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部分生理习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88871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9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科学部分生理习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生物科学部分生理习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生物科学部分生理习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生物科学部分生理习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生物科学部分生理习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科学部分生理习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生物科学部分生理习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科学部分生理习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科学部分生理习题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B);

5(D);

6(A);

7(D);

8(A);

9(D)

三、简答与综述题

1.人体机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

各有何特点?

①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完成,主要调节人的行为、内脏活动,以及能量代谢。

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神经调节速度快而准确,在机体调节中起主导作用。

②体液调节,指机体某些组织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或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对机体组织细胞的调节作用。

体液调节比较缓慢而持久。

③自身调节,指组织器官在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体内外环境变化直接发生的反应。

自身调节出现相对较早但比较局限。

2.试述机体生理机能反馈调节的类型并说明其意义。

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调节原理中,控制部分发出控制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受控部分的活动效应可以作为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调整或纠正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实现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精确调控。

①负反馈调节。

指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作用是抑制作用。

负反馈调节使得控制系统与受控部分的活动保持相对稳定,这是机体普遍的调节方式。

②正反馈调节。

指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的作用是加强作用。

正反馈调节能使得受控部分的活动一旦起动便能迅速达到一定程度,保证受控部分的活动迅速达到机体的需要。

2.易化扩散一些物质在膜蛋白的协助下完成的跨膜扩散。

这种扩散包括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3.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加的肌收缩形式称为等长收缩,而长度缩短张力基本不变的收缩形式称为等张收缩。

4.静息电位可兴奋细胞静息情况下,细胞内外存在的电位差。

5.动作电位细胞受到阈上刺激后,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具有“全或无”性质并能沿细胞膜不衰减传导的电位波动。

6.阈电位由细胞局部反应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7.兴奋—收缩耦联肌肉兴奋过程引起收缩过程的中介过程。

8.跳跃式传导指有髓神经纤维上的冲动传导形式,由于只能在朗飞氏结处才能发生膜电位波动,故动作电位传导时只能是相邻朗飞氏结处的动作电位的相继发生,即表现为跳跃式传播。

9.强直收缩当骨骼肌受到高频率连续刺激时,肌肉每次收缩的收缩相与上次收缩的舒张相或收缩相融合的收缩形式。

二、填空

2.由化学因素控制开闭的通道称____;

由电位因素控制开闭的通道称____。

3.从能量消耗的角度看,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形式有____和____两种。

4.易化扩散是指水溶性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的____或____的帮助进入细胞的过程。

5.CO2和O2等脂溶性物质进入细胞内是通过____转运形式进行的。

6.神经末梢释放递质过程是通过____方式进行的。

7.静息电位是____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静息电位负值____称超极化。

8.肌肉兴奋-收缩能否耦联的关键是____的释放。

9.神经细胞的阈电位是指能使细胞膜对____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10.细胞间兴奋传递方式有____传递和____传递。

11.横桥具有ATP酶的作用,当它与____蛋白结合时便被激活。

12.急性实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活体解剖实验法。

13.常用来判断细胞兴奋性高低的生理指标主要是_____________和时值。

14.若人为的提高神经纤维浸浴液K+浓度其静息电位将___________。

15.肌肉最适初长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初长度。

16.冲动传导速度与纤维直径和____________呈正向关。

17.能使肌肉收缩产生最大收缩强度的初长度称_______________。

18.可兴奋组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腺组织。

2.化学门控通道;

电压门控通道3.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载体介导的异化扩散;

4.通道介导的异化扩散5.自由扩散6.胞吐7.钾离子;

增加8.钙离子9.钠离子10.化学传递;

电传递11.肌动12.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13.刺激阈14.减小15.使肌肉产生最大收缩强度16.有髓鞘18.神经组织;

肌肉组织

三、单项选择题

1.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

A、静息电位B、阈电位C、阈强度D、刺激强度的变化速度E、刺激的频率

2.安静时可兴奋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方式是

A、通道易化扩散B、单纯扩散C、出胞作用D、主动转运E、载体易化扩散

3.动作电位去极化相(上升支)的出现是由于膜透性发生下列哪种变化

A、K+通透性降低B、K+通透性增高C、Na+通透性增高D、Na+通透性降低E、Cl-通透性增高

4.体内02和C02进出细胞是通过

A、单纯扩散B、载体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作用E、通道易化扩散

5.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

A、NE(去甲肾上腺素)B、Ach(乙酰胆碱)C、5-HT(5-羟色胺)D、多巴胺E、舒血管肠肽

6.相邻细胞间的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

A、缝隙连接B、致密斑连接C、紧密连接D、终板连接E、化学突触连接

7.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Ca2+B、Na+C、Mg2+、、D、K+C、NE(去甲肾上腺素)

8.引起神经细胞兴奋的阈电位是指

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B、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C、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D、造成膜对Cl-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E、膜对Ca2+通透性增加的临界膜电位

