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9讲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1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7018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9讲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1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9讲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1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9讲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1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9讲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1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9讲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1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9讲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1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9讲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1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9讲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1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测试 第9讲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1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C.手机上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

5.(2017南京)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的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图所示,两次所成的像相对于原来被观察的物体,对比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它们(  )

第5题图

A.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

B.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

C.三个方面都相同

D.三个方面都不同

6.(2017黄冈)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

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

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7.(2016威海)如图所示,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7题图

A.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cm

B.图乙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图乙中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现像的下半部分

D.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8.(2017眉山)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8题图

A.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像

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二、填空作图题

9.(2017南开模拟)为了监控取款机的实时情况,银行ATM自动取款机上方安装有一摄像头.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________的实像;

当取款人逐渐靠近取款机时,他所成的像会逐渐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2017湖州)如图是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图甲、图乙是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像的两种情形.这两种成像情形中,________(选填“图甲”或“图乙”)能够模拟眼睛成像.为了模拟近视眼看东西模糊的情形,应该把该图中的光屏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或使凸透镜的曲度变得更大.

第10题图

11.(2017南充)小南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并测出物距u=20cm,像距v=15cm,则光屏上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__________.

1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当凸透镜距离物体的距离为2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第12题图

13.(2017育才一诊)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光束会聚处和M点的距离是________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m.

第13题图

14.(2017巴蜀一模)在学完凸透镜成像的相关知识后,某同学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作了探究.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然后按如图乙所示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A处,可在B处的光屏上看到一清晰的实像.现将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到C处,移动的距离为s.为了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移动的距离为s′,则s′________s(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第14题图

15.根据图中凹透镜的折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第15题图

16.(2017巴蜀二模)如图所示,F、F′是凸透镜的焦点,P、P′是2倍焦距处,请画出光线PA经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第16题图

17.(2017枣庄)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

第17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

18.(2017南岸区指标到校)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按规范进行实验,当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第18题图

(1)如图所示位置的成像情况与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原理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5cm,此时像的大小与原来的像相比是________的.(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光具座45cm处放置一个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矫正原理与这个相同.

 

答案

1.B 【解析】A、D瓶盖薄厚均匀,对光线不会聚,不易引起火灾,不符合题意;

B瓶盖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符合题意;

C瓶盖两端厚,中间薄,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不易引起火灾,不符合题意.故选B.

2.C 【解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A错误;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通过该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B错误;

近视眼的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强,使得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为了矫正眼睛,应佩戴一个焦距合适的发散透镜,即凹透镜,C正确;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而物镜焦距短,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的焦距长,再次将物镜成的实像变为放大的虚像,D错误.故选C.

3.B 【解析】近视眼成因:

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晶状体折射能力较强,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需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成因:

远视眼的晶状体变薄,晶状体折射能力较弱,会聚能力减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由题意可知:

图甲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图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矫正.故选B.

4.B 【解析】二维码自身不能发光,因此不是光源,A错误;

二维码白色部分能反射所有色光,黑色部分能吸收所有色光,B正确;

手机上的摄像头是凸透镜,当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摄像头扫码时相当于照相机,C、D均错误.故选B.

5.D

6.C 【解析】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即物距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A错误;

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倒立、放大的实像,B错误;

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是凸透镜,可以用来制作老花镜镜片,C正确;

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D错误.故选C.

7.D 【解析】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A错误;

图乙中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原理相同,B错误;

图乙若用遮光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仍出现完整的像,只是略暗一些,C错误;

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由于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成像要远些,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D正确.故选D.

8.B 【解析】由图可知,u<v,则f<u<2f,v>2f,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利用了此原理制成的;

照相机是利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A错误;

根据“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小,B正确;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错误;

由图可知,f<15cm<2f,则7.5cm<f<15cm,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cm处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D错误.故选B.

9.缩小 变大 【解析】摄像机利用了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且物距越小,像越大.

