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专题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9275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5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专题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专题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专题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专题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专题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专题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专题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专题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专题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中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是从20世纪20年代初,在国外视听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下开始的。

当时定名为“电化教育”,并一直沿用至今。

经过8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技术已从开始时的社会民众教育活动,发展到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领域:

一门独立的学科(专业)、一项独立的事业和一种正在发展的产业。

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理论的逐渐成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教育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中国教育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尤其是70年代末期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后,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且作用越来越大。

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唯媒体论、唯技术论、高投入低产出、不顾国情全盘照办他国的“理论”和实践、低水平重复进行别人早已丢弃的“实验”、与教育大家庭不相融洽等,不仅制约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反映了我们的教育技术工作者还缺乏一定的哲学修养,没有掌握最基本的认识论、方法论,往往以偏概全,唯上是从;

还反映了他们缺乏对历史的了解,不能以史为鉴、温故而知新。

这就需要有人从历史的角度总结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掘历史价值,从而指导当前的教育技术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

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促进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应该对这段历史进行全面审视,从哲学的层面、理论的高度给予恰当的评价。

但是经过检索,比较有影响的著作只有吴在扬先生的《中国电化教育简史》一书。

限于当时的条件,书中只是对1920年到1990年间的电化教育史实作了如实的陈述,而未对其做出评价。

对90年代以后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重大事件还未见有系统的论述。

因此,本课题选题对促进我国教育技术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教育现代化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1.2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意在理清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发展的脉络,从中找出发展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1.3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首先理清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8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从哲学的视角出发,纵向以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几次名称之争、“三年普及幻灯教育”、“十年普及电视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校校通、班班通”、“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为背景;

横向以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历程(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教育工学、ICT教育等)作对比,从媒体发展、理论演变、社会实践三条线索,深入分析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所走过的道路;

从学科(专业)、事业、产业三个层面总结经验、反思得失、立足现在、预测未来。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辅以调查法和访谈法。

1.4研究的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追朔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

当时我国的电化教育正处于彷徨时期:

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十年有余,“三年普及幻灯教学”不了而终,“十年普及电视教学”远远未达到人们当初的期望;

电化教育只是“拍片子、放带子、修机子”,游离于教育大家庭之外。

虽然南国农先生提出的电化教育应该“深入教学、深入课堂、深入学科”的“三深入”思想,促进了电化教育与教学的结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如何进一步发展,总是感觉到迷茫。

这时,国外的传播理论、教育技术理论引起了部分学者和电化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看到了电化教育发展的希望。

教育技术理论的引进,促进了电化教育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尤其是20世纪末期以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大批年轻的毕业生进入到教育技术(电化教育)领域。

由于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了解中国电化教育的历史,以为只有外国的理论和实践才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唯一选择,因此出现了不顾国情全盘照搬国外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现象。

如何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既能促进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又能够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使我们开始对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对比研究。

经过十多年的时间,参与研究的人员几经变迁,但是最终还是坚持下来。

2002年,我们在《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课题中申报了《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的研究》子课题并获得批准。

为此,我们组织了有教授、研究人员、研究生参加的课题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研究工作。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尽所有可能收集资料,尤其是第一手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认真鉴别、分类,进行对比研究。

十年来,课题组共查阅各种文献资料1000多份,相关书籍200多册。

在此基础上,对历史事实本身进行了交叉论证,尽可能保证史实的完整和准确。

并以此为准,对这些史实进行了初步的认识判断和价值判断,提出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2成果概述

由于教育技术是一个庞大的领域,要反映近90年的发展变化,不是少数人员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为此,本课题只是做了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提出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时间分段;

大致廓清了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编撰了《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初稿;

对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做出了初步的认识判断和价值判断;

论述了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理论的演变;

提出了建立“教育技术史学科”的初步构想。

2.1中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重要史实

2.1.1中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时间分段

我国的教育技术是从电化教育起步和发展的,它的发展历程从时间上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初期~40年代末期)

我国电化教育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尽管还存在着军阀混战,但改善经济结构、发展民族工业已成为当务之急,需要大量有文化的人才。

1919年的“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的发展。

可是由于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统治,国民文化水平低下,文盲充斥,不能适应国家和人民生活发展的形势。

