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登顶珠峰成功不止是为了远山的召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7215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登顶珠峰成功不止是为了远山的召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登顶珠峰成功不止是为了远山的召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登顶珠峰成功不止是为了远山的召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登顶珠峰成功不止是为了远山的召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登顶珠峰成功不止是为了远山的召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登顶珠峰成功不止是为了远山的召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登顶珠峰成功不止是为了远山的召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登顶珠峰成功不止是为了远山的召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登顶珠峰成功不止是为了远山的召唤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由于青藏高原地区是全球板块运动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珠峰的高度仍在不断变化,人们从未放弃尝试利用新技术寻找更精确的珠峰高度。

继1975年、2005年后,珠峰高程测量工作在今年春天再次开始。

据了解,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重点在以下五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

一是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测量工作;

二是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

三是应用航空重力技术,提升测量精度;

四是利用实景三维技术,直观展示珠峰自然资源状况;

五是登顶观测,获取可靠测量数据。

你好,珠峰!

2020-05-2714:

36:

06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珠峰大本营5月27日电(记者多吉占堆、边巴次仁、王沁鸥、魏玉坤)27日11时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珠峰。

  他们是为精确测量世界的新高度而来。

  “珠峰任何显著变化,都对全球地学、生态等领域研究有重要指示意义。

”国测一大队副总工程师陈刚在珠峰前进营地说。

  成功,往往需要过人的毅力和勇气。

  因天气原因,存在流雪、雪崩、滑坠等威胁,冲顶计划两度被推迟。

  修路队之前也曾5次尝试修通前往顶峰的路,但均未成功。

  26日,6名修路队员顶风冒雪,修通了至峰顶的攀登路线。

  27日,8名测量登山队员顺利登顶。

  从新华社珠峰峰顶直播信号可见,在覆盖冰雪、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峰顶斜面上,身穿红色衣服的队员开始竖立测量觇标,安装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天线。

  同一时刻,地面6个交会点对峰顶觇标进行交会观测。

  珠峰是世界的高度,也是人类勇气的高度。

  从300年前我国首次进行珠峰测绘至今,很多国家先后测量过珠峰高度。

  45年前的5月27日,中国人首次将觇标带至峰顶,测得高度8848.13米。

2005年,中国再测珠峰,高度8844.43米。

  本次测量首次依托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开创了人类首次在珠峰峰顶开展重力测量的先河。

  珠峰北坡位于中国境内,南坡位于尼泊尔境内;

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带上,地壳运动活跃。

  珠峰,让勇者更勇。

  1953年,人类第一次登顶珠峰。

  1960年,中国人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

  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队长李国鹏说:

“希望准确收集各项数据,为人类了解、保护珠峰贡献专业力量。

  登顶测量队员在峰顶停留了150分钟,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新纪录。

  队员还在峰顶开展了雪深和气象等测量。

  高程测量将增进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促进科学发展。

  按计划,峰顶测量完成后,测绘人员将分析、比对、检核多种结果,公布最终珠峰高程数据。

  世界最高峰上,五星红旗再次徐徐展开。

  你好,珠峰!

人民网评:

董晓伟

2020年05月27日12:

45 

人民网-观点频道

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成功。

巅峰时刻,全民沸腾。

从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正式启动,到5月6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正式出发,到今天成功冲顶。

历时近一个月时间,经过三次突击,8名登山队员又站上了世界之巅,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说到珠峰,8848米是很多中国人的第一反应。

其实,那只是1975年的数据。

在2005年,珠峰的高度已经被更新为8844.43米。

珠峰测量,是测绘技术的一次大规模集成,复杂性和难度可想而知。

这次精确测定珠峰高程,综合运用GNSS卫星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是对我国测绘科技水平的又一次考验。

为什么要一测再测?

珠峰高度有那么重要吗?

测量珠峰高度意味着什么?

