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全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09719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科学四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全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科学四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全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科学四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全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科学四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全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科学四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全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科学四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全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苏教版科学四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全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科学四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全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科学四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全单元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2、按要求,把一些物体发声,并进行记录;

1)、将橡皮筋、钢尺、音叉、鼓、塑料袋等物体进行发声;

2)、问:

经过这几个活动,你发现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

3)、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3、反证: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1)、问:

既然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那声音是否消失了呢?

2)、学生做音叉实验。

其实可以将上面几个物体都拿来做一遍,重点是振动时间长一些的物体)

 

三、小结:

声音就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有振动就有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就消失。

教学反思

本课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声音与振动间的关系,开头制造声音是让学生有一定感受,我让学生看书,除了书上介绍的方法外,还有哪些声音,接着让学生看书上的几个实验,并且做自己能做的实验,以这里找到声音与振动的关系,最后通过音叉,让学生知道,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在另一个班讲声音的产生,让学生制造声音,我跟他们说,除了人发出声音外,还可以用其他物体造出声音,然后让他们用自己手头上的东西造声,我则用音叉盒发声,对于音叉,先让几个学生上来摸发声的音叉,后来干脆走下去,让每个学生都亲身感受了一下。

补充:

上面的反思是去年下半年上完课后写下的,今天再看这份教案时,我想,上这课时,能不能不要课本,就按照课本上的内容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考,最后自己得出声音与振动间的关系呢?

这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只怕不容易做到。

2、声音的传播

1、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知道不同物质的传声效果不同;

3、能设计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的实验;

4、能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探究阻碍声音传播的方法。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比较物质的传声效果。

演示“烧瓶中的小铃”实验,提醒学生将前后听到音量进行对比。

2、研究固体与液体是否能传播声音

1、讲活动步骤,学生隔着沙子、水和空气,听一听铅笔上的橡皮轻轻敲击桌子的声音。

2、提问:

1)、塑料袋里装什么听的效果最好?

2)、坐正身体和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哪个效果更好?

这一个活动似乎更实用些)

3、探究声音的传播方向

1、声音是由什么方向传播的?

2、问:

怎样验证你们的假设?

3、学生设计实验并加以验证。

4、小结:

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4、做“土电话”并使用

1、教师介绍制作方法;

2、学生制作并使用;

3、改变线的方向,再试交流新发现。

5、拓展

了解“伏罂而听”的科学道理

教学反思

本课开头,对于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书上用的是塑料袋,没有照搬,而是用了替代的方法,即让学生轻轻敲桌子,做到头抬起来听不到,趴下来能听到,经此来证明声音的传播效果是固体比液体好,对于这个特点,在生活中也有相关的例子,在铁轨上趴下来可以听到远处的火车声。

后来谈了电话的原理。

在这一课中,始终让学生注意振动一词,我将其戏称为主旋律。

附:

在本册最后一个单元的排序中,书中有不同声音在不同物体的排序表中,那个表格同样可以说明声音传播的速度依次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能从纸屏上小球跳动的实验推测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了解人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知道什么叫噪声及其危害,知道如何保护耳朵;

4、有保护听力的意识及措施;

5、乐意帮助听力有障碍的人。

了解耳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正确区分噪声和非噪声。

问: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史学产生的过程

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将学生说的内容归纳、分类。

3、向学生介绍人耳构造;

4、请学生说说,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认识耳廓的作用

1、耳廓有什么作用?

2、学生实验,汇报结果;

3、问:

如果没有耳廓,听力会有什么影响?

4、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险滩方法

1、阅读教材上的相关资料

什么是噪声?

噪声有什么危害?

如何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

教学反思:

这一课与前面两课是一脉相承的,先是声音的产生,再是传播,再就是接收,从声源到接受源,是一个较完整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振动一词值得注意。

开头一个小鼓实验,带了器材给学生演示了一下,效果不如书上所说那么明显。

我曾让学生看书,问什么情况下才算真正听到声音。

学生的回答不是很好的,可能他们考虑不到大脑的问题,毕竟人体的司令部是五年级学的内容,书上的听觉系统的结构简单地说了一下。

重点谈了耳廓的作用。

最后谈噪声,书中将其定义为让人不舒服的声音,所以我说有相对不舒服与绝对不舒服,这方面举了些例子。

4、不同的声音

1、能感受人的嗓音有强弱、高低和音色的不同;

2、能用实验证明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3、能用实验证明声音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

了解声音存在音调与音量的区别;

区分音调和音量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猜声游戏

找一个学生蒙住眼睛,其他同学用自己正常的嗓音对这位同学说一句话,让这位同学猜猜是谁的声音。

为什么能猜出是谁的声音?

