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仿真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7728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仿真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仿真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仿真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仿真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仿真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仿真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仿真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仿真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仿真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不能用空间概念代替时间概念。

如果将现代化理解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这将是一种滑稽剧。

接通新诗与传统的联系不是倡导传统主义,应当将传统和传统主义分开。

对传统作僵滞的、静止的理解,甚至将诗传统窄化为传统诗,因而指责新诗的种种“不是”,呼唤旧体诗的复兴等等,这种传统主义是新诗寻求新变的障碍。

从总趋向看,西方诗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

和与散文界限太不清相反,新诗与传统界限太清——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

接通传统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节选自吕进《熟读,不会吟诗也会吟》,有删改)

1.下列对“中国新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是对“五四”时期新的审美精神最大适应的文化运动产物,又是“诗体大解放”的产物。

B中国新诗的倡导者们虽然激烈地反传统,但实际上,传统的诗学范畴仍潜在地给他们以影响。

倡导传统主义是诗体解放以后新诗的十分关键的使命。

C中国新诗处在传统要经受现代化验收、经过现代化处理的过程中,这是一个扬弃过程,对传统有继承与发展,也有批判与放弃。

D中国新诗存在着与传统界限太清的焦虑,这个“太清”已经有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为它的危害性作证。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和古人寻求永恒与不朽相反,聪慧的现代人寻求相对与新变。

郭沫若的自由诗就是应变而生的产物。

B推掉几千年的诗歌积蓄去“解放”,只能使新诗成为轻飘、轻薄的无本之木。

胡适的新诗诗集《尝试集》的“尝试”二字也源于古诗。

C传统是非常稳定并且神圣的文化现象,而中国的大诗人必定是中国诗歌优秀传统的发扬光大者。

D中国新诗的现代化是一个时间概念,若把它理解为抛弃本民族传统,而继承发展他民族传统,那将是一种“滑稽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作为文化现象,不同民族的文化造成了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的巨大差异,但诗,总是具有诗之作为诗的共有品格。

B因为西方诗与东方诗有很大不同,所以,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对人的看法、对自然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看法上也从来不同。

C西方诗学推崇戏剧,运用纯概念,注重分析性、抽象性、系统性;

东方诗学以抒情诗为本,运用类概念,注重领悟性、整体性、经验性。

D西方诗和中国新诗在与传统的关系上也不同,西方诗是存在着摆脱不了传统影响的焦虑,而中国新诗却存在着与传统隔绝的焦虑。

二、古诗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执事:

旧指侍从左右、供差遣的人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

出使的人

D.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设版:

修筑防御工事

5.对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晋军函陵②亡郑而有益于君③晋,何厌之有

④以其无礼于晋⑤是寡人之过也⑥许君焦、瑕

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⑤/②④/③/⑥

C.①⑥/③④/②/⑤D.①⑥/②④/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

他在郑国官微人轻,在秦晋大兵压境、郑伯自责道歉的情况下,慨然答应出使,表现出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

B.烛之武勇敢无畏,从容对敌。

他不顾年迈之躯,夜缒出城。

从容去见秦伯,坦言郑国将亡,满足强敌的骄横心理,创造说服秦伯的契机。

C.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晓之利害。

他先说亡郑对秦无益有害,再说存郑对秦对晋都有益,最后说晋屡背秦德,不可共事,使秦伯不得不听。

D.烛之武机智善辩,成功使敌退兵。

他援古例今,使秦穆公爽快地跟郑国订立了盟约,并留下驻兵帮郑国防守,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保全了郑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5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二)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有关“梅”的两首词,完成8—9题

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8.试分析两首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并写出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别。

(6分)

9.毛泽东一词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

试作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0.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

(1)《三峡》一文中表现三峡春冬之水清澈异常的句子是:

,。

(2)《氓》一诗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

(3)《论语》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杨绛的亲情守望

云之端

传说中的“南沙沟”,离钓鱼台国宾馆极近,小区门口有人站岗,里面清一色三层旧式小楼,楼距很宽,中间是静谧的乔木和草坪。

据说,这里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只有杨绛一家。

1977年春,钱钟书一家告别学部办公室的蛰居生活,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居所。

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

但它也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钱杨是无锡同乡,1932年相识,1935年喜结良缘,恩爱六十多年。

“文革”初期,别人被斗得狼狈不堪,钱钟书却顶着“活无常”式的高帽子,胸前挂着名字上打叉的大牌子昂首阔步,任凭街上的孩子哄闹取笑,既不畏缩也不惶悚。

在暴虐横行、风声鹤唳的年代,瘦弱杨绛还有过“壮举”。

“外人看去她是柔弱的娇太太,面对阶级斗争肯定吃不消或者往后退缩的样子,但有一次,她真的让我刮目相看!

