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5939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简要介绍2009年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资源情况、水文地质等)。

社会经济状况:

行政隶属、人口与劳动力、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等。

农业生产状况:

种植品种及结构、农产品亩均产量与产值等。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状况:

大中型灌区末级渠道及小型灌区渠道、渠系建筑物的现状;

塘坝、小型灌溉泵站、引水堰闸、灌溉机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现状;

田间工程整治情况、控制面积等。

水利工程管理及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情况:

工程管理、用水管理体制和现状、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情况、农民投工投劳程度;

亩均用水量及亩均水费;

水费征收方式及收缴情况。

2.22009年项目建设内容概况

简述2009年整合项目拟建工程范围与布局,地理位置,工程总体布局、主要工程形式、建设内容、规模与标准、工程数量。

总投资及投资来源。

2.3整合项目工程建设内容

总述2009年整合项目的项目名称,资金来源,项目进展,主要建设内容,建设任务,工程形式,布局情况及所在位置(具体到村社)。

并分类分项汇总列表(见附表一)。

各地工程建设内容须与上报中央的《建设方案》及《标准文本》中所列整合项目的建设内容基本一致。

2.4整合资金构成

说明整合资金构成,统计整合项目的投资情况(包括各级各类资金的下达文号、项目建设方案(计划)的批复文件及主要内容)。

2.5整合项目的效益

各类小农水设施建设情况汇总,所实现的灌面、水量、节水、节地、省工等效益。

2.6整合资金筹措

列出具体的资金筹措措施(主要包括1.中央财政投入;

2.省级财政投入;

3.省级财政整合投入;

4.市级财政投入;

5.县及县以下财政投入;

6.农民投资;

.7农民投劳折资等)。

3专项项目区基本情况

3.12009年项目区概况

3.22009年项目建设内容概况

简述2009年专项项目拟建工程范围与布局,地理位置,工程总体布局、主要工程形式、建设内容、规模与标准、工程数量。

4专项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1专项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存在问题:

项目区水利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工程本身问题和运行管理问题、供需水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其它矛盾与问题)。

《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

项目区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项目建设对改善、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节水,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粮食增产等作用进行分析,论述。

4.2项目区建设的可行性

从规划建设、组织领导、投入保障、技术力量、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5专项项目区水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

5.1项目区现状水供需平衡分析

分析计算2009年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可供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现状需水量(包括灌溉、工业、生活、其他等),并说明富余和短缺结果。

5.2项目建成后水供需平衡分析

分析计算项目建成后灌区水利工程可供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过境水)、计划需水量(包括灌溉、工业、生活、其他等),并说明富余和短缺结果(原则上不允许出现短缺情况)。

5.3灌溉水质分析

对灌区灌溉用水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并说明是否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分析灌溉水源水质情况、灌溉渠道是否存在受沿途污染问题等。

6专项项目主要工程设计

6.1工程建设内容

总述2009年项目区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各种建筑物采用形式、数量、尺寸及规格、材料等。

并分类分项汇总列表。

各地工程建设内容必须严格与上报中央的《建设方案》及《标准文本中》所列建设内容基本一致。

6.2设计依据

1、《节水灌溉技术规范》(GB/T50363-2006)

2、《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

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4、《四川省用水定额(试行)》(川水[2002]66号);

5、《雨水集蓄利用设计规范》(SL267—2001);

6、《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

7、《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J85—85);

8、《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9、《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10、《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96);

11、《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3、《工程量计算规范》(SL328-2005);

14、《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

其它规程规范及有关文件

各地在采用设计规程规范的时候要采用最新版本。

部分县原采用规范由于不是最新版本,建议进一步核对并按新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6.3渠道配套与改造设计

根据灌溉制度和灌溉面积,拟定渠道设计流量,确定防渗形式和断面尺寸。

渠道防渗型式的选取要根据本地原材料的具体情况,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取。

渠系建筑物设计:

渡槽、倒虹吸、涵洞、桥梁、跌水、陡坡和闸门等,宜采用工厂化生产或现场预制的装配式结构。

6.4高效节水工程设计

根据作物用水需求和当地灌溉管理情况,合理确定高效节水灌溉形式。

根据灌溉制度和灌溉面积,确定系统引水流量,按照灌溉形式的不同,进行管道布置和水力要素计算。

充分利用地形高差,尽量选用自压灌溉。

6.5小型水源工程设计:

塘坝、蓄水池、水窖、取水堰等。

6.6排水工程设计:

明沟排水、暗管排水等。

6.7其它工程设计:

泵站等。

6.8工程量

估算建设上述主要单项工程需要完成的土方开挖、回填量,石方开挖、回填,砌筑量,混凝土浇筑量等,并分类分项列出汇总表。

分类分项列出主要材料和设备的数量汇总表。

7专项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7.1施工条件

工程交通条件、水电供应条件、工程建设条件、气象水文条件、材料供应、劳动力保障等条件。

7.2施工布置

施工交通运输(包括对内、对外交通)、施工临时设施、施工通讯、施工布置(包括施工布置原则、施工分区、土石方平衡及水土保持)等。

7.3主体工程施工

详细介绍主体施工方法(包括土石方挖填、条石砌筑、砼浇筑等)、施工质量控制。

对实行“先建后补”、“一卡通”补助等补助建设项目的施工方法要详细进行说明,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7.4施工进度安排

