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说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6541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概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一章 概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一章 概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一章 概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一章 概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概说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一章 概说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概说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概说Word文件下载.docx

自明末郑成功以厦门作为收复台湾的基地以后,这个小岛的人口大量增加,及至19世纪中叶厦门辟为通商口岸后,城市的规模才得以迅速扩大,人口才得到迅速的发展。

厦门话是介于泉州漳州之间的一个土语,有“半漳半泉厦门腔”的说法。

它是不能与有着悠久历史的泉州方言同日而语的。

泉州方言一直以来都在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泉州人于清代编写的《汇音妙悟》一直是闽南各地韵书的蓝本。

闽南最古老的剧种梨园戏和南音仍以泉州音为标准音。

三、闽南方言的形成及流播

(一)闽南方言的形成

福建最早称为闽,据说那时有七个土著部落,所以又称“七闽”。

福建全部

七闽广东东部潮梅一带

浙江旧温、台、处三府属

公元前334年,越王族入闽定居闽中一带,与七闽土著发生融合,形成闽越族。

秦末,闽越王族领袖率兵北上中原地区参加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长达8年,深受中原汉语的影响。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设立闽越国,历时92年。

公元前110年,闽越王反汉,被汉灭亡。

汉王朝将闽越族百姓迁居江淮一带。

秦汉时期,闽越人北迁同时,秦军大量入闽,定居于今粤东和闽南一带,秦军带来的上古汉语终于战胜了闽越语言,发展成最早的闽南方言。

后来闽南还发生了多次汉人入闽的浪潮,带来了南北朝时期的吴语和唐宋时期的北方方言等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汉语方言,不断地丰富了闽南方言,成为闽南方言发展的流。

(二)闽南方言的流播

闽南方言的流播经历了以下几条路线

1.南下

闽南地区的闽南方言是最早形成的。

潮州方言到了元明时代才真正独立出来。

唐末五代之后,大批泉州人移居潮州,对稳定潮州话的闽南方言系统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北宋时期,泉州人大量迁往潮州的同时,也大量迁往漳州和广东东部。

至南宋,闽南人又向更南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广西东南转移。

2.北上

两宋时期的闽南人多沿海往南开拓,明清之后则是沿海往北谋生。

向闽东、莆仙沿海移民。

再往北移居浙南。

在浙南定居的闽南人,有些又向北迁移到江苏宜兴等地。

此外,也有小批量沿山路到闽北以及江西、四川的一些地方。

3.东进

闽南人尤其是泉州人开发台湾的历史十分悠久。

唐代以来,泉州渔民已经把澎湖和台湾岛作为停泊处。

据记载,南宋时期澎湖隶属晋江县(泉州)。

当时台湾与澎湖的汉人通行的就是泉州方言。

近代以来,闽南人向台湾移民从未停过。

最著名的有两次。

第一次是17世纪初,漳州人颜思齐与泉州南安石井人郑芝龙先后进驻台湾,积极招纳沿海人民赴台参加开发工作。

第二次是17世纪中叶,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而后又大量从泉州及漳州移民加强政治经济建设。

经过中古的泉州移民和近代的这两次大迁移,闽南方言终于成为台湾岛内的通用语。

4.出洋

唐以前就有闽南人出海。

唐以来,闽南人出国渐多,五代时远航海外经商的更多。

宋代闽南商人已遍及东南亚,并北及朝鲜,南达阿拉伯帝国。

近代以来移居印尼、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等国的闽南人更是成倍成批增长。

在港、澳,闽南人占有相当的比例。

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也都有闽南人的足迹。

此外,广东潮州等地的人民也把这些地方的闽南方言传播到东南亚和世界其他地方。

四、闽南方言的内部差异

1.差异较小,可以通话无阻。

闽南地区和台湾的闽南方言,其内部的一致性较大,基本上可以通话无阻。

台湾的闽南方言有泉州腔和漳州腔之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口音日渐混杂。

这也是台湾闽南方言与厦门方言较为接近的缘故。

2.有明显的差异,通话有一定的困难

广东潮汕地区的闽南方言在两宋时期就从闽南本土分化出去,尽管当时的闽南方言已定型。

后来,潮汕一直隶属于广东,其方言又受粤、客方言影响,因此跟闽台闽南方言有明显的差异,彼此间通话有一定的困难。

3.差异很大,通话困难

雷州半岛的闽南方言受周边粤方言的影响,跟闽台两省的闽南方言的差异就更大一些,通话困难。

海南省流行的闽南方言更是受到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它跟闽台闽南方言有很大的差异,彼此无法通话。

