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6单元部编版DOC范文整理Word格式.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6单元部编版DOC范文整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6单元部编版DOC范文整理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骨悚sǒng然:
形容十分恐惧。
扬扬得意:
形容感到十分满意的样子。
履lǚ行:
实践。
踉踉跄跄:
走路不稳的样子。
姗shān姗来迟:
形容来得很晚。
忧心忡chōng忡:
忧愁的样子。
吞噬shì
吞食。
语无伦lú
n次:
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羸lé
i弱:
瘦弱。
角逐:
动词,这里指竞争。
厄运:
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厄,灾难、困苦。
遗孀:
某人死后,他的妻子称为某人的遗孀。
孀,指寡妇。
冰凌:
凌,冰。
海市蜃shè
n楼
2.太空一日
共振:
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
负fù
荷hè
承受的重量。
千钧重负:
比喻很沉重的负担。
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俯fǔ瞰à
n:
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惊心动魄: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无虞:
不用忧虑。
耐人寻味:
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耐,禁得起。
3.带上她的眼睛
迟钝:
反应慢,不灵敏。
闲暇:
闲空
凸现:
清楚地显现。
不期而至:
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
心有灵犀:
指彼此心意相通。
三、课内文言文梳理
课文字词详解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①临②河干,③山门④圮⑤于河,二石兽⑥并沉⑦焉。
①临:
靠近。
②河干:
河岸。
③山门:
佛寺的外门。
④圮:
倒塌。
⑤于:
到。
⑥并:
一起。
⑦焉:
相当于“于之”,在那里。
①阅十②余③岁,僧④募金重修,⑤求二石兽于水中,⑥竟不可得,⑦以为顺流⑧下矣。
①阅:
经过,经历。
②余:
多。
③岁:
年。
④募金:
募集资金。
⑤求:
寻找。
⑥竟:
终了,最后。
⑦以为:
认为。
⑧下:
动词,流到下游。
①棹数小舟,②曳铁钯,寻十余里无③迹。
①棹:
划。
②曳:
拖。
③迹:
踪迹。
一①讲学家②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③尔辈不能④究⑤物理。
⑥是非木杮,
①讲学家:
讲学的人。
②设帐:
设馆教书。
③尔辈:
你们这些人。
④究:
研究、探求。
⑤物理:
事物的道理、规律。
⑥是非:
这不是。
①岂能②为③暴涨④携之⑤去?
乃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⑦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①岂:
怎么,哪里。
②为:
被。
③暴涨:
暴涨的大水。
④携:
带。
⑤去:
离开。
⑥石性坚重:
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
⑦湮:
埋没。
沿河求之,不亦①颠乎?
”众②服③为④确论。
①颠:
精神失常,后来写作“癫”。
②服:
信服。
③为:
④确论:
正确的言论。
一老①河兵闻之,又笑曰:
“②凡河中失石,当求之③于上流。
④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①河兵:
巡河、护河的士兵。
②凡:
表示范围,所有的。
③于:
④盖:
表示议论的句首语气词。
水不能冲石,其①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②啮沙为③坎穴。
渐④激渐深,至石之半,
①反激之力:
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
②啮:
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③坎穴:
坑洞。
④激:
冲。
石必①倒掷坎穴中。
②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③已,④遂⑤反⑥溯流逆上矣。
①倒掷:
倾倒掉入。
②如是:
像这样。
③已:
停止。
④遂:
于是。
⑤反:
反而。
⑥溯流:
逆流。
求之下流,①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②如其言,③果得于数里外。
①固:
本来。
②如:
按照。
③果:
果然。
①然则天下之事,②但知③其一,不知④其二者多矣,可⑤据理⑥臆断⑦欤?
①然则:
既然这样,那么。
②但:
只。
③其一:
表面现象。
④其二:
根本道理。
⑤据理:
根据某个道理。
⑥臆断:
主观地判断。
⑦欤:
吗。
重点句子翻译
.尔辈不能究物理。
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大水带走呢?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埋没在沙层上,越沉越深罢了。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很疯狂吗?
