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55052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定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北省定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北省定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北省定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北省定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定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河北省定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定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定州市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摘编自陈西西《新诗的追逐与迷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新诗就是将古典诗歌的审美元素与外来诗歌的审美元素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B.我国新诗一直没有停止摸索与调适自身应如何将我国古典和西方诗歌结合的问题。

C.我国新诗早期受到留学国外的知识分子的推动,被迫与西方诗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D.我国新诗在发展中与古典诗歌出现了反叛与背向,因为两者在本质上就是独立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先写新诗产生的背景,再提出新诗如何接纳古今中外的影响所呈现的迷思的问题。

B.二、三段运用例证分别剖析了影响新诗发展的两大因素——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诗歌。

C.第四段引用朱光潜和龙泉明的新诗理论,论述了我国新诗追求过程中迷思的成因。

D.末段指出如何对待新诗的迷思仍在摸索之中,呼吁人们深入审视新诗这一自身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适作为早期新文学的助力者,虽然看不起文言旧诗,但是透过他的诗作能让人看到宋诗的风格。

B.《繁星》的出现为新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阅读《繁星》,我们也能感受到日本俳句和印度诗人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C.不同诗歌流派、诗人在新诗发展过程中对如何接受古今中外诗歌的影响受时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各不相同。

D.现在我们还不能对新诗在中外诗歌影响下体现的交融迷思有清晰的认知,但这种认知会越来越丰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纯生活

姑父五十一岁那年,仍然是个壮劳力。

有一阵感觉到小腿里隐隐作痛,他说这事时不像得病了,而是像终于知道什么人和他开了个玩笑,甚至像一个小小的奖励终于到手。

我们以为忍一下就过去了,小病小痛不是常事么?

姑父自己也没打算去医院,他向村里的人求了个偏方。

半年后疼痛加重了,走路都相当困难了,他忍痛烧了一窑砖,卖掉后拿钱去遵义检查。

医生说是骨癌,必须截肢,并且不能再拖了,一旦转移到大腿根,就没法截了。

如果他早点去,截掉小腿就行了,现在已经转移到膝关节之上了,只能从大腿中间截。

二十天后,姑父从医院回来了。

因为截面还没完全愈合,他必须躺在家里。

过了三个多月,姑父拄着一根棍子出现在村道上,动不动就向别人展示他的断腿,直到别人不再有兴趣为止。

我是姑父的最后一个观众。

放寒假了,我去帮表哥表妹们干活。

先把砖窑里烧好的尚有余温的熟砖搬出来,再把生砖码进去。

姑父不能干活了,表哥表妹得自己挣钱上学。

大表哥还有半年就从师范毕业了,最爱和我讨论当教师收入高还是当医生收入高。

二表哥早就辍学在家,用姑父的话说,他和书本有仇,和锄头钉耙倒亲热得不得了。

姑父先说了些什么我记不得了,只记得他笑着说:

“万娃你不晓得,医生的大汗都锯出来了。

是一个老医生,头发都白了。

他先用笔在下锯的地方打了个记号,然后在离记号两寸远的地方下刀,把皮反剥过来。

不这样做不行的,一家伙锯下去,拿什么东西包啊。

把皮剥开,锯断后就有东西包了。

”说到这里他挽起剪掉一半的裤腿,像经验丰富的教师展示教具一样。

我看到的断腿像糖果枕头,正下面像龙眼包子,皱褶是漂亮的,但让人发麻。

“皮剥开了,还要把肉切开,锯子只用来锯骨头,不用来锯肉。

钢锯嘎吱嘎吱的,老半天锯不断。

我告诉他,你应该找个木匠来嘛,哈哈哈哈。

”我当时还没开始写作,无法理解姑父的乐观。

二十年过去了,我写了一大堆东西,但我仍然无法理解,他为什么就那么快乐。

那天晚上,姑父让我和他睡一床。

不是他家床少安排不过来,而是他太喜欢我了。

我在搬砖时他就在旁边看着我,不时叫我休息一会儿。

叫我喝水,叫我吃地瓜。

叫我和他睡一床,也是施爱。

我心里有一千个不愿意,可还是答应了,因为我从小受的教育是不能忤逆长辈。

姑父没有立即躺下,他在蚊帐顶上摸索了半天,掏出几个黑褐色的柿子,像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一样真诚地说:

“专门给你留的,你吃。

”他藏在上面的,谁都不知道。

这种柿子有股烟味。

是黄熟前摘下来削掉皮熏熟的,很甜。

我以前特别喜欢吃,可多读了几年书后,被卫生啦、细菌啦等等知识搞得很尴尬。

姑父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要给我,他竖起耳朵听了听,确认其他人已经入睡,或者即便没有睡也听不见他的声音,他才挽起裤腿,让我再看一次赭红色的断腿。

他期望我摸摸,我没摸,他自己摸了,半闭着眼睛。

“在长肉。

”他说。

意思是伤口正在愈合。

“要是不锯掉,我活不过五十五。

这不是废话嘛。

我也说了一句废话:

“是啊,全世界都没有找到治疗癌症的药物。

”“其实我得的不是癌。

“医生锯错了?

