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山狼卷答案讲解及题目应考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63169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中山狼卷答案讲解及题目应考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4中山狼卷答案讲解及题目应考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4中山狼卷答案讲解及题目应考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4中山狼卷答案讲解及题目应考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4中山狼卷答案讲解及题目应考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中山狼卷答案讲解及题目应考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中山狼卷答案讲解及题目应考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中山狼卷答案讲解及题目应考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中山狼卷答案讲解及题目应考技术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应考技术】7

二、古代诗文阅读7

(一)文言文阅读7

【断句:

原题4】7

【答案讲解】7

【文化常识:

原题5】8

【答案讲解】8

【应考技术】9

原题6】9

【答案讲解】9

【应考技术】10

【翻译:

原题7】10

【答案讲解】10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表达技巧:

原题8】11

【答案讲解】11

【应考技术】12

【思想情感:

原题9】12

【答案讲解】12

【应考技术】13

(三)名篇名句默写13

【默写:

原题10】13

【答案讲解】13

【应考技术】14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思想艺术鉴赏:

原题11

(1)】14

【答案讲解】14

【应考技术】15

【性格:

原题11

(2)】15

【答案讲解】16

【应考技术】16

【标题:

原题11(3)】16

【答案讲解】17

【应考技术】17

【探究:

原题11(4)】17

【答案讲解】18

【应考技术】19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9

原题12

(1)】19

【答案讲解】19

【应考技术】20

【传主品质:

原题12

(2)】20

【答案讲解】20

【应考技术】21

【传记特点:

原题12(3)】21

【答案讲解】21

【应考技术】22

原题12(4)】22

【答案讲解】23

【应考技术】23

五、语言文字运用23

【成语:

原题13】24

【答案讲解】24

【应考技术】24

【语病:

原题14】24

【答案讲解】25

【应考技术】25

【连贯:

原题15】25

【答案讲解】26

【应考技术】26

【语句补写:

原题16】26

【应考技术】27

【图文转换:

原题17】27

【答案讲解】28

【应考技术】28

六、写作28

【作文:

原题18】28

【审题立意】29

一、现代文阅读

原题1】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律与道德其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互为表里,两者之间完全可以发展为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

B.法律不应当被民众畏惧,而应当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来获得民众的认可,这是法治成功的内在标志。

C.将道德与法律视为一体,这是国人很容易出现的认识弊端,其原因在于我们民族长期形成的固有思维方式。

D.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工商业社会生活的刺激,法律和道德实现了相对分离,各自凸显出其独特的内在价值和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D

【答案讲解】

A.原文第一段的相关表述为“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

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原文中虽然没有“互为表里”的说法,但是,“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与“互为表里”是等值的。

所以A正确。

B.原文第一段的相关表述为“法治成功的内在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而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即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并赢得‘人心’”,选项设置打乱顺序,用另一种方式重新组合,但意思没变,是正确的。

C.原文第二段的相关表述为“法律与道德并非浑然一体。

一般而言,国人擅长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因而常常容易将道德与法律做一体性认识和处理”,道德与法律其实是相对分立的,但国人视为一体,显然是一种认识弊端,其原因正是长期形成的固化思维所致,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一致,是正确的。

D.原文第二段的相关表述为“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选项将“法律和道德实现了相对分离”的原因归结为时代的发展和工商业社会生活的刺激;

原文则认为法律的独立性形成了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显然选项是倒因为果,是错误的。

【应考技术】

1.第1题的答题区间一般在文本的前半部分,考生主要锁定文本的这个区间即可。

2.找到答题的原文相关表述后,不要做简单的信息比对,而是仔细理解其内涵,在于选项在文意上作出比较。

3.根据一般规律,往往你很容易判断为正确的选项,特别需要加以辨析,因为很可能落入命题者设置的理解陷阱。

原题2】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法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其与道德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在治国时应当以“依法治国”为主,但也应该积极发挥道德的辅助作用。

B.道德治理的人文色彩浓郁,自由度大,缺乏清晰的程序过程,这一点与高度建制化的现代法律恰好相反。

C.法治与德治主次有序,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当然这只是仅限于治国方略上的需要,更多时候,两者是互相支撑的。