9.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A、顺浓度差转运B、不消耗生物能C、需要膜蛋白的帮助D、是大分子胶体物质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E、是O2、CO2扩散的主要方式

10.给骨骼肌连续多次的阈上刺激可使肌肉产生

A、单收缩B、复合收缩C、等长收缩D、等张收缩E、先等长收缩继而产生等张收缩

11.在神经-肌肉接头中消除Ach的酶是

A、ATP酶B、单胺氧化酶C、磷酸二酯酶D、腺苷酸环化酶E、胆碱酯酶

12.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K+平衡电位B、Na+平衡电位C、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D、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差E、Na+平衡电位与K+平衡电位之和

13.当细胞的静息电位由-90mv变为-100mv时,表明细胞处于

A、去极化B、超极化C、反极化D、复极化E、极化

14.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E、先增大后减小

15.静息时细胞膜内、外的Na+和K+浓度差的维RF有赖于

A、膜上ATP的作用B、膜上Na+-K+泵的作用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Na+-K+交换E、膜对Na+、K+纯扩散

1(C);

2(A);

3(C);

4(A);

5(B);

6(A);

7(A);

8(B);

9(C);

10(B);

11(E);

12(A);

13(B);

14(C);

15(B)

四、简答与综述题

1.试用肌丝滑行学说来说明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肌丝滑行常说认为骨骼肌的收缩是肌小节中粗、细肌丝相对滑行的结果。

当肌浆中钙离子浓度升高时,肌钙蛋白与钙离子结合后发生构象改变,进而引起原肌凝蛋白构象改变,解除了原肌凝蛋白对肌动蛋白上横桥结合点的抑制作用,从而使肌动蛋白得与粗肌丝的横桥结合,这个过程也激活了横桥上ATP酶,该酶分解ATP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表现为横桥向M线方向摆动,拉细肌丝更深入地插入粗肌丝之间,即相对滑行,肌小节缩短。

当肌浆中钙离子浓度降低时,肌钙蛋白与钙离子解离,而构象恢复到静息态,原肌凝蛋白构象也相继恢复到静息态,再次掩盖了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点,使粗细肌丝相互脱离,肌细胞靠自身的弹性而舒张。

2.举例说明继发性主动转运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就是继发性主动转运,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面有钠-钾泵,能将细胞内钠离子主动转运到小管间,使上皮细胞内钠离浓度低于小管腔液,肾上管上皮细胞游离面有能同时易化扩散转运钠离子与葡萄糖的载体,以细胞内外钠离浓度差为动力,使钠离子与葡萄糖被同向转运到细胞内,进而葡萄糖跨膜扩散到小管间隙。

3.试用离子学说阐明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

静息电位是可兴奋细胞静息时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

可兴奋细胞膜内外存在着离子浓度差,如细胞内钾离子浓度远高于细胞外,细胞内钠离子浓度远低于细胞外,可兴奋细胞的细胞膜存在着多种离子通道。

可兴奋细胞在静息时,细胞膜对钾离子有中等程度的透性(即有一种钾离子通道开放),钾离子在扩散力的作用下扩散到细胞,由于钾离子带正电荷,故扩散的结果细胞外电位升高,而高于细胞内,即形成膜内外电位差,这种电场对钾离子的扩散形成阻力,当扩散力与电场阻力相等时扩散达到平衡,即膜内外电位差则稳定下来,此时的膜电位即是钾离的平衡电位,这便是静息电位。

动脉电位是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电位波动。

当细胞膜受刺激而兴奋时,细胞膜半透性发生改变,首先钾离子通道关闭,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迅速向细胞内扩散,这使细胞内电位升高,细胞外电位降低,即产生去极化,并达到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的反极化状态,此时膜两侧电场力阻止钠离子的进一步扩散,当接近钠离子的平衡电位时,钠离子通道关闭,而一种快钾通道开放,钾离在扩散力的作用下又迅速向细胞外扩散,使膜内电位重新降低,膜外电位升高,当重新达到钾离子的平衡电位时,即回到了原来的静脉电位水平。

以上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电位波动便是动作电位。

4.以神经—肌接头为例,叙述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及其特点。

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

运动神经的AP传到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上Ca2+通道开放,Ca2+进入接头前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Ach→Ach与终板膜上N2受体结合引起化学依从性Na+通道开放→Na+内流进入突触后部→突触后膜产生终板电位→细胞冲动产生。

胆碱酯酶水解Ach→突触后膜透性恢复原……

神经性突触兴奋传递的特征:

单向性、易疲劳性、易受化学影响性、时间延搁性。

5.跨膜信号转导方式有哪些?