”“没锯错,但不是癌症。

姑父说,他得的是一种遗传病。

他的父亲,同样是腿痛,但以前医疗技术差,没有像他一样截肢,五十二岁就死掉了。

他的祖父,死时才四十八岁,同样从腿痛开始的。

我一下明白了,刚开始发现病症,他为什么像得了个小小的奖励一样面带微笑,因为这是必然会来到的,他早就等着它,知道这个遗传病后就在悄悄地等着它,现在终于来了,反倒轻松了,放心了。

这当然不是什么奖励,它只不过带着一点正气:

我说了会来,就会来的,我不说假话。

姑父知道自己在迎接什么,反倒没什么好怕的了。

姑父一会儿就睡着了,睡得真香。

我却熬了好一阵,只要他剩下的那条腿碰我一下,我就浮想联翩。

二十多年过去了,姑父的乐观没有任何改变。

有一阵,大表哥要给他装假肢,他坚决不要。

(选自《人民文学》,有删改)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姑父小腿里隐隐作痛,他谈起这事时不像得病了,开始也没打算去医院,只是找村里人求了个偏方,因为他早就知道这个病并打算放弃治疗。

B.姑父真诚地掏出几个柿子给“我”,“我”小时候很喜欢吃柿子,可“我”在上学时了解了一些卫生、细菌方面的知识,所以不愿吃。

C.“我一下明白了,刚开始发现病症,他为什么像得了个小小的奖励一样面带微笑”,姑父的病源自此被揭开,呼应了小说开头设置的悬念。

D.小说的语言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使用与生活最接近、最贴切的话语,虽平淡,读来却挺有味道,这是作者对生活观察后的自然流露。

5.小说在刻画“姑父”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以“纯生活”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本题共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图片来源于2017年11月新华网)

材料二:

从21日早上起,一篇题为“疫苗之王”的自媒体文章迅速传播,到当日晚间,无数人的朋友圈已经被这篇文章刷屏。

随着疫苗事件的持续发酵,恐慌、愤怒情绪蔓延,不少山东的家长们炸开了锅,纷纷用刷屏表达着愤怒。

山东的家长之所以表现得格外恐慌和愤怒,原因在于几天前曝光的2017年11月的一起疫苗违法事件当中,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问题疫苗共计252600支,全部销往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省家长的情绪反弹,有信息来源作为基础。

而问题疫苗究竟销往哪里,自己的孩于是否注射过问题疫苗,如果注射了又如何补救等,家长们眼前如同一个信息黑洞,难以及时获得足够值得依赖的信息,只能用猜

想来增补信息真空,进而加剧了恐慌情绪。

因此,避免恐慌情绪蔓延的正确方法,不是简单呼吁民众保持足够的理性,而是相关信息必须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开,既要跑在谣言前面,也要跑在猜想前面。

首先,对于一些模梭两可的网络信息,要有权威部门及时发声。

比如,《疫苗之王》所说“问题疫苗打入25万儿童身体”是否属实,就是一个对公众情绪可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疑问,对于这类问题,不仅要迅速释疑,而且要用确保准确的数据来提高说服力。

其次,后续将如何应对这起事件,要给出一个清晰的处理思路,让民众吃上定心丸。

民众的恐慌不仅可以理解,而且值得深入分析,应该将之当成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根据疫苗流通规则,同批次的疫苗销往哪里,大方向是记录在案的。

然而,就个人而言,接种的疫苗是否属于问题批次,是否也有详细的记录,已接种问题批次的儿童能不能得到通知并及时复检,以及是否应补种等事宜,都是压在家长一心头的疑问,此类疑问不解,恐慌就难以消除。

(摘编自罗志华《“疫苗危机”:

别让信息黑洞加剧恐慌》,《新京报》2018年07月22日)

材料三:

这个周末,问题疫苗引发全民焦虑,无数家长连夜翻看孩子的接种记录本,一项项对照是否使用过问题疫苗。

疫苗造假,曝光必须无死角,监管切莫轻飘飘。

面对问题疫苗,忍耐后的质疑和冷漠,追问后的维权和用脚投票,都值得监管部门认真反思,慎重对待。

近日,长生生物接连被曝出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百白破疫苗为“劣药”。

国家药监局出手后,多家媒体跟进,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在对事件的追问中,公众对于疫苗

安全的焦虑不断升级,唯有尽快公开真相,才能回应质疑。

疫苗乱象,非一日之寒。

行业积弊已久,奈何每次处罚都轻飘飘。

我们看到,某些无法无天、丧尽天良的恶企,在被查出问题之后,虽也受到一定惩罚,但与获得的孽利相比微不足道,根本不足以让其痛改前非。

人命关天的闹剧后,受害者维权无力,企业“自罚三杯”,监管者惯性失语,如此“宽松”也是变相纵容造假、售假的重要原因。

这背后有个政绩观的问题。

如果对这些恶企处罚太重,动辄判处“死刑”,势必影响当地的GDP和税牧的数据,因此,处罚多是些“软刀子”。

药监部门最主要的职责是防患于未然。

具体地说,就是要对流向市场的药品负责。

对消费者而言,其权益只能由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和维护。

假疫苗横行,那就是政府职能部门失职,就该有人对此负责。

如果做不到,设立这个部门干嘛?

毋庸讳言,食品和药品的监管等,依然是人民群众普遍不满意和不放心的问题之一,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它不仅关系着人民健康,也关系着人心聚散。

(摘编自胡琴《面对疫苗乱象,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人民网2018年07月22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华网关于药监局对长春、武汉两家公司效价指标不合格的百白破要求立即停用的新闻,使这两家公司疫苗问题呈现在公众面前。

B.山东家长表现出来的恐慌和愤怒是有根据的,很多问题疫苗流入山东,事关孩子的安全,而家长又没有获得足够值得依赖的信息。

C.对于民众个人而言,消除恐慌的方法在于,要了解自己家庭儿童用药情况,要有及时的信息反馈,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D.问题企业之所以不痛改前非,原因在于监管者的惯性失语,对问题企业太宽容,使得其所获的孽利与其所受的惩罚相比微不足道。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疫苗事件的持续发酵,朋友圈无数人的刷屏,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疫苗之王》这篇文章在自媒体上的迅速传播。

B.新华网明确说百白破问题疫苗对人体安全性没有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们的担忧和愤怒没有太大的必要。

C.只是让民众保持理性是不够的,还要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公开,让人们不胡猜乱想,恐慌等情绪才能缓解。

D

.“曝光必须无死角,监管切莫轻飘飘”体现了人们对问题疫苗事件发展的希望和担忧,食药监管涉及健康和人心。

9.以上三则材料中,《新华网》《新京报》《人民网》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以勤,字逸甫,南充人。

嘉靖二十年进士。

选庶吉士,授检讨。

久之,充裕王讲官,迁修撰,进洗马。

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

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

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

积三岁,邸中窘甚。

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

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

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

其言揽权、听言尤切。

诏嘉其忠恳。

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

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四年,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慎摧用。

帝嘉之,下所司议。

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

初,以勤之入阁也,徐阶为首辅,而拱方向用,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

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竟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

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

以勤与拱旧僚,贞吉其乡人,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

遂进兼太子太师、史部尚书,赐敕驰传归,诏其子编修于陛侍行。

后二年,拱被逐,仓皇出国门,叹曰:

“南充,哲人也。

”以勤归十年,年七十。

复颁上方银币,命于陛驰归赐之,且敕有司存问。

又六年卒。

赠太保,谥文端。

(节选自《明史·

陈以勤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B.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C.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蓄默然去/裕邸乃安

D.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明清殿试后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

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B.洗马,古代官职名,即太子洗马。

汉时亦作“先马”,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

唐代沿称,掌管东宫经史子集四库图书的刊缉贮藏。

C.户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是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地官,亦称民部,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改称户部。

D.谥,古人死后,为评价其生前事迹、品德政绩等而给予的封号,有美谥、恶谥之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以勤为人庄重,不畏权势。

