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20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55054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20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20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20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20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20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20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文件下载.docx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20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20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教案共20讲第20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文件下载.docx

1684年收复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③三征噶尔丹:

取得了乌兰布通、昭莫多等战役的胜利。

(3)维护国家主权:

①背景:

从16世纪开始,沙俄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②过程:

1685年,进兵雅克萨,俄军投降,1686年,俄军卷土重来,清军重创俄军,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二、东西方的先哲

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生活时代:

春秋。

(2)主要典籍:

《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2)政治思想:

①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

②孔子政治思想中另一个重要概念为“礼”,即为“周礼”。

③为了协调仁与礼的关系,孔子又提出了中庸思想。

(3)古代大教育家:

①孔子开办私学。

②孔子教育的目的不仅使学生“成人”,而且要成为“君子”。

③孔子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4)对后世影响:

①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

②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③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政治活动:

①对雅典的民主政体不满。

②游历,与各地学者进行接触。

(2)理论论和理想国:

①柏拉图认为,世界有两部分组成,即理性世界、感觉世界。

②柏拉图关于理想国家的设想集中体现在《国家篇》中,它心中的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的人组成,即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

(3)柏拉图学园:

名称阿卡德米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

3.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1)北方小驹:

17岁时,亚里士多德到雅典的阿卡德米学园,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有存突破。

(2)博学家①哲学领域:

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②生物学领域:

对五百多种动植物进行分类。

③创立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

(3)教师生涯①成为马其顿国王之子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

②创立吕克昂学园。

三、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1)从乡绅到议员:

克伦威尔不到30岁当选议员,参与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议会斗争。

(2)治军之道:

①克伦威尔组织骑兵队,严肃军纪,1644年,在马其顿草原击败王军,被称为“铁骑军”。

②1645年,克伦威尔组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全歼王军主力。

(3)护国公①1649年1月,英国宣布成为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1653年,驱散议会,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

③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

2.美国国父华盛顿

(1)领导独立战争①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标志着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②1775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会议决定组建大陆军,推举华盛顿为总司令。

③1776年,通过《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④1777年,取得萨拉托加大捷,成为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⑤1781年,英军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为自由、民主、独立的国家。

(2)坚持制宪①1787年,美国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华盛顿被推选为会议主席。

②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

(3)首任总统①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②财政上:

建立国家银行,巩固国家信用、稳定货币、活跃国民经济。

③外交:

努力改善英国及周边国家关系。

④1796年,华盛顿发表告别辞。

⑤1799年,华盛顿去世,被尊称为美国“国父”。

3.一代雄狮拿破仑

(1)荒原雄狮称霸①出身行伍,坚决支持法国大革命。

②土伦战役中,击败王党军,展示军事才能。

③1795年镇压王党叛乱,被称为共和国的救星。

④1796年,远征意大利,1798年,远征埃及。

⑤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政府。

⑥1810年,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

(2)改造法国①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②政治:

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造成高效的军事体制。

(3)改造法国:

①经济:

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

②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

③法律上:

编纂《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

(4)走向末日:

滑铁卢战役的失利使拿破仑走向末日。

四、亚洲觉醒的先驱

1.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1)弃医从政,图谋救国。

(2)探索与实践①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②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三民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纲领。

③建立民国,就任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捍卫民主共和:

领导二次革命,掀起护法运动;

继续领导反袁斗争。

(4)促成国共合作:

①改组国民党,召开国民党“一大”,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成立。

②孙中山北上,1925年去世。

2.圣地甘地

(1)凤凰村与“坚持真理”:

甘地到南非工作,第一次尝到种族歧视的滋味,在南非创建名为“凤凰新村”的非暴力训练基地。

后来有提出“坚持真理”的斗争,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非暴力抵抗运动。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①1924年,甘地当选为印度国大党主席。

②1929年,国大党通过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③二战期间,甘地明确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结果英国被迫宣布印度独立。

(3)局限性和悲剧①局限性:

严格奉行非暴力原则,反对甚至害怕群众的暴力斗争,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

②甘地被狂热的印度教徒刺杀。

3.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1)独立之路①12岁考入军校,接受职业的军事教育;

一战期间,被称为“伊斯坦布尔”救星。

②1920年4月,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当选为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

③利用协约国之间的矛盾,于1923年签订《洛桑条约》,土耳其的国家独立和基本主权得到承认。

④1923年10月,大国民议会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首都安在卡拉,现代土耳其民族国家从此诞生。

(2)凯末尔改革①土耳其民族革命胜利之后,凯末尔选择了具有西方色彩的现代化道路。

②政治上:

将土耳其的封建君权和神权政体变成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经济:

以苏俄为师,在社会经济领域内推行国家主义,将资金集中于工业化建设。

④社会生活:

政府颁布改革服饰和其他传统象征物的法令。

⑤文教:

废止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和土耳其语。

⑥宗教:

把宗教信仰为个人的行为,设立宗教事务局。

五、无产阶级革命家

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1)创立革命理论:

①19世纪40年代,完成了由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②通过探究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③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发表《资本论》,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秘密。

(2)指导革命实践①投身1848年革命,创立新莱茵报。

②指导成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群众性的国际组织“第一国际”。

③指导和帮助巴黎公社革命。

2.无产阶级革命家导师恩格斯

(1)1845年完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对近代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进行了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论述。

(2)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1889年成立了第二国际。

(3)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发表了《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一书。

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1)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家①1893年,列宁移居圣彼得堡,在此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②创立《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团结群众,为建党作准备。

③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通过了党纲,明确提出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④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反动统治,1917年11月十月革命胜利,临时政府被推翻。

(2)进行社会主义建设①1918年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争取战争胜利起了很大作用。

②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基础。

4.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1)开创中国革命之路①从1925年起,毛泽东主要从事农民问题,并在广州和武汉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②从1927年八七会议,毛泽东主要从“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③1927年,秋收起义后,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2)领导革命走向胜利①遭到排挤:

王明“左倾”路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②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3)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①建立新中国:

抗日战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基本摧毁国民党势力,建立新中国。

②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③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正确探索:

经济上,《论十大关系》。

政治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左”的错误: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

5.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为冤假错案平反。

③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①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推行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③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南方谈话,影响深远①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③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④提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4)“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①1982年,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首先提出。

②90年代,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

六、杰出的科学家

1.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1)取得成就的原因①中医世家、酷爱医学。

②用实践探求医术。

③吸收借鉴他人成果,积极创新。

(2)成就:

①行医多年,著述《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

②创立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源泉之一。

(3)地位:

①《本草纲目》是医药大典,百科全书,影响广泛。

②李时珍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2.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1)成就:

①主持建成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

②捍卫国家铁路权益。

(2)地位:

为中国铁路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

①地质力学:

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原因》是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

1945年,在《地质力学的基础与方法》中,正式提出了“地质力学”这一名词;

20世纪60年代,李四光完成《地质力学概论》一书,成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也是地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里程碑。

②冰川学:

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③石油勘探:

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相继找到了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大油田,震惊世界。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4.近代科学之父

①数学,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发明了微积分。

②物理,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近代科学之父。

5.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①1905年,提出狭隘相对论,它的两个基本原理是相对论、光速不变,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1916年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其基本原理是广义相对论、等效原理,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

③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2)捍卫和平:

①一战期间,积极反战。

②二战爆发前后,建议美国抢在法国之前研制院子弹。

③为防止核战争,亲自领导组织:

院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

(3)评价:

①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②世界和平的捍卫者。

③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

【考纲要求】

1.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

2.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3.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

讲述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分析过其功过。

概述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和建国初期的主要事迹,评价其历史贡献。

简述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讨论其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4.孙中山、甘地、凯末尔。

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了解凯末尔在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评价其在土耳其民族独立和复兴中的贡献。

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

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现其为创造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6.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

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史方面的重点人物:

唐太宗、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孔子、詹天佑;

世界史方面的重点人物:

亚里士多德、华盛顿、甘地、爱因斯坦。

上述是本专题复习的重点知识。

【教法指引】

1.熟知本专题考纲,指导复习的思路。

2.围绕考纲,整合下列知识。

(1)秦始皇与康熙帝对我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2)孔子思想在中外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

(3)华盛顿为美国开国立制作出的重要贡献。

(4)孙中山思想的几次重要转变。

(5)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

3.注意热点问题。

古代政治家的丰功伟绩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三位哲学家思想观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主要理论贡献或国家建设方面的贡献,是高考的重点。

【知识网络】

【典例精析】

1.(09年全国卷二)图3所示战役是

A.明朝与瓦剌之战

B.明朝与后金之战

C.清军反击噶尔丹之战

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战

【答案】.C

【解析】注意图片中的关键词“京师”和“乌兰布通”。

2.(09年江苏卷)甘地始终是一个谜:

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印度民族独立事业,却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

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却诅咒西方现代文明;

在一些人看来,他是“民族之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他无异于“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英国把印度拖入帝国主义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

),印度民族主义力量绝大部分持支持态度,希望在英国困难时候给予帮助,以换取它允诺战后给予印度自治。

”……形势的演变把甘地进一步推向前进,……他得出结论说,英国当局行动如此“不谨慎、不道德、不正义”,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林承节《印度史》

材料二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

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

……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

他们道德的发展已经落后。

今天,他们用英镑、先令和便士来衡量他们的进步。

——1916年12月甘地在阿拉哈巴德“经济学协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甘地还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

他认为,印度可以放弃大多数进口产品。

……因此对甘地而言,恰尔卡(纺车)是自治的象征。

——海默·

劳《甘地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促成这一根本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甘地为什么要“诅咒西方文明”?

