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件16章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5279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课件16章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财政学课件16章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财政学课件16章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财政学课件16章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财政学课件16章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课件16章Word格式.docx

《财政学课件16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课件16章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政学课件16章Word格式.docx

政府的经济作用

第一节 政府和市场

●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

●1.立法和行政手段

●2.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3.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

●1.政府决策失误

●2.寻租行为

●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一)公共物品(Publicgoods)

(二)公共需要(Publicwants)

●公共物品(Publicgoods)

●1.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

(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混合物品(准公共物品)

●公共需要(Publicwants)

●1.公共需要与私人需要

●2.公共需要的特征

●3.社会的公共需要既是共同的,也是历史的,特殊的

●4.公共需要涵盖范围广

第二节财政概念

●一、财政及其基本特征

●(definitionandfeaturesofpublicfinance)

●二、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和建设

●(reformationandconstructionofChinesefiscalsystem)

●三、关于财政与“公共财政”

●(aboutdefinitionofpublicfinanceand“publicfinance”)

(一)财政的基本含义

(二)财政的基本特征

●财政的基本含义

●1.“财政”一词的来源

●2.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3.简略的财政概念

●财政的基本特征:

●1.阶级性与公共性

●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

●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逐步明确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到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上来。

●2.财政提供公共物品要以满足公共需要为标准,不能超出公共需要的界限和范围。

●3.按集中为主、适度分权原则,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4.完善税制,调整税收职能。

●5.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大力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6.提高财政管理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是财政改革的根本。

●“财政”与“公共财政”并用涉及的三方面问题:

●1.有关英文publicfinance一词的译法问题。

●2.从理论上讲,涉及财政学的发展方向问题。

●3.“公共财政”一词的实际应用问题。

第三节财政职能

●一、研究财政职能的思路和意义

●(approachandsignificanceofresearchingfunctionsof

publicfinance)

●二、资源配置职能

●(resourceallocation)

●三、收入分配职能

●(incomedistribution)

●四、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economicstabilizationanddevelopment)

●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的机制和主要手段:

●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第三节 财政职能

洛仑兹曲线

●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主要手段:

●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2.在财政实践中,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

●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的最优结合。

●4.财政应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

本章小结

●【关键词】

●市场失灵外部效应政府干预

●公共物品公共需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说起?

●2.什么是市场失灵?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4.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5.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6.试述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

●7.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

●8.试述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原则。

●9.试述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10.试述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11.试述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12.试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涵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第二节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

和财政监督

Chapter2

Theprinciplesofpublicexpenditure

2.1 Theprovision、productionand

pricingofpublicgoods

2.2Analysisandevaluationofefficiency

ofpublicexpenditures

2.3Thedemocratizationandlegalizationin

fiscaldecisionsandfiscalsupervision

●一、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methodsofpublicgoodsprovision/)

●二、公共生产

●(publicproduction)

●三、公共定价

●(publicpricing)

第一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生产和定价

(一)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二)纯公共物品提供方式

●(三)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四)关于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问题的研究和实践

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图2-1公共物品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均衡

●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1.政府授权经营

●2.政府参股

●3.政府补助

(一)公共生产的地位和类型

(二)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部门和单位,

宜采取国有国营模式

●(三)垄断性国有企业宜采取国有国控模式

●(四)竞争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宜进行公司制改造

●(五)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放开搞活

●三、公共定价

(一)什么是公共定价

(二)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三)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公共定价的一般方法:

●1.平均成本定价法

●2.二部定价方法

●3.负荷定价法

自然垄断行业的公共定价

●一、财政支出的效率

●(efficiencyofpublicexpenditure)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analysisofefficiencyofpublicexpenditures)

●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evaluatingmethodsandsystemsofefficiencyofpublicexpenditure)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一、财政支出的效率

(一)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二)财政支出的生产效率

●(三)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财政支出效率的集中体现

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

第二节 政府支出效益的分析和评价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一)财政支出的效益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

●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和范围包括三个层次:

●1.财政支出内源性效益

(1)财政支出总量效益

(2)财政支出结构效益

●(3)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2.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

●3.财政支出的单位绩效评价

●三、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一)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二)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1.成本—效益分析法

●2.最低成本法,又称最低费用选择法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1)3E原则:

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兼顾的原则

(2)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的原则

●(3)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和相衔接的原则

●(4)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规模效益指标体系

(2)结构效益指标体系

●(3)支出项目效益指标体系

●(4)公共部门(单位)效益指标体系

第三节

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一、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abriefintroductionofthetheoryofpublicchoicefiscalsupervision)

●二、我国财政决策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thedemocratizationandlegalizationinChinesefiscaldecisions)