浙江温州地区的闽南方言因闽南人占少数,周围大多是说吴语的温州人,受吴语影响较大,它跟闽台两省的闽南方言也差异较大,通话也有困难。

潮汕跟雷州、海南的闽南方言通话也不容易。

至于其他地区的闽南方言,跟闽台两省的闽南方言差异程度各有不同。

流传于海外各地的闽南方言,得看它是来自哪个闽南语区的,它跟哪个地区的闽南方言的方音特点比较接近而定。

五、闽南方言的地位及其作用

闽南方言是最重要的汉语方言之一。

无论是其研究价值还是实际使用价值都是巨大的。

闽南方言已经作为地球60种主要语言的代表之一,被录制在美国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号宇宙飞船的镀金唱片上。

无论您在国内或国外的闽南语区生活或工作,闽南语都将给您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意想不到的回报。

如果您是在非闽南语区生活或工作,闽南语同样能为您从事旅游、商贸活动带来极大的便利和意想不到的回报。

 

第二节闽南方言的主要特点

闽南方言有“古汉语的活化石”之美誉。

一、语音的特点

(一)声母

1.仅有14个

笔排‘破坡b(m)婆模

t底道t‘踢土l()南力

ts资查ts‘创唱s散商

k干古k‘看缺()共验

h晓后Ʒ魏闲

2.几则小笑话

a.“冯经理出差走了”

闽南某贸易公司采购员小王

北方某公司洽谈订货事宜。

“冯经理”“洪经理”

闽南话没有[f]声母,普通话的f声母在闽南话读成[h]声母。

类似的误会:

“我分了”“我昏了”

“发生一件事”“花生一件事”

“公费买的”“工会买的”

b.“主力”变成“阻力”

闽南人国家足球队推荐运动员

“这可是我们队里的阻力啊!

“这么好的运动员怎么成为队里的阻力?

闽南话里没有翘舌音声母,只有舌尖音声母。

类似的笑话还有:

大志-大字征兵-增兵

推迟-推辞鱼翅-鱼刺

失恋-思恋商业-桑叶

热坏了-乐坏了入口-路口

c.“姓牛的”变成“姓刘的”

3.特点

闽南方言的声母与上古音系很接近。

上古音声母

没有轻唇音f

没有卷舌音zh、ch、sh、r(、‘、、)

没有舌面前音j、q、x(、‘、)

普通话闽南话

、、、、‘

、、、‘、没有

没有、、h

(二)韵母

普通话韵母分类总表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i[][]

i[i]

u[u]

ü

[y]

ɑ[A]

iɑ[iA]

uɑ[uA]

o[o]

uo[uo]

e[]

ê

[]

ie[i]

e[y]

er[]

ɑi[ai]

uɑi[uɑi]

ei[ei]

uei[uei]

ɑo[ɑu]

iɑo[iɑu]

ou[ou]

iou[iou]

ɑn[an]

iɑn[in]

uɑn[uan]

ɑn[yn]

en[n]

in[in]

uen[un]

n[yn]

ɑnɡ[ɑ]

iɑnɡ[iɑ]

uɑnɡ[uɑ]

enɡ[]

inɡ[i]

uenɡ[u]

onɡ[u]

ionɡ[y]

闽南话韵母:

80多个

[开尾韵]

巴疤覇铺乌粗靠河锣桃体例世

你基气女妇有取

台使知草厚交

爹遮车社烧招桥摇收蛀树油

拖破磨沙纸买卖街花胃威气

超娇巧乖歪怪

鼻音尾韵]

呣梅姆55耽贪南暗淹林心啉岩尖签潜检

毯赚案品囡津信豌拳喷分连展现

选泛宣

砖酸算黄帆江讲人唐莽封

量梁枪箱英a橙□

良将商相凉a风

[鼻化韵]

骂篮三敢衫芋误可傲

奶镰鞭篇绵天

乃耐□33

件拼京名麻肝弹伞官梅煤闲关羊

猫饿□33□33

[塞尾韵]

答纳杂合压立集习入

i夹接业协贴

达察扎杀踢

一乙直食七i烈节砌匹

滑掘骨屈u法劣绝发

角确目六复博托驳

默悉特德略曲弱

踏盒鸭□4

索薄搁

芽麦隔剃椅滴铁

托‘4‘4

□4□4额页拆食

借着药石落

活泼辣热狭八拔

挖血刮悄

默物‘13

□4寞

咩捏闪□4

嗐□4

□4(无牙者咬东西)

□4(大口咬)

□4□4(剧烈摇晃)

闽南方言的韵母接近中古音。

简于声,必繁于韵。

北方话南方话

声繁韵简声简韵繁

几个突出的特点:

1.干吗“下半夜来聊天”:

没有撮口呼

深夜,老李沉浸梦乡。

急促的电铃声突然响起。

“谁呀?