”叶廷芳回忆说,“1966年夏的一次批斗会,‘文革’初期钱钟书被贴了大字报,杨绛就在当中一角贴了个小纸条澄清。

后来群众批牛鬼蛇神,全所一百多人面前,把八九个人都拉出来批斗,站一排,杨绛站在最右边,当时一起被批的还有宗璞、邹获帆、李健吾等,其他人都低着头,你说什么都接受,就算不符合事实也不敢说话,就她一个人,脸涨得通红。

他们逼问杨绛,为什么要替资产阶级反动权威翻案。

她跺着脚,怒不可遏地据理力争:

就是不符合事实!

这次以后我就对她刮目相看了,一方面是她的勇敢行为,另一方面是她对丈夫的忠贞,绝不允许有不符合事实的批判。

1969年11月,年近花甲的钱钟书告别妻女先下了五七干校,学问通透的他,侍弄煤、锅炉却是外行,水总是烧不开,被大家笑称“钱不开”。

半年后,杨绛也来到干校,两个人不在一个连,但能偶尔相聚。

两个连在地界上是毗邻的,差距一里左右。

杨绛在“菜园班”,当时快六十了,白天由她看管菜园,她就利用这个时间,坐在小马扎上,用膝盖当写字台,看书或写东西。

钱钟书担负送信工作,每天下午四五点左右,他去“公社”取件时,总要绕道百十来步看他的妻子,杨绛把自己写的东西递给他,他一般就站在那儿看。

在信阳的日子,杨绎依然和别人不同,似乎总是“笑嘻嘻的”,还对大家说“文革”对她最大的教育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

只是有一次,大家都在劳动,凿井、种菜、浇菜……菜地旁边突然起了个坟堆,她说,死的人多冷啊,坟地里草都没有……当时是夏天,大家还奇怪她怎么会想到冷。

事实上,那时候的杨绛刚刚遭遇丧婿之痛,他们的女婿王德一,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了。

1997年,钱杨二老的独女钱瑗去世,一年后,缠绵病榻的钱钟书也走了。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

照顾人,男不如女。

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钱钟书缠绵病榻的日子,全靠杨绛一人悉心照料。

菜都做成糊状,鱼要做成粥,一个小刺都不能有,都是杨绛一根一根剔掉的。

有段时间,钱钟书在北京医院,女儿在西郊,杨绛这么大年纪两边跑。

一家三口人,后来一下走两个,尤其是女儿的走让她毫无思想准备,这个打击太大了!

“我们仨失散了”。

但是她居然非常坚强,一滴泪都不掉。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

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敛起丧亲之痛,当年已近九十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

人们惊讶地发现,没多久,这位纤小瘦弱的老太太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来了!

十多年来,面对时间这位严酷的判官,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

翻译、写作之外,她还一人揽下了整理钱钟书学术遗稿的工作,那是几麻袋天书般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恐怕难以想象,一个老人居然能扛下如此超负荷的重担。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却从不多著一字,潺潺缓缓,举重若轻。

(摘自《时代报告》)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着重选取人物生平各个阶段的生活片段,叙述生动细腻,全面展现了杨绛和钱钟书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

B.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手法,同时通过传神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清晰地展现了杨绛的勇敢无畏和对丈夫的忠贞。

C.钱钟书虽然“学问通透”,但“侍弄煤、锅炉却是外行,水总是烧不开”,因此总是被大家嘲笑和看不起。

D.在信阳的口子,畅绛似乎总是笑嘻嘻的,这能看出杨绛天性乐观,同时对文革给予她的教育也是心怀感激的。

E.“菜地旁边突然起了个坟堆,她说,死的人多冷啊。

坟地里草都没有……”这段文字体现了杨绛敏感、善良的性格。

(2)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文章是如何刻画杨绛的形象的?

(4)杨绛对钱钟书的“亲情守望”有哪些具体体现?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9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人生就是这样令人感慨:

毕业分手的时候,大家是的青年;

而今再见,大家都已华发苍颜。

(2)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强调,打造一支的作家队伍是中国作协的一项重要工作。

(3)换届后的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岁,可谓,相信他们应该不会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

A.年轻有为风华正茂年富力强B.年富力强风华正茂年轻有为

C.风华正茂年富力强年轻有为D.风华正茂年轻有为年富力强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三年困难时期,在我们到文化俱乐部吃饭时,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等残渣回去喂包弟。

B.在波兰南方,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C.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故事。

D.她们抢一般地一窝蜂地盛了一碗粥,歪着头用舌头舔着淋漓在碗边外的粥汁,就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或门口。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

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

①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

②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一切都有痕迹

③它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表面的“无用”而打折扣

④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刻“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

⑤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无用”的阅读给人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

⑥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

A.①⑥③②④⑤B.①③⑥⑤②④

C.⑤②①④③⑥D.⑤②④①⑥③

15.下面一段文字介绍了梁启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取向”,请用一句话概括游欧后梁启超对西方文化的态度。