①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包括化学门控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电压门控通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②与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包括受体-G蛋白-腺甘酸环化酶-cAMP-蛋白激酶A途径、受体-G蛋白-磷酯酶C-IP3/DG-钙离子通道/蛋白激酶C途径。

③与酪氨酸激酶偶联受体或相关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

1.突触后电位在突触传过程中,突触前部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的电位波动。

2.第二信号系统指中枢神经对第二信号(语言文字)发生反应产生条件反射的神经基础。

3.脊休克上位脊髓突然横断后,断面以下所管理的反射活动暂时消失而后又恢复的现象。

4.牵张反射指某块肌肉受到牵拉刺激时,引起受牵拉肌肉收缩的反射。

6.运动单位一个躯体运动神经元和其支配的骨骼肌纤维所共同组成的功能单位。

7.非特异投射系统 感觉信息在向上传导的过程中,在脑干处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广泛联系后到达丘脑,最后由丘脑非特异核团发出纤维非特异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部位,起到上行激活作用。

8.自发脑电活动大脑皮层自发产生的持续的节律性的电位波动。

二、填空题

1.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有____、____、____和____。

2.突触信号传递过程中表现的特征有:

____、____、____和____。

3.在突触传递过程中,如果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这种去极化电位称为____。

4.非特异性传入投射系统由丘脑向大脑皮层的投射是弥散性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____区域,其功能是____。

5.发生脊休克后,断面以下脊髓参与的______会暂时消失。

6.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____,牵张反射的效应器是____。

7.所谓第二信号就是______信号。

8.牵张反射的类型有______和____。

9.古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是____,旧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是____,新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是____。

10.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有____和____两类。

11.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是____。

12.植物神经节细胞上的受体是____,骨骼肌终板膜上的受体是____。

13.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效应器的受体是____,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效应器的受体有____和____两种类型。

14.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一侧肢体屈肌兴奋时,对侧伸肌将___________________

1.双向传导;

生理完整性;

不疲劳性;

不衰减性2.单向传导;

时间延搁性;

易受影响;

总和性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4.广泛;

上行激活5.反射6.肌梭;

受牵拉的肌肉7.语言文字8.肌紧张;

腱反射9.身体平衡;

肌张力;

肌群协调10.乙酰胆碱;

去甲肾上腺素;

乙酰胆碱11.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12.N;

N13.N;

α;

β14.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反复结合15.兴奋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

A、去极化B、超极化C、反板化D、复极化

2.脑干网状结构下行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B、维持机体平衡C、调节和维持肌张力D、维持血压相对稳定

3.不属于胆碱能纤维的是

A、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B、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支配骨骼肌的传出纤维D、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4.突触前神经元的一次冲动通过兴奋性突触传递后,可在突触后膜引起

A、兴奋性突触后电位B、抑制性突触后电位C、动作电位D、阈电位E、突触后电位

5.发生脊休克时,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躯体出现

A、随意运动暂时消失B、感觉暂时消失C、反射活动暂时消失D、反应暂时消失

6.可被阿托品阻断的受体是A、α受体B、β受体C、M受体D、N受体

7.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

A、胃肠道运动加强B、膀胱壁平滑肌收缩C、支气管平滑肌舒张D、瞳孔缩小E、心跳减弱

8.下列哪种情况属于条件反射

A、咀嚼食物香味引起胃液分泌B、咀嚼食物引起胃液分泌C、咀嚼食物引起唾液分泌D、听到广播中谈到美味食物引起唾液分泌

9.关于非特异性传入投射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能产生特定的感觉B、在脑干与许多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C、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D、不易受药物影响

10.交互抑制的形成是由于

A.兴奋性递质释放的量减少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C.兴奋性中间神经元抑制D.以上都不是

11.下列哪个部位不是抑制肌紧张的中枢

A.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B.纹状体C.大脑皮层运动区D.小脑前叶两侧部

12.一侧运动皮层受损可导致

A.对侧轻瘫和肌紧张减弱B.对侧震颤和肌紧张增强C.对侧协调障碍和肌紧张减弱D.对侧轻瘫和肌紧张增强

13.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A.多次反复给予无关刺激B.多次反复给予非条件刺激C.先给非条件刺激后给予无关刺激,两者多次结合D.先给予无关刺激后给予非条件刺激,两者在时间上多次结合

14.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A.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B.具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C.具有第一信号系统D.具有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系统

1(A);

3(B);

4(E);

5(C);

6(C);

7(C);

8(D);

9(D);

11(D);

12(D);

13(D);

14(D

1.简述突触传递的过程。

AP传到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上Ca2+通道开放Ca2+进入突触前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化学递质→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引起某些化学依从性通道开放→某些离子跨突触后膜扩散→突触后膜产生突触后电位。

(4分,答错或少答1步扣1分,答错或少答3步零分)

突触后电位可分为去极化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超极化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分)

2.交感神经兴奋时对下列器官活动各有何影响?

各通过何种受体?

