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8858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docx

《关于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docx

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发展思路,稳定基本农田面积,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全力保障了粮食安全。

2010年,全县筛选推广小麦、玉米优良品种13个,建立小麦高产示范田23681亩,核心攻关田381亩,地膜玉米吨粮田5000亩,示范方300亩,粮食播种面积43.37万亩,总产13.97万吨,较上年增长15.6%,粮食生产连续七年实现了丰收增产。

底店乡晁家塬村百亩小麦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432.8公斤,示范户刘民柱4亩“西农928”,亩产514.2公斤;

太峪乡北庄村300亩地膜玉米吨粮田平均亩产达到820公斤,示范户杨丁旺5.6亩“郑单958”亩产达1025公斤。

二是主导产业不断壮大。

果业生产迅猛发展。

围绕“果业提质增效、干杂果开发、彬州梨、大晋枣振兴”四大工程,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持续扩大生态果园面积,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全县果园面积52万亩,其中水果35万亩,干杂果17万亩(苹果32万亩,梨2.5万亩,柿子13万亩,枣1.9万亩,核桃2.1万亩)。

2010年实现果品总产41.5万吨,产值9.5亿元。

畜牧生产稳步推进。

充分发挥县财政产业扶持资金,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多方筹措资金,累计发展养殖专业村25个,建成养殖小区16个,韩家、车家庄牛羊设施养殖、底店、水口土鸡生态养殖、北极塬生猪生产、新民、龙高塬肉兔生产、太峪、香庙肉牛饲养五大养殖板块初步形成,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

2010年,全县畜禽饲养总量190万头(只),存栏66.4万头(只),出栏123.6万头(只)。

肉类总产6468吨,禽蛋产量4100吨,奶类产量6300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4亿元,较上年增长10.2%。

设施农业亮点纷呈。

坚持以“万亩设施蔬菜建设工程”为切入点,采取“宣传引导,典型示范,项目带动”等有效方式,大力发展泾河川道设施农业,辐射带动水帘河、太峪河沿岸和新民、北极、龙高塬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设施农业产业带。

目前,全县累计建成现代化育苗点2个,设施大棚4530亩,配套建成灌溉机井14口,沼气池1500口,示范推广洋香瓜,樱桃蕃茄,“福运来”、“黑美人”西瓜,鸡腿菇、双胞菇等20多个新优品种,培育形成了西红柿、黄瓜、西葫芦、香菇、礼品西瓜、彬州枣等6个骨干品牌,申报注册了“花果山”牌大棚礼品西瓜、“公刘”牌大棚蘑菇、“彬州”牌大棚韭菜等3个商标。

2010年,全县果蔬总产5300吨,收入6000万元,棚均收入1.8万元,最高的达3.2万元,与种植大田作物相比,效益提高了20多倍。

一村一品不断壮大。

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培育特色”的思路,积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2010年,全县建成义门镇高渠村大棚西瓜、永乐镇湫沟村粮食贩运、车家庄乡枣林村金银花种植等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6个,县级一村一品推进村51个。

“彬州”牌反季节配装菜、“公刘”牌大棚蘑菇、“润杨”牌柿饼、“侍郎湖”牌土鸡蛋,深受消费者青睐。

三是园区农业起步良好。

一是规划建设彬县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建设项目。

该园区位于义门镇原南玉子乡政府驻地,占地面积1.18平方公里,总投资4.5亿元。

2011年,县财政计划投资5000万元完成园区设计规划、土地置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按照每镇2户,每乡1户的入园要求,扶持入驻企业加快发展。

目前,园区规划已通过评审,6月底可开工建设。

二是规划启动了彬县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建设项目。

该园区位于原新民农场,占地100亩,投资1500万元,以建设现代日光温室大棚为载体,重点发展反季节瓜果、蔬菜、花卉和观光、采摘。

目前,园区设计规划已经完成,其他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预计5月底动工建设。

三是建设了彬县龙高镇循环农业示范园。

该园区位于龙高镇龙马村,占地500亩,建设设施大棚500棚,主要种植金针菇、平菇。

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大棚300亩。

四是建设彬县炭店乡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

该园区位于炭店乡林家堡村,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四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依托国家苹果非疫区建设、动植物疫情监测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农业信息入村工程建设项目,改建扩建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5个,畜牧兽医站8个,成立了彬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开通了彬县农业信息网,彬州果业信息网,建成了村级农业信息站247个。

建立了科技示范园(场)32个,发展科技示范户1万户,引进果树、农作物以及畜禽优良品种27个,推广果园管理、畜禽标准化饲养、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及沼肥综合利用等农业实用技术12项,为农民提供市场和科技信息2500条,产地检疫检测率达95以上。

全县有10万亩果园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5万亩苹果园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炭店乡虎家湾村、义门镇高渠村500亩礼品西瓜通过了省级无公害礼品西瓜基地认定。

五是合作组织持续壮大。

积极引导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断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

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7个,注册资本1200万元,会员人数1.02万人,带动辐射周边村镇从事相关产业群众1.62万户,设施瓜菜种植面积0.5万亩,畜禽产品770吨,农副产品加工1200吨,实现收入2000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

新民镇南头村獭兔养殖户已达到53户,存栏2600只,并已辐射带动旬邑、长武、正宁等地群众发展獭兔产业,小章镇南乙方村农民郑俊强运用所学知识,建立乔化、矮化果园8亩,进行果品贮藏贩运,年收入24万元,哈家店村村民哈忠选带头示范推广大棚西瓜嫁接育苗技术,亩产值超过3万元。

