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总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8557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总结文档格式.docx

《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总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总结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甫忧国忧民思想的总结文档格式.docx

  杜甫入蜀后,在友人的资助下,定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

51岁时曾由友人严武表荐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为期半年,以后曾到过梓州、阆州,又漂流到夔州。

大历三年携家离川,在湖北、湖南一带漂流转徙,最后病逝于湘水舟中。

杜甫晚年动荡不安,但创作精力空前旺盛,忧国忧民的感情有增无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秋兴》、《登高》、《蜀相》、《又呈吴郎》、《岁晏行》、《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等许多优秀作品都作于这一时期。

  杜甫一生饱经忧患,安史乱起,更是颠沛流离,但始终不忘爱国爱民,正视现实和人生。

他的诗歌真实、深刻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有着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

  二、“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杜甫比前人更深入、更广泛地体验到人民的痛苦,为人民的叹息流泪、以诗歌唱出人民的要求、愿望,是杜甫诗歌的一大思想内容。

  他最能体贴人民的困苦,具有最博大的仁爱胸怀。

在“三吏”、“三别”中,他写出了在残酷兵役制度下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歌颂人民忍受最大的牺牲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这两组杰作写于杜甫从东都洛阳回华州时所遇的相州兵溃后。

  杜甫从东都回华州,正值唐军溃败,形势至为紧急。

他看到沿途人民家破人亡的悲惨情状,征调中男(指未成丁男子)的场面和官吏拉夫的暴行,体会到中原人民为制止战争做出的最大牺牲和他们渴望恢复安定生活的愿望,创作激情犹如长江大河奔腾而泄,谱写了“三吏”、“三别”两组光辉夺目的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章。

情绪时而愤惋,时而悲楚,调子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杜甫在《新安吏》中写道“……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杜甫对于人民的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

杜甫到了石壕村,看见这里的征兵不是白天来挑选,而是夜里来捕捉了。

他写了一首《石壕吏》,写一个老翁翻墙逃走,老妇应承的故事。

他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来表现那个紧张的场面。

并借老妇的口来叙述这一家人的苦难,她愿意应征到河阳前线:

  听妇前致辞: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这一段话说得多么哀切动人。

诗人又用“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两语来表现夜深的静寂和泣声如缕,而结尾写诗人自己“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出老妇竟被拉走的惨剧。

三个儿子征尽,竟至征到老妇身上,封建统治的黑暗严酷被表现得十分具体和深刻。

  杜甫继续西行,到了潼关,关上正在加紧修筑预防史思明的军队攻来。

他又写了一首《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但想到从前守关的哥舒翰因杨国忠的促战而轻于出兵以致惨败,杜甫忍不住对关吏发出如下的哀叹和忠告: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这些就是杜甫诗中流传最广、最为读者所称道的“三吏”。

这三个故事是杜甫从大量的社会现象中挑选和概括出来的。

  杜甫在从东都到潼关的路上,还看见过不少的新婚男子出征、老年出征以及战士还乡后无家可归又被召服役。

他把这些现象概括地写成了同样著名的“三别”。

《新婚别》用征妇的口吻深刻地写道: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她想要跟着去到军中,但形势不许可。

于是转过来劝慰征夫说: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而思念之情却是长久不变的:

“人事多错迕(wǔ),与君永相望。

”这首诗通过一位送郎出征的新嫁娘自陈心曲,深刻地反映了长年战乱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苦难,也真实地揭示出人民为平定叛乱而不惜牺牲的心迹。

  《垂老别》更悲壮了。

这个老人一点不象《石壕吏》里的那个老翁要翻墙逃走,他的年龄可能略小一些,但他却不如石壕村的那个老翁还有媳妇和孙子,他家中除了老妻外没有任何人了。

诗的开首写他登上征途时的心情和气概: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辑别上官。

  这里的“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两句,其悲痛也不下于上引《石壕吏》中老妇的一段话,或者说还要超过它,“投杖出门去”六句尤其叫人对当时的役政感到愤恨。