①心脏;

②皮肤和大多数内脏血管;

③骨骼肌血管;

④支气管平滑肌;

⑤胃肠道分泌功能;

⑥汗腺;

⑦胃底腺;

⑧膀胱壁。

①心脏:

强心(心跳频率升高,收缩力增加),β受体。

②皮肤和大多数内脏血管:

使血管收缩,α受体。

③骨骼血管:

舒张,M受体。

④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膀胱逼尿肌:

舒张,β受体。

⑤汗腺:

分泌,M受体。

⑥胃肠道腺体:

分泌抑制,β受体。

3.试述肌紧张反射的意义

①是姿势反射的基础。

②保障了运动稳定

4.下丘脑有哪些内脏活动中枢

①水平衡中枢

②温度调节中枢

③摄食中枢

④内分泌中枢

⑤情绪反应中枢

5.条件反射有何生物学意义?

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①使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有了预见性

②扩大了对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范围

③使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更精确

6.试述植物神经活动特征

①对效应器官有持久的紧张性作用

②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中枢相互抑制,效应多相互拮抗,二者又活动协调统一

③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交感神经系统满足机体应急情况下的生理需要(“应急反应”)。

副交感神经系统满足机体安静情况下的生理需要,促证机体安静情况下的生理机能。

1.近点眼最大能力的调节后所能看清物质的最近距离。

2.瞳孔近反射视近物时瞳孔缩小的反射。

3.瞳孔对光反射当眼受到强光刺激时,两眼瞳孔缩小的反射。

4.简化眼将静息眼的折光系统看成是折光系数为1.33,后主焦距为15毫米的单凸透镜。

5.近视由于眼的前后径过长,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以致远处物体视觉模糊现象。

6.老花眼由于年龄过大,眼晶状体弹性减小,使眼内折光物质折光调节能力减小,使近物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成像在视网膜后),而视觉模糊的现象。

8.视野在眼球固定不动情况下,所能看到空间范围。

不同的光觉视野不同。

9.暗适应人从明亮处突然到达暗处时,开始视觉能力很差,而后又逐渐恢复的现象。

10.感受器的适应当感受器受到持续刺激时,感受器对原刺激强度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12.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指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

13.听阈指人能够感受到,且并不产生痛觉的声波强度与频率的感受范围。

二、填空题

1.看近物时,经过视反射,可使____肌收缩而引起____的折光力增大。

2.视锥细胞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视杆细胞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

3.近视眼可用____镜矫正,远视眼的近点比正常眼____。

4.维生素缺乏时,可由于____合成不足,引起____细胞功能下降,而产生夜盲症

5.耳蜗顶部损伤主要影响____听力,耳蜗底部损伤主要影响____听力

6.强光照射时瞳孔将____,视近物时瞳孔将____。

7.囊斑、壶腹嵴的适宜刺激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散光眼产生的原因多半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近视眼的原因多是________________,老花眼的原因多是________________。

10.经过外耳与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的振幅将_________________。

1.睫状肌;

晶状体2.司昼视觉;

司夜视觉3.凹透镜4.视紫红质;

视杆细胞5.低频声波;

高频声波6.缩小;

扩大7.头部空间位置与直线变速运动;

旋转变速运动8.角膜曲度不一致9.眼前后径过大;

晶状体弹性变小10.减小

1.看近物时,折光力增大是由于

A、玻璃体变凸:

B、玻璃体变扁平;

C、晶状体变凸D、晶状体变扁平;

E、角膜增厚。

2.对视锥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

A、视敏度高B.光敏度低C.参与暗适应过程D.一类视锥细胞只对一种单色起反应

3.视锥细胞的功能是

A、感受强光和弱光;

B、感受强光并分辨颜色:

C、感受弱光并分辨颜色;

D、只感受弱光;

E、只感受强光

4.下列对近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看6米以上的远物时,物像呈现在视网膜之前B、近点比远视眼的小D、看远物时看不清物体;

E、可用凸透镜矫正。

5.关于感受器生理特性的错误论述是

A.每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的刺激B.能把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C.有的适应过程快,有的适应过程慢D.是感觉分析的主要部位

6.房水的主要功能是

A.折光成像B.对玻璃体有保护作用C.对角膜和晶体有营养作用D.以上都不是

7.看近物时的视觉调节过程包括

A.晶状体变凸,眼轴会聚,瞳孔散大B.晶状体变凸,眼轴会聚,瞳孔缩小C.晶体变扁平,眼轴会聚,瞳孔缩小D.晶体变扁平,眼轴会聚,瞳孔散大

8.人眼的调节功能主要是由_____来实现的

A.角膜的曲度变化B.角膜和晶状体的曲度变化C.晶体的曲度变化D.玻璃体的曲度变化

9.黄斑处敏感度最高是因为

A.此处感光细胞兴奋性高B.此处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