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687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doc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doc(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doc

1、党的十九大的主题是什么?

大会的主题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第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第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3、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哪些重大突破?

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

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4、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哪些卓著成效?

第一,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

第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扎实推进。

第三,巡视利剑作用彰显。

第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5、如何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第一“历史性”。

这主要是从历史维度来评价五年来发生的变革。

第二“深层次”。

这主要指变革的深度。

第三“根本性”。

这主要指历史性变革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6、怎样理解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敢于正视不足,勇于直面困难和挑战,是我们党的优秀政治品格和优良传统。

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的坚实基础,但决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甚至骄傲自满。

对摆在面前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如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不但不能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甚至连现状都难以维持下去。

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既看到成绩又看到不足,既坚持经验又吸取教训,把不足作为今后工作着力克服和弥补的重要方面,把困难和挑战作为今后发展着力化解和攻克的重要任务,不断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克服困难,化解矛盾,把各方面工作做得更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7、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第一,什么是新时代。

“时代”这个词含义很丰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有长期和短期之别。

第二,进入新时代的依据是什么。

作出这样一个重大政治判断,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是我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

第三,新时代的本质内涵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本质内涵作了高度凝练和科学概括:

第四,进入新时代的意义是什么。

这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阐述的“三个意味着”

8、如何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第一,明确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实现强起来的新时代。

第二,明确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三,明确当代中国发展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

9、如何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第一,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落后的社会生产”的提法已经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发展的现状。

第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再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10、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

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

11、如何理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

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

12、如何理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

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

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13、如何理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彰显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必须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4、如何理解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这一重要论断,科学揭示了“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

对此,需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贯彻。

15、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指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16、如何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

全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

17、如何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第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第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同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一致的。

18、如何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19、如何理解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第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20、为什么要坚持新发展理念?

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加以强调。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使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1、为什么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要求。

22、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3、为什么要坚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

第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第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24、为什么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25、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生命共同体。

第二,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第三,要坚定不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创新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四,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26、为什么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7、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第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二,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第三,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28、为什么要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

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国两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

事实证明,“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具有强大生命力,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巩固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造福两岸同胞,推进祖国统一。

29、为什么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地球孕育了人类,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人类在地球不同地域繁衍发展,创造了不同社会、文明与文化。

中国人民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30、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第一,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第二,党要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第三,解决党内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31、为什么说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所谓决胜,就是举全党全国之力,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2、怎样认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