严世蕃向高拱、陈以勤询问裕王如何评说皇帝时,高拱用戏谑的语言应付严世蕃,而陈以勤以严肃的态度反问严世蕃。

B.陈以勤忠勇坚贞,不矜不伐。

虽然陈以勤在裕王府担任了九年讲官,有保护裕王的功劳,但他却深藏晦匿,不曾夸耀,裕王也曾书写“忠贞”二字相赠。

C.陈以勤洞察局势,不恋官位。

他与高拱是旧僚,与赵贞吉是同乡,参与从中构陷的张居正是自己举荐.陈以勤揣度调停不好三人关系,不会被三人所容,就辞官归家。

D.陈以勤深得信任,频获嘉许。

皇帝朝讲很少驾临,政事无法裁决,陈以勤请求皇上振奋精神、修明政教,后来又上书请求慎重提升任用官员,都得到皇帝嘉许实行。

13.把文中13.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

(2)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竟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三首诗歌,分别完成14〜17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②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

西山三城的堡垒。

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

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

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

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诗人“野望”所见之景,“西山白雪”“南浦清江”全都是哀景。

B.三句“风尘”喻战乱,这句与诗人另一名句“支离东北风尘际”意义相反。

C.四句写自己孑然一身,客居偏僻蜀地,如在天之一涯,因而“涕泪”横流。

D.尾联“极目”点题,郊外所见,民不堪命,人事萧条,诗人对此深感隐忧。

古风·

碧荷生幽泉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注】 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

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

“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

“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

C.“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

D.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

孟博,即东汉人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

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全诗从幽寂的环境写起,诗人于孤寂难眠中回首往事,又由此生发出深沉激烈的情感。

B.首联写诗人夜不成寐,听到城楼上的更漏已经报过三更,照应了题目“枕上作”。

C.第二联从听觉角度描写穴鼠出行和犬踏枯叶的声音,直接表现了诗人静夜不寐的情景。

D.第三联将“壮日”和“残年”相对,几十年的光阴跨度暗含了诗人的经历与心理的变化。

E.尾联表现了诗人的超脱,和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异曲同工。

17.陆游在另一首《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诗》中有“残灯无焰穴鼠出,槁叶有声村犬行。

八十将军能灭虏,白头吾欲事功名”的诗句,两首诗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不因世人评价而改变的两句是:

,。

(2)《归去来兮辞》中表明作者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点出“乐天安命”思想,卒章显志的句子是:

(3)《陈情表》中李密指出晋武帝的施政纲领的一句是:

(4)《滕王阁序》中描写孤鸟高飞,晚霞绚烂秋景的一句是: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第18届亚洲运动会于2018年08月18日至2018年09月0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

印尼也用一台“绿野仙踪”般的开幕式讲述了这片土地上的与求同存异,展现了亚洲能量。

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1.13万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亚运会40个大项、465个小项的角逐。

中国军团在奖牌榜上仍然,而这也是自1982年印度新德里亚运会以来,中国队第10次稳坐亚运会奖牌榜头把交椅。

尤其可喜的是,一大批年轻运动员在比赛中,摘金夺银。

日本、韩国代表团分列奖牌榜二、三位。

两个体育代表团在一些项目中的强势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戳中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薄弱环节。

如击剑、跆拳道、射箭作为韩国传统优势项目,在雅加达亚运会上韩国队表现仍然抢眼。

中国队在这些项目上尽管有以骆宗诗、张心妍为代表的,()从奖牌榜整体分布来看,不难发现“中日之争”是亚运游泳赛场最大主题。

从整体形势来看,如果说此前中日泳池之争中国队略胜一筹,根据数据显示日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队形成分庭抗礼,中国队在泳池面临的挑战着实不小。

从雅加达亚运会望向东京奥运会,中国队有信心在奥运赛场再创佳绩。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数据显示日本己经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队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中国队在泳池面临的挑战着实不小。

B.在数据上显示日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队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中国队在泳池面临的挑战着实不小。

C.数据显示日本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队形成分庭抗礼之势,中国队在泳池面临的挑战着实不小。

D.数据显示日本己经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队形成分庭抗礼,中国队在泳池面临的挑战着实不小。

20.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比不上韩国队的人才厚度,比不上韩国队的整体实力。

B.但从整体实力和人才厚度上,韩国队依然实力强大。

C.要赶上韩国队实力,有很长的路要走。

D.但从整体实力和人才厚度上,和韩国队相比仍有差距。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兼容并蓄一马当先崭露头角后来居上

B.兼容并蓄一骑绝尘崭露头角后起之秀

C.水火不容一马当先出人头地后起之秀

D.水火不容一骑绝尘出人头地后来居上

22.朱光潜先生说,阅读、写作要“咬文嚼字”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