D.道德与法律遵循着历史发展的过程,有合有分,而社会主义法治则在不断扬弃中获得了一种“统一”的升华。

A.原文第三段的相关表述为“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命题……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主次有序,依法治国是主体,以德治国为辅助,这是由法律与道德自身属性所决定的”,选项与原文意思相符。

B.原文第三段的相关表述为“道德治理则可能陷入混沌的非技术化、非建制化和非程序化状态”,换言之,道德治理的人文色彩浓郁,自由度大,缺乏清晰的程序过程,原文又说“现代法律是高度建制化的制度性事实,具有确定性、可预测性和程序性特征”,可见,选项中“这一点与高度建制化的现代法律恰好相反”也是正确的,因此,B正确。

C.原文第四段相关表述为“‘法主德辅’绝非否定道德的作用,而仅仅是指在治国方略的层面上,法治更适合作为主体,也更应该成为主体,而以德治国是建构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战略。

”选项表述与原文意思一致,是正确的。

D.原文第四段的相关表述为“道德与法律从历史上的浑然一体,到近现代的相对分立,再到与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相辅相成,是一个‘正反合’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在不断扬弃中获得‘统一’的升华”,整个语句的主语依然是“道德与法律”,选项将其易为“社会主义法治”,因此是错误的。

1.第2题的答题区间一般在文本的后半部分,考生主要锁定文本的这个区间即可。

2.本题题干是“理解和分析”,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的“读懂”程度,因此,答题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内涵分析。

原题3】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治的基础是道德,我们不应该一味凸显法律的威慑力,而是要力求让法治深入人心,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

B.中国古代喜欢将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这种模糊两者界限的做法,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C.治国重在法律而不是道德,因为在当代复杂社会形态下,要避免陷入混沌的德治之中,需要向国际社会看齐。

D.法律和道德各有价值和意义,“法主德辅”是建立两者相对分立的基础上的,强调法治,离不开道德的辅助和支撑。

【参考答案】C

A.原文的相关表述在第一段“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赢得‘人心’、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等,据此可分析,A正确。

B.原文相关表述在第二段“常常容易将道德与法律做一体性认识和处理、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据此可推断“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故B是正确的。

C.原文相关表述在第三段“当命题转向治国方略,亦即究竟是‘依法治国’为主”,可见“治国重在法律而不是道德”,但原文说的“更有利于不同国家间互相借鉴”并非选项所说的“要向国际社会看齐”,而且前后无因果关系,因此C是不正确的。

D.原文相关表述在第四段“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是互为支撑的结合,也是主次有序的结合。

法治是良法之治,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法治与德治主次有序”,据此可知选项的分析是对的,故D是正确的。

1.第3题的答题区间一般分布在全文,需要综合全文信息来答题。

2.本题的题干要求是“分析与推断”,侧重考查考生的“推断”能力,考生要特别注意读出文本之外的含义,不可轻易以表述的匹配度来判断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原题4】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简率不乐烦职/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真是樊笼矣/

B.简率不乐烦职/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真是樊笼矣/

C.简率不乐烦职/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真是樊笼矣/

D.简率不乐烦职/典选/稍久非其所好/每谓人曰/此官实自清华/但烦剧/妨吾赏适/真是樊笼矣/

【参考答案】B

本题提供四种不同的断句方式,要求考生选择断句正确的一项。

命题时的具体方法是,先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整段文字中的两处断句错误,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处错误,另一个选项无错误。

本题在C、D两项各有一处错误,C项“清华”属上句,相应地在“清华”后断开,整体应是“此官实自清华”;

D项“稍久”属上句,相应地在“稍久”后面断开,相应的整体为“典选稍久”,A项则兼有这两处错误。

B项没有错误,是正确选项。

1.确定选项中的两处不同断句处。

2.利用语法或句意判断正确的划分。

3.对比思考,逐步排除或确认答案。

4.联系上下文,最后确定答案。

原题5】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受禅,本指中国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B.郊天,在郊外祭拜天地,历代王朝把郊天作为吉礼首位,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郊天活动。

