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阅读素养标准化测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65603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11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阅读素养标准化测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阅读素养标准化测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阅读素养标准化测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阅读素养标准化测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阅读素养标准化测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阅读素养标准化测评.docx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阅读素养标准化测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阅读素养标准化测评.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阅读素养标准化测评.docx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阅读素养标准化测评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阅读素养标准化测评

统编教材同步

 

小学生阅读素养标准化测评

 

四年级·上册

 

·延伸课内阅读·丰富阅读积累

·提高阅读素养·培养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启迪阅读思维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

1向左生存,向右灭亡

2退位的猎豹

3黄果树瀑布

4庐山的云雾

5油菜花的记忆

5湖畔的晚霞

第二单元科学发现

7人类的老师

8万物生长靠月亮

9为什么灌满水的瓶子不易破

10为什么拉车省力

11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12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第三单元留心观察

13山川之美

14一棵银杏树

15老家的树

16我家的小园

17四季分明

18把自己忘在秋风里

第四单元神话故事

19母亲的心

20嫦娥奔月

21炎帝的故事

22无头巨人刑天

23坦塔罗斯

24勇斗尼阿密巨狮

 

第五单元多彩活动

25水培大蒜

26光学科普展

27黄山观日出

28一窠八哥的谜

29我这样购物

30童年的意境

第六单元童年生活

31父亲我上的一堂课

32聪明与善良

33难忘的一件事

34路标

35记忆深处的小花园

36我爱家乡的小河

第七单元爱国情怀

37我不能忘掉祖国

38战火中救书

39八个字的家书

40郑成功

41中国魂

42我们爱你啊,中国

第八单元历史人物

43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44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45李时珍

46推敲

47乐羊子求学

48吴起守信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

导语。

自然界丰富多彩,有的使人惊叹,有的叫人舒服,有的令人敬仰,有的让人称奇……蜗牛能改变现状求生存,猎豹能扬长避短保护自己,黄果树瀑布的壮观让人沉醉,庐山的云雾千变万化给人享受,油菜花的朴实给人启示,湖畔的晚霞美不胜收。

仔细阅读,你一定大开眼界。

阅读的时候要注意作者怎样观察,具体描写,以及采用的方法。

1向左生存,向右灭亡

蜗牛遍布全球,几乎没有人没见过蜗牛;但却很少有人注意蜗牛壳的旋向是左旋还是右旋。

贝类专家说出的一个事实让人有些惊讶,绝大多数的蜗牛壳都是右旋的,左旋的极其罕见,而日本的西表岛上就发现了一种左旋蜗牛。

为什么这种蜗牛会与众不同?

原来,这个岛上有一种专吃蜗牛的蛇,叫琉球钝头蛇。

这种蛇的体长仅有半米,它的力量不足以将蜗牛壳压碎,但却能很容易地吃到蜗牛肉,因为它们从蜗牛壳的构造得到了灵感。

绝大多数蜗牛的壳都是右旋的,蜗牛的身体盘绕其中。

根据这一特点,钝头蛇的颌部进化成了一种精密的工具,能顺着蜗壳的旋向将蜗牛柔软的身体从壳里抽出来。

钝头蛇下颌的左右两侧可以独立活动,并且具有双重功能,每一侧的功能各不相同。

当它进攻蜗牛时,带有圆形防滑齿的右颌固定住蜗牛的外壳,而左颌则探入壳中,像卸螺丝一样,一直持续一个动作,直至将蜗牛肉全部从壳中旋出。

这样,就毫不费力地吃到了美味。

但是,蜗牛也不甘心坐以待毙,为了免遭灭绝的厄运,千方百计地寻找对付的办法。

不知经过了多少代的探索,做出了多大牺牲,才进化出了反抗的对策。

它们改变了蜗壳的旋向,将右旋改为左旋。

这一改变非常有效。

从此,当遇到左旋的蜗牛时,钝头蛇特殊的下颌就毫无用武之地了,面对美味,无从下口,只能无功而返,蜗牛则蛇口脱险。

在这场进化对抗中,钝头蛇丧失了优势,而蜗牛则赢得了胜利,有效地保护了自己,保证了种族的繁衍和壮大。

面对强大的敌人,关乎生死存亡,西表岛上的蜗牛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改变不了别人,那就改变自己。

(作者:

赵盛基。

摘自《滨海时报》2018年8月24日)

1第一句话的重点是什么?

