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文艺学研真题.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7095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大文艺学研真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南大文艺学研真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南大文艺学研真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南大文艺学研真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南大文艺学研真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大文艺学研真题.doc

《南大文艺学研真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大文艺学研真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大文艺学研真题.doc

南京大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吴文亮整理

【文艺学】

【1997——2017】

南京大学199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文艺学】

一简要概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的论述。

二鲁迅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学时代”?

试从这一时期美学与文艺理论的繁荣及其特点加以阐释。

三简要概述二十世纪西方形式批评及其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影响。

四试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五试论艺术与科学的区别。

(每小题20分,共五题)

南京大学199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文艺学】

一、简述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言志”传统。

二、随着《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的出现,明代文学批评中出现了关于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相互关系问题的不同见解,请举例说明,并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简释柏拉图的“理式”概念,并就其主要美学观点进行评述。

四、关于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德国诗人歌德提出哪些观点?

试就其现实意义谈谈自己的看法。

(共四题每小题25分)

南京大学199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文艺学】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8分

 1形象思维  2艺术传达  3文学流派  4杂文  5灵感

二、问答题每题20分

 1柏拉图关于灵感的看法有几种?

它们分别出自何处?

具体内容是什么?

 2中国的意境范畴与西方的典型范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刘勰在《文心雕龙。

神思》中关于文学想象活动的主要看法是什么?

南京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文艺学】

一、简答题:

辨析下列各对概念。

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高雅文艺与通俗文艺  

 2优美与崇高

 3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

 4文艺心理学与文艺社会学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简述黑格尔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对其当代意义的认识。

 2简述先秦儒道两家的文学观念,并说明这些观念对中国文论的发展有何影响。

 3建国50年来我国理论界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有哪些变化的发展?

你怎样看待文学的本质问题?

南京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文艺学】

一、简答题(说明所列论述出于何人何著作,并对其内容作简要的阐释和评析。

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类别意义上的艺术品是:

1人工制品;2代表某种社会制度(即艺术世界)的一个人或一些人授予它具有欣赏对象资格的地位。

2把直觉作为艺术的定义,就已经给艺术下了完整的定义。

3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是鸟兽草木之名。

4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略论经济与文学的关系。

2略论文学与科学的异同

3略论文艺学理论和方法的多样性。

【语言文学基础卷——文艺学部分(16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文学由于( )功能的作用而产生其他一些社会功能,如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等。

 2电影和电视以蒙太奇即(  )为独特的结构方式。

 3“寓教于乐”最早是由(  )提出的。

 4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  )关系的命题。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19世纪法国文学史家丹纳提出文学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在于:

 A种族,环境和时代      B阶级,环境和时代

 C政治,经济和时代      D民族,阶级和时代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42分)

1灵感    2艺术真实 

南京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文艺学】

一、简答题:

(任选四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的命题对认识文学的性质有什么启发?

 2艺术起源研究有什么现实意义?

 3抒情散文和诗歌在抒情表意方面有什么不同?

 4谈谈对文化批评的看法。

 5举出三种我国目前比较重要的文学评论刊物,并谈谈其各自的特点。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简述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并略加评析。

 2试简述我国古代文论中有关“文”与“道”关系的论述,并说明其对创作实践的影响。

 3略论艺术传达。

 

【语言文学基础——文艺学部分(18分)】

一、填空题。

(30)

1、文艺只是对理念世界的摹本-现实世界的摹仿,因此只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与真理“隔着三层”,这话是()说的。

2、“文所以载道”是由(  )提出来的。

3、灵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4、古典主义对艺术形式的规范化要求是(    )。

二、选择题。

(每题2分,计28分)

 1、叙事类文学中的三要素是指:

A结构,情节,人物   B人物,语言,环境

C人物,情节,环境   D语言,结构,情节

 2、称典型人物为“熟悉的陌生人”的是:

A恩格斯     B别林斯基C巴尔扎克   D高尔基

三、名词解释。

(每题3分,计42分)

1悲剧 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南京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文学卷——文艺学部分(25分)】

1简述文学社会作用的系统性。

(必答题,25分)

【语言文学基础——文艺学部分(21分)】

一填空题:

(每题1分,计52分)

1 弗洛伊德在《》一文中提出,文学创作是作家的白日梦的结果,它和夜间梦一样,都是被压抑的本能欲望经过改装以后的实现。

2 “诗言志”的说法最早出现于()。

3  现代派诗人艾略特提出诗人表达思想感情需要找到一种(),即包括物体、情景、事件、掌故等构成的意象体系。

4 人物、情节和()是叙事类文学题材的三个主要因素。

5 审美创造中的主体情感活动包括主题对课题的情感反映、()和情感投射等三个方面。

6 黑格尔强调理想的人物性格应当具备()性、明确性和坚定性等特点。

7 文学鉴赏的过程一般包括感知、()和判断等三个环节。

二 选择题:

(每题2分,计28分)

1 迄今为止西方在艺术起源问题上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是:

A 游戏说 B巫术说  C劳动说  D模仿说

2 《判断力批判》一书的作者是:

A克罗齐 B康德C泰纳  D尼采

三名词解释:

(每题5分,计70分)

1兴观群怨 2文学思潮

南京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文学卷——文艺学部分(25或50分)】

一、必答题(1-4题)

1.试论述中西文学分类的一般情况和分类的基本原则,你如何看待文学分类的历史性和相对性?

二、选答题(请从5-8题中任选两题作答,多做不给分。

5.谈谈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

【语言文学基础——文艺学部分(21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52分)

1、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的代表人物是德莫克利特与()。

2、美国学者迪基提出艺术是一种()的理论。

3、强调文学“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诗教功能的说法出自《》。

4、首先提出“世界文学”概念的人物是()。

5、灵感的特点是()()()。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28分)

1、明确提出“文所以载道”的是:

A孔子  B韩愈  C周敦颐   D朱熹

2、提出意境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特征的是:

A王昌龄B欧阳修C王国维D司空图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70分)

1童心说   2共鸣 

南京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文学卷——文艺学部分(25或50分)】

一、必答题(1—4题)

1、简述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几种代表性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二、选答题(请从5—8题中任选两题作答,多做不给分)

5、据调查,阅读过纸质小说《红楼梦》的人数在大学中文系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年前的95%以上下降到不足30%,而观看过电视、电影《红楼梦》的人数比例则从20年前的不足20%攀升到70%以上,试从不同形态《红楼梦》的接受情况的变化看读者或观众接受心理与阅读经验的变化,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

【语言文学基础——文艺学部分(21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52分)

1.英国小说理论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将小说中的人物分为()、()两种。

2.法国的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提出文学发生发展取决于()、()、时代三种力量。

3.()认为艺术作品的目的与作用是再现现实,“充作它的代替物”。

4.“形象思维”这个概念最先出自()的《艺术的概念》一文。

5.恩格斯给现实主义所下的定义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

二、填空题(每题2分,计28分)

1.以“眼中之竹”、“胸中之竹”与“笔下之竹”概括艺术创作过程的艺术家是:

(A)纪昀   (B)汤显祖   (C)郑板桥   (D)黄庭坚

2.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书中,提出了艺术活动存在的四个要素,它们是:

(A)艺术家、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消费

(B)艺术家、世界、作品、欣赏者

(C)世界、艺术家、创作过程、欣赏者

(D)世界、摹仿、表现、功能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70分)

1悲剧2童心说

南京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文学卷——文艺学部分(25或50分)】

一、必答题(1—4题)

1应当怎样认识艺术真实的内涵及其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二、选答题(请从5—8题中任选两题作答,多做不给分)

5谈谈典型与意境的异同。

【语言文学基础——文艺学部分(18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32分)

 1在我国,意象这一词首先在()中被明确使用。

 2作家的创作才能主要包括艺术表现的能力、艺术发现的能力和()三方面。

 3德国接受美学把文本分为()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计28分)

1下列中哪一个对流派的命名是以风格命名的?

 (A)桐城派间(B)七星诗社(C)山药蛋派(D)田园诗派

2下列中哪个美学家提出了“心理距离”的概念?

 (A)布莱希特(B)布洛(C)康德(D)朱光潜

三、名词解释

1审美观照  2文学流派 

南京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文艺学部分(3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