(不能用否定句,字数不超过45个字)(5分)

游欧前的梁启超的文化取向与新文化运动是一致的。

游欧回来梁增加了反省现代性的支点,其与新文化运动原主持者间的关系是求同存异。

所谓求同,就是认同新文化运动所彰显的几大原则:

关注新青年,支持青年运动;

民主与科学;

精神解放,思想自由。

所谓存异,即在于对“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一“新文化的精神”的理解与把握。

不尽相同。

他主张对西方学说也不应盲从,坚持反对“科学万能”论,将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视觉有力地引入中国;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则反对全盘否定,主张借助西方科学的精神和方法,重新估价和整理,以发展新文化。

答:

16..学校要举办诗歌朗诵会,请在下面三首诗歌之间为主持人报幕各设计一段串场词(每段不超过50字)。

戴望舒《雨巷》衔接语①徐志摩《再别康桥》衔接语②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人人都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

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

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

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见下页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3分)B(“倡导传统主义”属偷换概念,应为“接通传统”)

2.(3分)C(传统的稳定性是相对的,此处绝对化了)

3.(3分)B(东西方诗的不同是东西方文化在天人关系等方面看法不同造成的,此处因果倒置)

二、古文与现代诗阅读(36分)

(一)(19分)

4.(3分)A(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5.(3分)D(依次是:

省略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判断句)

6.(3分)C(“存郑对秦对晋都有益”错,应是“存郑对秦有益无害”)

7.(10分)

(1)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味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敢、执事、状语后置各1分,句意2分)

(2)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行李、共、乏困各1分,句意2分)

(二)(11分)

8.参考答案:

陆游在这首词中,用梅花来象征自己崇高的气节和孤高的品质,表现出一种不畏严寒、傲然屹立的斗争精神;

毛泽东在这首词中,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以梅花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品格,塑造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

9.参考答案:

运用象征手法,以“送春”“迎春”“报春”象征革命者的革命实践,以“山花烂漫”象征革命事业的成功。

“她在丛中笑”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的品格和博大的胸怀。

(三)(6分)

10.(6分)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每答出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或多字少字则该空不给分)

11.

(1)A3分、D2分。

(B“各个阶段”和“全面”表述不当;

C“嘲笑和看不起”理解有误;

E“心怀感激”曲解文意)

(2)6分

①引出文章涉及到的两位主要人物杨绛和钱钟书。

②交代了人物居住环境静谧和略显寂寞的特点,暗示了人物淡泊宁静的精神追求;

③突出了钱钟书“稀世的分量”,对其给予高度赞扬。

④引出下文对杨绛和钱钟书人生经历的介绍。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3)6分

①侧面描写:

引述叶廷芳的话突出杨绛的勇敢无畏。

②细节描写:

在大字报的一角贴小条澄清对丈夫不符合事实的指控,体现了她的正直、忠贞;

看到坟堆想到“死的人多冷啊”,体现了杨绛的善良。

③语言描写: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体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沉的爱;

“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表现了杨绛的坚强和对丈夫的忠贞。

④对比:

在批斗大会上杨绛的表现与他人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杨绛的坚强勇敢。

(4)8分

①文革初期,钱钟书被批斗,杨绛敢于为丈夫据理力争。

②文革中期,杨绛追随丈夫钱钟书来到五七干校,陪伴丈夫。

③钱钟书缠绵病榻的日子,杨绛对丈夫悉心照料。

④钱钟书去世后,杨绛一人揽下了整理钱钟书学术遗稿的工作,扛下了超负荷的重担。

(每点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20分)

12.(3分)D(风华正茂:

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年轻有为:

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作为了,形容一个人很年轻但是很优秀。

年富力强:

年富,未来的年岁多。

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13.(3分)B(A成分残缺,在“总要”前加“她”;

C动宾搭配不当,“故事”改为“资讯”;

D语序不当,“一窝蜂地”移到“抢”前)

14.(3分).D解析根据语段的内在逻辑关系来判断。

本段讲述的是“无用”阅读的作用,先解释“无用”的阅读,再讲“无用”的阅读的作用。

②⑤解说“无用”的阅读,根据“虽然”可知,②在⑤之后,排除A项;

根据关联词“但”可知,⑥放在①之后,排除B、C两项。

15、5分。

示例:

以西方反省现代性的观点为支点,主张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科学文化,借鉴西方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16.(6分)(每句3分,其中内容连贯、符合语境2分,字数1分)

示例:

①告别了散发着丁香一样芬芳的江南雨巷,让我们携着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到英国剑桥上去游历一番吧。

下面请听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②让我们挥一挥衣袖,告别柔美静谧的康桥,随着毛主席去领略一下长沙橘子洲的风光吧。

请听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