为及时发挥工程效益,2009年项目应于2010年春灌前基本完成,其中主体工程必须在2010年春灌前完工。

按照工程的建设任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8专项项目投资概算

8.1概算依据及取费标准

考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性质,各地应本着精简、节约的原则编制项目工程概算。

建议可采用省水利厅颁发的《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建筑预算定额》(川水发[2007]20号),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2002)和《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02)作为概算依据。

没有产生的费用不列。

对实行“先建后补”补助等补助性质项目以外项目施工临时工程费约按永久建筑及安装工程费的3%核定计算。

项目勘测设计费、建设管理费严格按规定额度和范围执行。

不列基本预备费。

项目县提取的项目管理费总额不得超过财政资金(含中央、省、市、县)的0.7%,其中,中央和省补助资金按不超过0.5%提取(即按省下达的项目管理费列支)。

8.2建筑材料价格标准

进入工程单价的主要材料预算价格按照2009年第2季度当地市场的价格水平

8.3单价计算

8.4单项工程单价计算

8.5概算编制成果

主要工程量,主要建筑材料及用工,工程总投资。

9专项项目资金筹措及管理

9.1资金筹措

7.投劳折资等)。

9.2资金使用

项目资金支出明细,特别是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支出明细及补助标准。

9.3资金管理

明确资金管理办法和程序。

按照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有关规定,提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方案和计划,如各项资金要及时足额到位,严禁挪用、截留和抵扣。

财政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并做到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等。

10专项项目效益分析

10.1灌溉效益

新增灌溉面积,恢复改善灌溉面积,节水灌溉面积;

亩均增产、增收;

农民减少投工投劳情况;

减少灌水用工及其外出务工间接增收;

减少提水(燃油)费用,减少水费支出,减少占地等;

提高复种指数;

人均增收等。

10.2社会效益

亩均增产、增收,节水,促进按用水量征收水费,建立良好灌水秩序、减少水事纠纷等。

10.3生态环境效益

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与改善;

中低产田改造及土壤和水环境改良;

对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等。

10.4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

11专项项目管理

11.1组织机构

提出项目实施的组织机构,明确机构各成员单位及各自职责。

11.2项目建设管理

提出项目建设管理计划。

要成立或明确项目法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建设管理;

限额以上主要单项工程及主要设备,要通过招标投标选择施工单位和供货单位;

要实行建设监理制和项目公示制。

明确项目检查、质量监督、竣工验收管理等。

明确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进度和动态及时上报、信息报送(明确报送方式、时间、主要内容)、宣传等工作的开展责任主体。

11.3专项项目建后管护

工程管理:

项目运行中工程的养护、维修及日常管理,灌区管理单位与用水户协会的工作分工(其中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蓄水池、水窖由当地政府明晰产权后由受益农户管理,塘堰由用水户协会或其他用水组织进行管理)。

用水管理:

项目区灌溉用水的计划、组织、调度与管理。

经济管理:

包括建立按用水量征收水费的管理机制、水费公示监督机制等。

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管理;

水费征收资金管理;

用于用水户协会开展工作的资金管理;

工程维修养护的资金使用及监督。

11.4跟踪管理与后评价

建立项目工程档案,进行必要的项目跟踪和评价。

12用水户协会建设

12.1用水户协会的规模建设

包括协会的建设数量,协会的分布状况及其管理范围,管理的灌溉面积等。

协会的管理范围应按水系、渠系并结合行政区域,民主协商的原则确定。

12.2用水户协会的能力建设

硬件建设:

包括办公场所、办公设备、量水设备等。

软件建设:

一是用水户协会的性质、职责和任务。

二是用水户协会的组建程序。

三是用水户协会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是用水户协会的自身能力建设。

包括组织协调、业务技能等综合素质等。

12.3用水户协会的运作和监督管理

协会运作机制。

监督管理。

包括协会内部监督、政府外部监管。

12.4用水户协会运行管理

用水户协会的组织形式、人员构成及责任分工;

管理经费和田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筹集办法;

用水户协会的费用和支出形式;

组织用水户投工投劳情况。

附件要求:

一是整合项目区、专项项目区所在位置图;

二是整合项目区、专项项目区规划布置图;

三是专项项目典型渠道、排水沟的纵横断面图;

四是专项项目各类建筑物的典型图;

五是专项项目高效节水工程的设计图;

六是专项项目小型水源改造工程的设计图;

七是专项项目蓄水池、窖、山坪塘、饮水堰典型设计图,其它。

工程制图请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工建筑图》(SL73.2-95)等行业制图标准进行绘制,附图请单独装订成图册。

各典型工程图中应列表各类工程的数量、工程量等特性指标。

附图文字大小、单位应统一,格式要一致。

实施方案的报告书采用双面印刷、正规装订,拒收不规范装订文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