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中指导小学生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报告.docx
《群文阅读中指导小学生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文阅读中指导小学生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群文阅读中指导小学生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报告
群文阅读中指导小学生读写结合的策略研究
研究报告
摘要:
观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现,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模式,主要还是一篇课文接着一篇课文的文选式教学,因此无论从阅读量上还是教学效果来看,都难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亟需改革。
在此背景下,群文阅读教学,以其阅读数量多,课堂容量大的优势,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课外阅读能力为目标的特点,引起了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群文阅读中指导小学生读写结合的策略”这个研究课题。
群文阅读中指导读写结合可以采用的对策是:
整合课本内容,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阅读书籍,提升写作水平;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读写兴趣;有感而发,读后感写作;根据课文进行仿写;生活体验,书写日记;想象外延,进行续写。
关键词:
群文阅读;小学生;读写结合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在第一学段“写话目标”中要求“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小学到的词语”,在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中要求“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日常教学现状分析认为:
阅读教学,不仅要理解语言文字,还要有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机会。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习作指导,同时又能在习作中促进阅读理解、实现读写的有机结合,进行高效的读写策略研究,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读写结合”在语文教学中向来就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而且永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重视的课题。
我国语文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一直以来,教育前辈们以各种形式提出的“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观点,给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供借鉴,但“读”和“写”之间如何巧妙结合,达到互利共赢还是个盲点,相关的论述和指导意见也不多,没有理论上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训练体系。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怎样进行读写的结合,怎么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的能力,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观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发现,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模式,主要还是一篇课文接着一篇课文的文选式教学,因此无论从阅读量上还是教学效果来看,都难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亟需改革。
在此背景下,群文阅读教学,以其阅读数量多,课堂容量大的优势;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课外阅读能力为目标的特点,引起了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群文阅读中指导小学生读写结合的策略”这个研究课题。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是一种双向促进的教学机制,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它在中国的语文教学界有着一定的影响。
关于读写结合的定义,有不少学者、专家和教师进行过阐述。
有人认为:
读写结合旨在让学生通过课内与课外的阅读,拓展知识领域,扩大视野,丰富作文题材,学习写作方法,进行由读到写的能力迁移,从而促使读写同步提高。
这种认识是从读写结合的目的出发。
有人认为:
读写结合是利用“读”与“写”互相迁移、同步发展的规律,在完成各自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读”来促进“写”,通过“写”反过来促进“读”。
这种认识兼顾了读、写两方面因素。
还有人认为:
“阅读好比采花蜜,写作有如酿蜂蜜。
”这种认识兼顾了读、写两方面因素,用一个比喻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读和写的关系。
著名学者张志公对语文教学有着深入的研究。
他对读写结合有这样的论述:
当合者合,当分者分,合中有分,分中有合,读写的关系也当作如是观。
“当合者合”指出“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客观现象;“当分者分”则是在阐明:
根据语文教学规律,对学生进行读和写的训练都是必要的,二者的培养皆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可片面认为“读写结合”就是通过读来提高写作能力。
本课题认为,狭义的读写结合可以理解为“读什么写什么”,也就是说读了写人的文章就写篇写人的文章,读了游记就写篇游记,这种理解下产生出来的读写训练,必定是将学生当作流水线上的机器一样,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
而广义的读写结合不仅应包括读写的短期结合,更应关注“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长期结合。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论述过读与写的关系:
“读与写甚有关系,读之得法,所知广博,眼光提高,大有助于写作练习。
”可见,狭义的读写结合多是从技巧入手,例如对文本结构上的模仿;而广义的读写结合还可以从情感的角度入手,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情感表达,通过读,唤起学生相似的经历。
(二)群文阅读教学
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围绕一个议题,选择多个文本进行教与学的活动。
这一阅读教学实践是近年来国内小学语文教育界自下而上发起的一种创造性教学行为。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育界开展了大量的群文阅读教学探索,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
结合现有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来看,群文阅读教学必须具备四个要素:
多文本、议题、教与学、单位时间。
多文本。
多文本是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这里的文本不仅包含纸质文本,也可以是电子、图片、电影等多类型的文本模式。
议题。
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开展的有效策略,以一个问题或问题群的方式呈现出来,用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有效参与群文阅读,并最终推动学生表达陈述出自己对议题的看法或见解。
教与学。
教与学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呈现方式。
与单篇阅读教学侧重的字斟句酌、篇章结构分析等有所不同,群文阅读教学不强调对字词、篇章的过多解读,而是侧重于教师以引导性话语促使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实现思维方式的变更。
单位时间。
单位时间是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时间保障。
一旦脱离单位时间的约束,群文阅读教学就体现不出与长时段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之间的差异,也体现不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间段内的有效作用。
当然,群文阅读教学中强调的单位时间可能是一节课,也可能是两到三节课,这取决于文本的数量和议题的难度。
只有强调了单位时间这一概念,才能体现出群文阅读教学这一基于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特性。
(三)群文阅读读写结合
群文阅读虽在教学宗旨上与传统教学并无二样,但群文阅读教学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传统的阅读教学与写作相脱离,没有紧扣教学合理进行写作指导训练,学生在写作时缺乏写作素材,不能灵活运用阅读课上所学得的知识,习作没有特点。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没把握好读与写的契合点,且对教材的利用与开发程度不够;学生缺少阅读积累,写作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
群文阅读读写结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群文阅读“读写结合”的实施,能够促进读写知识向读写能力的转换,阅读例文可让学生领略要点,在读写的练习中把知识向能力转换,最后练就读写能力。
其中阅读是基础,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结构框架,由对阅读的感悟到提升写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细心观察、独立创新的能力。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小学习语言知识丰富自己的情感,或者结合实际情况、触景生情进行联想思考、培养学生人文情感素养。
通过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磨练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提升阅读效果。
三、当前小学生阅读现状调查
研究阅读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读写水平,首先必须对阅读教学“教”与“学”的现状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才能对症下药。
学生是阅读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实际阅读状况,是我们进行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课题组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元月,历时近两个月,对扶沟县红卫小学、扶沟县红旗小学、城郊中心小学、大李庄小学、南园小学450学生进行关于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意在调查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下表是对问卷调查进行的归纳:
小学生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学生层面)
调查内容
选项
你喜欢课外读书吗?