改革教育制度、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增加国民受教育的机会,成为当时迫切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我国一些教育家,如蔡元培、叶圣陶、陶行知、胡适等人在西方教育思想(主要是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提倡大众化教育的观念,与当时“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和“壬戌学制”改革精神相吻合;

而此时从国外传入的电影和播音技术正好能够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手段。

两者的结合,为开展电化教育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在国外视听教育的影响下,电影、广播、幻灯等教学媒体开始应用于民众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在我国少数城市和地区开展了电化教育试验活动。

2)奠基阶段(40年代末期~70年代中期)

新中国成立后,电化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到60年代中期,基本奠定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基础。

由于历史的原因,60年代中后期,电化教育处于停滞状态。

70年代初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电化教育陆续恢复。

电影、幻灯、广播、录音成为教学的主要媒体,行为主义虽然是当时学习理论的主流,但还没有被电化教育工作者所认识,电化教育工作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

3)发展阶段(7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项事业得以拨乱反正。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电化教育和其他事业一样,得到了迅速发展。

建立了全国电化教育机构,开办了全国范围的广播电视大学,创办了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本科、硕士和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并出版了大量电化教育期刊和著作。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引进了以教学设计为代表的系统方法,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行为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

媒体以音像技术为主,并开展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试验。

对国外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促进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

4)深入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教育技术理论的全面引进,教育技术事业和教育技术学科得到迅速发展。

教育技术本土化的研究,使得教育技术与我国教育教学实际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教育技术自身也得到了发展。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以教学设计和绩效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得到重视;

新的学习理论引起了关注,教育技术研究成果丰富,教育技术学科初步得以确立。

上述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可用表1来表示。

 

表1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

阶段名称

起止年代

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所依据的

学习理论

特点

媒体技术

智能技术

初创阶段

20世纪20年代初期~40年代末期

电影、广播、幻灯

在国外视听教育的影响下,我国少数城市和地区开展了电化教育试验。

奠基阶段

40年代末期~70年代中期

电影、幻灯、广播、录音

行为主义

奠定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基础。

发展阶段

7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

电影、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视、录像、计算机

系统方法

行为主义、认知理论

以音像技术为主。

电化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引入国外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

深入发展阶段

90年代中期以后

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视、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仿真教学系统

系统方法、整体技术

行为主义、认知理论、建构主义、人本主义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智能技术得到重视。

教育技术学科体系初步确立。

2.1.2中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史实

1)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期)

陶行知从美国归来后,积极投入平民教育活动之中,20世纪20年代初在嘉兴举办千字课教学试验时,就使用了幻灯。

1921年金陵大学试拍种植棉花的影片,加上1922年从美国农业部购买的幻灯片、电影片,配上留声机或口头讲解,向农民宣传介绍科学种棉的知识。

1928年中央广播电台成立,除播放新闻外,也播放教育节目。

这些活动形成了我国电化教育的开端。

在20-30年代,以电影和播音为代表的教育活动主要运用于民众教育,如教育家俞庆棠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建立研究实验部和教育实验区,除开展民众教育工作外,还试制教育幻灯片和16毫米教育影片,用以在实验区施教。

镇江民众教育馆购置收音机,按时收听电台节目;

并将大礼堂改作放映厅,编印《教育电影半月刊》,在社会教育中开展了电化教育。

无锡各界人士为宣传抗日救国,捐款购置了一台无线电广播机,将这套设备送给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办民众教育,无锡、江阴、常熟、太仓等地的民众教育馆都组织民众按时收听。

1935年10月,汪达之带领的新安旅行团从江苏淮安出发,走了22个省市,深入穷乡僻壤,行程5万多华里,利用电影进行国难宣传,被我国电影界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流动放映队”。

与此同时,在学校中也开展了电影和播音教育活动。

如金陵大学理学院在1930年购买了16毫米无声放映机和教育影片,在教学中放映。

后又同柯达影片公司合作,翻译柯达教育影片60多部。

1935年上海大夏大学社会教育系开设“教育电影”课。

1936年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创办电影与电播专修科;

1938年,金陵大学理学院创办电影播音专修科;

1941年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曾设立电化教育专修科,并于1945年将电化教育专修科改为电化教育系。

一些热心教育电影的人士在1932年成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制订教育电影标准、编制电影年鉴、出版有关电影和教育的图书。

