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电网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64928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电网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疆电网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疆电网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疆电网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疆电网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电网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新疆电网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电网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电网110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Word文档格式.docx

插图:

居中首行不缩进

页眉:

小五宋体格式如:

院标XX工程可研阶段

使用说明

该模板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主体不可修改,三级标题依据要求内容将主体命名为三级标题。

各专业今后编制可研报告时,直接在本专业章节编制,报告中红色部分为各相关专业必须修改内容。

65-xxxK-A

可研设计阶段

 

xxx输变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设计证书甲级第号

工程咨询证书甲级第号

xxx年x月乌鲁木齐

目录

1工程概述1

1.1设计依据1

1.2工程概况1

1.3设计水平年1

1.4主要设计原则2

1.5设计范围2

2电力系统一次3

2.1电力系统概况3

2.2负荷预测3

2.3电力及变电容量平衡3

2.4工程建设必要性4

2.5接入系统方案研究及配套送出设想4

2.6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4

2.7电气计算4

2.8无功补偿平衡5

3电力系统二次6

3.1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稳定控制装置6

3.2调度自动化6

3.3电能计量装置及电能量远方终端6

3.4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7

3.5系统通信7

4变电站站址选择及工程设想8

4.1站址选择8

4.2变电站工程设想10

5送电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13

5.1概况13

5.2线路路径方案13

5.3工程设想14

6节能、环保、抗灾措施分析15

6.1系统节能分析15

6.2变电节能分析15

6.3线路节能分析15

6.4环保措施16

6.5环保措施16

6.6抗灾措施20

7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21

8结论及建议22

9附件23

1工程概述

1.1设计依据

1.1.1说明工作任务的依据,经批准或上报的前期工作审查文件,如电网发展规划及电厂接入系统等。

1.1.2工程所在地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

1.1.3与本工程项目有关的其他重要文件。

1.1.4设计委托书。

1.2工程概况

1.2.1简述工程概况,电网规划情况及前期工作情况。

对扩建、改建工程,应简述原规划规模及前期工程情况。

1.2.2简述近期电力网络结构,明确与本工程相连的线路起迄点及中间点的位置、输电容量、电压等级、回路数、线路长度、导线截面及是否需要预留其它线路通道等。

1.2.3说明变电站进出线位置、方向、与已建和拟建线路的相互关系。

1.2.4说明线路所经过地区的行政区划,及变电站地理位置与网络位置。

1.3设计水平年

根据电网规划合理选定工程设计水平年及远景水平年。

设计水平年一般选定为工程建成后5~10年,对于重要过度水平年也应重点研究。

1.4主要设计原则

1.4.1根据电网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建设条件等提出本工程项目的设计特点和相应的措施。

1.4.2简述各专业的主要设计原则和设计指导思想。

1.4.3推广国网典型设计、通用设计,以控制工程造价;

同时,在改扩建工程及受外部环境限制的情况下,要坚持因地制宜,采用灵活的设计思想,适应客观要求。

1.4.4采用新技术及标准化情况。

1.4.5对各设计、技术方案应有分析比较。

1.5设计范围

1.5.1说明本设计应包括的内容和范围。

1.5.2说明与外部协作项目,以及设计的分工界限。

1.5.3对改、扩建工程项目,说明原有工程情况及其与本期工程项目的衔接和配合。

2电力系统一次

2.1电力系统概况

2.1.1概述与本工程有关电网地区的全社会、全网(或统调)口径的发电设备总规模;

电源结构、发电量;

全社会、全网(或统调)口径用电量、最高负荷及负荷特性;

电网输变电设备总规模;

与周边电网的送受电情况;

供需形势;

主网架结构、与周边电网的联系及其主要特点。

明确项目所在区域内与本工程相关的电网规划,相关项目的投产时序、与本工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2.1.2说明本工程供电区内供电量或售电量,最大负荷,同一电压等级电网的变电容量,所接入的发电容量,本电压等级的容载比。

2.1.3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2.1.4主要在建发输变电工程的容量、投产进度等情况。

2.2负荷预测

介绍与本工程有关的电力(或电网)发展规划的负荷预测结果,根据目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用电增长情况,提出与本工程有关电网规划水平年的全社会、全网(或统调)负荷预测水平(包括电量及负荷),分析水平年的负荷特性。