从客观事实来说,珠峰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缓慢升高,2015年5月的尼泊尔大地震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珠峰的高度;

从科技事实来说,珠峰测量技术也有了大的飞跃,新技术可以明显提升珠峰测量精度。

这次重新测量珠峰高度既是现实决定的,也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理性探索的科学精神的体现,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民科普课。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作为全球最高峰,对珠峰高度的重新定义,是中国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象征,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的生动写照。

“为国登顶,寸土不让”。

“任何人也休想卡我们的脖子。

中国人民就是要争这口气,你们一定要登上去,为国争光。

”60年前,中国登山队员牺牲生命,穿越了被国外登山者称为“鸟都飞不过”的“死亡的路线”,实现了人类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尽管这次登顶没有得到国际认可,但中国人从来不会屈服。

1975年,中国攀登者再次从北坡登顶,首次将觇标带上珠峰。

从此,8848.13米这个数字,影响了世界30年。

今天,当8名队员又一次登顶珠峰,当我们的5G基站架上海拔6000多米的高度,当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测量任务时,再回头看我们征服珠峰的60年历程,留下来的都是最美的风景,升腾起的只是无限的自豪和骄傲。

山高怕什么,攀登就是了。

中国人征服珠峰的过程,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砥砺前行的一个缩影。

一次又一次,我们直面风浪和挑战,一次又一次,我们向极限发起冲击。

有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在,再高的山,我们也能登顶,再难的关,我们也能渡过。

(责编:

董晓伟、岳弘彬)

新华时评:

59:

40来源:

  新华社记者魏玉坤、武思宇、王沁鸥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员27日成功登顶测量。

这一成功背后,凝结着新时代测绘、登山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精神价值。

  这是不惧挑战、勇往直前的自觉行动。

面对高寒缺氧等恶劣自然环境,测量登山队员舍生忘死,顽强拼搏。

“光荣!

不怕吃苦!

”这份光荣感正是源自他们心底对测绘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有信心!

一定登顶!

”信心和底气展现了他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这是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生动宣誓。

受天气影响,登顶测量日期一再推迟,但队员们从未放弃,而是坚持训练,矢志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

”无论什么样的风霜雨雪,都无法阻挡队员们攀登的脚步。

  这是团结一致、攻克难关的精神守望。

珠峰登顶测量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离不开气象、通信、医疗、后勤等部门的协调和保障,离不开队员们的互相鼓励。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成金。

只要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奋勇拼搏、开拓进取,就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攀登一座又一座高峰。

  这是为人类勇探索创未来的责任担当。

珠峰,地球之巅,其高程测量一直是人类认识地球的关键之一。

历史上,多个国家的探险者和测绘工作者都曾为准确测量珠峰高程贡献过力量。

今天,我国测量登山队员再攀珠峰,用更为先进的综合现代大地测量技术测量,必将刷新人类认识世界的高度。

  事业的伟大不仅在于目标的壮丽,更在于过程的精彩;

精神的崇高不仅在于成功的激励,更在于坚守的意义。

历史将会铭记测绘登山工作者的坚持与付出,他们为世人刻下一座闪亮的精神坐标。

奋斗的时代,每一名中国人都是攀登者,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中国梦想、中国精神。

热评丨登顶珠峰成功!

央视新闻

发布时间:

05-2712:

47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媒体官方帐号

5月27日上午11时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次落、袁复栋、李富庆、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次仁平措、次仁罗布、洛桑顿珠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

这一刻,值得尽情欢呼!

60年前,中国登山队队员王福洲、贡布、屈银华登上珠穆朗玛峰,这是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也是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留在珠峰之巅。

一说到登山,说到为何攀登珠峰,不由得想到那句名言:

“因为山在那里。

”“山在那里”,这是来自远山的召唤,更是来自内心的信念。

“我”在这里,山在那里,惟有攀登才能抵达,惟有穿过重重险阻,才能登上巅峰。

古人云: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古往今来,攀登高山都是对意志的锤炼,也是对自我的超越。

而攀登世界最高峰,则独有意味,这是人类挑战极限的体现,与意志有关,与团队精神有关,与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有关。

这一次登山队员带着使命而登——测定珠峰高度。

“世界之巅”究竟有多高?