可是想到敌势很猖獗,老人的一颗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万国尽征戎,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这和石壕村老妇的请求“急应河阳役”同样地表现了劳动人民对于反叛乱的正义战争积极支持的鲜明态度。

  《无家别》是写相州溃败后的战士回到家乡,但见一片荒凉景象,说明安史发动的叛乱对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严重破坏,战士以悲痛的语言叙述道: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委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既然已经回来了,便做起庄稼来,“县吏知我至,召我习鼓鞞。

”虽说是在本州服役,但已经没有家了,无论居住远近都一样无依无靠。

现在还能和什么离别呢?

“内顾无所携”所以叫做“无家别”了。

读罢该诗,令人倍感凄凉。

这三首诗就是同样广泛流行在我国广大读者中的“三别”。

  “三吏”、“三别”是杜甫诗歌中的名篇。

这六首诗将各种具体人物摩写得惟妙惟肖,将曲折的隐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把当时的客观现实集中地反映了出来,表现了诗人关怀国家命运和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

诗人笔下的石壕村的老妇,“暮婚晨告别”的新妇,“子阵亡尽的”又告别老妻入伍的老翁,家乡荡尽、孓然一生的男子……人物的语言各如他们的身份,说明了杜甫了解社会,接近人民,深切地同情劳苦人民,并大胆而成功地使用了人民语言。

  在更多的诗篇中,也表现了诗人杜甫对人民不幸的深切关注,在《又呈吴郎》、《羌村》其三等诗中,他对寡妇、幼儿的不幸表示了深切的同情。

在《岁宴行》中,他对劳动人民被迫卖儿卖女的惨状深表痛心: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柚茅茨空。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诗人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控诉了阶级剥削、压迫的罪恶: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并且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中不合理的现实: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回到奉先县的家中,小儿子已经饿死了,他说: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但是想到自己虽说官职卑微,还可以免去租税和兵役,而平民的痛苦更不堪言状,他这样写道: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他忧念游离失所的人和出征士卒的思绪,积得象终南山一样高,象大气的弥漫而不可拾取,这是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是杜甫十年旅食京华生活体验的总结。

诗人通过叙述个人身世遭遇及自长安赴奉先途中的所见所闻,抒发了昔年的抱负和对当前形势的感叹和对国计民生的担忧。

以敏锐的政治观察力,揭示出安史之乱前夕唐王朝阶级对立尖锐、危机四伏的政治形势。

诗人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赤忱情怀,对国家前途和人民疾苦深表关心。

作者将抒写情志与真实反映当时现实紧相联系,使这篇咏怀有了史诗般的恢宏与厚重。

  诗人总是希望人民能过上好一点的日子:

“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

”(《别蔡十四著作》),即使是在自己身居艰难、幼子饿死的情况下,诗人也想到广大的“失业徒”、“远戍卒”生活的更加悲惨。

(如前所述《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甚至当成都的草堂被秋风吹破,诗人在终夜雨漏不止的寒冷凄苦中,不止于自叹,更进一步想到了社会上众多的受冻的人,在战乱中游离失所之人,比自己更不幸的人,他由衷地希望眼前出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于是他提出了这样的愿望: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里虽然说的是寒士,但其实是包括贫穷的庶民的,结句还有舍己为人的意思。

白居易的《新制布裘》里的“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士”就是受了他的影响写出来的。

  所有这些,在以前的文人诗中是很少看到的。

  三、“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对世乱时艰的忧虑,对国家的热爱,是杜甫诗歌的另一主要内容。

