对错。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计数器。

同学们,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的野生动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请阅读下面的小短文,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

教材第47页情景图)

学生自主阅读后交流汇报。

这十年来,环境好了,动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了。

是啊,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只有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继续对学生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根据小短文的内容,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野生动物园现在有多少种动物?

对于这个问题,谁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十年后这里增加了139种动物,也就是说比十年前的87种多了139种,所以应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87+139。

这是一道三位数的加法计算题,先估计一下结果大概是多少。

87接近90,139接近140,90+140=230,结果应该接近230。

真的是这样吗?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算看。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可以先计算87+100=187,再计算187+30=217,最后计算217+9=226。

可以借助计数器拨珠计算,先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139,然后在个位上加7,这时个位上的珠子有16个,满十向前一位(也就是向十位)进一,个位上还有6个珠子;

十位上原来有3个珠子,加进位来的1个珠子就有4个珠子,再加8个珠子,应该是12个,满十进一,所以十位上剩2个珠子,百位上原来有1个珠子,加进位来的1个珠子就有2个珠子,结果是226。

可以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的7和9对齐,十位上的8和3对齐;

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结果同样是226。

只要学生的算法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你喜欢哪种算法?

你觉得哪种算法最简便?

喜欢竖式计算。

用竖式计算最简便。

用竖式计算教材第47页最下面的习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笔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结果,重点说清算法。

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加强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十年的变化

三位数加法

从个位加起。

1.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创设了生活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对新知识的探究中,采用以旧带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同时运用合理、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但在学习评价上做得还不够,评价比较单一,语言的激励性还不够,因此缺乏一种感召力。

1.淘气和笑笑学过“回收废电池”的知识后,开始收集旧电池,一个月后,淘气收集了413节,笑笑收集了387节,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节?

2.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市目前较高的摩天大楼,它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米。

                       209米京广中心大厦   中央电视塔

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加法。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考查知识点:

1.413+387=800(节)

2.209+196=405(米)

  

 (最后一题答案不唯一)

第48页“练一练”

1.482  632  画图略

2.

(1)368+68=436(元)

(2)365+580=945(元)

(3)床和椅子(答案不唯一)

3.545  921  925  竖式略

4.改正:

   

21

71

51

5.749+251=1000(答案不唯一)

小小图书馆。

(教材第49、第50页)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从图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

教材第49页情景图)

生1:

这是图书馆,有几位同学正在图书馆看书。

生2:

我知道了故事书有239本,连环画有118本,科技书有57本。

生3:

我知道了故事书最多,科技书最少。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在谈话交流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多少本?

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

(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求两种书一共多少本,这恰好可以复习和巩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求两种书的差的问题,探索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该怎么计算呢?

在小组里讨论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想法告诉大家?

故事书有239本,连环画有118本,求故事书比连环画多的本数,用减法计算,列式为239-118。

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算239-100=139,再算139-10=129,最后计算129-8=121。

这样先减整百数,再减整十数,最后减一位数。

可以借助计数器计算239-118。

先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39,百位上拨2个珠子,十位上拨3个珠子,个位上拨9个珠子;

相减的时候,从个位上去掉8个珠子还剩1个珠子,十位上去掉1个珠子还剩2个珠子,百位上去掉1个珠子还剩1个珠子,这样剩下的珠子就表示121。

同学们说得都对。

我们可以根据计数器拨珠的方法计算,如果写成减法竖式,想一想,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要对齐后再减。

(板书讲解三位数的减法竖式)

会用竖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在用竖式计算118-57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十位上的“1”不够减“5”。

不够减该怎么办呢?

以前我们学习两位数减法时,是怎么做的?

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借一当十,再继续减。

对啊,试着算一算,看结果是多少。

结果是61。

说一个算式“239-57”能解决的问题,并算一算。

故事书比科技书多多少本?

科技书比故事书少多少本?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汇报结果。

既要鼓励学生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又要合理优化计算的方法。

借助原有的笔算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笔算三位数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后再减;

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再减。

小小图书馆

239-118=121(本)

-

     118-57=61(本)

相对数位对齐后再减;

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再

1.本节课既让学生体会到了算法的多样化,又优化了计算方法。

算法多样化是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不同的算法,用自己的方法解题。

本节课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让学生掌握所有的算法,而是要通过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