C.崩,古代把重要人物之死看得很重,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与诸侯之死称作“崩”。

D.缙绅,也作“搢绅”,意思是把上朝时所执的笏插在带间,后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这种题型,在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具有古代传统文化内涵的词语,对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的文化意义,要求考生选择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

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给出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

A.选项对受禅的起源与其性质在历史中的演变作了解释。

受禅,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即部落各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尧舜禹就是受禅制产生的部落首领。

禅让制到禹终止,他建立第一个朝代夏朝,自此实行世袭制。

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受禅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所以A正确。

B.选项对郊天形式、在古代朝廷礼仪中的地位、举行主体三方面作了阐述。

郊天是在郊外祭拜天地的简称。

古代天子自称受命于天,对天帝的祭礼是相当隆重的。

古代认为天圆地方,所以郊天的祭坛为圆形。

郊天是帝王家天下的象征,除了天子,其他任何人不得举行郊天活动,否则即被指责为“僭越”。

历代帝王即位后,以祭拜天帝说明白已是正统王位的继承者。

因此,郊天的礼仪在古代经久不衰,影响很大,历代制订礼仪,均把郊天作为吉礼的第一位,所以B正确。

C.选项对“崩”字所指向的对象作阐述。

“从周代开始帝王与大臣之死称作‘崩’”有误。

我国古代的身份等级尊卑分明,因而对不同人的死有着不同的说法,只有帝王或帝后之死才能称为“崩”,《礼记•曲礼》:

“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所以C项是错误的。

D.缙绅,也作“搢绅”,原意是插笏于带,是旧时官宦的装束,后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缙,也写作“搢”,插。

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所以B正确。

1.看清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正确项”还是“不正确项”。

2.题目选择的词语多为“专有名词”,对该“专有名词”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的文化意义。

考虑到考查的大多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象,所以一般不把冷僻的“专有名词”作为正确答案的设置。

如果出现生疏的文化常识,则一般为正确选项。

3.调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联系前后文和该“专有名词”的文化内涵,最后确定答案。

原题6】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阳休之富有才华,明辨时势。

他喜爱文藻,文学才华被人传颂;

看到流离百姓聚集青州,他预料会发生变乱,劝族叔返京避难。

B.阳休之坦荡旷达,不在意同僚嘲笑。

文宣帝郊祭天帝,阳休之穿两裆甲衣,手拿一白棍子,被魏收嘲笑,但他不以为意。

C.阳休之表里如一,真诚表达内心感受。

文宣帝死后,魏收悲痛不已,阳休之只是皱眉忧愁,他以此表达了对魏收的不屑。

D.阳休之熟悉政术,善于举荐人才。

皇上非常赞同阳休之对政治策略的建议;

阳休之了解先朝掌故和氏族情况,能选用合适的人才。

本题在命制时,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个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用四个选项的表述来对原文进行概括和分析。

A.先概括阳休之的才华与明辨能力,后用具体事件分析他才华为人称道与在青州之乱前表现出的明辨能力,所以A正确。

B.先概括阳休之的坦荡旷达,用文宣帝郊天时,阳休之的服装穿着被魏收讥笑,但阳休之不以为耻,阳休之依然谈笑风生情绪安宁,议论的人也佩服他的坦荡和旷达。

所以B正确。

C.本项概括了对文宣帝的丧事,魏收悲痛不已,阳休之只是皱眉忧愁的事件。

两人的不同表现反映了二人在文宣帝在世时的不同礼遇,而由此推断阳休之对魏收的不满则属于无中生有,所以C项是错误的。

D.概括了阳休之熟悉政术,善于举荐人才两方面,后用具体事件分析,皇上非常赞同阳休之的建议。

阳休之记得很多先朝的掌故,熟悉氏族的情况,凡是他所选用的人才,没有不是才能和门第都很得当的,所以D正确。

1.人物传记出题,一般会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原因、作者评价态度、人物性格特点等”内容设置错误项。

2.阅读题目选项,找出选项内容在原文对应的区间。

注意题目ABCD选项的内容和文章段落先后顺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准确找到选项内容对应的区间,缩小范围,有利于正确做出正误的判断。

3.该题目的构成是“概括+分析”,具体体现为“概括人物性格行为+分析具体的事例”,一般会在“分析具体的事例”设置错误项,学生的关注点应该聚焦此处。

原题7】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我昔为常伯,首戴蝉冕;

今处骁游,身被衫甲。

允文允武,何必减卿?

