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工艺研究与应用1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6323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工艺研究与应用1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02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工艺研究与应用1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02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工艺研究与应用1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02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工艺研究与应用1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02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工艺研究与应用1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工艺研究与应用1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02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工艺研究与应用1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工艺研究与应用1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2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工艺研究与应用1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从CO2、N2、CO2+N2对孤北1平1稠油作用结果可以看出,三种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其中CO2的溶解度最大,CO2+N2次之,N2则最小。

实验结果也表明,当注入气体达到饱和时稠油粘度随温度压力增加而降低,温度和压力对粘度都有着两方面截然不同的影响,实验数据反映的是综合影响的结果。

就温度而言,一方面温度升高能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另一方面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变小,又会增加原油的粘度;

同样,压力的影响也应如此,一方面压力升高使油样的粘度增大,另一方面压力升高会使气体溶解度增大,导致油样粘度降低。

表1N2、CO2在孤北1平1井油样中的溶解度和粘度数据

溶解气

温度

压力

MPa

溶解度

m3/(20℃,0.101MPa)

粘度

mPa.s

N2:

CO2

(4:

1)

150

14.0

13.4

43.7

13.0

12.7

44.2

12.0

12.1

44.6

11.0

11.4

45.3

10.0

10.6

45.9

8.0

8.8

46.7

0.5

116

126

100

18.3

187

17.7

191

17.1

195

16.4

201

15.4

205

13.2

212

494

2、多元热流体提高驱替效率物模研究

(1)实验方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中的“稠油油藏驱油效率的测定”(SY/T6315-1997)进行蒸汽驱实验。

(2)实验设备及流程

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实验流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蒸汽产生系统、保温系统、药剂注入系统和气体注入系统。

实验流程示意图见图9。

主要设备及其型号:

蒸汽发生器:

ZQ-1蒸汽发生器,最高输出蒸汽温度350℃,最大输出压力20MPa;

恒温箱:

BX-101型超级恒温器,工作范围在0~300℃,精度为0.25级;

压力表:

工作范围0-0.4MPa,精度为0.1级;

工作范围为0~16MPa以及0~25MPa,精度为0.4级;

平流泵:

LB-30平流泵,工作范围0~30ml/min,精度为0.1g,最大压力20MPa;

天平:

SB12001电子天平,工作范围5~12100g,精度0.1g;

气体流量计:

D08-8B/ZM流量积算仪,工作范围0.05~10SLM,精度0.01SLM,最大压力10MPa;

填砂管:

长度60cm,直径2.5cm,内截面积4.91cm2,最大承压32MPa。

图9蒸汽驱实验流程图

(3)物模试验结果

1)单管物模实验结果:

蒸汽伴注气体能够明显提高稠油采收率,伴注CO2的效果优于N2。

与氮气相比,CO2同稠油之间具有更良好的界面关系,具有更强的亲和力,蒸汽注入CO2可明显提高蒸汽的驱替效率,提高的幅度达30%,是原有单纯蒸汽驱替效率的2倍;

氮气也可提高蒸汽驱替效率,提高的幅度只有10%左右,这主要是因为CO2同油相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特性,可显著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氮气同稠油之间界面亲和力较差,这也是其提高蒸汽替效率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图10伴注CO2对驱油效率的影响曲线

图11伴注N2对驱油效率的影响曲线

2)双管物模实验结果:

进行纯蒸汽驱时,低渗岩心管对整体蒸汽驱替效率的贡献较低,只有8.2%,而高渗岩心管对蒸汽驱替效率的贡献率也只为21.8%;

当伴注CO2进行驱替时,低渗岩心管对整体蒸汽驱替效率的贡献达到24.3%,而高渗岩心管对蒸汽驱替效率的贡献率也只为39.3%。

对比发现,伴注CO2能够明显提高驱油效率,而且对低渗管的改善尤为突出,驱油效率提高将近2倍。

图12双管纯蒸汽驱油效率曲线

图13双管蒸汽+CO2驱油效率曲线

通过以上室内研究发现多元热流体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①多元热流体可以大幅度降低稠油的粘度;

②多元热流体随压力增加溶解度明显增加;

其中起主要贡献的是多元热流体中的CO2气体;

③物模实验结果表明蒸汽+CO2、蒸汽+N2驱油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热水驱,其中蒸汽+CO2提高驱油效率对贡献明显高于蒸汽+N2。

(二)多元热流体现场注入工艺设计

1、多元热流体注入管柱设计

为保证隔热效果,采用φ114mm×

62mm高真空隔热油管+加隔热衬套;

注汽管柱结构为(自下而上):

测试总成+热敏封隔器+φ114mm×

62mm高真空隔热油管至井口。

图14多元热流体注入管柱图

2、多元热流体注入参数设计

根据注多元热流体井筒热力参数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确定多元热流体注入参数。

历史拟合:

根据GDN5-604井油层数据建立了单井地质模型,对其生产情况进行了历史拟合,拟合结果见下表。

拟合误差较小,生产趋势与实际情况相符。

表2 GDN5-604井生产拟合情况

实际累油

t

拟合累油

拟合误差

%

实际累水

拟合累水

Ⅰ周期

5447

5529

1.5

12574

12424

1.2

Ⅱ周期

1015

989

2.6

7081

7201

1.7

Ⅲ周期

6601

6511

1.4

40678

40189

在拟合的基础上进行了注入参数优化,每日注入氮气22675Nm3/d、二氧化碳4000Nm3/d、水蒸汽50t/d,预测了注入天数0d~50d,生产天数为1年的生产效果(周期产油量见图16),图15为注入天数每增注5d时的周期增油量。

