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学开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6088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营养学开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植物营养学开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植物营养学开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植物营养学开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植物营养学开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营养学开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

《植物营养学开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营养学开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植物营养学开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

重点研究植物在旱涝盐碱高温冷害病虫害通气不良营养缺乏或毒害等环境胁迫条件下的植物营养生理学及适应性变化规律,新无机营养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营养机理等,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2、植物营养遗传学特征应用植物营养遗传学原理,采用营养动力学,酶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开展高产作物耐缺氮磷钾锌及其它营养元素的营养遗传特征,作物品种筛选及调控营养机理研究,为高效节肥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3、复合肥料及各种新型肥料的肥效机理及施用技术研究结合化工和农业部门以及生产需要对复合肥及新型肥料的肥效及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主要包括:

三元复合肥肥效增产机理;

钙镁硫硅,微量元素稀土及SeGeCo等元素肥料作用机理环境效应施用方法和技术研究;

商品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生产工艺肥效机理以及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新型肥料进行试验研究。

为肥料生产和施用提供依据。

4、提高肥料利用率技术研究主要是针对氮肥利用率低损失浪费严重,开展平衡施肥与计算机推荐施肥技术开发,解决当前农业生产技术和应用问题。

5、土壤生物量氮与氮素循环及调节作用

主要研究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生物量氮的动态及其周转的氮量,微生物周转氮与作物吸收关系,土壤养分养分的生物有效性,肥料中氮利用率以及在土壤-作物系统循环和施肥调控。

6、新型高效缓效肥料研制及工业废渣农业利用

结合各种材料特点和作物营养规律,开展长效肥控效肥缓效肥磁性肥叶面肥药肥以及有机无机复合肥等的配方及生产技术研究。

充分利用我国自然资源和工业废物开展研究,如锌硼铁锰钼等工业矿渣钢渣草碳褐煤等资源利用与开发。

7、组织培养与无土栽培营养配方(组合)及应用技术组织培养及无土栽培成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优化营养配方的筛选,应用植物营养学原理,对一些经济类植物进行营养液组合研究,是植物营养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几年来已经建立了一些研究实验室手段并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

8、植物营养诊断与推荐施肥技术研究与开发

根据植物营养失调症特征和叶片颜色变化规律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施肥;

土壤作物化学诊断方法;

精准农业及施肥技术;

土壤植株营养快速诊断方法及速测仪应用;

DRIS技术营养图谱信息系统及诊断应用技术。

9、施肥对环境质量影响及良性生态循环施肥技术研究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基础上,开展施肥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施肥对土壤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影响,施肥与温室效应等研究,为合理施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和生态农业提供依据。

10、土壤氮的MIT过程结合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开展不同有机物料中氮在土壤中的矿化过程(氨化作用硝化作用),矿化氮的微生物和矿物固持作用(微生物体氮矿物固定态铵),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氮的矿化势(NO)有机氮组成

及其作物有效性的影响,不同矿化阶段的净矿化率净残留率及影响土壤氮MIT过程的因素的研究。

四、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总学分达到32学分以上

(不含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

课程分为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两种。

学位课规定为6门(见附表1),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含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一外国语(含专业外语),其它为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

选修课根据研究生培养方向至少选5门课程。

此外、在导师的指导下,硕士生还可以选修其它有关专业的课程(见附表1)。

跨学科(指跨二级学科)入学的研究生,以及入学前是专科毕业的研究生,须补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或考核成绩合格不计学分。

1、必修课(学位课)

(1)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及自然辨证法概论)4学分

(2)外国语(包括专业外语)6学分

(3)高级植物营养学3学分

(4)植物营养的土壤化学3学分

(5)植物营养与施肥专题3学分

(6)植物营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3学分

2、选修课

(1)高级植物生理学4学分

(2)生物化学实验技术3学分

(3)第二外国语2学分

(4)植物营养研究技术2学分

(5)植物营养诊断与管理2学分

(6)施肥与环境保护2学分

(7)土壤-植物-动物体系中的微量元素1、5学分

(8)微量元素分析技术2学分

(9)高级试验设计2学分

(10)多元统计分析在农业中的应用2学分

(11)仪器分析2、5学分

(12)计算机算法语言2、5学分

(13)植物生理研究技术3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1、实行导师负责制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可以是聘请校外的知名教授和专家,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

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2、课程学习硕士研究生必须学好规定的各门学位课程,要根据研究方向以及硕士生的基础,经过导师同意选读几门选修课。

硕士生课程学习方式,可以随班听课,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学以及采取研讨会和学习会等方式迸行,学习方法可以灵活。

无论那种方式,都必须通过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获得学分。

3、学术报告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应经常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报告会,多写读书报告学习心得调查报告等,并要求在院(系)或教研室做学术报告2〜3次。

4、实践教育

硕士生必须参加教学实践,在第二或第三学年组织硕士生参加大学本科的部分教学工作,形式可以是讲授部分章节,指导实验实习课程辅导等,总工作量应不少于120标准学时,其中讲课不少于6学时。

经考核合格计2学分。

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在整个学习期间不少于3周。

同时应参加不少于3周的公益劳动。

研究生要写出社会实践报告,院(系)和研究生部党团组织要进行组织和考核,对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或公益劳动的或考核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5、文体活动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坚持锻炼身体,提高文艺素养。

六、考核方法

1、课程考核:

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的形式,但一般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

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其中必修课程采用读书报告形式的,其课程论文要求达到能在一般正式专业杂志或学报上发表的水平。

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2、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须进行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学位论文选题和身体状况等。

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执行。

七、学位论文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精神,硕士研究生要通过学位论文工作进行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