(2)魏侯时遇甚深,鄙夫以众人见待,佞哀诈泣,实非本怀。

【参考答案】

(1)我从前担任侍中,头戴蝉冕;

现在我担任骁骑将军,身穿衫甲。

我能文能武,怎么就一定比不上你的呢?

(“处”“允”“减”译出各1分;

译出大意2分)

(2)魏少傅当时得到的待遇很高,而鄙人我只是受到一般人的待遇,假装悲哀和哭泣,实在不是我的本意。

(“众人”“见待”“佞”译出各1分;

(1)小题的关键词有“处”“允”“减”这是从原文中找出的比较重要的地方。

“处”可以翻译为“身处”或“担任”皆可。

“允”有“大、极致”的意思,在此翻译为“能够”,语意上也可,如“允公允能”。

“减”在此是“比不上”之意,翻译为“比……逊色”“不及”也可。

(2)小题的关键词有“众人”“见待”“佞”。

“众人”在此翻译为“一般人”“常人”“平常人”,在韩愈的《师说》中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就是这个意思。

“见待”是一个被动结构,以“见”为被动标志,可以翻译为“被接待”“被对待”也可。

“佞”意为“伪善的,伪装的”,此处可以翻译为“假装”“伪装”也可。

1.阅读需要翻译的文句,圈出有疑问的词语。

2.联系前后文,从句意连通的角度推测疑难词语的含义,确定疑难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3.先在草稿纸上拟写翻译的初稿,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对“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倒装句进行语序调整,对省略句进行省略成分的补充,对判断句、被动句要按照相应的翻译句式翻译。

4.工整转录到答题卷上。

(二)古代诗歌阅读

原题8】

8.与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相比,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柳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手法简单,只是从视觉上写出雨后柳树的青青和清新之色;

本词上阕在写柳时,则手法多样,表现在:

①正面描写柳树的动态。

“拂水倡条”,正面直接描写出柳枝随风拂水,轻柔多姿的状态。

②用典。

“几赠行人手”,暗用了“古人离别赠柳”的典故,点明离别之事。

③比喻。

“叶”如“眉”,“柳絮”如“白绵”,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柳叶和柳絮的颜色和形态。

④拟人。

把柳树人格化,“偏解皱”写出柳叶通人情。

“因谁瘦”写出柳絮飘飞后枝干清瘦的形态。

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

“客舍青青柳色新”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是送别诗中的名作。

全诗内容是: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客舍青青柳色新”是互文,一句用“青青”、“新”写出雨后柳树青翠的色彩,整个句子手法简单,只是从视觉上写出雨后柳树的青青、清新之色。

贺铸的《凤栖梧》也是一首送别词。

作者托“柳”来表达感情。

词的上阕极力写柳,为下阕的抒情奠定基础。

此词开门见山,以问句的形式直接点出所写之物——柳。

“为问宛溪桥畔柳。

拂水倡条,几赠行人手。

”这几句中只有“拂水倡条”是在直接写柳,写出了柳条轻柔,低垂水面,随风摇摆的状态,细致而动感强烈。

“几赠行人手”运用“古人离别赠柳”之典故,表达对朋友的留恋。

“一样叶眉偏解皱,白绵飞尽因谁瘦。

”此句景中含情,把“柳叶”比作“眉”,写出“柳叶”之纤细;

把“柳絮”比作“白棉”,写出了柳絮的色彩和臃肿的形态。

柳枝因“白绵”飞去,才显得“瘦”,形象生动。

“偏解皱”、“因谁瘦”运用拟人手法,把柳树人格化。

“偏解皱”写柳叶如眉,偏偏懂得皱起,使景物情感化,生动传情;

“因谁瘦”写出柳树上柳絮飘飞,枝干清瘦的形态。

从描写手法来看,词的上阕运用了正面直接描写、用典、比喻、拟人等手法。

1.简化问题。

第8小题的问题是“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柳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

”考生要注意“上阕”、“写柳方面”、“不同特点”几个关键词,经过分析后,此题实是考查“描写柳树的手法有什么不同?