六是龙头企业实力增强。

随着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县农业龙头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较快发展。

2010年,全县累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37家,年可加工销售农产品20万吨,实现产值2.5亿元。

其中,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7家,500万元以上的2家,上亿元的企业1家;

市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

彬县通达果汁厂自建厂以来,累计收购果品61.8万吨,生产浓缩果汁8.78万吨,出口创汇4.01亿元,为我县周边果农创收2.37亿元;

中兴果品有限责任公司继2009年成为我省从磨憨口岸报关出口陕西苹果的首家企业,出口创汇46万美元后,2010年再创162万美元的创汇新高。

二、主要做法

(一)积极宣传引导。

为了加快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县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果业生产的指导意见》、《关于切实加强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彬县粮食发展规划》、《彬县蔬菜发展规划》、《干杂果产业发展规划》和《彬县一村一品发展规划》,明确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远期前景、进度安排和工作措施,为顺利推进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定了政策方向和目标任务。

(二)强化技术培训。

县政府安排涉农部门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为载体,采取聘请大专院校专家、教授来彬讲授,组建科技110、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形式,不断强化干部群众对农业实用技术、先进经营理念和市场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学习,加快新知识、新技术转化和应用,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80期次,培训村干部150名,农民群众4.8万人次,受理电话咨询6.9万人次,接待群众来访2.5万人次,进一步增强了农民发展产业的能力。

(三)加大资金扶持。

县政府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争取沼气、大型农机具补贴、设施蔬菜、粮食高产创建、现代果业、苹果非疫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防治和国家粮食补贴等支农、惠农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并坚持每年列支农业产业发展资金500万元,支持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四)创新发展机制。

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技术合作、融资入股”等形式,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

利用日本果园管理先进理念,建立了中日合作彬县果业生产示范基地;

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彬县通达果汁厂;

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小章农林牧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

特别是我县先后三次组织农业科技带头人和村干部到杨凌职院培训,协助省教育厅、杨凌职院来彬举办农业科普宣传,成为全省农业工作的一大亮点。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打算

虽然,县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发展机制还不适应。

农业投入缺口仍然较大,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少,农业生产支持力度不够,农村土地流转困难,制约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快速扩大和农村劳动力的根本转移。

二是产业体系还不健全。

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仍然较低,家庭经营比较明显。

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加工水平低,带动能力不强,传统型的初级加工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少,一般产品多,名牌产品少。

三是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乡镇农技推广体系薄弱,农业科技推广难以到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较少,带动能力较弱,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很低。

四是发展基础还不牢固。

农业生产条件虽有新改善,但整体条件没有明显改变;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薄弱;

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五是自主发展能力较弱。

农民技能培训偏低,大多数农民缺乏一技之长,创业意识不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增加,劳务型输出居多,技能型输出太少,农民增收难度较大。

针对这些问题,县政府将切实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努力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扩大基地规模,实施板块带动。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模生产”的原则,在“自愿、有偿、互利”的前提下,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逐步使土地向种植、养殖能手集中,不断提升农业规模经营水平。

年内新建水果园2万亩,干杂果园0.5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田20000亩,地膜玉米吨粮田10000亩,打造大棚蔬菜、大棚西瓜、大棚蘑菇和大棚枣示范基地各1000亩,建设舍施养羊示范小区5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10万只獭兔养殖示范专业村1个,扶持发展生态养殖户100户。

(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粮食生产上,示范引进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等配套技术和高茬还田、残碴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新模式;

果业生产上,在抓好现有果园特别是示范园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围绕“果—畜—沼—草—网”和果园无害化防治生态模式,大力实施老果园更新复壮和彬州梨、大晋枣振兴工程;

畜牧上,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大力推广二(三)元杂交、设施养殖、全价配合饲料、果园、山地散养以及疫病程序化免疫等实用技术;

特色产业上,狠抓生产工艺改进、产品策划和推介宣传,拓宽我县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销售渠道。

(三)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

一是依托彬县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整合现有个体加工摊点,组建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

二是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形式,鼓励个体户、社会团体、其他组织组建农业龙头企业。

三是制定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引进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四是支持通达果汁厂、润杨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发研制新产品、新技术。

五是组建彬县农产品加工包装和物流集团,创立名优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

(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一是继续推行县校合作模式,办好以小章农林牧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为重点的农民培训基地,坚持从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二是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特别是发展农业产业化急需的设施农业、果树和畜牧方面的大中专毕业生,骋用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农民技术员,开展科技驻乡服务,为我县农业科技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不断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彬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和新民、北极、龙高、底店四大塬区农技综合服务中心站,创新培训模式,强化疫病防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增强为农业产业化全方位提供服务的能力。

(五)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

一是积极兴办专业市场。

对各乡镇现有农贸市场和城区两个蔬菜市场进行改建、扩建,新建北极镇干杂果批发市场,底店乡牲畜交易市场,永乐镇粮食、药材专业批发市场,巩固武汉、福州、南宁等国内大中城市营销窗口,拓展广西凭祥、云南景洪、磨憨三个口岸市场。

二是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巩固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积极开展网上促销,开辟网站市场,发展“订单”农业。

三是大力发展流通中介组织。

引导农户成立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

整合现有果行,增强协作意识和服务功能,实现农超对接。

(六)加大扶持力度,改善生产条件。

抢抓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机遇,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采取招商引资、项目带动、群众集资和社会参股等形式,开展中低产田改造,扩大节水灌溉面积,配套完善专业基地、涉农加工企业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确保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道路畅通,用电用水方便。

同时,县政府将继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整合使用涉农专项资金,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