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5713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联考化学试题Word格式.docx

电离常数Ka

10-7

10-6

10-2

 

A.相同温度下,0.1mol/L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

B.相同温度下,1mol/LHX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0.1mol/LHX

C.三种酸的强弱关系:

HX>HY>HZ

D.HZ+Y-=HY+Z-能够发生反应

6.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B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C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A.AB.BC.CD.D

7.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

mol−1,则水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O(l)=2H2(g)+O2(g)ΔH=+285.5kJ·

mol−1

B.l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时放出890kJ热量,它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O2(g)=

CO2(g)+H2O(l)ΔH=-445kJ·

C.已知:

2C(s)+O2(g)=2CO(g)ΔH=-221kJ·

mol−1,则C(s)的燃烧热为-110.5kJ·

D.HF与NaOH溶液反应:

H+(aq)+OH−(aq)=H2O(l)ΔH=-57.3kJ·

8.室温条件下,现有四种溶液:

①pH=2的CH3COOH溶液;

②pH=2的HCl溶液;

③pH=12的氨水;

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水电离出的c(H+):

①=②=③=④

B.将②、③溶液混合后,pH=7,消耗溶液的体积:

③=②

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②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最大

D.向溶液中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

③>④>①>②

9.常温下,pH=5的盐酸和pH=9的氢氧化钠溶液以体积比11∶9混合,则混合液的pH为

A.7.2B.8C.6D.无法计算

10.常温下,盐酸与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存在()

A.该溶液的溶质为NH4Cl

B.c(NH4+)+c(NH3·

H2O)=c(Cl-)

C.c(NH4+)<

c(Cl-)

D.c(NH4+)+c(OH-)=c(Cl-)+c(H+)

二、原理综合题

11.二氧化碳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化工基础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可以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

已知:

CO2(g)+3H2(g)

CH3OH(l)+H2O(l)ΔH1=-131.0kJ·

H2(g)+

O2(g)=H2O(l)ΔH2=-285.8kJ·

则CH3OH的燃烧热ΔH=________________。

(2)在催化剂作用下,CO2和CH4可以直接转化为乙酸:

CO2(g)+CH4(g)

CH3COOH(g)ΔH=+36.0kJ·

欲使乙酸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

(3)高温下,CO2与足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实现反应:

C(s)+CO2(g)

2CO(g)。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

②向容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碳和0.2molCO2,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某温度下,若向该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molCO2,达到新平衡后,体系中CO的百分含量___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下同),平衡常数__________。

12.按要求填空:

(1)在室温下,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后溶液呈__性,溶液中c(Na+)__c(CH3COO-)(填“>”“=”或“<”);

pH=13的氢氧化钠与pH=1的醋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__性,溶液中c(Na+)___c(CH3COO-)(填“>”“=”或“<”);

(2)下列溶液,①0.1mol/LHCl溶液②0.1mol/LH2SO4溶液③0.1mol/LNaOH溶液④0.1mol/LCH3COOH溶液,按pH由小到大顺序为______________。

(3)CuSO4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

实验室在配制CuSO4的溶液时,常将CuSO4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硫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以___(填“促进”、“抑制”)其水解。

(4)已知:

难溶电解质Cu(OH)2在常温下的KSP=2×

10-20,则常温下:

某CuSO4溶液中c(Cu2+)=0.02mol∙L-1,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最小为____。

三、工业流程题

13.一种磁性材料的磨削废料(含镍质量分数约21%)主要成分是铁镍合金,还含有铜、钙、镁、硅的氧化物。

由该废料制备纯度较高的氢氧化镍,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时,溶液中有Fe3+、Fe2+、Ni2+等生成,废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金属镍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铁”时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铜”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Na2S代替H2S除铜,优点是__________。

(4)已知除钙镁过程在陶瓷容器中进行,NaF的实际用量不能过多的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常温下Ksp[Ni(OH)2]=2.0×

10-15,该流程在“沉镍”过程中需调节溶液pH约为_______,Ni2+才刚好沉淀完全(离子沉淀完全的浓度≤10-5mol/L;

lg2=0.30)

参考答案

1.B

【分析】

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

A.溶液显碱性,则Al3+、NH4+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

B.溶液显碱性,离子间可以大量共存,故B可选;

C.水的电离是被抑制的,则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如果显酸性,则ClO-不能大量共存,如果显碱性,NH4+不能大量共存。

故C不选;

D.使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显酸性,则CO32-不能大量共存,且Fe3+和CO32-本身之间也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答案选B。

【点睛】

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题需要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即

(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

(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

(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

(4)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

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

(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

(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

(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2.B

一种沉淀容易转化为比它更难溶的沉淀,故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AgClAgIAg2S,故B项正确。

3.B

勒夏特列原理是指在一个平衡体系中,若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总是要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

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还是增加了。

①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CO2+H2O

H2CO3,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①不选;

②由H2+I2

2HI,因为两边气体计量数相等,所以加压平衡不移动,体积缩小浓度增大,不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②选;

③一水合氨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存在电离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一水合氨电离,NaOH溶于水放出热量,相当于加热,所以促进氨气制取,③不选;