在分析负荷增长因素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负荷预测和负荷特性分析意见,列出本站供电范围电力、电量增长表及主要新增用电项目表。

2.3电力及变电容量平衡

2.3.1电力平衡和变电容量平衡的主要目的是计算本工程供电区内电力缺口和变电容量缺口。

2.3.2根据电源建设实际情况,概述与本工程有关电网设计水平年内和远景规划期内的装机安排,列出规划期内电源名称、装机规模、装机进度和机组退役计划表。

2.3.3计算与工程有关供电区的逐年电力、变电容量平衡,确定工程合理的建设规模。

2.4工程建设必要性

从满足供电区域负荷发展需要、提高供电质量、完善网架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减少供电网损、满足电力送出、提高社会效益等等,多角度论述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确定合理的供电范围,并提出本工程的建设进度要求。

2.5接入系统方案研究及配套送出设想

2.5.1提出多个接入系统方案,并进行多方案深入的经济技术比较,提出推荐方案。

2.5.2各方案技术比较可从各方案供电能力、供电质量、电网网架结构合理性、运行灵活性、与电网规划的衔接等多方面加以比较,如必要,可对各比选方案作必要的电气计算。

2.5.3经济比较应注意考虑项目的近远期投资,注意与电网规划的衔接,力争作到电网投资整体最优。

2.6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

应积极推广国网典型设计及通用设计。

2.6.1说明线路起迄点、长度、导线型号。

2.6.2说明变电站终期及本期变压器容量、台数;

各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出线方向;

无功补偿装置型式、容量、台数、安装位置。

对扩建、改建工程,应说明工程终期、已建及本期建设规模。

2.6.3结合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及分期建设情况,提出系统对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要求。

必要时可对与本工程有关的下一级电压等级电网开展研究。

2.7电气计算

2.7.1潮流计算

根据电力系统有关规定,进行正常及故障运行方式下的潮流计算分析,校核推荐方案的潮流分布和网络结构的合理性,并为选择送电线路导线截面和变电设备的参数提供依据。

计算水平年应合理选择。

对于电网校验,计算水平年宜选择在工程投产后的5~10年或其它重要过度年份;

对于小方式的过电压校验,应选择在投产当年或第二年的最小负荷季节后夜小方式下计算。

2.7.2短路电流计算

(1)按设备投运后5~10年左右的系统发展,计算与本工程有关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选择新增断路器的遮断容量,校核己有断路器的适应性。

(2)系统的短路电流宜限制在合理的水平,必要时开展短路电流专题研究,提出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和要求。

2.7.3稳定计算

对电源配套送出工程,或其他对电网稳定运行有影响的输变电工程,如送受端都有电源的联网工程、对当地电网结构影响很大且会带来一定稳定问题的220千伏变电所配套送出工程,应作必要的稳定计算,目的是校验网架结构,并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配置提供依据。

2.8无功补偿平衡

对设计水平年推荐方案研究大、小运行方式下的无功平衡,确定无功补偿设备的型式、容量及安装地点;

选择变压器的调压方式。

必要时,应对无功补偿和调相调压进行专题计算。

3电力系统二次

3.1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稳定控制装置

3.1.1概述与本工程有关的系统继电保护现状,包括配置、通道使用情况、运行动作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3.1.2分析一次系统对继电保护配置的特殊要求,论述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则。

提出与本工程相关线路保护、母线保护、自动重合闸、故障录波器等的配置方案。

3.1.3提出保护对通信通道的技术要求,包括传输时延、带宽、接口方式等。

3.1.4提出对CT、直流电源等的技术要求。

3.1.5如需配置安全稳定控制装置,需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稳定分析。

3.2调度自动化

3.2.1概述与本工程相关的调度端能量管理系统、调度数据网络等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2.2根据调度关系,提出远动系统配置方案,明确技术要求及远动信息采集和传输要求。

3.2.3结合本工程建设,提出完善和改造相关调度端系统的方案和投资。

3.2.4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根据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总体要求,提出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和配置要求。

3.3电能计量装置及电能量远方终端

3.3.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简述与本工程有关的电能量计量(费)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3.2电能计量装置及电能量远方终端配置