测定珠峰高度,极其不易。

这次登山队一路走来,颇多波折,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冲顶时间一再延迟,让人感叹“胜利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一步一步走下去”。

但登山队永不言弃,始终咬定目标,经过多次调整,一次次铆劲前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次攀登珠峰,万众瞩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测量珠峰高度使用了一些“黑科技”。

据报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用于珠峰测高;

大量装备国产化,无论是可靠性、精度等都比2005年(测高)有质的提高;

运用航空重力测量技术,提升测量精度……此外,在这次登山过程中,我国首次实现5G信号覆盖珠峰峰顶。

诸如此类的细节,让人无法不激动、不振奋、不自豪。

给珠峰量“身高”,是个技术活,没有科技发达,没有国力强盛,没有经济发展,没有稳定环境,就不可能精准测出珠峰“身高”。

一定程度上说,这是对国家实力的一次测试,也是对国家科技水平的综合检验。

如果了解国家有关部门为此做出的各项事前准备,就更知这次测量的不容易、不简单。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这次登顶成功,激荡人心,带给全国人民澎湃而强大的精神力量,特别在当下,更能激励我们迎接挑战,攻坚克难。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女排国家队队长朱婷在“代表通道”上表示:

“过往比赛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恰恰正是我们最团结、最顽强、最忘我的时候。

接下来的道路还会有很多很多困难,希望我们同心协力,一起加油。

”这里说的尽管是体育比赛,却有丰富隐喻,在人生路上,在国家发展路上,也不是如此?

人生不等于比赛,但比赛处处可见。

人生如登山,每一步都是一个高度。

越是困难,越需要团结、顽强和忘我,就像女排姑娘那样,就像登山队那样。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

惟有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惟有愈挫愈奋、愈战愈勇,才能站在巅峰。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将登山精神化为求索的勇气、行动的动力,离宏大目标的实现就一定越来越近。

(文丨秦川)

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

中国青年网

05-2711:

52中国青年网官方帐号

在万千期待中,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上午11时正式登顶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三极的“身高”即将迎来历史性更新,其意义非凡。

这次珠峰测量登山活动究竟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

从专业队员、科研人员到登山爱好者,想要完成登顶的壮举又将面对何种考验?

让我们一探究竟——

历史性的探索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联合声明》,自然资源部会同外交部、国家体育总局和西藏自治区政府组织了2020珠峰高程测量工作。

4月30日下午,2020珠峰高程测量首场新闻发布会在珠峰大本营召开,宣布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

2020年5月25日,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纪念日,今年也是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的45周年。

开展此次珠峰高程测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历史上,中国共进行过6次大规模测绘和科考。

1966、1968年

国家测绘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合作,两次组队首次对珠峰高程进行测定,据自然资源部消息,这两次测量未在峰顶树立测量觇标,也未测量峰顶冰雪厚度,高程未公布

1975年

7月23日,中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已减去积雪厚度0.92米)

1992、1998年

分别和意大利、美国合作复测,两次测定均未对外公布珠峰“身高”

2005年

新一轮珠峰高程测量启动,首次在珠峰高程测量中尝试测量峰顶冰雪高度,测得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

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这同时也是一项代表国家测绘科技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测绘工程。

为推动珠峰高程测量工作顺利开展,保证测量工作的科学性、高程成果的精确性,自然资源部组织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陕西测绘地理信息局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等单位的精锐力量,编制珠峰高程测量技术设计书和实施方案。

据媒体报道,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重点在以下五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

五是测绘队员登顶观测,获取可靠测量数据。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活动,登山队由珠峰海拔5200米位置的大本营出发,直至最终登顶测量,一共划分为7个步骤。

1

从大本营出发抵达5800米中间营地

开启登顶行动,测量队员从珠峰大本营出发,途经绒布冰川和东绒布冰川,抵达海拔5800米的中间营地宿营

2

抵达6500米前进营地

测量队员从中间营地出发,到达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此处高原反应较为强烈,队员们在此休整

3

途经北坳大冰壁抵达7028米一号营地

从前进营地出发,途经海拔6600-7000米的北坳大冰壁,抵达海拔7028米的一号营地

4

途经大风口抵达7790米二号营地

从一号营地出发,途径海拔7500米的大风口,到达海拔7790米的二号营地

5

抵达8300米三号营地

从二号营地出发,到达海拔8300米的三号营地

6

经过8700米第二台阶向峰顶发起冲击

视天气情况,择机向珠峰顶峰发起冲击,期间经过海拔8680-8700的第二台阶

7

峰顶竖起觇标与6个交汇点同步开展测量

登顶成功后,测量队员在珠峰之巅竖起测量觇标,开展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和雪深测量等工作,与此同时,其他6个交汇点的测量队员瞄准峰顶觇标同步开展测量,最后依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出珠穆朗玛峰的新高程

