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5531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三会考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2)道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①春秋的老子:

代表作:

《道德经》

核心: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

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主张消极无为)

②战国的庄子:

“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b人生态度:

“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c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d文学成就:

寓言散文对后世影响深远

(3)墨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

战国的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俭”。

(4)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韩非

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重要意义:

①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②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他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罢黜百家:

西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在政治思想上占据统治地位,从而也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汉代儒学:

a思想来源:

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b理论基础:

“天人感应”学说:

君权神授;

c思想核心:

大一统(“新”所在)

三.列举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①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主张,儒学得到新的发展;

宋代,确立了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②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程朱理学:

北宋的程颢、程颐及南宋的朱熹、

③主要内容: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

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

四.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政治上,专制政治的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思想文化上,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习气;

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②代表人物及主张:

A明中期的“异端”李贽:

否定孔孟学说;

批判程朱理学;

倡导个性自由;

追求物质享受;

主张男女平等

B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

政治上: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

学术上;

主张“经世致用”;

经济上:

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③影响(评价):

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

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

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五.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四大发明:

(1)造纸术:

书写材料的演变:

甲骨,青铜,竹木简,缣帛

发明及改进:

西汉:

发明、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

影响:

便利了知识和文化的传播,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2)印刷术:

演变:

隋唐:

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北宋:

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节省了印刷费用,提高了效率。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

造纸术和印刷术,是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3)火药:

发明及应用

古代人们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无意”发明了火药。

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见于唐代,孙思邈著的《丹经》。

唐朝末年,火药用于战争。

传播及影响

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4)指南针:

战国时期,我国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

北宋时,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13世纪,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2.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

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一.概述汉字和绘画的起源,知道东晋、唐、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名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1、汉字与书法

(1)文字的发展历程:

起源:

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商甲骨文(最早的成熟文字)——商周金文(标准字体:

籀文)——春秋战国:

混乱——秦:

书同文(小篆、隶书)

(2)书法:

A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魏晋时期

B著名书法名家:

东晋:

王羲之称“书圣,“《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

唐朝:

草书――张旭、怀素;

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颜筋柳骨}。

宋: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C基本特征:

以笔墨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志趣。

2、绘画:

①起源:

新石器时代——战国两汉:

帛画——魏晋:

文人画出现(代表人物:

东晋的顾恺之)——唐:

雍容华贵(代表人物:

吴道子)——宋元:

文人山水画,独立画种,注重意境——明清:

风格奇特。

②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

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

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

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二.知道诗经、楚辞和汉赋的文学成就,概述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文学艺术成就,知道明清四大长篇小说;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1、《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2、楚辞:

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特点:

句式自由灵活;

采用楚国方言,代表:

屈原——《离骚》

3、汉赋:

特点是铺陈词藻、文采华丽,是一种带韵散文。

代表: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4、唐诗:

(1)繁荣原因:

①统一、强盛②中外、民族间交流频繁③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④科举制度的确立

(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风格、代表:

李白、杜甫、见课本

5、宋词:

①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适应市井生活需要②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使人们的感情更加丰富③“长短句”能灵活地表达情感

(2)特点:

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可配乐演奏

(3)代表:

(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和婉约派的李清照)

6、元散曲: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

7、明清小说;

主要代表:

“四大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一.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塔哥拉和雅典的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1、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在希腊诞生。

最早的哲学流派是自然哲学,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代表人物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2、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普罗塔格哥拉

观点:

a“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b认为,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

意义:

这种思想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具有高度的自信。

3、苏格拉底:

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命题上。

a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

b无知是—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c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概念的认识。

4、亚里士多德:

名言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他被称为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二.知道文艺复兴初期“三杰”和《十日谈》、《哈姆雷特》,简述马丁·

路德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文艺复兴

(1)背景:

14世纪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教会的束缚,

(2)指导思想:

人文主义,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

(3)代表人物及作品:

①初期“三杰”:

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代表作为《十日谈》,享有“人曲”美誉。

但丁代表作为《神曲》。

②全盛时期:

艺坛三杰a达·

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b米开朗琪罗,代表作品《大卫》,他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

c拉斐尔,代表作《西斯廷圣母》,被后世尊为“画圣”:

③发展与传播:

莎士比亚,英国人文主义杰出代表,戏剧家,代表作品《哈姆雷特》。

莎士比亚的戏剧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4)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①性质:

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②沉重打击了封建思想,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和觉醒,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④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为科学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宗教改革

根本原因:

天主教会的腐败与专横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马丁·

路德及其宗教改革:

①思想:

其著作为《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即《九十五条论纲》),主张“因信称义”即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这一学说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2)宗教改革的意义:

其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

三.列举启蒙思想德斯鸠家伏尔泰、孟、卢梭、康德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背景:

①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打破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作用;

②自然科学的发展成为思想武器。

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1)孟德斯鸠:

法国人,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主要思想:

三权分立.“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最早实践的是美国的1787年宪法;

(2)伏尔泰:

法国人,代表作《哲学通信》,主要思想是反对天主教会,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开明君主制。

后世评论:

“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3)卢梭:

法国人,代表作《社会契约论》,主要思想为阐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提出“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

是思想最激进的启蒙思想家,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理论。

(4)康德:

德国人,代表作为《纯粹的理性批判》,主要思想为“人非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3.启蒙运动的影响:

(1) 

是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性质)

(2)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3)对后来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4) 

资本主义观念的一些基本原则影响至今。

四.概述伽利略和牛顿的主要成就,认识经典力学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1)伽利略的主要成就:

开创了以实验为根据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2)牛顿的主要成就:

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创立了微积分学,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海王星的发现是对其最成功的证明。

(3)经典力学的历史地位:

①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②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③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去了蒸汽时代。

④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五.简述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述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

1进化论出现的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思想解放的洗礼;

科学的发展和生物知识的积累;

达尔文的努力

2主要内容: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建立其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其中心内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3影响:

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

极大的促进了欧洲思想解放。

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自然史基础;

对近代中国思想产生巨大影响(赫胥黎《天演论》)

4分歧:

科学: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宗教:

上帝造人说

六.列举瓦特和爱迪生的主要发明,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瓦特的主要发明“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的到来:

2.爱迪生的主要发明:

发明电灯,发明和改进了电话、电报、电影等;

电力的普遍运用,人类进去到电气时代

3.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

A科技转化为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B出现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第二次技术革命

C资本主义从此确立全球优势,世界联系密切,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物质、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一.知道《唐璜》、《人间喜剧》、《战争与和平》,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1.时代背景:

A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社会的变动。

B革命或改革后欧洲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对现实感到失望。

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2.代表人物与作品:

(1)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

①拜伦: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叙事长诗《恰而德·

哈罗尔德游记》《唐璜》,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

其中《唐璜》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②雪莱: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西风颂》,始终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一种乐观主义精神。

名句有: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③特点:

想象力丰富的构思,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

④评价:

有力的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为欧洲文坛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叶)

①巴尔扎克: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②列夫·

托尔斯泰: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罗曼罗兰赞誉此书为“近代的《伊利亚特》”。

强调真实具体的描写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现代主义(20世纪四五十年代)

①时代背景:

二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们从内心深处对现实生活感到荒诞和虚无,因此进一步反传统,抛弃理性。

②代表:

法国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1969年因此剧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知道贝多芬及其主要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和多样性。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工业革命带动科技的进步,启蒙思想传播。

②代表作及风格:

九部交响曲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和《合唱交响曲》等,其作品风格受其自身反封建和争民主革命精神的影响,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

③地位及影响:

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赋予乐器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

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

三.知道凡高和毕加索,简要说明其主要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1、时代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代艺术即为这种变化的反映。

2、现代美术:

①凡高,后印象派代表,作品为《向日葵》;

②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现代派代表,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大胆运用各种材料,代表作为《坐在椅子上的女人》《格尔尼卡》等。

四.简要了解影视艺术的产生及其发展历程,认识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电影的发展历程:

①背景及诞生:

19世纪末,随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

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取得成就,电影诞生。

②发展:

到1927年之前为默片时代,此间,美国人格里菲斯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

卓别林为杰出演员,代表作品有《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③随着影像与声音结合技术的成熟,有声电影崛起,世界电影进入全面繁荣阶段,如奥斯卡奖的设置。

2、电视:

①1929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②优势:

兼具多种媒体优势,具有覆盖面广、时效强和现场感强的特点③主要功能:

传播咨讯;

开展远程教育;

娱乐;

展示世界各地优秀艺术品。

④意义:

丰富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提高素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对现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影视艺术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引领文明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对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一.概述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加剧,中西方联系扩大

2.思想:

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设译馆,翻译外国报刊书籍如《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魏源:

编写《海国图志》,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

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康有为:

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把中国儒家学说和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为维新变法提供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梁启超:

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3)维新变法思想的作用:

①维新思想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产生发展的,它将变法图存与发展资本主义相结合,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主题和政治要求②是先进中国人西方学习进一步深入的表现,突破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的物质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③维新思想极大的冲击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④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它并没有彻底批判封建传统文化。

二、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①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③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

④政治状况——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人民强烈反对⑤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造舆论,掀起复古尊孔逆流,遭到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

认识到在中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2)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

活动基地:

北京大学主要阵地:

《新青年》

(3)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攻击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胡适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b.陈独秀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c.鲁迅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是新文学的典范

④十月革命后,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4)思想影响: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③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⑤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⑥促进了文化平民化,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⑦局限性:

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三.知道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面的贡献,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1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方面的贡献:

①1918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②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意义:

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爱国运动的深入发展

②中国出现了以陈独秀、毛泽东、郑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为代表的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

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四.了解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它们分别在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1、旧三民主义:

内容:

①“民族主义”即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民族革命)②“民权主义”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政治革命)③“民生主义”即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心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社会革命)

作用:

①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颁发了第一步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其推动作用。

②局限性:

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