1933年徐公美的《电影教育》一书问世后,又陆续出版了不少有关教育电影和电影教育的著作。

1936年陈友松等创办“中国电影教育用品公司”,出版《电化教育》周刊。

1942年金陵大学教育电影部创办《电影与播音》月刊。

1946年,孙明经、罗静予、杜维涛发起“电影播音工作者座谈会”(简称“影音座谈会”),每两周一次,共举办近60次。

上述电影和播音教育活动逐渐引起了政府的关注,1935年教育部购置了1000台收音机分发各省、市教育厅,要求他们敦促所属中等学校和民众教育馆分期装设收音机,并为此举办了全国中等学校及民众教育馆无线电收音指导员训练班,培养开展播音教育的技术人员。

1936年教育部成立电影教育委员会,在全国建立了81个电影教育巡回施教区,每区要求配备放映机和发电机各一台,电影片由教育部供应、各省教育厅局转发各地巡回放映。

并于1936年7月委托金陵大学理学院在南京举办“电化教育人员训练班”,从此“电化教育”名称正式启用。

1937年教育部成立播音教育委员会,在全国建立了播音教育指导区41个。

1940年教育部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成立电化教育委员会,并在社会教育司下设第三科,主管电化教育工作。

一些省也按教育部的要求,在教育厅内设置了电化教育服务(辅导)处。

1941年教育部在重庆北碚成立“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从1942年到1945年间摄制了《采煤》、《疟疾》、《家庭副业》等教育影片30多部。

1946年教育部参与《电影与播音》的编辑工作,使该杂志成为全国性的电教刊物。

1947年教育部选送萧树滋、白芷洁赴美攻读视听教育硕士学位;

1948年南国农赴美攻读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硕士学位。

20年代至40年代末,我国正处在战乱之中。

电化教育从无到有,为提高民众文化素质,鼓舞斗志,使民众了解、参与抗日战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形成了电化教育初步的队伍和机构。

但由于时局的变化,电化教育只是集中在少数地区和学校,没有在全国形成有力的影响。

2)奠基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曾在文化部科学普及局下设电化教育处。

1950年文化部召开五省二市幻灯工作会议,由萧树滋主讲“幻灯教学”课,印发了《幻灯工作参考资料》;

并在南京举办电影放映人员训练班,结束前增加了由萧树滋主讲的幻灯教学的内容。

1951年北京市利用幻灯举办抗美援朝宣传周活动,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为了满足社会教育的需要,1949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开始举办俄语讲座。

1951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将俄语讲座改为俄语广播学校。

1955年北京市、天津市分别创办广播函授学校。

1956年上海市创办广播学校。

1958年天津市创办广播函授大学;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也将俄语讲座改为俄语广播学校。

1960年,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和省教育厅联合开办山西省教师进修广播学校;

江苏省创办广播师范学校。

从50年代开始,我国部分高等学校陆续开展电化教育活动。

1950年北京外国语学校英语系开始运用录音进行教学;

1951年西北大学设立电教室;

1952年,贵阳医学院购进实物反射幻灯机用于辅助教学;

1953年,北京外国语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建立电教室,购置了钢丝录音机、幻灯机、电影机,进行外语电化教学的试验;

1954年,上海外国语学院成立语音实验室,开展外语播音活动,积极开展电化教育;

1957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利用幻灯片辅助教学,并自拍无声的教学影片;

1958年,内蒙古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前身)建立“电影、幻灯教学小组”,统管全院电化教育工作;

西安交通大学利用电影、幻灯、录音、唱片、扩音等辅助教学;

1960年,上海师范大学在物理楼设置电教室,利用幻灯、电影进行教学。

1951年教育部召开了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讨论会,决定将“电化教育”列为教育系的选修课。

随后辅仁大学教育系开设了电化教育课程。

1954年,萧树滋和南国农编写了电化教育课程大纲;

1957年,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开设电化教育课;

1963年,内蒙古师范学院开设《电影、广播与教学》选修课。

在普教方面,50年代初,一些省的电化教育工作陆续恢复。

1958年北京市开始筹建电化教育馆,1960年沈阳市也成立了教育电影工作组。

1960年4月,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届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作了《教育必须改革》的发言,提出“必须采用新的教育工具,如唱片、录音带、幻灯、电影、广播、电视以及充分配备必要的仪器、模型等新式教具。