论文工作是硕士研究

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论文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培养研究生独立收集资料实验操作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在重视这些培养环节和过程的同时,应鼓励研究生选择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不断开拓创新。

1、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实施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在第三学期内确定论文选题。

选题力求和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高科技项目及对国民经济有一定影响的开发研究项目接轨。

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

论文题目确定后,由学科组织有关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提报告。

在广泛听取意见基础上,拟订和修订论文研究计划及其实施方案。

开题报告经学科点审核批准后,送交校研究生部备案。

学位论文必须由硕士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在研究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提交阶段性报告,并取得导师或指导小组的帮助。

1、学位论文的撰写格式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按研究学术论文要求撰写,否则,不予接受答辩。

论文格式,一般包括:

中文封面,英文封面,目录,中文摘要,前言,材料和方法或调查过程,结果与分析(表格和图要有中英文对照),结论和讨论,参考文献,附录,索引,英文摘要,致谢等。

2、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方法》第八条规定的精神,提出植物营养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

(1)论文必须选题适当,目的明确,设计合理,数据真实,结论确切。

论文应有较强的逻辑性,要条理分明精练扼要,力求文字通顾,字迹清楚,标点符号正确。

(2)论文的撰写格式

1提要:

包括题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结论。

2引言:

阐述题目的目的意义,并对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进行综述,从而提出试验研究的根据和技术路线。

3试验材料与方法:

包括供试材料(作物土壤肥料)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实验室分析和其它试验研究方法,以及所应用的统计处理方法等。

4试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分析结果用图表等反映,并用文字阐述。

根据试验结果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5结论:

列出试验的主要结果,文字力求筒练通顺。

6参考文献:

按一般学报格式要求,包括作者题目文献来源(期刊名称卷数页数年份)。

外文文献应列出原名。

应按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也可按作者字母列出。

7外文提要:

应包括研究方法和试验结果。

8附录:

包括未列入正文的必要表格及公式推导。

9致谢:

对导师及对论文有帮助的有关单位和个人都应表示谢

J八

意。

论文装订后,封面应标明论文题目,硕士生和导师的姓名,学校名称,论文完成日期等。

扉页要有目录并注明页数。

(3)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要具有一定的新内容和新见解,具有一定的科学水平,不要求必须有何“创新”和“突破”。

但要求论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文笔流畅图表工整文风严谨。

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应写出较高水平论文,鼓励在正式期刊上发表。

3、学位论文提交的时间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正式答辩20天之前,必须向论文答辩委员会学科和校研究生部提交论文。

八、答辩与学位授予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细则》的规定和要求,严格进行学位论文的答辩工作,通过者经学位分委会讨论通过,报校学位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

九、思想政治工作

要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要求研究生除了学好必修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外,还必须参加规定的政治学习形势与任务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自觉加强道德品质修养。

充分发挥导师及任课教师的作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健全研究生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团组织及研究生会的作用,组织研究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十、主要课程的说明与教学内容

1、高级植物营养学(附实验):

主要讲授土壤中养分移至根表的机理土体和根际养分的状态和变化;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和分布;

NPKCaMgS及各种微量元素有益元素的生理功能,它们在植物体内的转化,有关肥料的合理施用问题;

矿质营养对作物产量形成与作物品质的关系;

逆境条件下的植物营养等。

2、植物营养的土壤化学:

主要讲授土壤-植物间物质交换的过程,原理和影响因素;

土壤中植物营养元素和有益元素的有效化过程,包括NPKCaMgFeMnCuZnBMoSiSeCc等;

土壤中氮的MINT过程,磷的等温吸附与解吸过程,钾的缓冲能力曲线,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分级及其研究方法。

3、植物营养与施肥专题:

植物营养与施肥各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

和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植物营养机理,根际营养,逆境条件下的植物营养,各类作物营养特性与施肥进展,持续农业生态农业中的植物营养与肥料问题,核素示踪技术;

现代试验设计与资料汇总,肥料长期定位试验进展,微量元素分析进展。

4、植物营养遗传与分子生物学:

主要讲授植物营养的遗传学基础理论与发展;

植物营养与植物遗传学;

不同基因型植物的营养特性;

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改良原理;

遗传学方法在矿质营养遗传学特性研究方面的应用。

5、高级实验设计:

回归正交设计;

二次回归旋转设计;

回归最优设计;

混料(配方)回归设计;

混杂试验设计;

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

6、植物营养诊断与管理:

主要讲授植物营养诊断理论及其诊断技术手段;

主要作物营养失调症形态特征及其作用机理;

营养诊断方法临界指标确定及施肥矫正;

土壤作物分析及GIS和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进展。

7、土壤-植物-动物体系中的微量元素:

讲授土壤中微量元素不足或过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中微量元素含量与食物链关系;

食物中锌锰铜铁钼碘硒钴等元素对人体和动物的有益作用;

食物中重金属元素对人体或动物的有害影响。

8、微量元素分析技术:

微量营养元素及有益元素锌铜铁锰钼硼硒锗,污染元素铅镉铬镍砷汞等元素的常规分析方法与原子吸收分析技术,包括火燃分析石墨炉分析和氢化物发生分析技术;

分析方法选择,样本预处理,测定条件设定及分析结果应用等。

讲授20学时,实验操作20学时。

9、施肥与环境保护:

主要讲授与施肥有关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护问题,包括施肥对土壤重金属元素及其它有害元素背景值影响;

施肥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施肥对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及其积累的影响;

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等。

10、植物营养研究技术:

根际营养根际分泌物研究方法;

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其应用;

无土栽培与组织培养方法;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和矿物固定态铵分析技术等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