根据各相关电网电能量计量(费)建设要求,提出本工程计费、考核关口计量点设置原则,明确关口表和电能量采集处理终端配置方案,提出电能量信息传送及通道配置要求。

3.4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

根据相关调度端调度数据通信网络要求,提出本工程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配置要求、网络接入方案和通道配置要求。

3.5系统通信

3.5.1概述与本工程相关的通信传输网络、调度程控交换网、综合数据网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本工程相关的已立项或在建通信项目情况等。

3.5.2根据各相关的电网通信规划,分析本工程在通信各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各业务应用系统(包括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信息系统)对通道数量和技术的要求。

3.5.3根据需求分析,提出本工程系统通信建设方案,包括光缆建设方案、光通信电路建设方案、组网方案、载波通道建设方案等。

设计宜提出2个可行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

3.5.4提出推荐通信方案的通道组织。

4变电站站址选择及工程设想

应结合系统论证工作,进行工程选站工作。

应充分考虑站用水源、站用电源、交通运输、土地用途等多种因素,重点解决站址的可行性问题,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

4.1站址选择

4.1.1站址选择过程概述

概述站址选择过程。

根据系统要求,原则上宜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可行的站址方案,对于市区变电站工程,原则上应与城市规划和土地规划相结合确定站址方案。

4.1.2站址区域概况

(1)站址所在位置的市、县、乡镇、村落名称。

站址的自然地形、地貌、海拔高度、自然高差、植被、农作物种类及分布情况。

(2)站址土地使用状况:

说明目前土地使用权,土地性质情况等。

(3)交通情况:

说明站址附近公路、铁路、水路的现状和与站址位置关系,进所道路引接公路的名称、路况及等级。

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及可利用的公共服务设施。

(4)矿产资源:

站址区域矿产资源及开采情况,对站址安全稳定的影响。

历史文物:

文化遗址、地下文物、古墓等的描述。

邻近设施:

站址附近军事设施、通信电台、飞机场、导航台、风景旅游区和各类保护区等与变电站的相互影响。

4.1.3站址的拆迁赔偿情况

应说明站址范围内已有设施和拆迁赔偿情况。

4.1.4出线条件

按本工程最终规模出线回路数,规划出线走廊及排列次序。

根据本工程近区出线条件,研究确定本期一次全部建设或部分建设变电站出口线路的必要性和具体长度。

4.1.5站址水文气象条件

(1)水位:

说明频率2%时的年最高洪水位;

说明频率2%时的年最高内涝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对洪水淹没或内涝进行分析论述。

(2)气象资料:

列出气温、湿度、气压、风速及风向、降水量、冰雪、冻结深度等气象条件。

(3)防洪涝及排水情况:

应说明站区防洪涝及排水情况。

4.1.6水文地质及水源条件

(1)说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情况等。

(2)说明水源、水质、水量情况。

4.1.7站址工程地质

(1)说明站址区域地质、区域构造和地震活动情况,确定地震基本烈度,本阶段勘测应对站址方案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2)说明站址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岩土结构、成因类型及分布,确定地基类型。

(3)了解站址及附近地区的不良地质现象,并对其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4)建议地基处理方案及工程量预估。

(5)推荐两个或两个以上场地相对稳定,工程地质较好的站址方案。

4.1.8土石方情况

说明土质结构比,预估土石方工程量和费用,说明取土土源,弃土地点等情况。

4.1.9进站道路和交通运输

(1)说明进站道路的引接方案需新建道路的长度和改造道路等的工程量。

(2)说明大件运输的条件并根据公路、铁路情况综合比较运输方案。

4.1.10站用电源

说明站用电源的引接方案及工程量。

4.1.11站址环境

说明站址所在区域环境情况,初步分析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特性,提出站址区域污秽等级。

4.1.12通信干扰

说明对站址附近通信设施干扰情况。

4.1.13施工条件

说明站址的施工条件。

4.1.14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4.1.15站址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应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地理位置,系统条件,出线条件,本期和远期的高压、中压出线工程量(不同部分),分期建设情况,防洪涝及排水,土地用途,地形地貌(土地征用情况),土石方工程量,工程地质,水源条件,进站道路,大件运输条件,地基处理难易程度,站用电源,拆迁赔偿情况,对通信设施影响,运行管理及职工生活条件,环境情况,施工条件。