10.图乙 远离 【解析】图乙中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眼睛的成像原理相同;

近视眼是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前,不能到达视网膜上,所以应该将图乙中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11.缩小 7.5cm<f<10cm 【解析】由题意可知:

u>v,则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20cm>2f,则10cm>f①;

此时2f>15cm>f,则7.5cm<f<15cm②;

由①②可得:

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为:

7.5cm<f<10cm.

12.10 缩小 【解析】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像距也为二倍焦距,此时物距等于像距;

因此在题图中寻找物距等于像距的点,该点对应的物距为二倍焦距.由题图可知,当u=20cm时v=20cm,即2f=20cm,故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u=25cm时,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3.0.6 0.2 【解析】由题意可知,M是凸透镜的焦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故凸透镜的焦点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M到平面镜的距离,即为0.3m;

故焦点和M点的距离为0.3m+0.3m=0.6m;

由于凸透镜的焦距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0.5m-0.3m=0.2m.

14.10.0 左 大于 【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则透镜到最小、最亮点的距离即为焦距,从图甲可以看出,透镜到最小、最亮点的距离为10.0cm,故透镜的焦距为10.0cm;

从图乙可以看出,物距小于像距,此时成清晰的像,应满足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当物距变大时,像距应变小,故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应向左移动;

由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看出,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移动时,像在2倍焦距和无限远处移动,则像移动距离大于物移动距离,故s′大于s.

15.如答图所示

第15题答图

【解析】因折射光线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故入射光线的延长线应过其焦点,入射光线如答图所示.

16.如答图所示

第16题答图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时,v=2f.此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也就是主光轴上二倍焦距处点上的物点所成的像也在二倍焦距点上,而像点是由物点发出的无数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形成的.所以任意一束经过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必经过另一侧两倍焦距处.

17.如答图所示

第17题答图

18.

(1)照相机 变大 

(2)右 近视 【解析】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

由图可知:

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即u>2f,f<v<2f,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当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只将蜡烛向右移动5cm,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像,根据“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

向右移动光屏,同时像会变大;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放于凸透镜前,使光线发散,像将会聚在光屏的后方,即像距增大;

为了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要远离凸透镜,即向右移动.凹透镜是近视眼镜,故近视眼矫正原理与这个相同.

第15讲 生活用电

10分钟)

1.(2017聊城)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2.(2017成都)“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平台”和物理学科都强调了安全用电,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选用插座时,所有家用电器都使用两孔插座

B.更换灯泡时,不断开电源开关

C.有人触电时,首先应切断电源

D.用验电笔检验时,手指不接触笔尾金属体

3.(2017西大附中一模)李飞扬吃晚饭时听到旁边两个初三同学聊天,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了下面这些话,作为一名高二的学长,他一听就知道其中很多说法都是不对的.你知道哪个是正确的吗(  )

A.电灯的控制开关可以安装在零线上

B.导线的绝缘皮破损后一定要及时更换

C.使用测电笔时手指千万不能碰到笔尾金属体

D.如果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将触电者拉开

4.下列关于家庭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是串联在电路中的

B.发现触电事故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再想办法施救

C.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接在该用电器和零线之间

D.当干路中的电流过大时,漏电保护器就会自动切断电路

5.某家庭电路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两处分别装用电器和开关.对此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线上的保险丝应该改装到零线上

B.甲处应装用电器,乙处应装开关

C.当用电器功率增大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就增大

D.当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

6.(2017兰州)傍晚小明卧室的灯突然灭了,但客厅的灯正常发光,对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明卧室的照明电路发生了断路

B.小明卧室的灯泡发生了短路

C.他家工作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D.可能是进户线断了

二、填空题

7.(2017柳州)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220V,用电器的开关要安装在________(选填“火线”、“零线”或“地线”)上.如果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______(选填“不可”或“可以”)直接泼水灭火.