一波三折的胜利

5月6日,珠峰登山大本营便为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举行了出发仪式。

30多名队员当日从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出发,开启珠峰高程登顶测量。

次日17时左右,登山队安全抵达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进营地,全体队员身体状态良好,并在此营地进行至少一天的休整,继续调试测高设备。

8日一早,西藏圣山登山探险服务有限公司6名修路向导和27名物资运输人员从前进营地出发,准备通过海拔7028米的北坳冰壁。

当他们攀登到海拔6700米处时,发现攀登路线上积雪比较深,有流雪的危险,所有人员便撤回前进营地。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活动负责人王勇峰当时表示,根据研判,此次登顶测量时间较原计划推后。

18日,登山队队长次落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召开攻顶动员会,公布攻顶队员名单,12名攻顶队员预计在5月22日登顶。

不过,21日前方传回消息,因天气原因,海拔7790米以上区域雪深过米,为保障队员安全,登山队决定撤回6500米前进营地,休整待命。

等待下一个好天气窗口期的同时,登山队的攀登队员们也获得了继续休整的时间。

24日,经过休整的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从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进营地出发,向珠峰顶峰发起第三次冲击。

26日,测量登山队公布了新一轮8人冲顶队员名单:

随后冲顶队员从海拔7790米的二号营地出发,前往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计划27日凌晨开始冲顶。

此前,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已因天气原因,两次推迟了原定于12日和22日的冲顶计划,这一次的冲顶队员名单与首次公布的名单相比有所变化。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总指挥、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勇峰表示,全体队员在执行测量任务前都已经过了近4个月的集训和拉练,体能储备充足,熟悉测量设备,能够按要求完成峰顶的测量任务。

最终待到机会来临。

27日2时10分许,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陆续从海拔8300米的珠峰突击营地启程向顶峰进发。

经过近9个小时的奋战,登山队一行人不负众望,在11时许如愿站在珠峰最高点,圆满完成了本次高程测量的登顶任务。

珠峰,不再遥不可及

不仅仅是科研,珠穆朗玛峰也是所有登山爱好者心目中的“朝圣地”。

它有美不胜收的巅峰绝景,也有直插云霄的山脊峭壁。

这里激励着代代攀登者的好奇心和征服欲。

从人类第一次站到珠穆朗玛峰的山顶开始,“挑战不可能”就已经成为过去。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珠峰更是不再遥不可及。

年复一年,珠峰的仰慕者络绎不绝,不少人期盼着在山顶处圆梦。

然而即便是在登顶珠峰不再是神话的当下,这座世界第一高峰,也绝不是容易征服的所在。

攀登珠峰,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

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和南坡分属中国和尼泊尔,无论选择从南坡攀登还是从北坡攀登,攀登者最终都将到达同一个顶峰。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南北坡的攀登难度,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想从南坡登峰,具备一定攀登经验的登山者,可以通过登山公司的帮助实现登顶珠峰的梦想。

危险系数更高的北坡,则是攀登珠峰的另一个选项。

这里的登山活动,由西藏自治区登山管理部门组织开展。

据悉,珠峰北坡为各国登山者设置的宿营地被称为登山大本营,位于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而面向普通游客提供食宿服务的帐篷营地叫做游客大本营,去年登山季到来前根据相关规定被移出核心区。

只有获得相关部门登山许可,方才有机会获准进入登山大本营。

新华社去年6月消息显示,有意愿从北坡攀登珠峰的中外登山者,须以组团商的形式申请登山许可;

管理部门会对登山者提供的登顶证书、攀登形式、攀登线路等进行严格审核;

需完全依靠他人协助的无自主攀登能力登山者禁止攀登;

登山者年龄必须在16至70周岁之间。

短暂的“窗口期”

