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资料整理篇》.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6601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资料整理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资料整理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资料整理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资料整理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资料整理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资料整理篇》.doc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资料整理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资料整理篇》.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资料整理篇》.doc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教育的萌芽阶段: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比如: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诱导原则;“立志乐道”的道德修养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师之道;他的教育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

※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

比西方第一部教育学著作——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年。

※孟子的《孟子》、老子的《老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韩愈的《师说》、朱熹的《童蒙须知》、《四书集注》以及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都是教育萌芽阶段的重要著作。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建立:

※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认为是独立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夸美纽斯的主要观点是: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提出了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的思想,建立了教育原则体系和庞大的课程体系。

※此后,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教育学及其代表作:

英国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卢梭的《爱弥尔》、瑞士费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德国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德国第斯多惠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俄国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德国赫尔巴特建立在心理学研究基础的《普通教育学》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他本人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

他的主要思想是:

提倡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他论证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提出了教学四个阶段理论: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出了以兴趣为依据的学科课程体系。

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美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活动中心、做中学”新的三中心学说。

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的教育本质论,提出活动课程、活动教学。

他提出的“儿童中心”是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苏联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她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论述了在苏联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问题。

※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经验,论述了前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他极其重视智育即教养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套比较严格和严密的教学理论。

这本书对我国建国初期教育产生很大影响。

※苏联马卡连柯的《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核心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

※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核心为“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的发展水平”。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帕夫雷什中学》,核心内容是:

人的前面和谐发展思想,对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教学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美国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学生学习的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分册》,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

※德国瓦·根舍《范例教学理论》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

※瑞士心理学教育学家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

教育的涵义:

教育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广义的教育:

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广义教育包括: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

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活动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在三个基本要素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在学习活动中,受教育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成为真正的受教育者

教育的属性:

①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②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3.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教育的起源:

①教育的神话起源

②教育的生物起源(法国利托尔洛、英国沛西能,主张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③教育的心理起源(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教育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模仿)

④教育的劳动起源(马克思主义教育者)

※教育的基本形态:

①原始形态教育

②古代社会教育(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③现代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4.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相互制约

(一)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②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的选择

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④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

⑤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二)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③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制约

(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③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力

④社会政治经济知道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

①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②教育通过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③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担不起决定作用。

三、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

(一)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①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②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③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④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式的使用

⑤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二)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②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③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④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四、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一)人口状况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①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和教育投入

②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③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二)教育对人口问题的影响

①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

②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

③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的质量

5.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

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人的发展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或者说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这是教育的第二个基本规律。

※人的发展特征对教育的制约:

①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②教育要遵循人发展的阶段性,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④教育要遵循人发展的互补性,进行长善救失

⑤教育要适应人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

②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现实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③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④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动力作用。

6.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

义务教育:

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的特点:

①强制性,又称义务性。

义务教育作为国民基础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必须接受的。

②免费性,又称公益性。

义务教育是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教育。

③普及性,又称统一性。

义务教育要面向所有的适龄儿童。

义务教育发端于德国,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的基础教育,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7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中国已经确立义务教育制度。

7.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①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②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③重视职业教育,并力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

④高等教育大众化、层次多样化

8.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①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②1958年的学制改革

③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④1995年《教育法》对我国教育制度的规定。

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我国义务教育有“六三制”、“五四制”、“五三制”三种。

9.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西方教育目的论:

①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赫尔巴特、孔德、涂尔干)

②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卢梭、罗杰斯)

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教育目的:

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人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的意义:

①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②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③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

10.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

①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②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③1981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④20世纪90年代的教育方针

⑤进入新世纪颁布的教育方针

11.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第一部分“总体纲要中”强调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第一,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第二,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三,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12.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德育:

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智育:

指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智能的教育

体育:

指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美育:

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