(3)人们对甘地毁誉不一,为何有人称甘地为“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叛徒”?

解开甘地之谜的关键之处何在?

【答案】

(1)变化:

从合作到不合作。

因素:

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

甘地对英国殖民当局的失望。

(2)西方文明诸多弊端(物质进步而道德沦丧);

英国的侵略使印度变成它的商品市场;

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

(3)甘地多次在群众运动突破非暴力界限时,中止不合作运动并谴责使用暴力的群众。

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

【解析】:

回答第

(1)问注意关键词“给予印度自治”“再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

回答第

(2)问注意关键词“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呻吟”。

第(3)问涉及甘地“谴责使用暴力群众”,中止不合作运动。

3.(09年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有幸在总统的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

这既是我民族英雄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

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

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军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

材料二: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

“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

——《中国革命纪录》

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娥民生主义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些事。

——《孙中山全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

(1)华盛顿:

推行行政首长定期更替;

回归私人生活。

孙中山:

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目标已经实现,重心要转向解决民生问题。

(2)对他们辞职的评价:

华盛顿:

不贪恋权位,在防止独裁、促进国家民主建设起了表率作用。

观点一:

以大局为重,不贪恋权位,光明磊落。

观点二:

对袁世凯的政治面目认识不清,给民主共和造成损失,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观点三:

因内外形势所近,他只能选择辞职,不必苛求。

对孙中山重新投身政治活动的评价:

捍卫民主共和,推动民主革命。

【解析】

(1)从材料一中的“退休回归私人生活”和“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等归纳华盛顿辞职的原因;

从材料中的“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民生主义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些事”等信息归纳孙中山辞职的原因。

(2)评价历史人物注意把他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并且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4.(09年广东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据《论孔子思想》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

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私人办学;

教育及于平民;

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

(2)方法:

阶级分析、一分为二。

结论:

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

材料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1)主要考查客观叙述历史事物的能力。

考生只要把所学知识归纳复述出来即可。

如孔子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惠及平民,孔子还提出了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一系列合理的教学方法。

(2)是考查历史学习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阶级分析法、辩证分析法(一分为二)。

方法相同但角度和立场不同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3)评价人物和评价历史事件一样要做到客观全面,论从史出,不能绝对化,简单化。

5.(09年辽宁卷)阅读下列材料:

孙中山1922年8月在一次谈话中说:

“吾国建设当以英国公正之态度,美国远大之规模,以及法国爱国之精神为模范,以树吾民国千百年永久之计。

然而今日中国之外交,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莫如苏维埃俄罗斯。

至于国际地位言之,其对吾国利益相同,且无侵略顾虑,而又能提携互助,策进两国利益者,则德国是也。

——摘编自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

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我革命之所以不成功,则各党员至今仍不明三民主义之过也。

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乃始知其用力之最大者,实为对于民族主义……其(指陈独秀等)所以竭力排挤而疵毁吾党者,初欲包揽俄国交际,并欲阻止俄国不与吾党往来,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也……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及受屈之人民耳。

——孙中山:

《批邓泽如等的上书》(1923年11月29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有何不同。

(2)简要评析孙中山“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的观点。

(1)1922年通过对比强调中俄地缘关系;

1923年认为苏俄同情国民党,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相通,有必要联俄。

(2)为联俄联共提供根据:

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定联系,但有本质区别;

孙中山的观点有历史局限性。

回答第

(1)问注意关键词“国土邻接关系”“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

(2)问的“评价”从“三大政策”方面谈及积极性,从本质区别方面谈论不足。

6.(09年海南卷)阅读下列材料:

我国地兼二带,民糅五族,泱泱大风,匪假外求,天然资格,举世莫吾媲也。

而论者乃或欲效颦美国,剖之为若干独立小邦,使各自为政。

彼美国沿历史上已成之局,不得已而以此为过渡,我何歆焉?

人方务合群小以为一大,我乃思剖一大以为群小,梦想倒颠,宁复过此……若夫悲观者流……谓共和政体万不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