4.1.16推荐站址方案

对各方案建设条件和建设投资、运行费用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提出推荐站址方案,并对推荐理由作简要论述。

4.1.17收集资料情况和必要的协议

(1)说明与有关单位收集资料和协商的情况,取得规划、国土等必要协议。

(2)应将取得的协议作为附件列入可行性研究报告。

4.1.18现场勘测

勘测探测点布置要求:

简单场地的探测点,按规模应不少于2~4个;

在复杂及中等复杂场地的探测点应按地质单元布置,探测点间距可为100米,按网状布置。

应说明站址所在地的市、县、乡名称及其与城镇工业区、当地能源、水电、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等的相互关系。

4.2变电站工程设想

4.2.1电网概况

4.2.2简述工程所在地近远期电力网络结构、变电站变电容量、各级电压出线回路数、无功补偿等。

4.2.3电气主接线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1)根据变电站规模、线路出线方向、近远期情况、系统中位置和站址具体情况,在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变电站的电气主接线和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提出初步意见。

对新技术的采用进行简要分析。

对采用紧凑型设备和大容量电气设备方案,需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意见。

(2)对于扩建变压器、间隔设备工程,需注意与已有工程的协调,校核现有电气设备及相关部分的适应性,明确改造搬迁工程量。

4.2.4电气布置

(1)说明各级电压出线走廊、排列顺序,全站电气总平面布置方案。

(2)简述各级高压配电装置型式选择。

高压配电装置的间隔配置及近远期配合措施。

(3)根据土壤情况,分析确定接地网型式。

4.2.5电气二次

(1)简述控制方式的选择,提出监控系统的主要设计原则。

对需结合本工程改造的控制系统,应提出设计方案,说明必要性、可行性,提出改造方案和投资估算。

(2)简要说明主要元件保护、备自投、低频低压减载、微机五防、GPS对时系统、图像监视系统等的配置原则。

(3)简述直流电源系统电压选择,提出直流电源系统及交流不停电电源(UPS)装置配置方案。

4.2.6站区总体规划和总布置

说明站区总体规划的特点,进出线方向和布置,进站道路的引接和长度,对站区总平面布置方案和竖向布置方式的设想,场地设计标高的选择,站区防洪防涝措施的规划。

预估站区围墙内占地面积和本工程共需征地面积。

4.2.7建筑规模及结构设想

(1)说明全站主要建(构)筑物的设想,预估全站总建筑面积。

(2)简述主要建(构)筑物的结构型式的设想。

(3)简述地基处理方案的设想。

(4)简述建构筑物所采取的节能措施。

4.2.8供排水系统

简述变电站供、排水的设想和设计原则。

4.2.9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提出站区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设想和设计原则。

4.2.10火灾探测报警与消防系统

提出站区主要建、构筑物的消防设想和设计原则。

5送电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5.1概况

5.1.1设计规模及范围

明确本线路是否为重要线路,简述线路起迄点、电压等级、回路数、线路长度、导线截面、输电容量。

是否需要预留其它线路廊道等。

根据电网规划,线路路径要兼顾将来中间线路破口;

明确工程设计范围。

5.1.2变电站进出线规划

说明变电站进出线间隔排序、方向;

本工程出线位置、相序情况;

与已建和拟建线路的相互关系,近远期过渡方案。

出线间隔排序情况用插图示出。

5.2线路路径方案

送电线路路径选择应重点解决线路路径的可行性问题,避免出现颠覆性因素。

宜选择2~3个可行的线路路径,并提出推荐路径方案。

与已有和拟建线路的相互关系,重点了解与现有线路的交叉关系。

5.2.1路径方案概述

包括各方案所经市、县名称;

路径是否符合城镇规划;

沿线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交通条件;

线路是否压覆矿产;

线路与自然保护区、军事、机场等重要设施的关系;