3、还有哪些物体与其他物体相比,所发的声音不同?

2、发现声音强弱有差异

1、放一段的音乐,放两次,但强弱不同。

你听到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体会音量大小的不同)

2、谈话:

你能试着用的物体的物体发出这样大小不同的声音吗?

3、我们把声音的强弱叫作音量。

4、问:

你觉得要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关键是什么?

(用力的大小造成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不同)

第二课时

1、辨别声音的高低

1、用乐器演奏两个高低不同的音,让学生说有什么不同;

2、发给学生橡皮筋,要求让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你觉得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4、学生观测并设计实验;

5、学生进行实验,然后汇报实验结果。

6、小结: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

2、动手制作

1、为学生准备一些乐器,请他们发出大小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并做出相应解释;

2、我们也可以用身边的材料制作小乐器,请各组先制定方案,然后向全班汇报;

3、学生动手制作小乐器,调音;

4、用自制乐器演奏一些一段音乐。

本课先让学生搞游戏,辨别同学的声音,游戏的具体过程是,找一个学生到黑板前背对填写,并用红领巾捂上自己的眼睛,然后我让学生站起来用自己本来的声音叫站在前面那个人的名字,之所以要用本来的声音,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声音的不同。

但有些名字却叫不出来,我猜测可能是因为四年级是本学期重新分的班,有的不爱交往的学生不一定熟悉班上所有的人。

游戏过后,谈声音高低的两个因素,音量与音调,并说了影响的因素,书中的实验没有做,最后的乐器让学生看了一下。

附送: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上《奇妙的声音王国》单元第一第二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物体传声的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声音传播的三种途径)。

课前准备

二、教师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水槽、水、石块。

  2.演示实验材料——大鼓、鼓槌、纸屏(在纸屏上面粘一根细线,在细线下端拴一个泡沫塑料小球,小球位于纸屏中央,紧贴纸屏)。

  3.挂图或投影片——水波与声波。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

上节课后,同学们在家里用自行车、硬纸片做了振动发声实验。

通过实验,你发现纸片发声的高低与什么有关系?

(与纸片振动快慢有关系,纸片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2.讲述:

关于声音,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例如一个物体发出的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我们耳朵里的,是怎样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怎样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声音的传播。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声音传播的途径

  

(1)认识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①讲述:

上课铃一响,在学校各个地方的同学都能听见;

上课时,教室内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

  ②讨论:

以上事实说明什么?

  (如果学生答不好,可把这个问题化难为易。

在人和电铃之间隔着什么物体?

这说明声音可以通过什么物体进行传播?

向哪个方向传播?

  ③教师小结:

以上事实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

  

(2)认识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①讨论:

声音在固体中能传播吗?

有什么证据?

  ②讲述: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

把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挠桌底或桌腿,能听到声音吗?

  ③学生实验。

  ④汇报实验结果。

  ⑤讨论:

为什么?

  ⑥教师小结:

实验结果说明声音在固体中也能传播。

  (3)认识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声音在液体(例如水)中能传播吗?

一个同学把耳朵紧贴在水槽的外壁,另一个同学在水中把两块石头相碰,在水槽外壁处能听到石头相碰的声音吗?