④煅烧粉碎的硫铁矿有利于SO2生成,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的移动,④选;

⑤使用铁触媒,使N2和H2的混合气体有利于合成NH3,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的移动,⑤选;

⑥合成氨的反应中,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气液化,减小了生成物浓度,平衡向着正向移动,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⑥不选;

⑦合成氨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500℃左右比室温不利于合成氨的反应,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⑦选;

⑧配制FeCl2溶液时加入少量铁屑,防止亚铁被氧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⑧选;

⑨氯气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

Cl2+H2O

HCl+HClO,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⑨不选;

⑩推压装有NO2的注射器活塞,注射器内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但比推压之前深,是因为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存在化学平衡,推压装有NO2的注射器活塞,增大压强,体积缩小,浓度增大,但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进行,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⑩不选,

可见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②④⑤⑦⑧,共五项,故合理选项是B。

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注意浓度、温度和压强的改变都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相应的改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掌握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是本题解答的基础。

4.C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可与酸反应;

B.HCO3-与Al3+发生双水解,生成CO2和Al(OH)3;

C.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都能使甲基橙显黄色;

D.Na2S为强碱弱酸盐,S2-可发生水解生成H2S。

A.NH4+水解使溶液显弱酸性,可与铁锈反应达到除锈的目的,与盐的水解有关,A项错误;

B.HCO3-与Al3+发生双水解,生成CO2和Al(OH)3,利用该原理制作泡沫灭火器,与盐的水解有关,B项错误;

C.甲基橙的显色范围的pH为3.1-4.4,当pH>

4.4时,溶液均为黄色,因此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都能使甲基橙显黄色,与盐类的水解无关,C项正确;

D.Na2S为强碱弱酸盐,S2-可发生水解生成H2S,H2S为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与盐的水解有关,D项错误;

答案选C。

5.D

【解析】

分析:

相同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则酸的电离程度越大,酸的酸性越强,则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结合强酸制取弱酸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知,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是HZ>

HY>

HX,酸的电离程度越大,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则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的溶液其碱性越强,所以0.1mol/L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小,故A错误;

B.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

C.相同温度下,酸的电离常数越大,则酸的电离程度越大,酸的酸性越强,则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小,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知,这三种酸的强弱顺序是HZ>

HX,故C错误;

D.由A知,HZ的酸性大于HY,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知,HZ+Y-=HY+Z-能够发生反应,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6.D

A、SO2具有还原性,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能够实现,故A不选;

B、发生的反应是Cl2+2Br-=2Cl-+Br2,氧化性强的制取氧化性弱的,能够实现,故B不选;

C、发生Cu+4HNO3(浓)=Cu(NO3)2+2NO2↑+2H2O,2NO2

N2O4,降温,观察气体颜色变化,能够实现,故C不选;

D、研究反应速率的因素,要求其他条件不变,即H2O2的浓度相同,因此不能够实现,故D选;

答案选D。

7.B

A、根据燃烧热的定义,水电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O(l)=2H2(g)+O2(g)ΔH=+571kJ·

mol−1,选项A错误;

B、1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90kJ,则0.5molCH4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90×

0.5kJ=445kJ,热化学方程式为

mol−1,选项B正确;

C、C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为CO2,C(s)燃烧热的绝对值大于110.5kJ·

mol−1,选项C错误;

D、HF为弱酸,与NaOH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且HF应以化学式保留,选项D错误。

8.A

A.①、②的氢离子浓度相同,③、④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同,相同条件下,水的离子积常数是定值,无论酸还是碱都抑制水的电离,所以这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

①=②=③=④,A项正确;

B.氨水是弱碱,只有部分电离,所以c(NH3•H2O)>c(OH-),氯化氢是强电解质,所以其溶液中c(HCl)=c(H+),c(NH3•H2O)>c(HCl),若将氨水和盐酸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消耗溶液的体积:

②>③,B项正确;

C.醋酸是弱酸,氯化氢和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①、②、④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为:

①>②=④,所以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

①最大,C项错误;

D.醋酸是弱酸,加水稀释后能促进醋酸的电离,所以①、②稀释后溶液的PH值7>②>①;

氨水是弱碱,加水稀释后能促进氨水的电离,所以③、④、稀释后溶液的PH值③>④>7,所以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mL水后,溶液的pH:

③>④>②>①,D项错误;

答案选A。

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稀释后pH值相对大小的比较等知识点,注意无论是酸溶液还是碱溶液都抑制水的电离,盐类的水解能促进水的电离。

①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根据溶液的pH值计算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

②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氨水平衡状态下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和CH3COOH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相同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铵,根据醋酸铵溶液分析;

③先根据溶液的PH值判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当所取溶液体积相同时,判断溶质的物质的量相对大小从而判断生成气体的多少;

④根据电解质的强弱、溶液稀释时离子浓度的变化判断溶液的PH值大小。

9.C

常温下,pH=5的盐酸中c(H+)=10-5mol/L,pH=9的氢氧化钠中c(OH-)=10-5mol/L,二者以体积比11:

9混合,则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反应后溶液c(H+)=

mol/L=10-6mol·

L-1,pH=-lgc(H+)=6;

10.D

A.常温下,盐酸与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溶液中的溶质为NH4Cl和NH3·

H2O,故A错误;

B.盐酸与氨水混合后的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式为c(NH4+)+c(H+)=c(Cl-)+c(OH-),溶液呈中性,即c(H+)=c(OH-),则c(NH4+)=c(Cl-),c(NH4+)+c(NH3·

H2O)>c(Cl-),故B错误;

C.盐酸与氨水混合后的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式为c(NH4+)+c(H+)=c(Cl-)+c(OH-),溶液呈中性,即c(H+)=c(OH-),则c(NH4+)=c(Cl-),故C错误;

D.盐酸与氨水混合后的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式为c(NH4+)+c(H+)=c(Cl-)+c(OH-),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1.-726.4kJ·

mol−1AC

吸热减小不变

(1)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2)因为正反应吸热,所以应升温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因为反应物气体分子数大于生成物,所以应加压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从而提高平衡产率;

(3)①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②根据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

(1)CO2(g)+3H2(g)

mol−1①

H2(g)+

mol−1②

②×

3-①即可得出:

CH3OH(l)+

O2(g)=CO2(g)+2H2O(l)ΔH2=-726.4kJ·

mol−1;

因为反应物气体分子数大于生成物,所以应加压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从而提高平衡产率。

答案选AC;

(3)①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温度升高,c(CO2)减小,则表明平衡正向移动,由此可得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某温度下,若向该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molCO2,相当于加压,平衡逆向移动,达到新平衡后,体系中CO的百分含量减小;

虽然平衡发生移动,但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及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掌握基础和定律实质是解题关键,易错点为

(2)因为正反应吸热,所以应升温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2.碱>酸<②①④③Cu2++2H2O

Cu(OH)2+2H+抑制5

(1)根据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及电荷守恒判断;

(2)强酸强碱完全电离,弱酸弱碱部分电离,据PH=-lg(H+)进行计算;

(3)CuSO4是强酸弱碱盐,铜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加酸可抑制其水解;

(4)要产生沉淀应c(Cu2+)c2(OH-)

Ksp。

(1)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溶液中的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据电荷守恒c(H+)+c(Na+)=c(CH3COO-)+c(OH-)知钠离子浓度大于醋酸根离子,c(Na+)>

c(CH3COO−);

pH=13的氢氧化钠与pH=1的醋酸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和氢离子浓度相同,等体积混合后醋酸又电离出氢离子,溶液显酸性,据电荷守恒c(H+)+c(Na+)=c(CH3COO-)+c(OH-)知醋酸根离子浓度大于钠离子浓度,c(Na+)<

c(CH3COO−),

故答案为:

碱;

>

酸;

<

(2)①0.1mol/LHCl中c(H+)=0.1mol/L,pH=1;

②0.1mol/LH2SO4溶液中c(H+)=0.2mol/L,pH=-lg(H+)<

1;

③0.1mol/LNaOH溶液中c(OH-)=0.1mol/L,c(H+)=10-13mol/L,PH=13;

④0.1mol/LCH3COOH由于CH3COOH是弱酸,所以溶液中c(H+)<

0.1mol/L,PH>

1,

所以按pH由小到大顺序为②①④③,

②①④③

(3)CuSO4是强酸弱碱盐,铜离子水解方程式为Cu2++2H2O⇌Cu(OH)2+2H+,水解后溶液中c(H+)>

c(OH−),所以溶液呈酸性,即常温下pH<

7;

为防止CuSO4水解,所以配制CuSO4溶液时将CuSO4先溶于较浓的硫酸中,抑制其水解,然后稀释,

抑制;

(4)某CuSO4溶液里c(Cu2+)=0.02mol/L,如果生成Cu(OH)2沉淀,则应有c(Cu2+)c2(OH-)

10−20由于c(Cu2+)=0.02mol/L,c(OH-)≥10-9mol/L,则c(H+)≤1×

10−14/10-9mol/L=10-5mol/L,所以pH≥-lg(10-5)=5,

5。

13.SiO25Ni+12H++2NO3-= 

5Ni2++N2↑+6H2O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调节溶液的pH,使Fe3+完全沉淀为黄钠铁矾渣H2S+Cu2+=CuS↓+2H+无易挥发的有毒气体H2S逸出,可保护环境过量的F-生成氢氟酸会腐蚀陶瓷容器9.15

废料与稀硫酸、稀硝酸酸溶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镍。

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加入双氧水目的是将Fe2+全部氧化为Fe3+,加入碳酸钠调节pH,除掉铁离子,通入硫化氢除掉铜离子,硫化氢可与铜离子反应生成硫化铜,加入氟化钠,可生成氟化钙、氟化镁沉淀,最后调节pH生成氢氧化镍沉淀。

(1)SiO2不溶于硫酸和硝酸,故“酸溶”时,废渣的主要成分是SiO2;

金属镍溶解时被氧化为镍离子的同时硝酸被还原产生氮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i+12H++2NO3-= 

5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