  诗人的喜怒哀乐是和祖国命运的盛衰息息相通的。

安史之乱前,他目睹朝政的腐败,为国家前途深怀隐忧。

杜甫在他和(hè

)高适、薛据的诗中,已经写下了这样忧心国家前途的诗句: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

  诗里他还用“惜哉瑶池饮,日宴昆仑丘”来暗写玄宗和杨贵妃的温泉游乐。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丽人行》通过写杨国忠兄妹的一次曲江游宴,揭露并嘲讽了他们荒淫奢侈、骄纵跋扈的丑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政治的黑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进一步把统治集团的豪奢腐朽:

“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与人民的冻饿死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加以对比,暴露了政治的极端黑暗。

  安史之乱后,诗人为义军的惨败、乱军的得势而悲愤、焦虑,写下了《悲陈陶》、《悲青坂》来哀悼战死的将士,怒斥乱军的骄横,反映出人民对收复京师的殷切希望,字字血泪,令人不忍卒读。

《悲陈陶》写宰相房琯领军败于陈陶泽: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诗的前半写唐军的青年战士血流成泽,四万战士没有经过什么战斗,自行溃败,同日牺牲.由于宦官邢延恩促战和房琯不知兵法,效古法用车战,以致全军覆没。

诗的后半是杜甫在长安城中所见,胡人得胜入城狂歌饮酒,十分骄横,而人民向北哭泣,日夜盼望官军前来收复。

字字句句都凝聚着诗人的爱国深情。

  面对战后的荒凉,诗人抚今追昔,写下了《哀江头》、《秋兴八首》等诗。

《哀江头》写唐玄宗、杨贵妃游幸的曲江已是一片荒凉景象: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接着写杨贵妃的生前和死后,今昔对照,末尾是诗人的哀伤和烦乱:

  人生有情泪沾肊,江草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抒写了诗人追念国家旧日繁华之情。

  在《秋兴八首》其六中,诗人写道: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锈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篇二:

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思想

  杜甫诗中忧国忧民的思想

  学生姓名:

郭军林指导教师:

田河

  【内容摘要】杜甫做为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活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他的诗歌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时代风貌,是当时社会现状的一面镜子,故有“诗史”之美誉,在他的诗中贯穿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思想。

而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源于他身上较为浓厚的儒家思想。

表现为矢志不移的忠君爱国思想和深沉广博的仁爱精神。

这不仅是杜甫伟大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更是其诗作能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力量所在。

  【关键词】杜甫儒家思想忧国忧民忠君爱国仁爱精神

  一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渊源

  杜甫自始至终执著地关注现实是与他头脑中的指导思想有关的。

杜甫是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呢?

杜甫常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谈到自己的家世也说“奉儒守官”,所以历来批评家认为这是儒家的思想意识的体现,儒家的入世精神和仁政学说铸就了杜诗中的忧国忧民的主旋律。

  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一文中强调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并认为这对杜甫的“阶级意识”“门阀观念”“功名欲望”起了决定性作用。

但事实上决定他思想的,还是十载长安的“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和辛酸,是“三年饥走荒山道”和人民共同饱尝的战乱、饥饿之苦,是“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和人民亲密无间的生活。

这些,正是这些,是杜甫思想决定性的因素。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然而这些难以计数的大批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惟有杜甫一人。

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等自命,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之中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

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表达出来,打动与感染读者。

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这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持不辍的创作主题。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一——忠君爱国

  传统的儒家观点认为,忠君即是爱国。

如孔子强调“尊王攘夷”,即尊奉周天子,抵御外敌入侵中原地区。

孟子则宣扬“大一统”,力主以“仁政”统一中国。

即对百姓施以仁政,以体恤百姓。

真正做到想民所想,忧民所忧。

此为儒家忧国忧民的光辉典范。

而且儒家关注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就体现在对国家、对天下(当时对儒家来说“天下”就是国家,国家就是“天下”)“一统”和安定的关注上。

杜甫承继了儒家的对“天下”“一统”的思想片断,把它发展成为忠君爱国的强烈的意识、并成为古典诗歌创作中的永恒的主题。

  实现和维护天下一统是儒家群体意识的最高境界,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时代是很少的。