无论南北坡,在做好万全准备之后,登山者们还要耐心等待“窗口期”到来。

每年5月是珠峰的攀登季,珠穆朗玛峰会在该时间段内迎来一年中几天难得的平稳天气,这就是登山者口中的“窗口期”。

“窗口期”出现的具体节点和长短,全凭大自然的“天意”,登山者能做的只有等待。

当然,攀登者们不会白白浪费这段未知的时间。

以2019年为例,珠峰南坡的春季登山季开始于4月14日。

登山团队会先来到海拔五千多米的南坡大本营,适应、集训,然后等待合适天气出发。

从南坡的大本营到顶峰一般要走4天,登山队在决定出发时,必须要预测到四天内的天气情况。

这也使珠峰的攀登增加了很大不确定性。

去年,受到“窗口期”缩短的影响,南坡的大部分登山队为了在天气理想的日子登顶,珠峰出现了“大堵车”的状况。

这段拥堵发生在距离顶峰不远的希拉里台阶,陡峭的山脊上,挤满了等待通行的攀登者。

等待过程中,大风带走了他们身体的温度,时间消耗掉氧气瓶中的氧气。

据英国《卫报》报道,当时至少有4人死亡。

未知的“死亡地带”

在攀登的“窗口期”到来之后,攀登者便可以吹响登山的号角。

而这时,危险也在一步步地逼近。

如果选择从中国境内的北坡出发,攀登珠峰共有三个难点,分别为北坳冰壁、“大风口”和第二台阶。

如果从南坡出发,则要经过“昆布冰川”的考验。

无论选择哪一条路线,登山客在途中可能都要经受变幻莫测的天气、突发的雪崩还有高海拔带来的高山疾病……

据BBC统计,截至2019年3月21日,已经有超过280人丧命珠峰。

通过分析2010年到2018年之间登山者的死因,数据显示,有接近一半的死者因为雪崩丢掉了性命,因为高山疾病和疲惫死亡的人数分别占到16.6%和12.5%。

根据2015年10月之前的死亡统计,大多数遇难者集中在海拔8000米+的“死亡地带”。

这个地区,含氧量稀薄,山路狭窄。

在这种极寒的低压环境中,大多数人都会行动迟缓、呼吸困难。

登山者每走一步路,都在与“死神”抗争。

如果在这里遇险,几乎没人有余力提供救助。

由于移动遗体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殒命攀登者最终的结局,大多深陷冰缝之中,或永埋积雪之下,还有的“定格”在遇难地。

他们以这种惨烈悲情的方式,提醒着人类不可忽视大自然的威严。

记忆中的8848

话题重新回到高程测量上来。

说到珠峰的高度,相信很多人都对8848这个数字印象深刻。

1975年,由国家测绘总局、总参测绘局组成49人的测量分队,加入中国登山队,对珠峰进行科考测量。

同年7月23日,中国政府授权新华社向全球宣布:

我国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程为8848.13米(已减去积雪厚度0.92米)。

至此,珠峰8848米的“身高”,成为一代代中国人深远的记忆。

此后,1992年和1998年,中国分别和意大利、美国合作复测珠峰高度,但这两次测量结果均未对外公布。

2005年2月,中国启动新一轮珠峰高程测量。

此次珠峰高程复测既采用传统经典的测量方法,又采用现代先进的测量技术,两者同时进行。

测量专业人员在登山队员的协助下,携带双频GPS卫星导航定位仪和冰雪雷达探测仪登顶,在珠峰峰顶进行GPS实测和探测峰顶的冰雪深度,首次揭开峰顶神秘的冰雪厚度,同时在峰顶上竖立了用航天材料特制的2.5米高的红色觇标,作为6个观测站交会珠峰峰顶的照准目标。

同年10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正式公布2005珠峰高程测量获得的新数据:

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

如今时光飞逝十五年,中国再次测量世界最高峰的高度。

珠峰高程测量的核心目标是精确测定珠峰高度,测量成果可用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等领域研究。

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风速等数据,将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权威媒体报道称,此次为珠峰“量身高”,运用到了多种“黑科技”。

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用于珠峰测高,国产设备全面担当本次测量任务。

此外,也运用到航空重力测量技术,提升测量精度。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运动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登顶珠峰,实现了人类首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壮举。

自此,中国人与“世界最高峰”的故事翻开了崭新的画卷。

60年后的5月27日,来自中国的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再一次站上世界之巅。

他们留在珠峰上的脚印,为人类进一步了解珠峰铺平了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已经成功登顶,但是珠峰的“新身高”并不能迅速公布。

因为登顶测量成功只意味着取得了一手的测量数据,但并没有得到珠峰的精确高程。

这项确切数据,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得出。

作者:

邢蕊王思硕

(来源:

中新体坛微信公众号)

登顶珠峰的那些中国勇士

05-2711:

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