()

A蜗牛壳的转向少人注意B蜗牛遍布全球

C蜗牛多人人都见过蜗牛D蜗牛很少人注意

2“蜗牛遍布全球,几乎没有人没见过蜗牛”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

A告诉人们蜗牛多B见过蜗牛的人多

C为后面的分句做铺垫D要细致观察蜗牛

3第二自然作者想要告诉你的重点内容是哪个?

()

A贝类专家说事实B人们对事实表示惊讶

C西表岛上发现左旋蜗牛D左旋的蜗牛极其罕见

4琉球钝头蛇是怎么吃蜗牛的?

()

A将蜗牛的壳压碎吃到里面的肉B右颌固定蜗牛外壳,左颌探入壳中旋出蜗牛肉

C用圆形防滑齿把蜗牛固定住D左颌固定蜗牛外壳,右颌探入壳中旋出蜗牛肉

5蜗牛反抗钝头蛇的办法是什么?

()

A通过漫长的进化,将右旋改为左旋B千方百计想出有效的对策

C钝头蛇进攻时,它以最快速地跑走D它拼命将自己的肉缩进壳中

6蜗牛壳改进转向之后效果,下面哪个叙述不正确?

()

A钝头蛇没有用武之地B钝头蛇失去了吃掉蜗牛的优势

C钝头蛇也有办法对付D蜗牛能在钝头蛇口安然脱险

7作者借蜗牛改变旋转方向的事,想给人什么启发?

8你能从观察蜗牛对付钝头蛇的进化中感悟到自然界的哪些定律?

2退位的猎豹

有一只猎豹正在吃一头鹿,一只猎狗闻着气味赶过来了。

猎狗先是小心翼翼地看看猎豹,然后一步一步挪过来。

它每进一步,猎豹就退一步。

最后猎狗占有了那头鹿,大口大口地撕咬起来。

猎豹只能远远地看着,眼神里满是无奈。

那只猎狗虽然健壮,但体形较小,若正面交手,猎豹是有优势的。

但从猎豹的神情看,它显然不愿或不敢这样做。

除了豹子的矫捷,我们还希望看到它的凶猛。

遗憾的是,它的战斗力并不强。

这一切源于猎豹进化得太专一。

它有超强的速度和爆发力,却也因此身体柔软、骨头长而细。

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跟其他动物互相撕咬,猎豹也不一定会输,但它总会多多少少受点伤。

它把猎狗咬死,自己受伤,两相比较似乎不吃亏,其实细究起来是很不划算的。

受伤是什么概念?

就是从此变为残疾。

一只猎豹腿瘸了,或者爪子被咬坏,它便无法再捕猎,只能一瘸一拐地去偷其他小型动物捕获的猎物,从叱咤风云的草原之王变成小偷。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事实上,一旦受伤,光靠偷食根本填不饱肚子,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活活饿死。

可以设想,为了一顿美餐,付出如此代价何其惨痛,猎豹很清楚事情的后果。

对于某些动物来说,伤痕是一种资本,每一个伤口都能让它的皮肤更坚韧,骨头更结实,绒毛更柔滑,智力得到大幅提升;但对于另一些动物来说,每个伤口都是致命的,它们面对斗争,第一选择是保证自己不受伤,第二才是勝利。

(作者:

易水寒。

摘自《共鸣》2017年第5期)

1猎豹只能远远地看着,眼神里满是无奈。

为什么?

()

A猎狗太强大了B猎狗的肚子太饿了

C猎豹太软弱了D猎豹并不愿意拼斗

2“猎豹进化得太专一”的表现,描述不对的是哪一项?

()

A有超强的速度B有强大的爆发力

C体柔软骨头长而细D体格健壮形体较小

3“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短文中表达什么意思?

()

A骆驼虽然瘦了但也比马要大些B饥饿到瘦死的骆驼比肥胖的马大

C显赫的家族没落了也比一般人好D猎豹虽然进化了但未必输给一般动物

4“两相比较似乎不吃亏”这里的“两相比较”是指谁和谁比较?