  ③分组实验。

实验结果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同时再次说明声音在固体(玻璃)中也能传播。

  (4)综合认识声音的传播

  ①提问:

通过以上研究,你知道声音能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②填空:

课本第55页的空白。

  ③讲解: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都能传播。

这些物体是架在发声物体与我们的耳朵之间的桥梁,声音正是通过这些物体才传到我们耳朵中来的。

假如在发声物体与我们耳朵中间什么物体也没有,那么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罩里放进一个电铃,人们在罩外可以听见铃声;

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去时,人们只能看到铃槌在动,却听不到铃声了。

这个实验证明,如果在发声物体周围没有任何物体,那么声音就不能向外传播。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演示这个实验。

  2.指导学生认识声音传播的方式

  

(1)讲述:

那么声音是怎样通过周围的物体向外传播的呢?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

  

(2)演示实验:

把拴有小球的纸屏立在桌上,在纸屏的侧面用力敲鼓,使鼓声有一定节奏。

  (3)提问:

当敲鼓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贴着纸屏的小球随着鼓声在不断地振动。

  (4)讨论:

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或问:

贴着纸屏的小球为什么会振动?

  (5)讲解:

  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

(以下内容,需用手的左右振动辅助说明。

)发声体振动得快,周围空气振动得就快;

发声体振动得慢,周围空气振动得就慢;

发声体振动的辐度大,周围空气振动的辐度就大;

发声体振动的辐度小,周围空气振动的辐度就小。

这样,发声物体周围的空气,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振动着的声音的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

  (出示水波、声波图。

  就像石子投在水中形成的水波可以一圈一圈地向远处传播一样,声波也可以向远处传播。

所不同的是:

水波只能沿水面向周围传播,而声波可以通过周围的物体,向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传播。

  声波实际上是一种由于声音引起的物体的振动。

当敲鼓引起的声波通过空气传到纸屏时,就会引起纸屏跟着振动,并且引起贴在纸屏上的小球也跟着振动。

当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我们就听到了鼓声。

如果发声物体周围没有空气,也没有其他的物体,那么就不会形成声波,声音也就不会向外传播,我们也就听不到声音。

(三)巩固应用

  1.讲述: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提问:

  

(1)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2)声音是以什么方式向外传播的?

  (3)声音传播的方向是怎样的?

  (4)在电影里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人用耳贴在铁轨上探听远处是否有火车声,用耳贴在地上探听远处是否有马蹄声。

这是怎么回事?

从这些例子你还能推想出什么?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快,还是在钢轨、大地中传播快?

  (5)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话?

(四)布置作业

  在收音机(或录音机)的喇叭处挂一根细绸条,把收音机开关打开(或用录音机放音乐),把声音开大,观察绸条会怎样?

(随着音乐声飘动起来。

)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2、快乐的小乐队(11)

一、活动目标

  感受乐曲、熟悉乐曲、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

二、重点与难点

  生活中的声音有很多,要感受音的高低,区分出音的强弱,这首先应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本教材的重点就是引导幼儿在感受乐曲、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难点是区分音的高低、强弱后学习用乐器等表现出音乐的高低、强弱。

  三、准备

  1.小钢琴若干架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

  2.三角铁和小鼓各一件。

  3.音乐磁带《快乐之歌》。

  4.分类图片让幼儿感受音的强弱。

  5.提供各种各样的乐器,数量多一些。

  注:

《快乐之歌》的旋律应在高音区,低音区分别出现而且有强弱之分。

  四、设计思路

  幼儿能区分音的高低、强弱最主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因此找来小钢琴让幼儿感受音的高低,找来许多许多卡片让幼儿回忆各种声音的强弱是相当重要的,除此以外就要让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音的高低和强弱。

如运用乐器,运用四肢的活动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就可以让幼儿不断感受、不断表现,从而正确区分音的高低和强弱。

  五、活动流程

角落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集体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角落中再次感受音的高低和强弱     

1.角落活动中感受音的高低、强弱。

  ①用小钢琴让幼儿体会音的高低。

  幼儿在角落中自由探索,老师可以通过不断地讲评让幼儿知道音有高低,如同样是乐曲“两只老虎”分别在高音区,低音区弹奏,让幼儿发现不同。

知道在小钢琴上高音的位置、低音的位置。

  ②给卡片找家让幼儿回忆分辩生活中音的强弱。

  让幼儿回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给卡片找到自己家,如打雷的声音是响的,就把它归到“强”的家里,反之归到“弱”的家里。

  ③在角落游戏里让幼儿听赏《快乐之歌》。

  熟悉旋律,感受旋律,会用乐器来打击音乐的节奏,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乐器,如小铃,三角铁,鼓等表现音乐,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敲击出不同的节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