图15 多元热流体注入天数对周期增油量的影响

图16多元热流体注入天数对周期产油量的影响

从优化结果看,当注入天数由0d增加为5d时,周期增油量为654t,最大;

由5d增加为10d时周期增油量为577t;

由10d增加为15d时周期增油量仅为474t,因此确定GDN5-604井最佳注入天数为10d左右。

注入结束、焖井后的油层温度场、原油粘度场见图17~图20。

图17 注入结束油层温度场

图18 注入结束原油粘度场

图19 焖井结束油层温度场

图20 焖井结束原油粘度场

综合以上计算结果,确定注多元热流体参数如下:

速度:

5t/h左右

井口干度≥70%

温度300℃左右

焖井10天

周期注入总量:

氮气22.7万Nm3、二氧化碳4万Nm3、水蒸汽500t

三.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现场应用效果

自2004年开始在孤岛油田先后实施5口井(具体见注入参数表、效果表)。

表3多元热流体现场试验注入参数表

序号

井号

周期数

实施时间

空气量(10×

4Nm3)

水量(t)

压力(MPa)

温度(℃)

速度(kg/h)

柴油(t)

1

GD2-24J533

3

04.12-05.3

26

420

9-13

270-330

600-900

21.8

2

GD2-31N520

4

05.4-05.5

28

450

10-12

270-340

23.6

8

08.12-09.3

61.6

1000

13-18

260-340

55.9

GDN5-604

09.11

31.5

500

17-20

290-315

1200-1500

22.6

5

GD2-25X529

09.12.-10.1

31.1

12-24

270-290

22.7

小计

4.6

 

178.2

2870

9-24

600-1500

146.6

表4多元热流体现场试验效果表

措施前一周期

措施后一周期

日液t/d

日油t/d

含水%

周期生产天数d

周期产油t

21.4

81.3

338

1335

5.8

56.1

366

2136

71.4

757

6182

20.5

7.3

46.4

774

5728

5.2

74.8

456

2356

本井无效。

邻井有增油效果

47

6.4

86.3

1051

6756

19.7

4.8

75.6

396

1935

2.9

75.8

391

1147

无效

25.8

5.3

79.4

598.6

17776

17.8

6.0

66.5

512.0

10834

井例:

1、GD2-24J533

该井2001年2月投产,生产层位Ng53,有效厚度 

11.5米。

2004年12月-2005年3月进行多元热流体吞吐试验(注入参数见表3)。

该井措施后平均日增油1.8吨,含水下降25.2%,延长生产周期28天,周期产油增加801吨,峰值时日增油16吨,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图21GD2-24J533井生产曲线

2、GD2-31N520

该井1996年1月投产,生产层位Ng53-Ng55,有效厚度 

7.8米。

2005年4月-5月进行多元热流体吞吐试验(注入参数见表3)。

该井开井正常生产6个月后,砂卡关井。

该井开井后与上周期前6个月同期对比,平均日产油由11t/d上升到17.4t/d,含水由75.1%下降到53.1%,动液面由710m回升到412m,周期采油由1953t上升到2387t,增加434t。

图22GD2-31N520井生产曲线

3、GDN5-604

该井于2003年7月投产。

生产层位Ng55-Ng56,有效厚度 

9.5米。

为配合开展多元热流体试验,注气前由采油院设计实施配套防砂工艺(石英砂+多层覆膜砂+绕丝环填)。

注气管柱由采油院设计并实施(测试总成+热敏封隔器+φ114mm×

62mm高真空隔热管)。

(1)多元热流体注入参数设计

注入总量:

(2)现场注入情况

2009年11月15日至30日注入多元热流体,中间停注7次,主要是因为井口及注入管线腐蚀刺漏,其次是设备出现轻微故障。

(注入参数见表3)。

(3)现场作业情况

焖井10天后起隔热管过程中发现隔热管从14根以下出现褐红色腐蚀,并且随深度增加腐蚀逐渐加重,隔热管丝扣有断裂情况、内衬破裂,大量腐蚀后产生的氧化铁。

图23隔热管衬套破损图图24隔热管腐蚀后氧化铁图

由于腐蚀程度逐渐加重,考虑到井下防砂管可能受损,决定打捞防砂管,在打捞过程中发现信号筛管下1根油管腐蚀严重断脱。

小修打捞无效后交大修 

2010年1月10日-25日大修,捞出全部绕丝管防砂管柱,发现绕丝由于腐蚀严重出现爆裂情况。

图25信筛下油管腐蚀图图26绕丝爆裂图

(4)工程测井

为落实套管受腐蚀状况,采用电磁探伤对该井进行工程测井,测井结果显示,套管多处腐蚀严重,且两处存在套漏情况。

图27电磁探伤图

(5)生产情况

GDN5-604开井后峰值日产油达10t/d,含水降低到67%。

有效期396天,周期采油1935t。

图28GDN5-604井生产曲线

四.结论

1、高温高压条件下多元热流体中的CO2、N2更易溶于原油中,使原油粘度降低。

2、多元热流体在高温、高速注入条件下对井下管柱的腐蚀严重,主要是氧化腐蚀、二氧化碳腐蚀。

3、通过现场试验表明注入多元热流体可以提高稠油开发效果,在技术上可行的。

4、现场试验存在的问题,如:

燃料费用高,腐蚀严重,注入井口流程配套,现场参数的调控等,该技术仍需要进一步地深入优化研究。

包括

(1)适用范围研究加强多元热流体开采工艺的作用机理及油藏适应性研究,开展多元热流体同注蒸汽热采组合工艺技术研究,扩大其适用的油藏类型及开发阶段。

(2)开展多元热流体配套工艺研究,包括燃料的优选、高温高压腐蚀性控制的工艺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工艺的经济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