”对电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这种形势的鼓舞下,1960年,北京市、上海市、沈阳市相继创办电视大学;

哈尔滨广播大学和哈尔滨电视师范大学两校合并为哈尔滨市广播电视大学。

沈阳市于1962年把教育电影工作组改为教学电影幻灯组,并于1964年进而成立沈阳市电化教育馆。

北京市电化教育馆于1965年将放映队改为电化教育工作队,专门负责电影、幻灯、录音等方面的推广工作。

与此同时,南京、上海、吉林、黑龙江、四川等省市也陆续建立了电化教育机构,电化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

到1965年,可以说已经初步奠定了我国电化教育工作的基础。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得电化教育陷入停顿状态。

从1971年招收工农兵大学生、中小学复课开始,一些高等学校的电化教育有所恢复,部分省市的电教馆也重新开始工作。

3)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

到1976年,十年动乱结束了。

从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1977年同意建立中央电化教育馆、1978年批准筹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78年4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开始,我国电化教育进入了发展时期。

1978年2月,教育部成立电化教育组,7月改称中央电化教育馆。

为了做好电化教育工作,教育部召开全国电化教育汇报会、举办电化教育展览会、制订电化教育工作的初步规划、组织考察国外电化教育。

在1983年和1987年两次召开全国电化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电化教育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交流各地的典型经验。

从1978年起,各地也开始建立电化教育机构。

到1986年,全国除台湾省以外,都建立了省级电化教育馆。

到1987年,全国独立设置的地(市)级电化教育机构320个,占地(市)级总数的91.1%;

建立电化教育机构或设专人管理电化教育工作的县达到2218个。

在此期间,各级各类学校也建立了电化教育机构。

根据1986年的统计,建立电教机构或设专人管理电教工作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694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5.8%;

普通中学有28615所,占全国普通中学总数的30.8%;

普通小学有91279所,占全国普通小学总数的11.1%。

1979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全国28所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广播电视大学同时开学。

到80年代末,已经发展成为由一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43所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575所地(市)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1500多个县级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分校)组成的广播电视高等教育系统。

1980年以后,一些省市为了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由教育部门或独立、或与广播电视部门合作,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教育电视台。

1986年7月1日,“中国教育电视”用卫星试播,10月1日正式播出。

1987年,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建立促进了全国各地教育电视台、站的发展。

根据1990年的统计,全国已有教育电视台(站)500多座,教育电视单收站3000多个,放像点30000多个,初步形成了卫星电视教育网络。

为了培养人才,1978年杭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陆续在物理系内设置了电化教育方向;

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学制四年。

1984年,东北师范大学开设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1985年,西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开设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1986年,南京师范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开设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增设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军事教育学院(现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开办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至1990年,全国有18所高等学校开设4年制电化教育本科专业,20多所学校开设2到3年制的电化教育专科专业。

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

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

至此,教育技术学科建立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电化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

从电化教育“三深入”的提出到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改革,电化教育走出了一条宽阔的道路。

这一时期有影响的课题主要有:

多媒体组合教学改革实验、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教育优化试验、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等。

随着电化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相关杂志、书刊也逐渐增多。

1980年,《电化教育》(《中国电化教育》前身)、《电化教育研究》、《外语电化教学》创刊,《中小学电教》(原名《电化教学学习资料》)、《广东电教》等一批电化教育类杂志也陆续创刊发行。

截至1989年统计,全国已有100多种电化教育刊物。

电化教育著作在这一时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南国农《电化教育学》、萧树滋《电化教育概论》、李运林、李克东《电化教育导论》、张祖忻等《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乌美娜《教学设计》等。

南国农先生提出的由“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方法论、管理论”等七论组成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对电化教育学科的建设和电教工作的开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80年代后期开始,在国外教育技术系统观的影响下,国内电教界转向了“系统方法”、“教学设计”、“多媒体组合教学”的研究,从“媒体观”转向了“系统观”。

4)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随着电化教育不断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需要有系统的理论来指导电化教育的实践。

这时,教育技术的思想被引入到中国。

1990年,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召开的“北方地区电化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首次提出建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设想,展示了课程计划,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1991年,河北大学受“北方地区部分高等学校电化教育学科协作组”的委托,主持召开了“教学设计研讨会”,首次对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大规模地、深入地分析和研讨,促进了教学设计理论在我国的传播。

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电化教育专业改为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