那时人的眼界极为狭小,大多只是局限在个体生命的自生自灭上。

一生执着于“忠君爱国”,其道德、其胸

  襟都是那个时代很难达到的境界,这样的人是需要具有忘我的灵性的。

在杜甫那里,“君”不是坐在皇帝高位上的独夫民贼,而是天下民众这一群体的代表。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杜甫的忠君爱国不是作为臣工的职业性的奉献、更非泯灭了个性以后唯一的选择。

杜甫是注重个体自我价值的人,他把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融入了对群体的关注之中。

这些在他的诗歌中有长足的表现。

  流传到现在的杜诗绝大部分写于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

从早年的志向: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

杜甫不仅随时随地不忘君国,如苏轼所说“一饭不忘君”(当时的“君”就是“国”的代表);

更令人感动的是,他把这种感情视为其生命的一部分。

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开篇就描写忠君爱国之情,当时摆在杜甫面前有两条路,一是归隐田园,过“潇洒送日月”的浪漫生活;

一是出仕做官,介入纷纭复杂的官场争斗。

选择引起杜甫内心的激荡,诗人把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如剥春笋似地一层一层地展示出来,最后,杜甫表明自己心迹: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向太阳,物性固难夺!

  忠君爱国之心已经成为了诗人的天性(如葵藿之向阳),想纠正也不可能了。

正是这样的“物性”,当事关国家之时,他不仅能够这样要求自己:

“济时敢爱死”(《岁暮》),而且对于朋友他也能说出:

“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奉送严公入朝》)。

后者看来更难。

所谓“严公”就是杜甫落难成都时全身心依靠的顶头上司严武。

严武入朝有可能出任宰相,为这样有光辉前程的人物送行,帮忙或帮闲们大约要说尽人间的祝福话语的。

我想聪明的今人更会如此。

而杜甫本着儒家的“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的精神却讲了这样不吉利的话,而且讲得如此富于激情、掷地有声!

  杜甫的忠君爱国又不是后世儒家倡导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式的“愚忠”。

杜甫是着眼于民众群体的,当他感到皇帝这个独特的个体在违反他本应该代表的老百姓的利益时,便把批评的矛头指向皇帝。

杜甫的“忠君”主要就表现在对皇帝的批评讽刺上(这也是原始儒家所主张的为臣之道),杜甫敢于写作这类作品。

孔孟这些儒家的创始者们谈到君臣关系时,多是从相对关系着眼的。

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说的更情绪化一些,“君之视臣如土芥,臣视君如寇仇”。

强调臣子要绝对忠顺是法家。

杜甫对“君”的批评的情绪化是不让于孟子的:

“边庭流血成海水,我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秦州杂诗》);

“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位忙”(《忆昔二首》):

“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遣遇》)!

这些诗句在“怨”之外,还有愤怒,然而它与忠君爱国之心并不矛盾。

  忧国忧民思想的表现之二——仁爱精神

  杜诗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其中所体现的仁爱精神,杜甫的仁爱渗透其作品的各个方面,而且表达得十分完美,能给读者以长久的感动。

给读者留的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可能是他的“老妻”。

杜甫的仁爱精神应该说是始发于妻子的,因而其作品中涉及到妻子的篇章就格外动人。

无论是“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咏

  怀五百字》)那不能稍去于怀的惦念;

还是“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对团圆的期待,读者都可以从中体会诗人的一往情深。

杜甫一生逆境多、顺境少,特别是四十岁以后,穷困、衰病、奔走、逃难,接踵而至,几乎没有过几天好日子。

他的妻子杨夫人在饥寒交迫中担负起抚育儿女的重担: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遣兴》);

晚年又时刻关心着疾病缠身的丈夫:

“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遣闷奉呈严公》);

丈夫漂泊在外,她没有埋怨,只有理解:

“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

杜甫笔下的妻子是那么可亲可近、可爱可敬、是那么具有奉献精神,这里的“敬”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更不是令人产生冷冰冰之感的“相敬如宾”,而是表达了杜甫对妻子歉疚之感。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竿”(《江村》),从这样的诗句中,读者可以想象,坐在一旁的杜甫看到“老妻”“稚子”居处稍稍稳定、生活又有些兴味时的喜悦之情。

读者从中感受到的是诗人对妻子的爱。

  然而杜甫的仁爱精神绝不仅限于此,他还将对妻子的爱推及他人,甚至是一些与己无关但和自己有同样命运和遭遇的人,杜甫也是本着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处理与偶然相逢的人们的关系的。

晚年,他逃避战乱、漂泊湖湘,深感“乱世少恩惠”(《宿凿石浦》);

然而,杜甫仍然是:

“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

  孔子说: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

里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忘“爱人”之心,并付诸实践,这是很难的。

读杜诗会感到最难得的是,杜甫时时刻刻关注着弱者的不幸,并用他宽广的心胸去温暖这冰冷的世界。

例如杜甫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就是他由秦州到同谷和由同谷到成都期间。

此时,正如他所写的“岁拾橡栗随狙公,日暮天寒山谷里”(《寓同谷县作歌七首》),过的像原始人的日子。

然而,在这个时期写的二十首纪行诗中处处可见诗人对其他不幸者的关怀。

在路过绝险之地石龛时是“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就在这种环境下,他看到在山峦高处的伐竹者:

“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

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石龛》),杜甫把他们的悲歌传达给千百斯年之后的读者。

诗人在过嘉陵江经水会渡时,船夫的勇敢和撑船的技术的高超引起他赞叹:

“篙师暗理楫,歌啸轻波澜。

”但此时他也关切着他们的艰辛: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水会渡》)这种精神贯穿他的后半生的所有作品之中。

许多人当自己处于不幸时,变得谁都恨,仿佛整个世界都欠他的,甚至要向所有的人报复(其中最极端的就是发生在四、五年前一个留美学生卢某的在校园开枪杀人事件)。

杜甫为人正与此相反,他在遭遇苦难时往往能想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再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句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在实践家看来这种“空论”有什么用?

郭沫若更说“如果那么多的‘广厦’真正象蘑菇那样在一夜之间涌现了,诗人岂不早就住了进去,哪里会冻死呢?

”(《李白与杜甫》)这种批评是很可笑的。

杜甫不是住房部长,他要表现的也不是一种许诺及其实现,而是在困难之中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有人说这种想法可能很多人都会有。

是啊,这就是人的善根之所在,然而,即使古往今来的亿万人都有这种想法,但是有谁把它表现了出来了呢?

正因为这种推己及人的想法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诗句才能激起一切善良人的体验与共鸣、才能感动人。

  重要的是,杜甫把人人皆有、但又不被人们关注的善念——仁爱精神用充满感情的诗句揭示出来、把它固化下来,并传达后世的读者,用以培植人的善根,使人灵魂得到升华,这是诗不同其他一些揭露性文字意义之所在。

因此,杜甫的伟大和杜诗的震撼的力量不单纯在于他对世上苦难的揭露和对苦难制造者的抨击;

更在于他歌颂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满怀善意地描写它,希望它能发扬光大。

  这种仁爱精神使得他与邻里乡人多能和睦相处。

《又呈吴郎》是一首写得很通俗、很平淡的诗。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杜甫对那位“无儿无食”的老妇人的同情和关爱。

而且诗中所表达的不仅是一般的恤老怜贫,更感人的是杜甫对老妇人格的尊重:

“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只有深入其心,才能有这样深刻的理解。

我们从杜诗中还看到,无论住到哪里,邻人对杜甫都是非常友好的。

《羌村三首》中的: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这里邻人简直与乡党宗亲差不多了。

中国古代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