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一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640835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一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一Word文档格式.docx

《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一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一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闲情与文学研究论纲一Word文档格式.docx

从此,对闲情这种观念而言,道家的尚闲“无为”和儒家的“游于艺”为其提供了思想的保证,儒家的“舞雩风流”和道家的“濠梁闲趣”为其提供了实践的探索,使其在魏晋六朝之际成型有了相应的基础。

另外,佛学在当时表现了与世俗性情浓厚的附会热情,一则大讲就德修闲,二则对闲中之心理感受给予了理论上的支持,其法乐之说便是一个代表。

法乐,缘自佛法中的触受说:

触就是接触,它能使主体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这些感受共分三类,有苦受、乐受还有非苦非乐受,而所谓法乐,实则接近这种非苦非乐受。

而这也恰是日常人生中所云七情六欲之外的一种微妙情感,从生命的本体考察,它是主体在现实世界之中的一种样态、一种体验;

从哲学上说,它也是主体理解世界呈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这种样态、体验、方式最接近我们所论的闲情,这一点也对中古文人从艺术人生实践的层面感受认知这种情感提供了依据。

“闲”“情”二字联用在中古(6世纪前)最著名的有两处,一是陶渊明的《闲情赋》,一是《文心雕龙·

才略》篇中的“谢叔源之闲情”。

关于陶之《闲情赋》,陶澍《靖节先生集》卷五作“闲情赋”,注云“何本闲作‘盻’,非。

”李公焕笺注本卷六收此文,亦作“闲情赋”。

“闲”与“盻”在《说文》中并有收录,“闲”训为防闲之意,非“盻”之闲暇意。

又澍注云:

“赋情始楚宋玉、汉司马相如,而平子、伯喈继之为定静之辞。

而魏则陈琳、阮蠫作《止欲赋》,王粲作《闲邪赋》,应蝫作《正情赋》,曹植作《静思赋》,晋张华作《永怀赋》,此靖节所谓奕世继作,并固触类广其辞义者也。

”从汉语特点看,古代除双声叠韵外,单字占了大多数,复合型的词组也不多见,故“闲情”与“正欲”、“闲邪”等一样,作动宾结构的组合,于情于理较合。

钱钟书先生认为:

“合观诸赋命题及此赋结处‘坦万虑以存诚’,闲情之闲即防闲之闲,显是《易》‘闲邪存诚’之闲,绝非《大学》‘闲居为不善’之闲。

薛士龙《浪语集》卷二有《坊情赋》,亦此体。

坊如《礼记·

坊记》之坊,即防闲之防也。

”1]王瑶称:

“刘叔雅先生据《说文》言‘闲’为防检之义,非闲暇之闲,则赋名与阮蠫止欲,应蝫正情同旨,更不能指之为瑕矣。

”2](辶录)钦立注《陶渊明集》、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龚斌《陶渊明集校笺》等都主此说。

闲情如此连用,在中古可寻旁证,《宋书·

王僧达传》引其《上表解职》云:

“利伊恩升,加以今位,当时震惊,收足失所,本忘闲情,不敢闻命。

”此闲情,即防情感放逸之意。

依此看来,有的先生以《闲情赋》之闲情含艳情,近于宋人“谁道闲情抛却久”之闲情,亦近白行简《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中“或年光盛小,闲情窈窕”之闲情,未必合于唐前的实际。

谢混(叔源)之闲情,见于《文心雕龙·

才略篇》:

“殷仲文之孤兴,谢叔源之闲情,并解散辞体,缥渺浮音;

虽滔滔风流,而大浇文意。

”关于这个闲情,周振甫注云:

“未详。

孤兴、闲情两篇,都不合规范,因为它们宣扬清谈风流,使文意浮薄。

”3]这是字面对译,闲情为何物未明言。

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卷十云:

“按谢混之‘闲情’,除《文选》所载《游西池诗》足以取证外,江淹《杂体诗·

谢仆射》首专以‘游览’标目,亦可得其仿佛。

’”《游西池诗》中云:

“回阡被陵阕,高台眺飞霞。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

景冥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褰裳顺兰禬,徙倚引芳柯。

美人愆岁月,迟暮独何如?