()

A猎豹和猎狗在优势上的比较B咬死猎狗和自己受伤的比较

C夺到猎物和放弃猎物的比较D自己捕捉动物和去偷的比较

5如果猎豹跟猎狗拼命争斗,虽然不会输,但可能受伤,受伤就意味着什么?

()

A再也无法捕捉猎物B从叱咤风云的草原之王变成小偷

C将来自己会活活饿死D瘸了腿或者坏了爪子变成残疾

6短文中猎豹不愿和猎狗争斗的想法,用短语来形容,哪个不确切?

()

A大丈夫该能屈能伸B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C人为财死鸟为食亡D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7短文所记叙的事件对人们有什么启发作用?

8你对短文中的猎豹是怎么评价的?

3黄果树瀑布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

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

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

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

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

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

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

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

他完全沉醉了。

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转自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

1第一自然段作者观察瀑布的着眼点是什么?

()

A从听觉上观察瀑布的声响B从感觉上观察瀑布的动态

C从黄果树风景区观察瀑布D从视觉上观察瀑布的喧嚣

2第二自然段作者立足哪里,观察瀑布的什么特点?

()

A立足悬崖上观察瀑布的动静B立足树林中观察瀑布的形态

C立足景区外观察瀑布的处所D立足上游观察瀑布倾泻而下

3第三自然段的“奇景”指什么?

A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银雨洒金街B瀑布在风中荡漾的奇异景观

C瀑布的落差很高,高达百米D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很闻名

4第四自然段的“泄”“溅”“洒”写得好在哪里?

()

A体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B表现出瀑布飞流直下的动态美

C说明瀑布水势湍急闹得欢D表达我们看到瀑布后的喜爱之情

5第五自然段运用什么方法写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

A运用拟人的方法B运用比较的方法C运用比喻的方法D运用夸张的方法

6第六自然段的“久久”“任”“聆听”等词语表达我们什么心态?

()

A旅游劳累无可奈何B瀑布飞珠横冲直撞

C热爱自然尽情观赏D心潮起伏激动不已

7短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黄果树瀑布的?

8举例说明短文描写瀑布所采用的方法。

4庐山的云雾

年轻时读苏轼的《题西林壁》,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理解不透。

身在此山中不该不识此山真面目。

后来听人说庐山的雾很重很浓,我便突发奇想:

是不是那很重很浓的雾遮住了庐山,才使得身在此上中的人识不出它的真面目呢?

我有幸登上了庐山,目睹了庐山的雾。

庐山的雾确实很重很浓,但浓而不滞,重而不沉。

它轻轻盈盈,舒舒卷卷,且出入无常,变幻莫测。

我住在庐山时,常漫步于林间小道,倾听那汩汩流水,饱览那秀丽景色。

正款款走着,蓦然从身边的林木倏地飘出乳白色的一团,初看似一条白练,细观才发觉是雾。

它向我拥来,忽前,忽后,忽左,忽右,抚肩搔发地逗我、撩我、惹我、戏我,似乎是觉得我孤单了,作一天外之客,陪我登高望远,伴我越溪过涧。

那飘逸潇洒的之态,真是妙不可言。

一日,我午睡醒来,睁开眼睛,见一朵朵乳白色的雾从窗口簇拥而至,在床前袅娜缠绵,翩翩起舞。

我喜不自胜,正欲伸手抓住一朵,殊不知那雾又倏地簇拥着,飘飘洒洒地越窗而去。

这瞬间,我顿然联想起了神话中那广袖长裙舒卷的仙女,仿佛还窥见了仙女那风姿绰约的一笑,似乎是给我这个初登庐山之客留下一个永恒的美好记忆,让我日后细细甜甜地回味。

又一日,我去含鄱口观鄱阳日出。

去时天气晴好,云收雾敛,曙光初临庐山,处处耀眼醒目。

赶到含鄱口,却突然浓雾四起。

先是浩浩荡荡,沸沸扬扬,后是铺天盖地,凝而不动,五步之外便是浑沌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我伫立山巅,愁肠百结,好不懊丧。

正欲归去,忽的一阵山风吹来,只见那雾又是浩浩荡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