8.(2017宿迁)人体的安全电压是________V.在小明家厨房内的一条电路上,接有电水壶(1800W),电饭煲(600W)和油烟机(240W)各1只,为保障正常用电,该电路中熔丝的熔断电流应不小于______A.

9.(2017绥化)如图是常用的一个插线板.小华在使用中发现:

插线板上的指示灯在开关断开时不发光,插孔不能提供工作电压;

而在开关闭合时指示灯发光,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根据上述现象可知指示灯和开关是_____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使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目的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________相连,防止触电.

第9题图

10.(2017连云港)在家庭电路中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________V,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判断火线与零线.当家庭电路中电流超过一定限度时,________会自动熔断,保护电路.

11.在家庭电路中,电冰箱、洗衣机等用电器的电源插座都用三孔插座.为了安全,三脚插头的接地脚应与用电器的________相连.如果电路出现故障,电工师傅一般会用试电笔进行检查,如图甲、乙两种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第11题图

1.A

2.C 【解析】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是三孔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座必须为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漏电发生安全事故,A错误;

更换灯泡时,首先要切断电源,B错误;

当有人触电时,应先切断电源,C正确;

用验电笔检验时,手指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D错误.故选C.

3.B 【解析】利用安全用电的原则分析判断,注意:

(1)破损的绝缘皮会漏电;

(2)测电笔的使用方法:

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用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电线,氖管发光,表明检测的是火线;

(3)接灯泡时,火线首先接入开关,然后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

零线直接进入灯泡的螺旋套.如果开关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火线直接接在灯泡时,虽然断开开关,但是火线和灯泡相连,触及灯泡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开关要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断开开关,切断与火线的连接,接触灯泡时会更安全;

(4)当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并有电流通过人体,会造成触电.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故选B.

4.B 【解析】家庭电路中所有用电器都是并联的,A错误;

发现触电事故时,首先应切断电源,B正确;

开关应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C错误;

当干路中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自动跳闸,从而切断电路,D错误.故选B.

5.C 【解析】为了安全,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而不是零线上,A错误;

按照安全用电的要求,开关应接在火线上,这样断开开关后可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所以甲处安装开关,乙处安装用电器,B错误;

家庭电路中用电器是并联的,同时使用的用电器越多,电路中的总功率越大,而电路两端的电压是不变的,由P=U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大,C正确;

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就会熔断以保证用电器的安全,铜丝的熔点高,不能及时熔断,因此不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D错误.故选C.

6.A 【解析】家庭电路都是并联的,如果卧室灯泡短路,则所有灯泡都被短路,客厅灯泡也不会亮,B错误;

并联电路中当一条支路断路其余支路能正常工作,所以卧室灯泡熄灭而客厅灯泡正常发光,说明卧室灯泡断路,A正确;

当电路总功率过大时,不会出现只有卧室灯泡熄灭的现象,C错误;

如果进户线断了,室内所有用电器都不能工作,D错误.故选A.

7.火线 不可 【解析】用电器的开关要安装在火线上,若家用电器的开关接在了零线上时,开关断开时,用电器仍然带电,更换或维修用电器时易发生触电事故;

因为水是导体,当用电器或线路着火时,可能会使电流通过人体与大地形成通路,发生触电.

8.不高于36 12 【解析】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

厨房电器总功率为P=P1+P2+P3=1800W+600W+240W=2640W,电压为220V,则最大工作电流I=

=12A,则电路中熔丝的熔断电流应不小于12A.

9.串联 大地(或地、地线) 【解析】插线板开关断开时,指示灯不发光,插孔不能提供电压;

当开关闭合时,指示灯发光,插孔能提供电压,说明指示灯和开关串联,互相影响;

使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三脚插头中间的脚与用电器的金属外壳相连,当插入插座时,目的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相连,防止金属外壳因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10.220 测电笔 熔断器(或者熔丝) 【解析】家庭电路中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

生活中常用测电笔来辨别火线与零线;

将熔断器或熔丝串联在电路中,会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11.金属外壳 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