”因感岁月匆匆,故而恣意遨游,高台陵阙,惠风白云,加以清景鸣禽,水木清华,悠然闲适,因思良友与共,故李善注云是“本思与友朋相与为乐”之作。

而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中之《谢仆射混》一首,不仅以《游览》标目,而且其内容也是流连光景的闲适。

如此看来,谢混之“闲情”已不同于陶之“闲情”,乃是闲暇悠然之情,与今日之理解已很近。

而实际上,此意义的概括者当属刘勰,是他首次将谢混悠然适意的游览流连命之曰闲情。

因此,本文作为美学范畴引进的闲情,其本源不在陶渊明的《闲情赋》,而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它在六朝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以六朝贵族山水登临、诗文风流、清谈雅集的艺术人生实践为基础的。

那么,闲与闲情审美是一个什么关系呢?

通俗地说,因闲而破闲,有闲而思遣,爱闲而欲假物以扩展、寄托、驻留的过程就是闲情。

它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生命状态,一个过程。

具体说来,能由自我支配的、不受外力干扰的时间都是“闲”,而追求闲、妆点闲、享受闲、描绘闲、转移驻留闲的情感活动过程以及这一情感活动的固态结晶如文学艺术品的创作等等,都是闲情。

它是超越人本能的基本生存需求之外的一种使生命更丰沛、姿致更优雅的情感状态和生命状态。

其实现的手段,就是通过寄的形式,将心中的这种情感或情感期待物质化、固态化、实践化、形式化,从而实现主体与社会、自然的沟通,唤醒生命的归属感与统一、同情的冲动。

它涵摄着主体物质供奉的美化、主体精神格调的美化、客观对象的美化以及主客关系的美化。

与闲情相关的研究在西方早在上个世纪初即已开始了,如美国凡勃伦创立的“闲暇社会学”等,但研究集中在经济学、社会学的领域。

德国学者约瑟夫·

皮珀的《闲暇文化的基础》,则侧重于从大文化上思考闲暇。

中国古代文人的闲情与西方所谓闲情的内涵差别很大:

西方侧重指空余时间的消遣与价值转化,其核心是西方传统思想中人与自然对立观念下的带有征服与功利色彩的物质性浓厚的行为,与消闲基本上已经一体化,而这种目前被我们广为接纳与倡导的休闲,一如西方一些学者所指出的,其被动的娱乐和严密组织的群体活动具有压倒一切的支配性,创造性的活动则少得可怜。

我们本民族传统意义的闲情是一个美学范畴,是对古人闲适闲逸情感的概括,它更多的与心灵世界和艺术发生关系,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也比较零散,且存在以下不足:

先是学术讨论的逻辑起点没有深究。

很多研究者在对古代文人的艺术化生命状态以及相应的追求做出描述时,都把闲适等与闲情审美相关的观念视为一种前在的、默许的存在,事实上学术界从未对其从理论上做出界定,未从观念沿革的角度对其做过清理。

二是个案的展开比较多,且以茶、酒、园林、隐逸为主,而对中国古代文人众多的带有闲情审美色彩的范式诸如雅集、清供等关注不足,且流于现象的描述;

典型对象集中在陶渊明身上,但由于对陶渊明田园模式在六朝地位过分的推崇,致使忽略了从魏晋六朝开始,很多文人贵族在闲情审美的认识与范式的开拓上都有相当的贡献,且流风远播。

加上有的学者视闲情为艳情并以之为贵族腐朽情趣,使我们的学术研究遗落了古代文人主流更丰富的艺术化生命状态追求与寄托范式探索,并使古人闲情审美的博大内涵被缩减。

三是研究多偏于文化的梳理,对闲情与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缺乏研究。

此前偶有涉及,但不成系统,尤其缺乏从审美观念与文学关系上的系统把握。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学者提出了“经济生活与文学”这一研究范畴,其中一些观点和研究思路开始涉及到部分闲情内容。

不过这一研究范畴傅雷先生很早之前就已经注意,他在丹纳《艺术哲学》译序中就明确提出,丹纳在考察影响艺术的诸般因素时,所重视的都是上层建筑,却忽视了最基本的经济生活。

事实上,人类文明所负载的一切均可能对文学产生影响,但影响力却有主有次,最主要的是,类似经济生活这种文学本体规律之外的影响一方面以一种综合的外力体现,另一方面则不可能直接作用于文学,它需要中介,这个中介就是审美观念。

从与文学创作和作家接近度上看,价值观念近而其它因素远;

从学理上衡量,恰恰是离文学更近的这个视域,因为其向外来源于各种非文学因素的定型,向内直接作用于文学创作,所以它才应该是文学研究的主要描述对象:

闲情审美就是这样一个观念。

从以上研究现状衡量,闲情的研究是一项填补美学文艺学范畴研究空白的工作,其中关涉的内容包括古代文学艺术的创作,古代文论以及文学思潮,文化风尚,古代文人人格建构等。

这种研究,从综合性的高度入手,看似边缘,实质符合审美超越性的理论内涵。

如果从审美观念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考察,闲情作为一个美学范畴与观念的研究在文学上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闲情与文学创作关系;

“闲情文学”;

闲情与文艺学范畴的开拓。

闲情与文学创作之关系的研究

这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研究领域,从闲情和士大夫或作家的人格、情趣的关系到闲情与具体的文学形式和文学表达内容的开拓等都有值得关注的话题:

1,闲情与文学表达空间的拓展。

闲情审美观念的出现极大地开拓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表达空间,包括向外的开拓,即题材的开拓,比如琐屑细小之物纳入描写,自然山水纳入描写等;

还有向内的开拓,即情感的开拓,比如奈何闲愁之情,流连光景之情,游戏消遣之情等。

而向内的情感开拓则是闲情对文学表达更重要的贡献,也是题材得以开拓的前提,可以说文学真正意义的个人抒发是在闲情审美观念成型后出现的。

最先纳入文学描述视野的是创作主体的基本情志,其时情志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汉代,以诗大序为代表的文学理念成为主流话语,成教化、助人伦、美风俗是文学的核心追求。

中古时代,情、景二端作为创作题材都已经完备,就景而言,山水作为审美对象进入文学表达,与此相关的田园也进入诗歌的讴歌范围;

《玉台新咏》中的诗篇则把细碎、琐屑、香艳一概纳入笔端,与山水田园等一起印证了六朝文学中充盈着的流连光景情趣。

其时文人性情挥洒,多是对流连光景细致丰富的演绎,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序中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便是它最高的概括。

这个概括在中国历代文人心里获得了巨大的共鸣,明代山人将其名为清雅之事中的“四子目”,与花典、香禅、茗谈、觞政等具体的清课对应,虽有山人强作雅态之意,也是雅的透骨。

心与物色之间的如此冥契,使物色光景成为文人们点化生命超越凡俗的不可或缺之物。

对流连光景更高的美学提升是中古以后文人心态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愫:

奈何。

奈何之情与忧生之怀从本源上有着相通性,但从情感演革的基本规律以及魏晋南北朝文人敏锐的心灵感受记录考察,其时文人已经完成了对忧生之怀的超越,使奈何之情具备了审美的意义。

具体说来,忧生是本能的且与自我的功利密切相关的一种对生命前途的恐惧,是生命自觉后无法安顿茫然灵魂的发泄与感叹;

奈何之情则具有了反思的色彩,它将这种生命之痛在现实人生里通过现实之爱反射出来,使忧生的切实之痛被玄远的、朦胧的、无法言说却又流连于眉头心上的一种情感替代,这种情感有共同体的通感,有类的共鸣,它虽肇始于切身之感,却又有着自我之上的终极意义的感喟。

《世说新语·

言语》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桓公北征,径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

慨然曰:

木犹如此,人何以堪。

”冯友兰先生分析道:

“真正风流的人有深情。

但因其亦有玄心,能够超越自我,所以他虽有情而无我。

所以其情都是对宇宙人生的情感,不是为他自己叹老嗟卑。

桓温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他是说‘人何以堪’,不是说‘我何以堪’……桓温卫筁是说他们自己对于宇宙人生的情感。

”4]冯先生这里讨论的这种无可如何的对宇宙的情感,就是奈何的一种表达方式。

他揭示了奈何作为一种文人对宇宙人生所生发之情感对自我本能之意识的超越性。

在对命运之限度等充满遗憾的情感交织里,委身顺从的瞬间,回眸牵挂;

在已逝、未逝、将逝之际伸手婉留。

个体无力以整全、永恒的姿态去面对整全与永恒的美,但心灵却在瞬间能完成对这至美的瞩望。

心中的期待与生命真实的获得之间往往在可望不可及、可暂不可久之间造成多愁善感文人心中强烈的落差,此落差又因当下之美的深切感受而被加强:

知其美,而不能全部拥有;

知其美,而不可天长地久。

这种情感,将人之自觉、生命的自觉提到了寻求一种更深沉人生态度与精神境界的高度,“它是玄学所指示的人生归宿,它是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大化之境。

极度的痛苦、骚动,凝成了极度静谧超然的审美意境。

”5]