”考生理解到考题设问指向“描写手法”,答题方向明确了,难度也会降低。

2.分析描写技巧可以采用“局部到整体”的方法,即从“单个句”分析到“整体(上阕)”分析,理解了单个句子,整体的理解自然是水到渠成。

3.对有多种意象的写景句要重点分析。

古人写景,善用技巧。

考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揣摩,分析描写手法。

原题9】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分)

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对友人的劝勉和安慰,离别后的思念和惆怅。

离别之时,如眉柳叶,因离情皱起,柳絮飘飞,柳树因离情而清瘦,离人对酒长歌,悲伤欲绝,深刻道出离别的伤痛;

“好去休回首”一句则满含对友人的劝慰;

末尾两句写离别之后,浓郁、茂盛的柳树,在词人眼中稀疏如前,悲伤之中隐着深深的思念。

这道题考查考生理解作品内容,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

此词托“柳”言别离之情。

上阕极力写柳枝、柳叶、柳絮,营造了离别的悲痛氛围。

溪畔景色美丽,送别本是司空见惯,词人却问柳树,让柳树通人性,懂人情,眉柳叶,因离情皱起,柳絮飘飞,柳树因离情而清瘦,离别之悲伤融,形象生动,句句透着词人和友人离别的悲伤。

下阕直接点明离别之事,送别宴上,对酒当歌,歌声唱断了长垂的柳枝,悲痛的离别之情异常悲痛。

“饮酒饯别”是古人送别时常见场面,“好去休回首”,劝慰友人离别后勿要挂念,对友人真挚的感情显而易见。

末尾最后两句,“美荫向人疏似旧,何须更待秋风后”写离别之后,美丽浓郁的树荫对着人,稀疏的如同过去(还未长枝叶)一样,哪还需要到秋风吹过之后枝叶凋零呢?

本是浓郁、茂盛的柳树,却在作者眼里稀疏如旧(未长枝叶),这两句极尽写出离别后的悲伤和愁苦和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全诗既有直接抒情,还有寓情于景,抒情手法多样,感情沉重而悲痛。

1.关注景物描写,特别是一些常见的意象。

如本词中的“柳”,古代诗词中常见意象蕴含着诗人一些固定的情愫,建议考生要有意整理记忆。

2.对不同题材诗歌表达的情感要有积累。

考生依据积累的情感联系诗句进行分析,实际是对积累的内容的筛选和对文本的进一步分析,有利于准确确定答案内容。

3.对一些特殊句进行透彻分析,如抒情句、修辞句等。

特别运用了“用典”、“借代”、“比喻”等修辞的诗句,间接言明了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

原题10】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诗经·

卫风·

氓》中,“ 

, 

”两句,描写女子出嫁后起早贪黑辛勤劳作,毫无闲暇的情形。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 

”。

(3)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抒发身在高处,不怕浮云遮目的豪迈气概的两句是“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诗经·

氓》的第五章叙述了女子婚后的操劳、虐待、兄弟的讥笑和自伤不幸。

(1)小题正是考查女子婚后的“操劳”的句子,“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根据句意即可得出答案。

《老子》为道家经典著作,荀子《劝学》为儒家名篇。

(2)小题考查“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

《劝学》中以“行路”来写积累的句子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王安石《登飞来峰》写登上峰顶高塔看到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以及诗人自己的深切感受。

“飞来峰生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3)题考查诗中抒发诗人“不怕浮云遮目的豪迈气概”的两句,应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考前三小时,花半小时重温64篇默写篇目,依据“前摄抑制”原理,突击式重温对于保持记忆有很大的好处,防止学生的“记忆短路”。

2.在做好第一步的前提下,开考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