“我,志雄啊!

“老刘,出什么事了?

“没事,来坐坐聊聊天。

“聊天?

什么时间不可以,干吗深更半夜来?

“唉,你忘了,那天电话上,你不是叫我下半夜来吗?

原来,几天前:

“上半夜我比较忙,要来嘛,最好下半夜才来。

老李是闽南人:

“上半月”、“下半月”

“上半夜”、“下半夜”

可见,闽南话是没有撮口呼韵母

、ü

e、ü

an、ü

n

i、ie、ian、in

白云-白银趣味-气味

圆场-延长不学-布鞋

2.鼻子并没有毛病

一个显著的特点:

就是鼻化韵多。

如骂篮、老脑、奶、鞭天等等。

是不是闽南人的鼻子有什么毛病,或者老感冒?

其实,闽南人发元音能鼻口同时发音。

3.发音短促,似乎欲言又止

如答杂、达踢、角六、搭鸭。

为什么闽南话会使人产生这种感觉呢?

因为闽南话有相当数量的入声韵。

塞音韵尾p、t、k和喉塞音韵尾

只双唇闭合

只舌尖抵住上齿龈

只是舌面后部抵住软腭,让气流受阻

这种辅音只有成阻的发音动作而无持续或者爆裂通阻的情况,于是便有急促收尾的感觉。

闽南话入声韵所管常用字近千,所以说上一句话几个字就难免碰上一个或几个入声韵的字。

入声韵的字总是配上入声声调。

三声调(7个)

阴平33诗抽周阳平24时含蓝

阴上55死剪浅阳上22是社五

去声42世试记

阴入4识涩急阳入13石粒十

闽南话

阴阳阴阳去阴阳对

平平上上声入入

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古汉语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应

普通话

用闽南话念古诗词,特别是唐诗,就好像唐人念一样,格律完全相同。

二、词汇的特点

(一)“我报你去”的误会

保留着大量的古语词(单音词)

外地姑娘问路

小青年:

“我知道,我报你去”。

姑娘大骂“流氓”

“抱”:

“告知”、“指点”,古语的遗存。

先秦古籍里的词语:

糜[24]:

稀饭。

食[13]:

吃。

冥[24]:

暗[41]~,夜晚之意。

沃[4]:

浇。

打捕[3333]:

男子。

鼎[55]:

锅。

多层次的古语积淀:

晋《搜神记》:

喙-口、炊-蒸、下-放置、苦-苦于

唐诗:

一世人-一辈子、转动-动、肥-胖

宋《夷坚志》:

腹肚-肚子、怨叹-抱怨叹息、随-马上

元关汉卿戏曲:

好共歹-好与坏

明《水浒传》:

精肉-瘦肉、面桶-脸盆、趁钱-赚钱

(二)吸收了一些外来词

闽南方言的外来词来源:

一是与西域文化的交流;

二是与东南亚文化的交流;

三是与英美西方文化的交流。

1.源自印尼和马来亚语:

雪文[sap5bun24](肥皂)语源:

sabon

洞葛[t42kat5](手杖)语源:

tongkat

镭[lui44](铜板、钱)语源:

duit

巴刹[pa44sat5](市场)语源:

pasar

五骹忌[g22k‘a44ki41](街廊)

语源:

gokhaki

加步(棉)[ka44p22(b24)](木棉)

语源:

kapok

隆沟[l24kau44](阴沟)

longkang

2.源自菲律宾加禄语:

甘仔得[kam44a~tit5](西红柿)

语源kamati

3.源自近代及现代英语:

懊赛[au41sai](出界、糟)语源outside

述[sut13](飞速通过)语源shoot

速[sak5](推)语源shove

禀[pin55](别:

动词)语源pin

三、语法的特点

1.“买不到”变成“买煤油”

闽南人:

“买没有”。

北京的朋友惊奇地说:

“买煤油!

你们家没点电灯?

闽南话:

“动词+无”这种结构

普通话:

“动词+不到”

闽南话语法与普通话差异不小。

2.保留不少古汉语的语法特点。

如:

古汉语闽南方言

食无鱼。

(先秦)食无鱼。

曾子行,晏子从於郊。

(荀子·

大略)汝先行,我随来。

秦王怒,张仪走。

(战国策·

韩异)我趿,伊走。

嗟!

来食!

(礼记·

檀弓下)阿母,来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