无论是流连光景还是奈何之情,都是在贵族文人中广为渗透流布的一种贵族气十足但又绝不能与颓废相提并论的对人生宇宙的情感。

这是一种无关生理痛苦主体利益却关乎生命之珍惜的惆怅情绪,文人们悠闲平静地审视和捕捉属于心理结构深层次的悸动,是地道的闲情。

这种情感作为一种审美情感在中古的成熟,使这种情感的表达提上日程,而当时文人书写“赏际奇至”①的追求就是使这一情感与创作之间建立相应关系的理论的支撑。

文学作为奈何之情的表现形式,使文学表现情感的深度与广度得到极大扩展,诸如感离别、念绮情、伤春、悲秋、叹逝、怀旧等等情怀,自魏晋南北朝开始,便成规模地在文学作品中亮相。

2,闲情范式与文学。

范式最先被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用来解释科学革命,后被美学界广泛借用。

美学在吸纳范式这个命名时,摈弃了其中作为规范而起到的一种约束作用,吸纳了其作为模式对他人的启示和辐射意义,并使其适用范围突破了单纯的理性升华。

美学范式有两个重要特征:

具备对范式进行把握的非理性手段——情感;

具备可模仿的特定之模式以及对模式的信念,模式本身因人而异的内在生发机制使之历久弥新。

从这个意义上分析中国文人的生活与创造,我们能拈出一大批范式:

诗酒风流、品茗、以文会友、雅集、清谈、登山临水、田园耕读、清供、雅玩、园林卜居等等。

这些范式,是在贵族闲逸人生追求的实践中与寄的观念同时发展、成熟起来的,它们都是有意义的情感形式与符号系统,作为一种情理结构,它们是历史的积淀与主观情感的整合;

是闲情或艺术化生命状态在现实人生中展开的重要形式,也是主要内容。

由于寄是为情感寻找适当的表现形式,所以这个适当的形式在寄的审美观念里占有重要地位,它就是审美的范式。

从魏晋六朝开始,中国文人对寄的审美范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并充分体现在现实人生当中,这是寄的审美范式确立并得以在广大文人的艺术生活中贯彻的基础②。

这些范式之中,田园与山水以及园林是文人关注的焦点,但多从文化的角度观照,有待于研究视野的拓展。

其它闲情范式关注则显得不够。

以诗酒风流为例,它是对中国文人诗、酒之爱的概括,过去对酒的文化研究很多,但其和文人和文学的关系尚未有详细解读,如果联系魏晋时期酒风高涨对当时生死、游仙、隐逸、闲适等文学主题的影响,结合陶渊明、李白、苏轼等文人诗与酒的关系,结合刘熙载等对酒境与文境关系的论述,酒与文学就成了深化古典文学研究的又一条路径。

诗酒结合而形成的诗酒风流并未取代诗和酒彼此单独的范型意义,恰恰是彼此在各自领域对文人艺术人生寄托的贡献,才形成了后来的融合。

晋宋以后,纵酒狂欢的文人风气被艺术化的雅适所代替。

诗文的无用观与饮酒之境与道的成熟,使诗文与酒这两种闲情要素的结合有了基础,诗酒流连也随着诗和酒之审美意义的凸现而逐步成为文人重要的闲情范式。

《梁书·

江革传》云:

“(革)除光禄大夫,领步兵校尉,南北兖二州大中正,优游闲放,以文酒自娱。

”《陈书·

文学传》言阮卓:

“以目疾不之官,退居里会,改构亭宇,修山池卉木,招致宾友,以文酒自娱。

”文酒自娱和诗酒流连是一体二象。

在六朝以后,此类飞觞醉月逸兴遄飞辅以诗文的优雅,基本成了文人的主流。

诗与酒之间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二者更细微的互动关系以及对中国文人艺术人格的塑造等等有着丰富的可阐释余地。

雅集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艺术化的聚会形式。

它以志同道合为人员的选择标准,以艺术素养为与会人员的基本要求,以艺术的创作与赏鉴作为集会的主要内容,凭依着良辰美景,辅助以美酒佳肴,追求内心的赏心乐事。

概言之,以文人为主体、以闲情雅致为追求、以幽雅的环境为依托、以酒肴等物质的保障为基础、以艺术为手段、以平等的友人身份交流的无目的的文人集会就是雅集。

它是中国文人重要的生命投入与情感寄托形式,也是一种颇具民族特色与优雅魅力的文化形态。

自从曹魏文人邺下西园之集开始,中国文人便对雅集表现了巨大的热情,金谷集、兰亭集且不论,它如唐代文人“雅会襟灵,琴书相得”、宋代的元文人雅集、元末明初东南文人雅集、明代苏州文人雅集与台阁雅集、明末清初文人的结社、清代的文人选名园、开高会、一时文宴半江南等等皆是。