●三、财政监督

●(fiscalsupervision)

第三节财政的法制化、民主化和财政监督

(一)什么是公共选择理论

(二)“公共选择”的基本内容

●(三)政府决策程序与选举制度

●(四)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

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

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

詹姆斯·

布坎南

●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1.对合理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2.对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3.对实现公共决策(政府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对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具有借鉴意义。

(一)我国财政民主化和法制化程序

(二)我国财政的法制化

●我国财政的法制化建设包括内容:

●1.财政立法

●2.财政执法

●3.财政行政复议

三、财政监督

(一)财政监督及其作用

(二)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三)财政监督流程和财政监督方式

●(四)我国财政监督的实践

●财政监督的构成要素

●1.财政监督主体:

各级财政部门

●2.财政监督范围:

(1)预算监督

(2)税务监督

●(3)国有资产监督

●(4)财务会计监督

●(5)预算外资金监督

●财政监督流程和财政监督方式

●1.财政监督流程:

检查、调查、建议与反映

●2.财政监督方式:

(1)日常监督检查

(2)专项监督检查

●(3)个案检查

●【关键词】

●免费搭车  公共提供  私人提供  

●公共生产  公共定价 财政支出效益  

●财政监督  

●【复习与思考】

●1.试用曲线表示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2.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试解释其理由。

●3.试述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4.简述公共定价。

●5.试述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6.试述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7.试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

●8.试述“成本-效益”分析法。

●9.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10.试述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一节财政支出分类

第二节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第三节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Chapter3 

Analysisofthescopeand

structureofpublicexpenditure

3.1Theclassifications

3.2Analysisofthescopeof

publicexpenditure

3.3Analysisofthestructureof

●一、按财政功能分类

●(classificationbyfiscalfunctions)

●二、按支出用途分类

●(classificationbyspendingpurposes)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classificationbyeconomicfeatures)

●四、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classificationbytimewhenpublicexpenditureobtainsbenefit)

●五、国际分类方法

●(commonclassificationmethodsusedbyothercountries)

社会总产品的运动过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财政支出分类

●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measurementsoffiscalactivities)

●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ofpublicthecommontrendsexpenditurescope)

●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theparticularityofpublicexpenditurescopeinChina)

●四、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析

●(factorsinfluencedpublicexpenditurescope)

(一)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

(二)反映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变化的指标

●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两个指标

●1.财政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

●2.财政支出占GDP(或GNP)的比重

●反映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三个指标

●1.财政支出增长率:

●2.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3.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一)瓦格纳法则

(二)后来经济学家的研究和论述

●1.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2.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瓦格纳法则的解释

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

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美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

美国财政支出中主要项目

所占比重的发展变化趋势

●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一)我国改革开放后财政支出增长的基本特征

(二)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原因的分析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趋势

中国财政支出增长弹性和增长边际倾向

●四、财政支出合理规模的选择

(一)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

●(三)政治决策程序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1.经济性因素

●2.政治性因素

●3.社会性因素

●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

●(thefunctionsofthegovernmentandthestructureofpublicexpenditure)

●二、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与财政支出结构

●(theeconomicnatureand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

●三、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

●(theadjustmentandoptimizationofpublicexpenditurestructure)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趋势显示图

我国各时期财政支出主要项目的比重

两类国家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

我国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趋势

三、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

(一)内生增长理论

●(三)当前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方针和措施

●按财政功能分类  按支出用途分类  

●经济建设费  社会文教费  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

●1.试述财政支出按经济行政分类及其对经济分析的意义。

●2.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3.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

●4.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原因。

●5.试述“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

●6.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第四章社会消费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之一

第一节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第二节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第三节文科卫支出

Chapter4  

Thepublicconsumption ――The 

purchasesofthegovernment I

第一节 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属性

●(thenatureofpublicconsumption)

●二、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

●(theitemsofpublicconsumption)

●一、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属性

●(thenatureofexpendituresforstateadministration

andnationaldefenses)

●二、行政管理费

●(expendituresfornationaldefenses)

●三、国防费

●(expendituresforstateadministration)

●一、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属性

(一)我国行政管理费的构成

(二)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

●(三)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及国际比较

●(四)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我国行政管理总支出结构表

行政管理费增(减)变化

及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若干国家1995年行政管理支出

占财政总支出比重

(一)我国国防政策

(二)我国国防费规模和构成

●(三)国际比较

●我国国防费规模和构成

●1.国防支出及其增长

●2.国防支出的构成

我国国防支出及其增长趋势

●我国国防支出项目包括:

(1)人员生活费

(2)训练维持费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