沿线重要交叉跨越等。

5.2.2各方案对电信线路和无线电台站的影响分析。

5.2.3路径方案情况一览表

以表格示出各方案线路长度(含经过不同地貌单元长度、比例)、曲折系数、转角次数、交叉跨越次数、交通条件等。

5.2.4推荐路径方案及理由

对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

5.2.5路径协议情况

明确路径方案与沿线相关部门协议签订情况,是否存在遗留问题。

5.2.6如有大跨越,应作相关描述并说明对工程投资的影响。

5.3工程设想

5.3.1推荐路径方案主要设计气象条件

(1)说明气象资料来源、最大风速、覆冰情况,有无重冰区,对特殊气象区需详细调查、论证。

(2)结合规程中典型气象区,确定线路计算用气象条件组合。

5.3.2线路导、地线型式

(1)根据系统要求的输送容量及沿线海拔、冰区划分、大气腐蚀等,推荐选定的导线型号。

(2)根据导地线配合、地线热稳定(结合单相接地短路电流计算结果)、系统通信等要求,推荐地线型号。

(3)列出推荐的导地线机械电气特性,防振措施。

5.3.3绝缘配置

(1)污秽等级的划分。

(2)空气间隙的选择

(2)绝缘子型式及配置。

5.3.4防雷保护和接地设计

简述线路工程防雷保护措施及接地设计方案。

5.3.5金具选择

5.3.6线路主要杆塔和基础型式

(1)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全线杆塔塔型规划并提出杆塔主要型式,优先选用国网典设塔型。

(2)结合工程特点和沿线主要地质情况,提出推荐的主要基础型式。

5.3.7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分析。

6节能、环保、抗灾措施分析

6.1系统节能分析

根据目前现有的电网现状以及电网远景规划展望,采用推荐方案后本期工程系统节能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变电站站址方面:

根据本工程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接入方式、电源潮流、负荷对象、供电要求等,拟选的变电站站址接近负荷中心,各级电压出线控制在合理的供电半径之内,以减少线路损耗。

2)无功补偿的配置方面:

根据目前电网的电压以及潮流计算结果值,需在变电站低压侧装设一定容量的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装置向电网提供可阶梯调节的容性无功,以补偿多余的感性无功,减少电网有功损耗和提高电网电压。

3)导线截面选择方面:

根据负荷预测成果,导线截面选择控制在经济输送容量范围内,这样可降低线损以及满足末端电压质量。

6.2变电节能分析

电气方面:

主变压器选用节能型自然油循环低损耗自冷电力变压器,变电站辅助系统也尽可能选用节能产品。

此外,本次110kV奇兰变电站110kV配电装置采用三相共箱式GISSF6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该型设备具有体积小,维护方便,设备检修间隔周期长等优点。

土建方面:

本工程建筑物采用框架结构;

内外墙体采用混合砂浆砌烧结多孔砖;

屋顶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构造形式;

窗户采用优质塑钢窗,并将窗户尽量设在采光好的朝向。

采用上述措施后,此处工程配置的建筑物相对于采用一般砖墙和单层玻璃窗的普通建筑,大大降低了采暖和制冷能耗,符合节能要求。

主要建筑中的卫生洁具采用节能和节水型,虽然投资略有增加,但减少了电能和水资源的消耗。

6.3线路节能分析

6.3.1线路架设方式选择

本工程全线以单回路架设。

导线采用三角形排列。

这样的排列布置减少了走廊通道,特别是对于在工业园区里走线尤其重要。

6.3.2导线材质选择

本工程选用国家标准《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1179-2008)中的LGJ系列钢芯铝绞线为本工程导线。

该导线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采用,根据导线的弧垂特性、机械强度以及价格综合分析,是一种相对比较经济和适用的。

6.3.3导线分裂根数和间距的合理选择

本工程为单导线设计,不存在分裂数和间距。

6.3.4采用何种节能金具

采用常规的XGU型悬垂线夹时,其接触面比较小,其线夹口会产生挂点应力集中,对导线的磨损比较大,严重时会导致导线发生断股、断线现象。

本工程采用节能型预绞式线夹避开这些缺点,并且可以避免尖端电晕放电,有良好的电气性能。

节能型预绞式防振锤可以防止防振锤与导线之间的磨损,从而保证了导线的良好的电气性能和使用寿命。

6.4环保措施

6.5环保措施

6.5.1站址地区的环境状况

6.5.1.1.空气、水环境现状

拟建站址地区空气环境质量基本良好。

该区域主要污染为自然扬尘,该地区全年主导风向为E。

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指数较好。

大气污染物指数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二级标准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