最能说明后世文人雅集热情的,是雅集一类的图画在文人中广为流传且数量庞大,如五代就有《姑苏集会图》、《林亭集会图》;

北宋时代,苏轼、米芾、黄庭坚、秦观等文人聚会附马都尉之府,传说李公麟创作了《西园雅集图》。

随后,以此为题的画作历久不衰,南宋僧梵隆、赵伯驹、刘松年、马和之等皆有创作;

明代的仇英、唐寅、陈洪绶等十余人,清代石涛、王云等二十余人以及近代张大千等人,皆创作有《西园雅集图》。

一个雅集的题材在文人中如此流行,说明雅集这种文化形态的代表性以及与中国文人情感寄托需求的契合。

更为主要的是,雅集当中飞觞醉月天人合一的境界以及清谈、鼓琴、赏帖、泼墨挥毫、吟诗作赋等闲情寄托手段的投入,对中国文人的人格塑造以及中国文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这个文化形态不是一种浅薄的闲适,它是士大夫情趣挥洒、艺术创作、技艺切磋、风流播布的重要形式,超逸格调对物化的疏离以及与自然的亲近、尚文尚雅等精神趋向以及综合各种闲情寄托手段的集大成的形态,使雅集和文学之间的关系密切而具体,从历代雅集的历程变异的梳理到雅集具体形态与不同时代文学思潮的关系、从雅集之中寄托手段对艺术的影响到雅集与文学团体之关系、文人人格之构建等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另如琴棋书画,六朝时期颜之推《颜氏家训·

杂艺篇》首次将其列入文人该具备的本领。

这当然代表了作者个人的人格设想,但同时也是对当时文人风尚的总结。

当时文人,几皆以博综为追求,以杂艺自饰。

这一时期,经过与文人之间漫长的互动,这四项艺能逐渐在六朝之际实现了一种整合,并在后世以一种集体的面目被人们标尚,成为中国文人艺术人生与风流面目的表征,琴棋书画,在这样的推崇之中,甚至具备了一定的人格意义,完成了与文人的一体化。

在文人的情感寄托中,“琴棋书画”对于主体的主要意义在于:

娱情与展示玄意人生。

此外,这几种玄意人生道具在闲情人生的追求里,都与文学的理论、意境甚至手法相关。

如《文心雕龙》、《诗品》就明显受到乐论、书论、画论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局限于棋品、书品、画品形式对文学批评的影响,相应观点对文学的影响,也不局限于相应的艺术批判范畴术语对文论的渗透,还表现在更为具体更为细微的影响上,如文学的评介里直接渗透了书法的标准,《文心雕龙·

练字》一章云:

“是以缀字属篇,必须练择:

一避诡异,二省联边,三权重出,四调单复。

……瘠字累句,则纤疏而行劣;

肥字积文,则暗淡而篇?

善酌字者,参伍单复,磊落如珠矣。

”刘勰这里表达的是这样一个思想:

在文学之鉴赏的标准上兼包作为艺术的书法,这是中古文人很重视但却被后世研究者忽略的一点,也是我们民族文学中所独有的。

另如文人所精之乐器与诗歌风格的关系;

以琴的优雅惆怅幽邃深远和笛的嘹亮穿透悠扬为代表的音乐意象的解读;

画和诗文结合的题画诗、题跋等的研究;

琴心、画境、文心、棋品融合互动最终统一于文学的路径等等都有探讨的必要。

3,墨戏。

墨戏过去主要用来指绘画当中尤其是文人画当中的一种兴到之际的自由挥洒。

著者在此借用,主要是针对文学创作中的游戏消遣之作与心态而言的。

有三个突出表现:

戏作、拟作、酬应。

戏作就是游戏、幽默诙谐之作,关系到很多文学形式的创新以及文体与手法的互渗,也蕴涵着不同时代文人的心态。

拟作之中,首推拟古。

汪师韩《诗学纂闻》评陶渊明《拟古九首》云:

“今观唐以后诗,凡所谓古风、古意、古兴、古诗,与夫览古、咏古、感古、效古、绍古、依古、讽古、续古、述古者,都不知其所分别。

”但多与拟古有关联。

另有代笔,即模拟他人的身份、情感、性情、声口,表达彼此之间的情意。

以自己的口,说别人的情,是典型的为文造情,萧衍《代苏属国妇》、萧纶《代秋胡妇闺怨》、王僧孺《为人伤近而不见》、《为姬人自伤》等等,揣人肺肝,代人喜怒,亦多百无聊赖之寄托。

但拟作何以历久而不衰、不同时代模拟对象的变异中折射出的文人心态和文学思潮、模拟之中的艺术创新、拟作的价值评量等等,都是深入解析文学史的视角,并非一个百无聊赖所能涵盖。

而江淹拟古之中寄象出意,以作代赏,拟作与文论之间的关系以玄学方法论的形式得以显现,其具体的关系有待揭示。

尤其魏晋六朝之际,拟作风行,其发生的根源与当时文人普遍接受的“拟诸物宜”的文学观念有关,是中国式的“模仿”理论支配下的产物,对此的论述,将深化对古代文人创作理念的了解。

避免简单的价值评判。

酬应起于曹魏之际的邺下之集,兼包着应酬与倡和。

应酬多因事而发,倡和则多因人而和,其最初的发端是与文人侍从性地位相关的。

曹魏定都邺下,收揽天下才士,形成了邺下文人集团,其主要的作用,即是侍从太子等游弋于台榭、雅聚于西园,上有兴感,即命为诗赋,这即为酬应。

沈德潜评应璩《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一首》云:

“魏人公宴,俱极平庸,后人应酬诗从此开出。

”可备一证。

现存曹魏文人的诗赋,有很大数量属于此类。

奉和这种形式,因文人附庸性地位在现实中的延续而延续下来。

一方出题,一方援笔,一方付出闲适,一方付出才情,以我之笔,造他人之情,双方合作,共同营造了闲情色彩极浓又非常风雅的文人生活氛围。

奉和、命作的形式,是倡和的早期形式,它显著特征即是:

一倡众和。

魏晋之后,和的形式下移,逐渐成为文人彼此之间附庸风雅、雅聚寄兴的手段,因纯属性情所致,亦为生活点缀,无命令相加,无身份悬殊,所以更为自由不拘,倡和的时代,算真正到来了。

如唐代元稹白居易之间的倡和便历来为人称道:

以上系此倡彼和。

又有遥和,这种倡和又极关乎人情,寄情于诗,千里相寄,本无要事,只求一吐心胸,古人雅逸闲适,正在此中。

甚至平常的赠答诗也属于酬唱一类,此类作品以汉代秦嘉徐淑的赠答为最早见,有学者做过基本统计,在全唐诗中,此类赠答诗就占了一半。

关于酬应之类诗文历来评介很低,叶嘉莹命之曰舞文弄墨,且评云:

“舞文弄墨咬文嚼字,这就是诗人的坏处。

有的时候,他的感情并不充足,却也能写一篇漂漂亮亮的诗,这就是舞文弄墨。

这种舞文弄墨也是从建安时代才开始的。

从建安时代,就开始有酬赠的诗。

”6]叶先生所言当然有理,可问题在于这些今人现代语境下的评判标准,根本与古人文学创作的主旨有悖:

今人动辄讲文学艺术的纯艺术价值,而在中古文人眼里,文学尤其诗却是言志遣兴寄情的手段;

其酬应,正是艺术化生命状态追求的体现。

其它的游览、行旅、公宴、祖饯(送行)以及喜丧庆吊之类的应酬之作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价值估量问题。

受闲情审美的影响,在以上酬应之外,即情、即事、即目、即兴、即景的创作蔚然成风,成为古人创作之大宗。

比如题壁——无论驿站、僧房、旅舍,虽有一时感慨,但更属当下的兴会,一个“即”字,也是有着丰富美学内涵的。

关于闲情与文学之间的宏观与微观话题还有很多,比如文学动力的研究。

从历代文人钟爱闲业的角度衡量,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闲情是推动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延及唐代,世家大族逐步式微,中国的文学如闻一多所云从贵族文学、宫廷文学过渡到士大夫文学,闲情作为一种审美范畴与观念得到扩散,其对文学的推动便逐步演化为了中国文人演绎自我艺术化人生追求的自觉。

其它诸如与创作繁荣并兴的文学阅读或文学“消费”的高涨、创作与“消费”的高涨与文学出版传播以及中国文人存留翰墨好闲爱文文化形态的奠定,等等,都与闲情密切相关。

此外,由此衍生的品评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