.众服为确论。
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击沙子,形成坑洞。
.求之下流,固颠;
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疯狂;
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不是更疯狂吗?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课文分析
.比较文中的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位置、理由及结果。
人物
寻找的位置
理由
结果
寺僧
求之下流
以为顺流下矣
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
求之地中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众服为确论,
但没找到
老河兵
求之上流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比较三人各自的性格特征。
寺僧:
“阅十余岁”“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说明寺僧毅力坚定而经验不足。
讲学家:
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骄傲自满,轻视他人。
老河兵:
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而寺僧与讲学家都错了呢?
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人们凡事要全面具体分析,不可主观臆断。
原句: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解释: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试分析讲学家与老河兵“笑”的含义。
讲学家的“笑”,是嘲笑“顺流而下”去寻找石兽的做法,说明讲学家自以为是,空有理论,是可笑的。
老河兵的“笑”,是嘲笑讲学家的认识错误,众人糊涂,轻信讲学家的说法,说明老河兵阅历深广,有实践经验。
.老河兵比讲学家高明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实践经验,联系水流、泥沙与石兽三者关系综合判断,得出结论。
四、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导读
内容简介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
凡尔纳的作品,书中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随“诺第留斯号”潜水艇船长尼摩及两位同伴一起周游海底的故事。
故事并不复杂,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的故事。
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掉到怪物的脊背上。
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
潜水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做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进入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练习巩固】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书中哪些想象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
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2
示例:
充满异国风情的海底世界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__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
__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
凡尔纳的作品,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凡尔纳的三部曲分别是:
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二部是《海底两万里》,第三部是《神秘岛》。
五、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于六代兴亡之地的感叹中,寓含忧念现世之情怀。
这首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
首句写景,“烟”“水”“月”“沙”由两个“笼”字联系起来,融合成一幅朦胧清冷的水色夜景,渲染气氛,朦胧中透出忧凉。
次句点题,并以“近酒家”的丰富内涵启动思古之幽情。
秦淮一带在六朝时是著名的游乐场所,酒家林立。
因此昔日那种歌舞游宴的无尽繁华实已包含在诗人此时的思绪之中。
后两句由一曲《玉树后庭花》引发无限感慨,“不知”抒发了诗人对“商女”的愤慨,也间接讽刺了不以国事为重、纸醉金迷的达官贵人,即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犹唱”二字将历史、现实巧妙地联为一体,伤时之痛委婉深沉。
清代评论家沈德潜推崇此诗为“绝唱”,一个“犹”字透露出作者批判之意、忧虑之情。
管世铭甚至称其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诗人深夜泊舟秦淮河畔,隔江传来商女《玉树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
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史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
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和谐统一。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
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
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兴亡之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亡国联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命运。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故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
贾谊的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
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
汉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这两句纯粹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
特标“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
“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
次句隐括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
“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侧面烘托出贾谊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彩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
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汉文帝对贾谊的推服、器重。
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
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汉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
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法,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过人之处。
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
而转,也就在这高潮中开始。
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
“可怜”,即可惜。
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余地;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蓄,更耐人寻味。
仿佛给汉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
“可怜”与“虚”连用,增强语气,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汉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
诗人引而不发,并未点出其原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
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浑然无迹。
末句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心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
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
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
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
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
这正是通常所谓的“抬得高,摔得重”。
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深处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错”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
“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了“万山”以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
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
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
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
“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错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
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
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错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
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
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
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
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
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诗人无聊地轻敲棋子,震落了点油灯的灯芯结出的灯花。
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
“黄梅”“雨”“池塘”“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
雨声不断,蛙声一片。
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耳边响。
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后两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
诗人耐心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只好“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
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诗人焦躁的心情。
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全诗通过对诗人所处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动作细节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心情,可谓形神兼备。
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泊秦淮》反映了官僚贵族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的句子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贾生》一诗中表现当权者表面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句子是: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约客》一诗中表现暮春时节,江南鲜明的景致特点的句子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