非常喜欢15%
喜欢20%
一般30%
不喜欢35%
你每天用多长时间读课外书?
两个小时以上5%
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15%
半个小时以内56%
很少,几乎没有24%
你很少或几乎没有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可选两项
作业太多或上课没安排课外阅读时间74%
没有意思12%
老师、家长不监督8%
缺少课外书6%
你的课外书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用零花钱买9%
图书馆借阅18%
家长购买65%
同学或朋友之间交换8%
你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家长买了,随便看看16%
拓展知识面,提高成绩36%
娱乐放松9%
提高作文水平39%
你主要采取哪些阅读方式进行课外阅读?
写读后感4%
圈点划线43%
写读书笔记8%
随便看看45%
最喜欢看什么种类的课外书?
新课标规定的书或经典名著5%
故事书30%
卡通、漫画类39%
作文选、科普类
26%
爸爸妈妈关注过你的课外阅读吗?
共读并一起交流25%
购买大量的书但不指导26%
从不过问37%
从不买书,也不支持孩子读课外书11%
爸爸妈妈的文化程度是:
爸爸()妈妈()
本科以上30%
大专26%
中专或高中32%
初中或初中以下12%
调查统计不难看出,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根据所调查的情况,课题组进行了深入地探究和反思,找到了造成学生阅读问题的根源所在。
(一)阅读内容单调且具功利性
在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中,家长们普遍重视的、给孩子购买的是教辅类图书和作文选占首位,试图通过题海战术或读作文选提高孩子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最受孩子们青睐的则是动漫类、故事类和科普类图书。
其中动漫类图书高居榜首,占39%,男学生是动漫图书阅读的主力军。
而对于一些经典名著类或新大纲规定的必读图书则很少涉猎,只占到5%。
据了解,读过这类书的学生也只读过必读书目中3部以下的作品。
大多数学生对文学作品了解不多,缺乏有关文学方面的积累,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和推荐学生读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课外书。
(二)阅读兴趣不如老师想象的高
老师普遍认为,学生阅读兴趣会很高。
但根据调查统计,只有35%的孩子爱看课外书,并且看书时间一般在半小时以内。
好多家长也反应给孩子买了大量的课外书,孩子不爱看,45%的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随便看看,毫无收获。
另外,74%的学生反映上课或课外无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说明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老师也不重视课外阅读。
这也应该是学生不喜欢阅读的原因之一。
再次,学生之间进行读书交流的机会很少,因此收效甚微。
(三)阅读数量不够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从调查情况来看,只有11%左右的班级开展课外阅读。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大多数教师缺乏新课标理念的指导,认为进行课外阅读耽误时间,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无多大帮助,于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放弃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学生没有很感兴趣的课外书,这与学校的经济状况、语文教师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是因为现在的考试评价制度,学校以学生的考绩来考核教师,个别教师急功近利一味追求考试成绩,运用题海战术,多写多练,直接剥夺了学生的阅读时间,更甭提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指导,严重挫伤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四)阅读环境较差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好坏与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在学校环境中,老师重视阅读,善于进行阅读引导和交流,学校图书资源丰富,则学生必定热爱阅读,反之,教师一味只拿一本教科书作文章,而不热爱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只能是纸上谈兵,据调查,78%的学生反映老师很少或不进行阅读指导,学生也就不可能喜欢阅读;在家庭环境中,家长文化素养高,家中拥有丰富的书籍,家庭阅读氛围浓厚,就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课外阅读状况就好,反之,学生家长文化素养低,不爱读书、看报,也不注重给孩子购买适宜的儿童读物,只沉醉于上网、看电视等庸俗爱好,那孩子也不可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